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水平还不如以前!中书协某会员“批评”书协理事,事实如此?
事情起因是这样,前两看到一篇陈海良草书作品的文章,因陈海良是当代为数不多几个我比较喜欢的书家之一,也点进去看了看,图片都是一些近作。
虽是近作,我已然见过多次了,也都曾保存高清图仔仔细细分析过,毕竟是当代草书金字塔尖的作品,我又主攻草书,所以会多些关注。
阅至文末,看见一人在底下评论说陈海良现在的大草不如以前,因为在他看来,草书气势胜过技法才算经典,陈海良好像越练越退步了。
诚然,陈海良现在的大条幅草书作品已经明显弱化了明清调,少了些连绵不绝的线条,技法上多了些晋唐气。
和他前些年的草书相较而看,皮相上是有些诧异的。
评论的人是个中书协会员,这说明写字已经过了及格线,但这种评论在我看在属实有些“片面”。。。原因也简单,我主攻草书,自然对各时代草书都有研究,也明白其中技法难度。
从一定角度说,古人草书确实在一定程度上有气势>技法的情况,这在专栏中也说过,古代大书家在追求气势时,有些细节用笔并不讲究。像王铎、傅山、徐渭、祝允明、张旭这些一流书家,都能从作品中找到用笔瑕疵,更勿谈像张弼这类名响当世,但放在历史上只能成二流书家的高手了。
张弼
草书,气势>技法,我也曾这样想过,在以前的某一阶段,但随着对草书理解的深入,发现这种结论属实肤浅。
古人是重视技法的,但没有现在人重视,现在很多爱好者看到我们去拆分线条的技术表现,多有鄙夷,好似看了人钻牛角尖一样。
是的,今人是钻了牛角尖,尤其是在书法专业化以后,上世纪的书家如张弼一样书写尚且成名,为何专业化以后就成问题了呢?原因专栏里也曾说过,无非是社会进步引发信息爆炸,导致我们现在看到的真迹多了,所以对诸多细节有了更深的了解。
古人是没机会看到多少真迹的,即便有,也并非能看到我们这么多。有时候细思考一下,流传千古的一流书家,属实天赋异禀。拿着比我们少得可怜的资源,成就了万世盛名。
这也就导致了一个结果,很多自学的爱好者都不愿意承认的结果,凭什么张嘴闭嘴讲法度?乃至近乎苛刻的法度?什么一转一折一起一收一长一短都要讲究,写字累不累?
自然是累得,当那些历代经典信息都汇总在一起,优劣自然就有了分辨,不再是单纯学某一人,好的坏的都学。
所以技法重要吗?
很重要。
在古代重要,在现代更重要,未来一样。
就好像从学校走向社会,学校只是小社会,但终究不是社会,学校那些各色各样的人,在社会里就显得幼稚了。
当信息量过大的时候,细致化发展是必然的。
书法家们也开始重视着每一点细节,笔法要有变化,甚至起笔,一个“三”字,三横起笔的区别,结字要有变化,从简单的斜正,发展到各种不规则数学图形,乃至于字组怎么写,章法怎么布置。
这就是所谓的技术处理。
也是“参展”的必备因素。
一味重视技术肯定不是结果,但一定是个极为重要的过程。有了这样的过程,书法教学才有了“速成”的效果,二十世纪练二十年,专业水平甚至不会高过当代没学几年的科班生。
上边讲了很多废话,这跟“气势是否比技法重要”有关系吗?
没关系。
但跟我有关系,因为我个人也是重视技法的,因此对技法有比较深入的思考 ,比如书法艺术的本质在哪?今人与古人相比,优劣各在何处?(正因为想通了这些废话,才想通了这些问题。)
显然,上文说古人草书技法有瑕疵,这是劣处之一。(当然,书法是不公平的艺术,“瑕疵”也会因人而异,在我们身上,这就是笔病,在古代大家身上,这叫瑕不掩瑜,这是自然情感的流露。)
括弧里的话是玩笑话,但这确实是在某一水平时得出的结论,不过水平更加深入后,又被自己否定了。
因为古代一流大家的技法纯熟程度,即便写出笔病,也是符合作品整体精气神的,所以人家喝完酒随便写,即便用笔多有不当,也属上乘之作。
但现实是我们这个时代,很少有人用笔熟练度能到古人的境界,没到一定水平之前,正常写可能没问题,一旦放开,瑕疵会异常明显,所以这个境界还是差一些,达不到瑕不掩瑜的地步。
这就是差异。
从这可以看出,这个爱写有气势草书的书协会员,对草书的理解确实刚到“草”的阶段,还没想明白“草”从何来。
草有很多中表现方式,魏晋不一样,唐宋不一样,明清不一样,甚至近现代也有点差异。
张芝二王,张旭怀素颜真卿杨凝式,黄庭坚宋徽宗,祝允明王铎徐渭,林散之李志敏等等。
看清这些时代的差异,确实可以看出塑造“草”的气势很重要,每个时代都有每个时代的表现,每种性格有每种性格的表现。
但理解到这一步,仅仅是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他可能还不知道各种气势的差异,根源在于技术处理的不同。
比如二王草书之飘逸,比如颜杨之雄浑,根源在于用锋习惯不同,偏中偏侧而已,至于明清的乱石铺街,连绵不绝,也是自王颜中出,多数人没细致分析过,弄不清楚而已。
其实草书所谓之“气势”,全在个人对技法的理解高度和处理的水平。
至于所表现所追求的更高层面,也是先通过技术堆砌,后融汇自然。
其实从陈海良作品中不难看出这一点,始终以“繁”为主,如果你对古帖有足够深入的理解,你能从一幅作品细节中看出不少于十种取法。
能把这么多取法和谐处理,形成一种风格,这就是由技法堆砌脱胎而出的结果。
楷书这么做是容易的,草书很难。
草书截止近现代,对于笔性技法的开发已至极致,林散之都开始从墨法做功夫了,李志敏也是从魏碑处下功夫,说白了此二人都是在线质上做功夫,其难度比古代这些一流名家,直接从简单用笔动作技法创新,是容易一些的。
书法就是这样,虽然表现繁复,但从本质上看,越接近本质的变化,越难。
方,圆,徐,疾,连,断,生,熟,如此等等,这些单字上的本质,每个字都曾是那些草书大家做到的极致。
每个人只把一个字发展到极致,这是技法的尽头,但却是一种风格的起点。
弄不清这些,单纯强调技法,单纯强调气势,都是极为肤浅的。
所以这个人的一句评论,很值得我写一篇文章,虽然我不指望很多人能看懂,但一万个人里有十个人能重新思考书法的本质,这就是价值。
其他人也就是陪跑,看个热闹而已,认同了夸两句,不认同骂两句,就跟这个评论不属于自己认知阶段的中书协会员一样,还能怎么样呢。
再回过头来看陈海良的字,我不够水平做过多评价,但他曾在直播中说自己也在尝试新的探索,这是可以看出来的。
那位老师说陈海良字不如以前,在某一程度上,这是创新探索的必然现象。因为要添加新东西,跟以往风格觉然不同的东西,必然会导致不如以前纯熟,还不用说名家高手,新手换帖初时,也会有退步的现象。
但这是退步吗?手把稻秧插满田而已。
陈海良大草从以前的明清调,逐渐开始向魏晋靠拢,这着实不是一件容易事,明清是繁复的,魏晋是淡雅的,这是有矛盾的地方,你可以在他大草作品中看到很多属于晋唐小草的痕迹,这其实就是探索中矛盾的地方,也是没能完全脱化的样子。
我想象不到他脱化后是什么样子的,但肯定不是现在的样子,现在只是过渡阶段,但有一点是可以肯定的,如果能把这种高难度的矛盾体处理好,书史必定留名,历史上成名者,无一不是如此。
我常说书法需要天赋,天赋不是入门学多快,这才是考验天赋的地方,说起来无非也就是一句话而已,做却需要很久。
题目用中书协,就是吸引点人而已,跟书协关系不大。中书协会员,有人趋之若鹜,有人嗤之以鼻,但在高手看来,仅仅是写字刚刚及格的水平。至于陈海良,他是不是书协理事跟我喜不喜欢没关系,草书委员会几十人,我喜欢的连一手数都凑不出来。
仅以此文跟大家分享,书法水平高低跟虚衔无关,而在于对书法的思考和探索。
像这种文章,就是写给少数人看的,高手看了没用,百分之八九十爱好者看个热闹,里边那些什么矛盾,气韵,时代风格,法度等等,都不一定能完全理解。最后能有百分之十能明白个大概就不错了。
希望能看出点东西的各位多保留对书法的思考,保持学习习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