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子一族:企业如何用好税务筹划降低经营成本
商业管理界公认的“竞争战略之父”迈克尔·波特,提出过三大基本竞争战略,其中之一就是成本领先战略。
成本领先战略,也称为低成本战略,是指企业通过信息技术降低成本,使企业的全部成本低于竞争对手的成本,甚至是在同行业中最低的成本,从而获取竞争优势的一种战略。
自今年年初的疫情爆发之后,很多企业在第一时间就围绕房租、人力、营销等经营成本进行了调整。但是随着疫情影响的不断持续,对于如何继续降低成本,大部分企业都没有了更好的办法。
其实,无论从短期还是长期来看,企业的税务筹划都是一项重要且具有战略意义的动作。不仅可以通过对现金流与企业资产的调整,实现企业成本的最小化,同时还能利用减免、补贴等手段,帮助企业获得政策上的帮扶。
1.通过纳税指导业务调整
企业想要做财税筹划,首先要建立一个基本观念:税收是企业资产,而非企业成本。
大部分企业觉得税负高,其实很大可能是因为自己无形中“帮助”自己上游的企业交税了。
我国采取的是完整的抵扣税制,以票控税、层层流转。这就意味着税务系统默认每一个行业链条都有自己的票据,企业凭票抵扣之后按照差额交税。
但是在实际操作过程中,企业最头疼的可能就是上游的服务商开不了票,导致原本可以抵扣的税款变成了“无票支出”,从而变相地替上游企业交了税。
针对这一问题,企业一方面要学会建立自己的发票生态,围绕上下游的交易环节,做好业务沟通和谈判的准备,带领友商一起建立正确的生意逻辑。
另一方面,从实际经营的角度来看,企业首先要给自己留足够毛利,以应对可能出现的“无票支出”;其次要也学会利用渠道,找到能够提供正规发票的中间商;同时,可以考虑从组织层面入手,通过雇佣关系的改变或合伙人机制的建立,为财税优化提供空间。
2.学会创造纳税收益
税是链接企业与政府的一座桥梁。企业为哪个政府纳税,相应的政府也会有一些政策福利给到企业,这就是企业可以获得纳税收益的途径。
比如:
宽松的征管政策。虽然税法是全国统一,但是各地政府在征收时多少都会有一些权限来进行宽松处理,例如“核定征收”“发票管理”等税收优惠支持。
高基数的税收返还。相比于返还比例,企业其实更要注意地方政府的留存基数。基数越高,最终返还的金额才越高,对于企业才有实际意义。而从政府的角度来看,一般能够获得高基数政策的企业,一是要与当地重点发展产业相结合,二是企业耗用的资源比较有利。
产业扶持政策。每个政府都有各自三、五、十年发展规划与策略,如果企业能够契合当地产业的发展,就有机会获得一些例如融资租赁、商业保理、供应链金融等优惠服务。所以做企业不一定要守着北上广,找到合适的城市去落地无形中就可以为企业带来可观的收益。
政府投资。除了政策上的扶持,很多政府都成立了引导基金,通过资本来帮助本地企业进行更好的发展。所以,如果企业的规模、阶段、业务与当地产业发展相匹配,那么也是极有可能获得政府的投资与背书。
3、灵活运用税收资产管理工具
为了更好地进行财税筹划,企业还需要学会灵活运用一些税收资产管理工具,才能实现企业经营与政企互惠的双向利益平衡。比如:社会化用工
无论是疫情影响下的办公在线化,还是地摊经济背后的灵活用工,很多企业都会发现有些业务和岗位是具有周期性的,例如财务总监,类似职位甚至都完全可以采用外包制的、共享制的方式。
当企业与员工中间引入了专业的外包平台,企业自然就可以规避掉很多用工与雇佣上的风险,经营成本可以进一步得到降低,而员工的工作方式与结算模式也将更加灵活,实现企业与个人的双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