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血压的原因是什么?如何预防高血压的发生
前段时间,一位不到三十岁的小伙子去替自己的父母拿降压药,这个小伙子身型微胖,考虑到他父母都有高血压,负责任的大夫就建议他也测一下血压。结果血压170mmHg/120mmHg,妥妥的高血压。这让小伙子很惊讶,自己还不到三十岁怎么就患上高血压了呢?
其实,现如今,高血压早就不是老年人的专利了,而且越来越呈现年轻化,甚至还有一些未成年人也被确诊为高血压。在年轻的白领里,高血压的患病率接近14%,而且发病增长率在60%-70%之间,而老年人的发病增长率只有15%左右。
什么是高血压
血压是指人体血液在血管内流动的时候,冲击血管壁而引起的压力。当心脏收缩输出血液,血管能承受大的压力,被称为“收缩压”,也就是高压;当心脏放松的时候,血液因为血管本身具有的弹性所以仍然会继续向前流动,此时血管承受低的压力,也就是“舒张压”,俗称低压。
高血压(hypertension)是指以体循环动脉血压(收缩压和/或舒张压)增高为主要特征,可伴有心、脑、肾等器官的功能或器质性损害的临床综合征。收缩压≥140mmHg或舒张压≥90mmHg(非同日3次测量),即可诊断为高血压。
高血压是最常见的慢性病,也是心脑血管病最主要的危险因素。正常人的血压随内外环境变化在一定范围内波动。在人群中,血压水平随年龄逐渐升高,以收缩压升高更为明显,但50岁后舒张压呈现下降趋势,脉压也随之加大。
图1:血压水平分级
血压的变化规律
根据昼夜血压水平的差异可将昼夜节律波动分为3种类型:
1、杓型高血压——夜间血压均值较日间均值降低10%-20%;
2、超杓型或深杓型高血压——夜间血压降低超过20%;
3、非杓型高血压——夜间血压下降不足10%。部分患者(特别是高龄老年高血压患者) 夜间血压水平高于日间,称为反杓型,此种血压节律一般被视为非杓型血压分布中的一种特殊类型。
导致高血压的原因有哪些?
遗传
环境因素
钠代谢紊乱
心输出量
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平衡失调
胰岛素抵抗
交感神经系统活性增加
内皮细胞功能受损
炎症
1、遗传因素
2、环境因素
3、炎症
4、血管内皮功能
5、交感神经系统
6、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
高血压患者中半数都存在胰岛素抵抗的情况,胰岛素抵抗首先会使电解质代谢发生障碍,通过钠-钾泵的激活,使细胞内钠增加,同时还会使血管对体内的升压物质反应增强,血液中的儿茶酚胺水平增加,增加内皮素的释放,减少扩血管的前列腺素的合成,从而影响血管的舒张功能,所以,胰岛素抵抗也可以促使血压升高,同时诱发动脉粥样硬化。
高血压健康管理
高血压健康管理是指一种对个人或人群的健康危险因素进行检测、分析、评估和干预的全面管理的过程。治疗性生活方式的改善和合理的药物治疗是高血压患者健康管理的核心内容;定期随访和测量血压则是提高高血压治疗率和控制率的主要手段;高血压患者常伴有其他心血管疾病危险因素,如糖尿病和血脂异常,对这些危险因素的管理和干预是预防高血压患者发生心血管疾病的有效措施。
高血压病的健康管理首要的是血压控制,早降压早获益,长期降压长期获益。除了药物降压治疗外,治疗也包括改变不健康的生活方式,即去除不利于身体和心理健康的行为和习惯。它不仅可以预防或延迟高血压的发生,还可以降低血压,提高降压药物的疗效,从而降低心血管疾病的风险。
(1)24小时动态血压监测
传统高血压药物治疗模式,是全天平均分配药物剂量、按固定时间给药。但是研究发现,就个体而言,机体的生理功能、病理变化以及药物的作用在一昼夜时间内不是恒定不变的,很多药物的药理作用与人们的生理节律或病理节律有着极其密切的关系,同一种药物在同等剂量下,给药时间不同,机体对药物的反应性和药效、毒副作用也会有所不同,甚至是很大的差异。因此,高血压用药的次数、剂量和时间绝对不能千篇一律,不同的药物应该有其各自的最佳的用药时间。
人的血压会随着昼夜和季节呈现规律性的动态变化,不同高血压患者血压的高值时段也不同,再加上不同类型高血压药物的半衰期和作用效能高峰不同,这就导致高血压患者如果还是按照传统医学建议的早中晚时间按固定剂量服药,会造成药物的摄入过量/不足。持续摄入过量会对机体造成不可逆转的伤害,摄入量不足则达不到降压效果。因此对于高血压患者建议配备远程智能血压的监测设备,由专业的人员监测患者的动态血压,并给予专业指导!
首先需要给高血压患者绑定远程智能血压监测设备,在开始管理的前3天要开启动态血压监测,密集观察血压测量值。白天每间隔30min手动测量一次,夜间每间隔1h自动测量一次,数据自动上传至健康管理中心云端管理后台,生成24小时动态血压监测报告,了解患者的基础血压值,还要知晓24小时血压的节律变化趋势,找到高血压患者血压的波动的峰值时段和低谷时段。家庭医生可以根据24小时血压监测的血压结果远程指导患者在高峰前1小时或半小时服药,使给药时间与人体血压变化节律同步,用药更加科学、有效、安全、经济。
统康高血压健康管理就是从动态观察血压变化着手,借助智能远程血压设备,智能云端测量数据上传至健康管理中心,实现—远程监测,指导,找到峰值时段和低谷时段,在峰值时段前用药,实施精准用药。
(2)精准找到患高血压原因
高血压分为原发性高血压和继发性高血压,专家认为导致高血压病因94%是原发性导致,4%是肾实质性导致,1%是肾血管性导致,1%是内分泌性(原醛、嗜络细胞瘤、肾素瘤等)导致。传统医学认为:原发性高血压是找不到原因的,需要终身服用降压药药!然而终身服药的病人却并不能得到很好的控制高血压并发症!
精准医学认为:高血压是可以找到原因的,目前认为遗传因素占30%左右,后天饮食习惯占30%左右,生活习惯压力等占40%左右。而通过基因检测和健康管理评估就能精准的找到高血压的原因并做有效的针对性的防控。
通过基因位点的检测和生活方式的分析,精准查找高血压病因如下:
1、与肾性(CYP17A1基因)相关高血压;
2、与盐敏感(STK39基因)相关的高血压;
3、与叶酸代谢(MTHFR基因)有关的高血压;
4、与舒张压升高为主高血压;
5、与降压药敏感相关高血压;
6、与心肺功能相关的高血压;
7、与低氧相关的高血压。
比如高血压病与高盐饮食有着密切的关系。但是同样是高盐饮食的不同个体却有人患高血压,有人不患病。这里就是基因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例如,如果遗传了血管紧张素(AGT)基因中某个位点CG-AT单核苷酸变化(SNP)的人,当食用与其他人一样含盐量的饮食就更容易患高血压,因为具有这种SNP的人(内因),对食物中的盐含量很敏感(外因),对其他人群来说正常的盐量,对于有这种 SNP的人,就可以增加血液中血管紧张素的含量,引起血管紧张度增加,导致高血压。
通过基因检测能够帮助我们了解自身存在的基因隐患,了解隐患基因的位置和状态。人类对疾病的易感性虽然并不完全由基因决定,但在环境致病因素作用下,基因表达差异却起着更为重要的作用。了解了自己就可以主动适应环境,改变生活方式,管理好我们的健康。
每个人由于基因遗传和生活方式的不同,导致高血压的原因也是不尽相同的,适合他吃的降压药并不一定适合你吃,每个人对降压药物的敏感性也不相同,只有精准找到了高血压病因,同时又通过预测评估系统进行生活方式的量化评估找到了导致高血压的相关危险因素,在专业人士的指导下有针对性的制定个性化健康管理行动方案,通过调整生活习惯、平衡饮食、正确使用营养补充剂等消除危险因素就能真正从源头预防和控制高血压及其并发症的发生,使血压逐步降低,降低并发症的风险,有效地实现防治未病。
(3)治疗性生活方式(TLC)改变
高血压多是生活方式性疾病,因此想要真正从源头控制,除了要按医嘱服用降压药物外,生活方式的改变在治疗中也是非常重要的。
在家庭医生和健康管理师的指导下做治疗型生活方式(TLC)的改变,个性化的指导用药,膳食指导、营养素补充指导、运动指导、睡眠呼吸指导、情绪调整指导,最终控制血压正常。
传统医学认为:
原发性高血压是找不到原因的,需要终身服药!
然而终身服药的病人却并不能得到很好的控制!
专家阐述高血压病因:
94%是原发性导致;4%是肾实质性导致;1%是肾血管性导致;1%是内分泌性(原醛、嗜络细胞瘤、肾素瘤等)导致。
精准医学认为:
高血压是可以找到原因的,通过高血压基因检测和健康管理评估就能精准的找到高血压的原因并做有效的针对性的并发症防控。
高血压可查、可防、可治、可控,只有找出原因,精准诊断才能针对性精准防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