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宁旧事‖第三十四回 · 山响亭唱和恭尹撰序言丨西宁县游观大均写新语
第三十四回
山响亭唱和恭尹撰序言
西宁县游观大均写新语
清末西宁文昌桥
话说清初“岭南三大家”除了屈大均外,其余二家是梁佩兰和陈恭尹。他们都是屈大均的好朋友,与张溶关系也很好,因此都积极参与了山响亭的唱和活动。梁佩兰以《和前韵》为题和诗二首:
其 一
千叠泷流万重山,芙蓉空翠落中间。
使君日上孤亭里,手拂龙唇憺忘还。
诗歌的大意是:
泷江波浪重重山峦也重重,
笔架山如芙蓉耸立在其中。
张溶知县每天来到这亭上,
流连忘返安然把琴弦拨弄。
其 二
官斋高处最宜亭,况有飞泉泻玉屏。
夜半涛声天上起,独吟松月许谁听?
诗歌的大意是:
最好修一亭在官舍的山巅,
这样可看到玉屏山的飞泉。
半夜里泉声从天空中响起,
松林月色中独自吟诵谁见?
陈恭尹也以《和前韵》为题和诗二首:
其 一
一郭泉声万叠山,涛音写入七弦间。
神明令尹能挥指,太古淳风渐可还。
诗歌的大意是:
满城泉声来自城外群山重重,
琴弦弹出了泉水的叮叮咚咚。
在英明的知县张溶治理之下,
西宁逐渐恢复那淳朴的古风。
其 二
清操独立自亭亭,手布阳春满画屏。
庭下有时宣上谕,百年耆老扙藜听。
诗歌的大意是:
张溶知县节操高尚独立山亭,
在如画的西宁亲手广布德政。
有时在院子宣讲《圣谕十六条》,
百岁老人拄着手杖专心聆听。
唱和活动结束后,张溶把作品编辑成《山响亭唱和诗》(一卷),由陈恭允作序:
昔宓子鸣琴而治,宗少文抚弦动操,四山皆响。环西宁皆山,娄涿先生之琴鼓之、舞之,以尽其神。而蛮里之民莫不化于,以佐《南薰》,阜财解愠,皆于斯响,是赖先生新构山亭于署中,而先生所为诗歌,又若《清庙》之瑟,一唱三叹,神人和悦,欲斯响之常盈耳洋洋也。
我友屈子翁山,名其亭曰“山响”,属余书额并征诸公赋诗为赠云。
罗浮陈恭尹元孝谨撰。
这篇《<山响亭诗>序》的大意是:
从前宓子贱担任单父县令,以礼乐教化百姓,收到了政简刑清的治理效果。宗少文弹起琴弦,琴声在四面青山回荡。群山环绕着西宁县,张溶先生抚弄琴弦,尽力表现出琴声的神妙。这里的蛮人没有不被张溶先生的琴声感化,他于是助以虞舜所作的《南风》歌,达到了民安物阜,全县大治的目的。这都是因为张溶先生的琴声,也都是因为张溶知县在县衙中新建起了一座山亭。张溶先生在亭子中所写的诗歌,就好像古代帝王祭祀祖先的乐章,一唱三叹,神和人都和乐、喜悦,希望这宏亮而优美的琴声常常在耳畔回荡。
我的朋友屈大均,把这山亭命名为“山响”,嘱咐我书写匾额并向各位诗人征集诗歌颂扬这一事件。
罗浮陈恭尹字元孝谨撰。
《山响亭唱和诗》在道光十年诸豫宗编纂《西宁县志》前已经失传,但康熙五十七年的《西宁县志·卷之十一(续增)·艺文志(下)》收录了11位诗人的22首诗歌。。
屈大均谙熟医道,在西宁游观期间,看见西宁万山叠翠,草药众多,于是决定到山中采药。张溶因为工作忙,不能亲自陪同,只能让自己的侄孙张豫表同去。
屈大均和张豫表二人先后到了燕子岩、大峒岩和龙井。这3个地方,都是西宁名胜。
燕子岩在西宁城南面100里的河口堡石峒寨旁,岩洞的入口石壁峭立,不能置足,山上有古藤垂下,游人就是靠攀援这些垂下来的古藤下到洞里的。燕子岩的岩洞十分幽邃,必须以蜡烛照明。进入洞中几十丈后,会看见石阶、石床、大小石臼等众多景物。但岩洞的深浅,从来没有人知道,因为从古到今,没有人深入到岩洞的尽头。因为洞里面出产石燕,因此叫燕子岩。大峒岩即石门山,在西宁城东5里,山麓有很多大石头,互相重叠,形成一个门洞,因此叫石门。石头下面流水涓涓,穿岩而出。游人从石洞中的螺旋小道进去,悬崖像要压下来似的,让人怀疑前面没有去路。但出了洞后,豁然开朗,石门庵就建在这里。龙井在西宁城北5里的文埇山,大小1尺多,深1尺5寸,水从沙中渗出,不会满溢,也不会干涸,味道清冽甘甜。
屈大均与其说是采药,不如说是游玩。他虽然年近来六十,但身体硬朗,爬山攀岩,还颇为敏捷。采药回来,屈大均写下长诗《采药西宁承张大令使君命其侄孙豫表陪探燕子岩、大峒、龙井诸胜》,其中写道:
衣裳湿岚翠,杖履沾泥滓。
石窟俯身入,洞天穿地底。
绝壁攀莓苔,幽丛掇花蕊。
奇葩爱无名,大药疑不死。
这几句诗的大意是:
青绿色的雾气湿润了我的衣服,
手拿手杖脚穿鞋子沾满了泥土。
弓着背弯着腰艰难地进入石窟,
神仙居住的地方直通大地深处。
悬崖峭壁长满厚滑青苔难攀援,
在茂密的森林采摘鲜花一束束。
最喜欢那些叫不出名字的花朵,
吃了道家的金丹可能不会病故。
不久后的一天,张溶与屈大均一起到西宁城的3所社学视察工作,屈大均看见学生们像私塾老师那样摇头晃脑的诵读《诗经》,觉得很不妥,他知道,《诗经》应按谱有尺去唱。于是决定纠正社学的做法。
从社学回来,在张溶知县的办公室,屈大均和张溶知县谈起了唱《诗经》的问题。他说:“孔子教儿子孔鲤和弟子,首先以学习《诗经》作为学习语言的基础。而学习《诗经》的第一步,是要学会唱诗。《尚书·舜典》说:'诗言志,歌永言。’《乐记》说:'故歌之为言也,长言之也。说之,故言之。言之不足,故长言之。长言之不足,故嗟叹之。’《礼记》又说:'子生十有三年,学乐诵诗。’诵读是歌唱的开始,歌唱是诵读的目的。通过诵读来了解古人的思想感情,通过歌唱来体会古人的语言,学生在15岁之前都要这样学习《诗经》。学好《诗经》,可以培养学生抒发情志、观察社会与自然、结交朋友、讽谏怨刺不平之事的心,时间长了,他们就能够用仁爱侍奉父母,用忠义侍奉君王。将来成为朝廷官员,处理政务就会得心应手。如果有幸担任外交使节,也能够独立与有关国家交涉。因此必须学好《诗经》,而学好《诗经》必须唱好《诗经》。”
屈大均对张溶知县强调说:“《诗经》305首诗歌都能够诵读,但不是都能够歌唱,要歌唱,就必须选择其中有代表性的诗歌。而所选择的诗歌当然要符合道德规范,并贯穿于日常生活的事事物物之中。开始是读,然后是长嗟短叹,最后是手舞足蹈。如果仔细欣赏,你会发现,学生唱诗的歌声联贯起来,就好像一串珍珠那样。唱到昂扬的地方,如用力举物;唱到低沉的地方,如物体坠落。真的到了这种境界,老师培养学生各种优秀美德的努力就算成功了!”
张溶觉得屈大均说得非常对,联想自己童年时在中州私塾唱诗,如今还历历在目。于是对屈大均说:“请先生多费心,对社学多指导。”
回到馆舍,屈大均当晚从《诗经》中选录了26首诗歌:一、关于君臣方面的5首,分别是《鹿鸣》、《四牡》、《皇华》、《天保》、曰《假乐》。二、关于父子方面的5首,分别是《凯风》、《小弁》、《陟岵》、《鸨羽》、《蓼莪》。三、关于夫妇方面的6首,分别是《关雎》、《卷耳》、《柏舟》、《谷风》、《鸡鸣》、《鸡既鸣》。四、关于兄弟方面的5首,分别是《棠棣》、《行苇》、《角弓》、《葛藟》、《杕杜》。五、关于朋友方面的5首,分别是《有杕》、《菁莪》、《伐木》、《南山》、《谷风》。全部都配上工尺谱。次日拿到县署给张溶。由张溶要求社学老师教小孩子唱。具体如何唱,屈大均做了如下说明:每日上午唱,唱的时候5个人排成一行,一次唱3首诗歌,这一行学生唱完一首,就轮到下一行学生唱下一首。2名15岁的学生作为纠仪,及时指正唱得不对的学生。10岁以下的学生只听不唱。学生每月初一、十五进行大合唱。合唱时,18岁的学生排一行,15岁以上的学生排一行,13岁以上的学生排一行,10岁以上学生排一行,一共4行。然后按次序来唱。说得清清楚楚,照此进行就可以了。
自此以后,西宁3间社学每天上午都按照屈大均的设计举行唱诗活动,那种私塾先生摇头晃脑的诵诗声被颇具艺术性的歌唱声取代了,学生们少了几分老气横秋,多了几分活泼向上。
屈大均是光鹫和尚的好友,屈大均收到张溶邀请前来西宁一游的信后,本来是想与光鹫一起来的,无奈光鹫佛事在身,不能同往。光鹫请屈大均代他去下城峒看望庞卯君老人。屈大均当然不能不答应。
是日正是三月上巳,春天将去,夏日已近。屈大均按照了解好的路线,问了两个路人,逶迤来到了下城峒。在一片山地中,看见了一间小屋,屋前有一棵树,树上缀满了花朵,却不知道花的名字。树上的小鸟看见有人来,叽叽喳喳叫个不停,好像通知屋里的主人出来迎客似的。说来也觉神奇,这时候,屋里真的走出了一位老人。屈大均上前问候,自报姓名,说是光鹫好朋友,来此找五叔公庞卯君。老人大喜,说:“老朽就是五叔公,请进屋!”
屈大均端详着庞卯君,觉得年龄有八十上下,虽然拄着一根鸡藤香做的手杖,但用来把玩多于实用,身体依然硬朗,说话中气颇足。
庞卯君见到屈大均,自然高兴万分。想想也是,一位在岭南享有崇高文学声誉的人,竟然枉驾到这穷乡僻野访问自己,那是多么有面子是事啊!
庞卯君拿出珍藏了10多年的大社茶,让仆人用澄清了3日的连城河水烹煮,一会,茶香就溢满了厅堂。喝着芳香袭人的茶汤,屈大均转达了光鹫对庞卯君的思念之情。庞卯君回忆光鹫在下城峒的生活。然后大家说些诗文方面的话。不觉就到了午时(中午12点),仆人从城里回来,手里拿着一条锦鲤。庞卯君对屈大均说:“先生真有口福!”
看官,此锦鲤非彼锦鲤,而是西江罗旁段所产的一种鲤鱼。这种鲤鱼身圆如葵叶,因此又叫葵鲤。其最大的特点是肉细而甘。仆人说这条葵鲤是罗旁水口的渔父拿到西宁城出售的,刚好遇着,所以买回来了。
庞卯君留屈大均吃午饭,让仆人杀了一只快要下蛋的小母鸡,依然是做成白切鸡,摘了点枸杞叶到泡鸡的汤汁里,就是美味可口的汤了。再在从坛子里取些芥菜腌制的酸菜炒鸡杂。这样,西宁西部吃鸡的特色,就被体现得淋漓尽致了。至于葵鲤,自然是姜葱清蒸。
但让屈大均惊叹的却不是这些菜肴,而是西宁上巳日的饭食。这种饭的做法是用枫叶捣出的汁,混到香梗米里去蒸,制作并不复杂。当仆人把这种饭食端上来的时候,但见饭色乌黑,香味扑鼻。这时,庞卯君让仆人打开一坛用庞寨家里的荔枝干泡的米酒,舀了一瓢,二人便举杯对饮。他们边吃边喝,说些西宁风土人情,一顿饭竟然吃了一个时辰。
回到城里,当晚屈大均写了一首《至西宁下城峒奉访庞卯君五丈》诗:
老向泷西一角巾,畲田数亩自先臣。
香秔亦用青枫染,玉馔惟将锦鲤陈。
花以无名长在树,禽因有喜屡催人。
鸡藤一一皆灵寿,杖到天边总是春。
诗歌的大意是:
很久就已倾慕庞卯君这位泷西隐士,
祖先在下城峒给他留下了几亩田地。
香梗米加入枫叶捣出的汁来做饭食,
珍美的饮食是清蒸罗旁水口的葵鲤。
屋前的树开满了花朵却叫不出名字,
客人来到鸟儿叽叽喳喳叫个不停止。
卯君说每根鸡藤香都可以做成手杖,
拄着它即使走到天边也是春风得意。
屈大均这些年来一直在写作《广东新语》。这是一部系统记述广东各地天文地理、人物风俗、草木生物、经济物产等的笔记。按屈大均的计划,《广东新语》分为天、地、山、水、石、兽、鳞、虫等28卷,每卷下设若干条目。屈大均写作《广东新语》的目的,一是为了弥补正史的不足,把明清之际广东大量历史资料保存下来,并作一定考辨。二是揭露统治阶级的剥削和苛政。内容丰富全面。但正是由于书中揭露统治阶级的剥削和苛政,使得该书问世后,只有抄本在前明遗老间流传。康熙三十九年(1700年),即屈大均逝世的第四年,木天阁藏书楼刊刻本《广东新语》出版。但包括《广东新语》在内的屈氏著作,自出版之后,多次被朝廷查封,雍正时期还多次派人查找屈大均的坟墓,幸好都被乡人设法掩盖过去。朝廷只好通缉其后代,族人因此不敢参加科考,为了避祸或改姓,有的还逃到现在的中山、深圳一带求生。这是后话,暂且按下不提。
为了在《广东新语》反映西宁的地理风俗等情况,屈大均深入西宁各地采访,并把有关内容记入《广东新语》,如在《山语》介绍锦石山说:
山在德庆州西,高百余丈。一石状天柱,削成而圆,旁有数大石,若箕踞而坐然。盖自崧台而西,舟行三日,夹岸皆土山绵亘,惟此石拔起,若莲茎上矗,旁无附丽。汉大夫陆贾使南越,从桂岭取道至此,施锦步障而登。尝祷山灵:若佗降,当以锦为报。其后佗去帝号,受南越王封,与贾泛舟珠江,溯牂牁而上。贾因以锦包山石,锦不足,植花卉代之,遍岩谷间,望若霞绚,因名锦石山。至今异花甚众,终岁如春,采撷者多不识其名。山之西五十里,陆溪水口旧下有大中祠祀贾,祠今毁。予为贾功名以南越始终,其魂魄当不忘此,宜建祠锦石之下,为贾汤沐,一以报贾安南越之功,一以昭是山效灵于汉之德,此亦炎方之盛事也。又是山当罗旁水口。万历初,泷水诸瑶为贼,常从水口出劫。以此石状若兜鍪,因妄称石天将军,私祷其下。其后瑶贼平,分其地为罗定、东安、西宁三州县。石虽隔大江二十里,而罗旁之口,藉以屏蔽,使九十九湾之水,不至直泻,有补于西宁形势不小。制府凌云翼尝属黎舍人民表,大书“华表石”三字刻其上,以比伏波铜柱。故今行者讴云:“上不见华表是封川,下不见华表是德庆。”此诚西江之望,而罗旁之镇也。
这段话的意思是:
锦石山在德庆州城西面,高100多丈。一石高起,形状像天柱,被刀削成一般,但顶部较圆,旁边有几块大石,好像人两脚张开,两膝微曲而坐。从崧台驿站坐船逆流西行,西江两岸都是连绵的土山,大约走3天,就会看见这座锦石山拔地而起,像莲花的茎干向上高耸,旁边没有依附。汉朝的太中大夫陆贾出使南越,从广西的山岭来到这里,铺下彩色的丝织品,登上锦石山,向山灵祷告:如果赵佗愿意归降,我将用锦缎包裹大山作为报答。后来赵佗废除帝号,接受汉朝“南越王”的封号,赵佗与陆贾泛舟珠江,沿西江逆流而上。陆贾于是用锦缎包裹这山,锦缎不足够,就请人种植花卉代替,花卉种满了山谷,远远看去,好像朝霞一样绚丽,因而称这山为锦石山。至今山上花卉很多,一年到头都好像春天那样,但采花的人大多不知道是什么花。在锦石山西面50里,在陆水流入西江的入口,从前有一座大中祠祭祀陆贾,祠如今不在了。我认为陆贾的功名始终与南越有关系,他的魂魄应当不会忘记这里,因此应该把祭祀他的祠建在锦石山下,让人沐浴祭祀,一方面感谢陆贾安抚南越的功劳,一方面彰显这座山山神显灵的功德,这也是岭南的一件盛事。另外,这山正对着罗旁的水口。万历初年,泷水地区众多瑶族部落成为了贼寇,经常从罗旁水口出来劫掠。因为这座山形状像武士的头盔,于是称这锦石山为天将军,在下面悄悄地向山祷告。后来瑶乱被剿平,在这片土地上建立了罗定、东安、西宁3个州县。这座石山虽然隔着大江,离西宁县城有20里,但罗旁水口是靠它屏蔽的,它使文昌江99个弯曲的流水,不至于直接泻走,对弥补西宁的地理形势有不小帮助。凌云翼总督曾吩咐黎民表大书“华表石”3个字,被刻在锦石山的山崖上,以便让这座石山比得上东汉伏波将军马援在象林(今越南境内)所立的铜柱。因此如今在西江来往的人唱山歌道:“逆流而上,如果看不到华表石,就是在封川界内了;顺流而下,如果看见了华表石,就在德庆州境内了。”这石山确实是西江边可供参照的地标,是镇守罗旁的神器。
《木语》介绍罗旁柴说:
西宁在万山中,树木丛翳,数百里不见峰岫。广人皆薪蒸其中。以小车输载,自山巅盘回而下,编筏乘涨出于罗旁水口。是曰罗旁柴。
这段话的意思是:
西宁位于群山之中,森林茂密,数百里山峰都被森林覆盖。广东人烧的柴都来自这里。这里的人用小车装载,把柴从山顶运下来,编成木筏,趁文昌江水涨时漂流到罗旁水口,然后经过西江漂流到省城、佛山等地。人称这些柴为罗旁柴。
屈大均在西宁一边游玩一边采风,其乐无穷。不知不觉间,在西宁已差不多有3个月。纵然此地风光好,还有思乡一片心。屈大均于是与张溶辞别,张溶自然依依不舍,但也无法挽留住屈大均的归心。
且说张溶在康熙二十二年(1863)担任西宁知县时,西宁已有11年没有人考上举人了。张溶对幕僚说:“西宁县虽然偏僻,但南北相距有200多里,怎么能够说是出不了人才呢?我考证之前的志书和近年官署中的文书簿册,发现其中进士、举人都是寥寥无几。西宁无法向朝廷贡献优秀的人才,追究起这个来,真的是知县的耻辱。”
西宁科举不振的问题究竟出在哪里?和前人一样,张溶认为是出在风水之上!张溶于是从罗定州里找来了堪舆大师,并陪同大师踏勘了西宁的山水。大师说:“天门最好是打开,地户最好是关闭。”看官,这话是什么意思?原来这话是说,天门是水流的入口处,因此要开阔畅通,否则财富不来。地户是水流的出口处,必须要紧密,否则财富外泄。张溶对堪舆大师说:“西宁的地户在文昌江下游,康熙六年赵震阳知县编修的《西宁县志》载:'文昌阁在城东三里,康熙壬寅年建。’可知康熙元年,县里已建城了文昌阁,其位置,据了解,是在玉枕山附近的下关。这个供奉着文昌帝君神像的文昌阁,牢牢地锁住了西宁县的地户,因此当时人才层出不穷,科举捷报频传。但后来把文昌阁迁移到玉枕山对面的苏公祠的便殿,原来的文昌阁被废置,地户没有任何东西关锁,科举自然就不振了。”张溶问堪舆大师:“如何补救?难道要在山玉枕山附近的下关重新恢复文昌阁?”
县里的一位父老听到这里,插话说:“康熙十年(1671年)王钺知县修复文昌桥时有意加高桥墩,抬高桥身,并改为阴桥,其实是为了把西宁县的地户锁住。果然,在第二年即康熙十一年(1672年),西宁士子在乡试中就有沈凤(本县西坝人)、陈玉(原籍新会)2人考中了举人。但一座不大的桥梁,力量太单薄,很难把西宁县的地户锁住,因此沈凤、陈玉之后到现在,就再也没人考中举人了。王钺知县为了彻底锁住西宁的地户,动工修文昌阁,无奈工程进行到一半的时候,三藩之乱祸及西宁,工程不得不停止,如今只剩下一片遗址了。”
张溶听后,说:“明天到王钺知县的文昌阁遗址看看。”
未知第二天张溶到前任王钺知县的文昌阁遗址看过之后,是否会重启文昌阁修建工程,且听下回分解。
敬告读者
《西宁旧事》以章回体小说形式叙述从明朝万历五年(1577年)建立西宁县起,到民国三年(1914)西宁县易名为郁南县止的一段历史。书中主要以今存的明万历二十年,清康熙六年、二十六年、五十七年,道光十年5本《西宁县志》和民国二十六年《旧西宁县志》所载事实为依据,参照今存的明清诗文、族谱等材料,坚持“七分史实,三分演义”的原则,力图为读者展现这337年波澜壮阔的郁南历史画卷。限于作者水平,不足之处在所难免,敬请读者指正。
《西宁旧事》欢迎读者转发。但如果在本公众号外的其他公众号和载体转载、使用,必须获得作者本人的书面授权,否则视为侵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