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8/150《为什么学生不喜欢上学》

《为什么学生不喜欢上学》从认知学角度讲了有关学生不喜欢上学的9个原理,豆瓣评分高达9分,但我却觉得行文之间有些啰嗦(翻译的也不是很好)。除了行文风格方面,这本书的可读性还是非常强的,作为一名学习者来说通过了解学生为什么不喜欢上学可以更好的进行自我教育,作为一名老师来说通过了解学生为什么不喜欢上学可以更好的进行教学。这九个原理有一大半都是已知的原理,另外的几个原理某种程度上来讲扫清了我的盲区。

本书描述的九个原理如下:

这里面有四条原理扫除了我的一些盲区,或者说让我学会学习。

原理2:事实性知识要先于技能。

其实这点主要是解决我们平时谈论的死记硬背的问题,作者针对这个问题论述了背景知识的重要性,背景知识对于阅读理解、提高认知能力、思考能力都有很大的作用,换言之,就是我们大多数的死记硬背都是在打基础,提高我们的背景知识。

这里面其实也有一个马太效应,就是对于知识来说,懂得多的人其实学到的更多,学起来也更快更容易。持有的信息量取决于已有的信息量,如果你拥有的比我多,你就能持有更多,获得更多,长此以往,差距越拉越大,细思极恐呀。所以我们只能尽量的提高我们的知识量,因为知识越少意味着学习能力越低,恶性循环,自然没法走出这个怪圈。

作者还提到了一个非常重要的点就是思维模式都是存在于背景知识的基础上的,批判性思考是不能脱离背景知识而单独实践以至完善的。所以能否掌握一些好的思维模式,很多时候还得看你有没有足够的背景知识。

原理3:记忆是思考的残留物。

本章作者主要论述了记忆的重要性以及如何提高记忆。印象最深的就是这句结论,记忆是思考的残留物,你只能长期记住你思考过的东西,所以想要让别人或者是自己记住什么,那就先思考其意义。

应用:以后代课的时候要着重引导学生主动思考意义。

原理5:练习才能熟练掌握。

其实作者在本章给“题海战术”正了名,让我对题海战术有了新的看法。作者认为人的大脑分为工作记忆(思考区域)和长期记忆(背景知识),题海战术很多时候是解放了工作记忆的空间的,将大部分题目变成了长期记忆,通过练习促进长期记忆以及知识迁移。当然作者也提到不是每件事都需要无限度练习的,此方法用于巩固基础。

原理9:教学,必须通过练习得以提高。

这一段简直是作为老师的必读篇章!作者指出,教学作为一种认知技能,需要不断通过练习得以提高。作者还在这里区分了经验和练习的区别:经验是指你只是参与了这个过程,而练习是指你希望借此提高你的技能。作者还具体定义了老师的练习:(1)有意识地提高;(2)为你的教学寻求反馈意见;(3)为了提高水平完成没有联系的任务,提高背景知识。作者还提供了录像等具体的方法帮教师提高教学水平,非常良心!

其实最后这个点让我思考很多,目前的工作(兼职)也算从事教育吧,但毕竟是商业公司,了解得越多越发现商业公司的本质,也发现如今市面上大部分培训机构的真相。很少有公司真的用心去提高教学能力,甚至我们的中小学也很少会,更别说大学教授很多根本就不会教学了。芬兰的教育是全世界最好的体系,近几年多少也都了解一些,了解它为提升教学水平所做的努力,相较之下,国内风气实在浮躁,大家都把当老师作为退路,任何人只要学历过关都可以做老师,全然不觉得老师有一个有门槛的职业,教学技能也是要专门学习的技能。希望这个风气能够越来越好吧~

最后,教育是将历代积累起来的智慧传递给孩子,我们充满热情的相信它的重要性,因为我们知道他可以让每个孩子拥有更好的生活,这也是让我们所有人受益的一件事。教育使人聪明,聪明的人可以使教育更加美好。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