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9期】音频学《论语·子路篇第4章》怎样理解孔子指责樊迟为“小人”?
音频学《论语·子路篇第4章》怎样理解孔子指责樊迟为“小人”?
13·4 樊迟请学稼。子曰:“吾不如老农。”请学为圃。曰:“吾不如老圃。”樊迟出。子曰:“小人哉,樊须也!上好礼,则民莫敢不敬;上好义,则民莫敢不服;上好信,则民莫敢不用情。夫如是,则四方之民襁(音qiǎng )负其子而至矣,焉用稼?”
“学稼”的“稼”字,指种五谷。“学稼”,就是学种庄稼。“为圃”的“圃”字,指种蔬菜的地。“为圃”,就是种菜。“用情”的“情”字,指真情,实情。“用情”,就是以真心实情来对待。“襁”字,读三声,指襁褓,也就是包婴儿的被、毯等。
这段话的意思是,樊迟请求学种庄稼。孔子说:“我不如老农。”又请求学种菜。孔子说:“我不如老菜农。”樊迟退出之后,孔子说:“樊迟真是小人!在上位的人重视礼,百姓就不敢不敬;在上位的人重视义,百姓就不敢不服;在上位的人重视信,百姓就不敢不用真心实情来对待你。如果做到这样,四方的百姓都会背着自己的小孩来投奔,哪里用得着自己去种庄稼呢?”
有人把孔子指责请学稼、学为圃的樊迟为“小人”,曲解为孔子鄙视劳动者,之所以有这样的误读,其原因主要有三点:
第一,是没有全面理解《论语》中关于“小人”的概念。“小人”在《论语》中有时指社会地位低下的人,有时指品质恶劣的人,有时也指见识短浅、只会做具体小事的人。从这段对话的语境来看,孔子指责樊迟“小人哉”,就是认为他见识短浅,不懂得“上好礼,则民莫敢不敬;上好义,则民莫敢不服;上好信,则民莫敢不用情”的为政之道。这一点,集中地反映了孔子的教育思想。孔子办学的宗旨是“志于道,据于德,依于仁,游于艺”(《论语·述而》),他培养人的目标是能够担当天下大任的君子。孔子说 “君子不器”(《论语·为政》,就是认为,一个君子的真正使命是实践和推行仁爱之道,而不是只会做具体的事务性工作。樊迟所问的种庄稼、种菜之事,恰恰是具体事务,因此,孔子不但推说不知道,而且还批评樊迟是见识短浅的“小人”。
第二,是没有从本质上去认识孔子的教育思想。孔子的教育思想反映了教育的本质。他说:“性相近也,习相远也。”(《论语·阳货》)人与人在生而俱有的本能(或秉性、潜质)上是相近的,由于后天环境影响、习染和个人努力程度的不同,造成了彼此之间很大的差别。这一观点从根本上说明了学习和教育的重要性和必要性。人,只有通过后天的学习和教育,才能提升自己,使自己从自然的人上升为社会的人,以适应社会生活的需要。孔子讲教化,着眼于培养具有健全完善人格和社会责任感的人,培养治国贤才,也就是所谓“成人”,这体现了他对人之所以为人,对教育本质和使命的深刻反思和觉醒。
教育作为社会上层建筑的重要组成部分,必须适应社会生产方式的不断变更而发展。在古代社会,生产知识是和生产劳动直接联系在一起的,它只是生产者的经验积累,是依靠劳动者一代一代地积累和传授而获得的,并不需要特别的教育。孔子的教育思想也反映了古代社会对教育的要求。
把生产知识引进教育,是近代以来机器用于生产,机器工业发展以后的事。正如钱逊教授所指出,社会的发展不断提高着对人的素质的要求。人的素质要求发展了,教育的功能、内容也就随着发展。科学在生产中的应用,愈来愈要求通过教育培养有文化的劳动者(包括科学技术专家和具有科学知识的生产劳动者),智育在教育中也就有了愈来愈重要的地位。这是现代教育与古代教育的重要区别。然而,智育重要性的提高,并不改变教育重在培养提高人的人文素质的本质,孔子的教育思想仍然有着重要意义。因为科学技术的发展和智育的重要性日益提高而忽视德育,模糊了对育人为本的本质的认识,是一种片面性,应该纠正;反之,因为强调育人为本的本质而忽视智育,也是一种片面性,应该避免。对于孔子的教育思想,既要充分肯定和继承他关于教育本质的基本思想,又要适应时代需要,赋予新的内容,有所发展。
第三,是没有把《论语》全篇贯通起来,全面客观地去评价孔子对待普通劳动者的态度。有一位太宰问子贡:孔老夫子是位圣人吗,为什么这样多才多艺?子贡说:这本是上天让他成为圣人,又使他多才多艺的。孔子听到子贡的话后,纠正说:“吾少也贱,故多能鄙事。”(《论语·子罕》)孔子3岁丧父,17岁丧母,少年时代生活很苦,做过许多普通劳动者所从事的工作。因此他说,自己的多才多艺,是在穷困的生活和社会实践中得来的,并非什么“上天”所赐。正因为如此,孔子对劳苦大众,对社会的弱势群体抱有极大的同情。这一点,除上述所引的材料外,《论语》中还可举出许多例证。比如,他强调为政者要“节用而爱人,使民以时”(《论语·学而》);他评价子产“其养民也惠,其使民也义”(《论语·公冶长》);他肯定管仲帮助齐桓公“九合诸侯”、“一匡天下”,既避免了战争给民众带来的苦难,又使天下有一个较长时期的安定局面,这就是仁德(《论语·宪问》)等等。《礼记·檀弓下》中记载的孔子过泰山侧,感叹“苛政猛于虎也”的故事,更是孔子反对暴政、同情劳动人民的真情流露。而《礼记·礼运》中孔子关于天下大同,“选贤与能,讲信修睦。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矜、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的理想,则是从更高层次上表达了他对社会和谐的向往和追求,以及对普通劳动者、尤其是弱势群体的关爱和同情。
总之,我们学习《论语》,既不能以今人的眼光去理解某些概念,如这里的“小人”;又不能片面地抓住一句话,就下结论。而要贯通古今,贯通全篇,这样才能得出符合事理的结论。
附:
13·4 樊迟请学稼①。子曰:“吾不如老农。”请学为圃②。曰:“吾不如老圃。”樊迟出。子曰:“小人哉,樊须也!上好礼,则民莫敢不敬;上好义,则民莫敢不服;上好信,则民莫敢不用情③。夫如是,则四方之民襁④负其子而至矣,焉用稼?”
【注释】
①稼:种五谷。②为圃:种菜。圃,种蔬菜的地。③用情:以真心实情来对待。情,真情,实情。④襁(音qiǎng 强 ):襁褓,包婴儿的被、毯等。
【译文】
樊迟请求学种庄稼。孔子说:“我不如老农。”又请求学种菜。孔子说:“我不如老菜农。”樊迟退出之后,孔子说:“樊迟真是小人!在上位的人重视礼,百姓就不敢不敬;在上位的人重视义,百姓就不敢不服;在上位的人重视信,百姓就不敢不用真心实情来对待你。如果做到这样,四方的百姓都会背着自己的小孩来投奔,哪里用得着自己去种庄稼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