段振业:我四个孩子都是人民教师,这都是他们母亲教育的结果
【教子心经】
随着社会的发展,教育问题正在引起越来越多的人关注,究竟什么样的教育才是好的教育?对此不同的人有不同的看法。对于我们这代人——50后来说,好像没什么看法,生儿育女,香火传承,是传统责任,当然也有望子成龙望女成凤的传统观念,至于教育方法还真没仔细研究过,总感觉是在顺其自然中过来的。
我有四个孩子,三个女儿,一个儿子,儿子最小今年(2020年)32岁,四个孩子都是人民教师。
别人说,有四个孩子的不少,都成功成才的也不少,可没有清一色是人民教师的,让人羡慕称奇。曾有几家媒体要采访报道,孩子们都很谦虚,认为教师工作只是我们的新起点,为人师表的路还很长,没必要炫耀,也没有什么经验值得向公众介绍。
这次受魏书生局长视频的影响,我觉得有必要回顾总结一下我和孩子们走过的路,以及他们快乐成长的故事。
(一)母爱是成长的沃土
说到孩子的成长教育,我们家能有今天这样的好结果,能有人前这样的光彩,我感觉主要是老伴的功劳,她的贡献最大。我们俩在生活持家上是传统模式,她主内,我主外,照顾教育孩子基本是她在做,我管教少,插手少。
只是在关键节点上我们俩共同商议把握方向。
我们俩学历都不高,高中毕业,读书期间曾遭受过“读书无用论”的影响,知识基础差,也错过了高考,失去了深造的机会,因此总想把错失的机会和大学梦想寄托在下一代身上。
这也是一个历史现象,我们这一代人有自己"该念的书没有念,该做的梦没做成"的特殊经历,把本应自己完成的使命转嫁到孩子身上很正常。人的天性就是这样,越是得不到的东西越是渴望得到,所以我们俩更有"望子成龙,望女成凤"的强烈愿望。
自从孩子呱呱落地,老伴含辛茹苦,把他(她)们精心呵护拉扯养大。在四个孩子的记忆里都有一个最清晰的画面,那就是坐着小板凳,趴在椅子上,小手拿着铅笔写字。从孩子牙牙学语,会坐立,会走路,就开始训练学习,自幼养成自觉学习的好习惯。
这种姿态是长期的,要持续几年,寒来暑往,直到孩子入学。清楚地记得,每到清晨起床,洗漱完毕,老伴去忙活做早饭,孩子们的惯例会坐着小板凳附在椅子面上写写画画,写完了有时做游戏、过家家都是背着书包去上学,学习的概念在小小的心灵扎下根,好习惯就在幼年形成了。
因此每个孩子的学前教育,在老伴的耐心引导下都能达到一年级基础知识水平,甚至是二年级。
这需要有日积月累的持久性,老伴王庆云具备这种耐性,她有温柔的性格,给孩子们的学前教育提供了舒适成长的环境,奠定了良好的学习基础。
(二)六十四年数天数
谈到教育,几乎每一个人都有话要说,每一个人都有发言权,因为我们都和教育发生过关系,也许是教人,也许是受教,甚至是家里有一个正在上学的孩子,而我们家超出别人几倍的付出,不是有话要说,而是有辛酸倾诉。
记得孩子们一天天长大,陆续到了入学年龄,这个阶段我和老伴承受了巨大的压力。每个孩子的吃饭穿衣,上学接送,都接受了精神和体力上的考验。孩子活波可爱固然高兴,但调皮吵闹也让人疲劳伤神。
先期是两个孩子先后入学,老伴要早起五点做早餐,还要到小吃店卖烧饼,一人一个自制汉堡包,夹西红柿鸡蛋火腿肠,保证孩子的营养,做好了有时顾不上吃 ,只能边走边吃,伴随孩子紧张的脚步,直到进了校门才能松一口气,再回家照顾两个小的孩子。
多少个日日夜夜,一年三百六十五个日出,辛劳辛苦数天数,是人性的大爱在支撑着我们前行,吃饭穿衣,缝补浆洗,吃喝拉撒睡,其中的苦和乐只有我和老伴知道,个中滋味一言难尽。
孩子们的天空是蔚蓝的,只享乐在天真烂漫中成长。
细心的老伴喜欢记账,我经常看到她拿着小本子慢悠悠地写写算算,每个孩子一天的花费,一家人每天买菜的流水账,几个本子记得密密麻麻,写满了一本又一本,这些只有她自己看得懂。
后来每个孩子考入大学后,每年的学费、生活费她都有计划的发放,然后细心地记录,盘算着既不能花钱浪费,又不能生活不够,还不能让孩子生活受拘谨,受她的影响孩子们也都养成了节俭朴素的好品德。
我也观察过老伴的记录,但不是看她长长的数据,我想知道的是四个孩子的学习年数,岁月叠加。真是不看不知道,一看一数吓一跳,过去的时光和数字,听了让人大吃一惊:四个孩子的在校时间加起来共计64年!九年一贯制加三年高中四年大学,每人在校16年,这惊人的数字背后,隐藏着孩子们从小学至大学毕业的勤奋攀登历程,以及老伴长年累月的辛苦经历,64年的辛勤付出,无边的大爱。
(作者,段振业,山东东平人,著名篆刻艺术家。本文是作者《家有儿女 快乐成长》的中篇,上篇:《段振业:做家务的孩子,才会有家庭责任感,你想不让他学习都困难》后面还将登载其下篇,敬请关注。分篇题目由作者所加。本文由作者独家授权,转载请注明作者和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