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极拳内功与气口

谈到功夫,大体区分不外乎两种,即内功与外功。外功专练刚劲,如八极门内师兄弟大多习练的铁砂掌和铁臂功等等;内功则是练柔劲,敛气人体,充沛于周身,运以克敌。《浑元剑经内篇》有记曰:“自唐以后,越宋元二代之久,虽精于外功者不少,能行内功者几希”。
内功之传,脉络甚真;前任后督,行气滚滚;井池双穴,了劲循循。千变万化,不离乎本,得其奥妙,方叹无根。龟尾升气,丹田炼神,气下于海,光聚天心。脉络为人体内真气运行的轨道,炼气而不懂脉络,犹如兴修水利而不明白江河分布,水势之大小,盲目行之,没有不出毛病的。人身脉络主要的有十二正经,奇经八脉,其中最根本的则是前任后督两脉。任脉在前,起于承浆穴,沿喉头、胸骨柄、剑突,直下至阴前高骨。督脉在后,起于尻尾(尾巴骨),上至命门(与肚脐前后相对),再上至夹脊(背后两片扇子骨的正中)过大椎、泥丸(即百会穴)下印堂至人中而止。小腹正中为气海,武术家也叫它丹田,它既是人体的中心,又是人体经络场的重要场源,气聚于气海之后,就会沿经络运行。额上正中谓之天心。气自尻尾上升经百会沿任脉而下聚于丹田,丹田气足则化而为神,自天心出,二目芒可射人。崂山道士匡常修有云:“神者身之本,气者神之主”。即指此也。肩头正中为肩井穴,肘头分中为曲池穴,此二者为周身发劲之所。散打之所以有“点肩井”和“打曲池”等手法,为的是制止对方之发力也。
既明脉络,次观格式。头正而起,肩平而顺,胸出而闭,背平而正,足坚而稳,膝屈而伸,裆深而藏,肋平而张。既明脉络之后,还须讲究姿势,此即气功中所谓“调身”是也。正确的姿势才能有助于内气按正确的轨道运行。对于姿势,拳经中有明确规定,“头正而起,背圆而正,肩平而顺,胸出而闭。足竖而稳,膝曲而仲,档深而藏,胁开而张”。形意拳内功虽有坐功、站功与行功之分,但仍以站功、行功为主。上边一段话主要是针对站功讲的。可是无论练哪种功,在姿势上都应正头起项,壮面凝神,肩松胸出背圆,前身微有收敛之形,此乃练内功之真正诀窍。
既明格式,下言气窍。“气调而匀,劲松而紧,缓缓行之,久久功成。先吸后呼,一出一入;先提后下,一升一伏;内收丹田,气之归宿,吸入呼出,勿使有声。下收谷道,上提玉楼,或坐或立,吸气于喉,发意送下,渐至底收。升的升路,肋骨齐举;降的降所,气吞俞口”。
既明气转,再详劲诀。“通、透、穿、贴、松、焊、合、坚。曰通,劲之顺也;曰透,劲之速也;曰穿,劲之连也;曰贴,劲之络也;曰松,劲之涣也;曰悍,劲之萃也;曰合,劲之一也;曰坚,劲之转也”。
按肩以练步,逼臀以坚膝,圆裆以坚胯,提胸以下腰,提额以正项,贴背以转手,松肩以出劲。曰横劲,曰坚劲,变之分明,横以坚济,坚以横用。
五气朝元,周而复始,四肢元首,收纳甚妙。炼神炼气,返本还原,天地交泰,水升火降,头足上下,交接如神。静生光芒,动则飞腾,气胜形随,意劲神同。以神帅气,以气帅形,形随气腾。
劲诀既详,下言调气。每日清晨,或坐或立,闭目缄口,细调呼吸,一出一人,皆从鼻孔,而少时气定,遂吸气一口,默想真气自涌泉发出,升于两肋,自两肋升于前胸,自前胸升于耳后,渐升于泥丸百会穴;降气时,默想真气由泥丸降至印堂;至鼻,至喉,至脊背,透至前心,沉于丹田。丹田气足,自能复于尾闾,达于脊背,上升泥丸。周而复始,从乎天地循环之理也。
内功修炼成功与否,关键是方法要正确要科学;其次是火候掌握要恰当适度。凡事皆有度,所谓火候恰当适度,就是不要超出“度”的范围,恰到好处,就是合适。所谓的内功修炼,只不过是注重内在功能训练而已。太极拳做的是圆运动,八极拳则是弧线运动,求的是整体协调,练的是松弹劲,用的是挨傍挤靠。但无论什么劲,都是整体松紧协调运动的结果。运动离不开松紧,内功修炼亦不能离开松紧而为之,松紧训练才是正确科学的方法。关键问题是对松紧的认识和松紧的把握。最近研究松紧的拳家和文章并不少,但真正明白松紧,并能把松紧讲透的并不多。其实,八极拳的“松紧”训练,严格地说来,与常人所理解的松紧亦是有区别的。拳中的松紧训练,实际上是筋腱的拉伸和缩合训练,也是一种形体的膨胀和收缩训练,练的是筋腱弹性和韧性。应该说膨胀与收缩实际上都是紧,这种紧就是在伸缩筋腱,并使之变长变粗,而非在锻炼肌肉。所以拳读中说,“宁练一分筋,不练三寸肉”,就是这个道理。紧,实际上是在松的两头,真正的松则是在紧的中间。只有把筋腱拉伸开了,才能做到真正的松。松紧训练的目的,不是要练出多大笨劲,练出多少肌肉,而在于通过肌肉筋腱的伸缩训练,增大松紧的空间和缩短松紧的时间,通过慢松慢紧产生浑厚沉实的力量;通过瞬间的松紧产生瞬间的力量,最终形成动不见形、松紧瞬变、虚实不定、刚柔随意、劲由内换、可快可慢、力出瞬间。“松紧”无论快慢,都是一种能量的转换。但是,要想真正练好松紧用好松紧,掌握好科学的松紧训练方法至关重要。八极拳内功的松紧训练,绝不能像一般人那样,盲目一味地松,一味地紧,如此练法,就真如他人所说的“终身与'劲’无缘了”。正确的松紧训练方法是外形不动而内动。可利用拳中的各种动作或桩功(初学者最好采用无极桩、太极桩,或称浑圆桩、抱树桩、抱球桩。熟练掌握之后,即可把松紧训练融于拳中,亦可随时随地习练),在外形撑住不动的情况下,即所谓外静而内动,随着呼吸而做整体的内在松紧运动,吸气时形紧长身,呼气时形松身胀,整个身体膨胀犹如充气加压,收缩时如坚钢似铁石。此时的训练,什么都不要想,只求精神高度主松,千万不要主观运气引气导气,更不要去考虑什么经络走向,也不要考虑呼吸的长短,只是静心体味感悟身体内在的变化。久之,呼吸自深,随功夫的加深,呼吸自能入喉,气自落丹田,气随呼吸升降,自然会感悟到前人所说的各种气感,呼吸在不知不觉中自然变得深、长、匀、静,自然呼吸可自然变成逆腹式呼吸,吸气时充塞周身骨节间,呼气时自感直下涌泉,自然得呼吸以踵之功,此即所谓“气由身外求,不气而气,气不求而自得”。到此程度,内功训练已经入门。下一步训练即是提高层次,_是反向松紧训练,即吸松呼紧,把呼吸和松紧反过来练。二是随意松紧训练,即在呼吸的任一时段松紧,也可在松紧的任一阶段呼吸,亦可在形体任意动态之下。最后是闭息松紧训练,即能在不呼不吸时任意松紧,这是内功训练的最高层次。没有经过上述松紧功夫训练,或未得明师指导的人,千万不要肓目习练,否则极易出偏差,造成憋气胸闷等后果。所谓的闭息,即“龟吸之法”,一呼一吸谓之息。因此,闭息也称止息,而非故意憋气不呼吸。再者,闭息是指人在一呼一吸之间是有间隔的,此时不呼不吸(很短暂),是一种高级的内功修炼方法。练到能闭息随意松紧者,能气贯毛发’松紧瞬变,松能透五脏六腑,亦能紧若金刚,松紧随意,气不运而自运,屈伸自由,进退电闪,刚柔不定,虚实瞬变,化打合一,发力无坚不摧。至此地步者,内功训练才算完成,从而达到神形合一,形意自合,不撑自撑,不松自松,松而不懈,紧而不僵,似松非松,松中自有紧意在,外柔内刚,松弹沉实而又轻灵,遇力则应,应物自然,劲力冷脆。
笔者练功多年,感受到内劲可分很多种,诸如竖劲儿、横劲儿、缠丝劲儿等等。内劲与内气的主要区别是有没有力的表现。外达肌肤、内达骨髓有力的表现者为劲,冲行于脏腑没有力的表现为气。打拳时内劲和内气是同时运行,相互转换。内劲并不神奇但很难练就。内劲的整个习练方法及过程称为内功。
欲习内功必先炼气。炼气的方法大体分为静练和动练。静练,站、坐、卧皆可,动练就是练拳练功一体化。静练有聚气、采气和养气等等。动练有领、催、随等等。静练须忌乱、慌、惊等,动练须忌横、硬、堕等。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