一吵架就要分手,我们为何总是推开自己想要的东西 | 心灵捕手28

怀众心理

我发誓,

因为看到你的脸,

整个世界变成骗局和梦幻

花园是一脸茫然,

不知什么是叶或什么叫开花。

心不在焉的鸟

不能区分鸟粮和圈套。

--尼采

人们都渴望爱情

但是当爱情真正降临的时候

我们却会把它推向其他地方

譬如我们会把对方拉黑

实际上很希望对方能联系到我们

让对方离开自己

实际上很希望对方留下

说不爱对方

但是其实是很担心对方不爱自己

我们习惯推开自己的爱人,仿佛那是自己得不到的一切。

Hizone
爱和痛苦常在一起吗?

或许在很小的时候,我们就开始体会到爱和痛苦是在一起的。

比如得了暴食症的小可,是个年轻漂亮的女孩,为了保持身材,她可以长期节食,但是又无法控制美食的诱惑,所以常常会在忍受的极限开始暴食,暴食后又因为悔恨,而开始抠吐,如此循环反复。

小可生长在一个高知家庭,父母都有非常体面的工作,可以说家境非常富裕。但是因为父母都是在贫困的家庭长大了,所以即使在经济富裕后,匮乏感依旧很强。

所以在小可很小的时候,他们就不允许小可乱花钱。如果给小可买了一件好看的衣服,也一定会告诉她,父母多么爱她,多么节约,但是为了她,愿意花这么多钱给她带来最好的生活。她应该对父母充满感激。

用小可的话说,本来是很高兴地得到了一件礼物,但是却充满了内疚感。她觉得占用了家庭最大的资源,所以应该变得最优秀。

她从很小就开始体验快乐和痛苦在一起的感觉,这个感觉才是最熟悉的,也是她觉得最正常的。

所以成年后的她看起来是为了保持身材而节食,从而开始暴食,但是享受美食这件快乐的事情,要怎么才能和痛苦结合起来呢,可能就是短暂的享受后开始抠吐,这样才能和痛苦结合在一起吧。

还有一种很常见的情况就是我们常常把惩罚戴上了爱的帽子。

比如非常熟悉的:我打你是因为我爱你。惩罚你因为我爱你。

所以人们常常用爱来作为幌子,肆意宣泄自己的情绪。

Hizone
情绪“过山车”

因为爱和痛苦常常同时出现,所以情绪就很像过山车。

有些恋人前一刻还好好的,下一次对方就失控了。让人捉摸不透。

有的来访者很难理解为什么自己的对象的心情比天气还让人难以捉摸。也许他的成长经历就是这样的。

小夏就是在这样的家庭长大了。因为父亲出轨,本来美好的家庭突然就变了。妈妈情绪极其不稳定,一会把所有的爱都给她,给她买所有她想要的,一会又说都是因为她,害了自己无法脱离家庭,她就是一个累赘。

妈妈的情绪无法控制,也没有任何征兆,可能前一刻还好好的,但是想到某件事情就开始迁怒于她。

所以她常常在感受到妈妈的爱的同时,也感受到了痛苦。这两者好像从来都没有分开过。

所以慢慢的她也开始这样对自己,有时候觉得自己很不错,但是马上又开始攻击自己,打自己,厌恶和嫌弃自己。

到了高中阶段,无法忍受学业的压力,对自己的攻击就更强烈了。开始自残伤害自己。

他们的爱和痛苦很难分开。甚至觉得爱自己就是要对自己狠一点。

Hizone
攻击的背后是什么?

想起曾经王老师的课上所分享的:攻击的一方往往是脆弱的一方。

有时别看对方怒气冲冲,充满力量和愤怒,其实往往不堪一击。

他们盛气凌人,暴怒的外表下其实藏着一颗恐惧和脆弱的心。

小时候的他们因为弱小,成了食物链的最底层,成了大家宣泄情绪的出口。所以她会本能的让自己看起来变得强大,阻止他人的侵入。因为带着警觉,所以他们往往会出现一些过激的反应。

比如你只是跟她开个玩笑,而对方却开始暴怒,过度反应。

为了避免被抛弃,他们会主动抛弃对方。

至少在心理上,他们要先确定自己有优势,在自己划定的安全地带,保护好自己。

当然,除了上述显性的自我攻击之外,还需要警惕隐性攻击,比如前面暴食症的女孩,就是通过保持好身材为由,来攻击自己的身体。

对于孩子来说,最容易用生病来攻击自己。比如很多孩子用自己的生病来唤醒妈妈的注意和关爱。

Hizone
寻求专业帮助
很多时候我们的内在动力很难被自我识别。
因为生活环境,所受的教育等等,我们有时候会把意识局限在某些部分。
比如情绪化的孩子,可能知道理性沟通的作用,但是一到相应的情境中,很难改变。
这需要我们不断去觉察自己的情绪,不断反思我们行为背后的动机是什么。看到动机及需求后,我们的行为可能就会弱化很多。
但是这很难。
很多来访者做了咨询才知道,哦,原来是这样,哦,原来我有这个部分。原来这个角度才是真的问题所在。
如果自己深陷困扰,无法自拔,不妨寻求专业心理咨询的帮助。你可能会看到一个不一样的自己。也愿意去抱抱那个不一样的自己。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