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典赏析》孔子论君子之独立人格——和而不同

孔子论君子之独立人格——和而不同

孔子说:“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论语·子路》)

在春秋时代,“和”与“同”是一对哲学概念。“和”是指不同事物之间的有机结合或统一,犹如五味相调才有佳肴,五音相协才有妙曲,山水相间才有美景。“同”是指同类事物之间的简单相加,是无差别的同一。“若以水济水,谁能食之?若琴瑟之专一,谁能听之?‘同’之不可也如是。”(《左传》昭公二十年)

孔子在本章讲的“和”与“同”,特指君子和小人在对待不同意见上的区别。君子有原则性,不盲从附和,既能坚持自己的正确主张,又能恰到好处地协调各种不同意见。小人则围着自己的私利转,哪边风大就往那边跑,一味盲从附和,从不表明自己的不同意见。孔子主张有差别的统一,反对绝对的同一,强调保持个人的独立性,通过交流、协商、协调,达到人际关系的和谐。

什么是君子的独立人格?《中庸》作了进一步明确的回答,孔子说,君子怎样才能做到坚强呢?“君子和而不流,强哉矫!中立而不倚,强哉矫!国有道,不变塞焉,强哉矫!国无道,至死不变,强哉矫!”这就是说,一个人,只有做到为人和顺而不随波逐流、立定中庸而不左偏右倚、国家政治清平时不改变志向、国家政治昏暗时宁死也不失掉操守,才算得上一个坚强的、具有独立人格的君子。孔子于乱世中周游天下,盼望着能有机会施展自己的政治抱负。但是,由于政见不同,他坚持自己的原则,决不屈就,虽然游学多年,不为所用,仍然知其不可而为之。这种独立人格,正是“出淤泥而不染”的高尚人生境界。

孔子说:“人之生也直,罔之生也幸而免。”(《论语·雍也》)他特别重视人的真情实感,强调要做坦坦荡荡的真君子,反对那种巧言令色的伪君子。所谓“直”,就是正直、耿直、直爽、直道,是一个真君子应当具有的光明正大的品德。君子的独立人格,就是这种优良品德的体现。“罔”在这里与表示弯曲之意的“枉”字相同,是指那种不正直的人。孔子认为,一个君子,要以正直立身。只有直道而行,方可行之久远。不正直的小人虽然也可以生存,那是他侥幸地避免了祸害。

有人问孔子:“以德报怨,何如?”孔子的回答是“以直报怨,以德报德。”(《论语·宪问》)把“以德报怨”说成是孔子的思想,是流传颇广的误解。孔子强调直道而行,是非分明。有恩德于我的,我当然要以恩德来回报他。有怨恨于我的,我则要以正直来回报他,或者置之不理,或者给予回击,可视情况而定。那种不分是非善恶,毫无原则地忍让妥协,曲意逢迎,四处讨好,八面玲珑,貌似忠诚,实则欺世盗名的人,是孔子斥之为“德之贼也”的“乡愿”,而决非具有独立人格的君子。

孔子所强调的独立人格,是一种坚强的意志和高远的志向。他说:“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论语·子罕》)“志士仁人,无求生以害仁,有杀身以成仁。”(《论语·卫灵公》)认为君子为了坚守仁德,为了自己的信仰,即使牺牲生命也在所不惜。孟子的独立人格更为突出。他说:“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孟子·告子上》)“居天下之广居,立天下之正位,行天下之大道。得志,与民由之;不得志,独行其道。”(《孟子·滕文公下》)“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谓大丈夫。”(《孟子·滕文公下》)这种浩然正气和英雄气概,对后世产生了深远影响,形成了中华民族不畏艰险、不畏强暴、不屈不挠、自强不息的伟大精神。

新四军军长叶挺将军在狱中大义凛然,过生日时用“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激励自己。他写的《囚歌》,以鲜明的革命战士的形象,在要“自由”还是要真理之间做出了无愧的选择:“我应该在烈火与热血中得到永生!”

(0)

相关推荐

  • 试论“君子”的诞生

    中国文化中辨识人格.称颂偶像的词语很多,如圣人.善人.士.真人.儒士等等,但就影响的广泛和长远来看,君子可能是首屈一指的,也可以说是妇孺皆耳熟能详的一个词,我们的文化常常将那些令人景仰.令人喜爱.令我 ...

  • 孟子日课126丨好的政治不是让百姓感动,而是让百姓幸福

    今天是孟子日课第126节.欢迎你留言交流. 子产听郑国之政,以其乘舆济人于溱洧.孟子曰:"惠而不知为政.岁十一月,徒杠成:十二月,舆梁成,民未病涉也.君子平其政,行辟人可也,焉得人人而济之? ...

  • 《经典赏析》孔子论君子之精神追求——乐

    孔子论君子之精神追求--乐 人人都追求快乐.然而,追求的境界有高尚与低俗之分,追求的结果有得益与受损之别.这就是孔子告诉我们的"益者三乐,损者三乐".他说:"乐节礼乐,乐 ...

  • 《经典赏析》孔子论君子之处世态度——敬

    孔子论君子之处世态度--敬 子路请教老师怎样才能算是一个君子,孔子说:"修己以敬."(<论语·宪问>)他所强调的,就是君子的处世态度.孔子认为,只有修养好自己,而又能敬 ...

  • 《经典赏析》孔子论君子之完美人格——文质彬彬

    孔子论君子之完美人格--文质彬彬 孔子说:"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文质彬彬,然后君子."(<论语·雍也>)他认为,一个完美的君子人格,应当是文与质的恰当配合与协调.然 ...

  • 《经典赏析》孔子论君子之至德——中庸

    孔子论君子之至德--中庸 孔子说:"中庸之为德也,其至矣乎!民鲜久矣."(<论语·雍也>)他把恪守中庸之道,视为君子至善至美的品德,并感叹世风日下,这种品德已经长久地缺 ...

  • 《经典赏析》孔子论君子立身之基——信

    孔子论君子立身之基--信 孔子说:"弟子入则孝,出则弟(悌),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行有余力,则以学文."(<论语·学而>)在这里,他提出了学生在家在外的基本行为规范 ...

  • 《经典赏析》孔子论君子之识——智

    孔子论君子之识--智 孔子说:"多见而识之,知(智)之次也."(<论语·述而>)"知(智)者不惑."(<论语·子罕>)他把见多识广,具有 ...

  • 《经典赏析》孔子论君子之行——义

    孔子论君子之行--义 孔子说:"君子之于天下也,无适也,无莫也,义之与比."(<论语·里仁>)"义"即是"宜",指应该做的,合乎 ...

  • 《经典赏析》孔子论君子为仁之方——忠、恕

    孔子论君子为仁之方--忠.恕 仁爱之道怎样才能实行?这是孔门师徒反复探讨的一个问题.孔子说,"吾道一以贯之."(<论语·里仁>)这个从始至终贯穿于孔学的"道& ...

  • 《经典赏析》孔子论君子之本——孝

    孔子论君子之本--孝 人的品行,是衡量一个人道德面貌的客观标志.孔子学说的一大特色,就是他关于"人品"的论述.他竭力倡导和培养学生的目标,是做一个现实生活中的真君子,反对那种&qu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