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学文研】张载“天人合一思想”的特殊进路及意义(二)

文/陕西师范大学哲学系教授、关学研究院院长丁为祥

从“参天地”到“与天为一”

在中国古代思想史上,张载首次将《中庸》的“自诚明”与“自明诚”之双向统一作为两条不同的天人合一进路来诠释。那么,张载的天人合一是否仍然是一种合“人”于“天”呢?非也。对张载来说,所谓天人合一,既不是一味归根于天,也不是合“人”于“天”,而是一种“天”与“人”各有其分的“相参”追求。

为什么明确提出“天人合一”,主张“性与天道合一存乎诚”,并批评“天人异用”、“天人异知”的张载又主张“天”与“人”各有其分而以“相参”为追求指向呢?这是因为,张载的“天人合一”早就已经剥去了“天”的神圣主宰义与道德根源义,因而“天”也就只有自然生化一义了,张载之所以征引《周易》的“天地之大德曰生”,并将“以生物为本”作为“天地之心”,也主要是从自然生化的角度而言的。正因张载只从“以生物为本”的角度来谈“天地之心”,故其所谓“天人合一”既不是神圣赋予义的,也不是所谓道德根源义的,而只是自然生化义的。

但在张载看来,这个“以生物为本”的“天”却具有超越自然生化的意义。这究竟是为什么呢?请看如下几条:

问:“横渠观驴鸣如何?”先生笑曰:“不知他抵死着许多气力鸣做甚?”良久复云:“也只是天理流行,不能自已。”

天则无心无为,无所主宰,恒然如此,有何休歇? 人之德性亦与此合,乃是己有,苟心中造作安排而静,则安能久!

天人不须强分,《易》言天道,则与人事一滚论之,若分别则只是薄乎云尔。自然人谋合,盖一体也, 人谋之所经画, 亦莫非天理。

在上述几条中,“驴鸣”完全可以说是一种自然现象。站在“人”的立场上观照“驴鸣”,自然可以形成“不知他抵死着许多气力鸣做甚”的看法,但如果将其视为一种自然生化现象来把握,那么也就可以得出即使是“驴鸣”,也仍然是“天理流行,不能自已”的表现。第二条则指出天道流行之“无心无为,无所主宰”的性质,但张载从这里看到了人的道德修养所必须达到之自然而然的地步。所以他在讨论人的为善追求时强调:“有意为善,利之也,假之也;无意为善,性之也,由之也。”

为什么张载一定要强调“无意为善”呢?因为只有无意所表现出来的自然而然,才真正彰显了人所内在固有的道德善性;相反,所有的“有意为善”,如果不是为了“利之也”的“伪善”,也就必然会是一种假为善之名以行其私的活动。所以,第三条强调,在功夫追求过程中“自然人谋合,盖一体也,人谋之所经画,亦莫非天理”,也就是说,道德实践虽然也是出自人之谋划,但只有达到像天理流行一样的自然而然,才真正达到了“天”与“人”“一体”的地步。到了这一步,人的道德实践追求与天道之自然流行,也就完全成为一种自然而然的统一了。

这就出现了一个很大的问题:张载的天人合一究竟是从哪个层面上讲的? 虽然所谓“本体”、“功夫”之类的概念在张载哲学中已经出现了,但毕竟尚未形成像体用关系一样的互渗互证关系;而对于以探讨天道本体为重心的张载来说,其对本体的认知也只能起始于“稽天穷地之思”,还无法借助主体功夫论的话语来直接表达。不过,一旦涉及功夫进路,则张载又有非常深刻的体认。请看其如下表述:

不尊德性,则学问从而不道;不致广大,则精微无所立其诚;不极高明,则择乎中庸失时措之宜矣。

《易》谓穷神知化,乃德盛仁熟之致,非智力能强也。

穷神知化, 与天为一, 岂有我所能勉哉?

其中,第一条可以说是对《中庸》“故君子尊德性而道问学,致广大而尽精微,极高明而道中庸”的诠释,但张载在这里运用了本体与功夫相对应的思想。因为其前一项自然代表着目的与价值指向;而后一项则代表着对前者的落实与具体实施,所以说:“不尊德性,则学问从而不道;不致广大,则精微无所立其诚……。”因而其前后项之间也就成为本体与功夫的关系了。至于后两条,一条强调“穷神知化”是“非智力能强”的,另一条则强调其实现必须是自然而然的,“岂有我所能勉哉”。实际上,这都是指其“与天为一”之自然而然的功夫表现而言。所以,对于张载的天人合一论说,我们也完全可以从本体与功夫之对应性的角度进行分析。

从本体或本然存在的层面来看,“天”与“人”显然是有别的,从“天”、“天道”到“天地”,其根本特征就在于无思无为,自然而然,这就是张载所说的“天本无心”;而以“天”为生命根源的“人”却恰恰相反,其一切思虑活动,无不是通过自觉的谋划而实现的。所以,在这个层面上,“人”是不可能真正做到“与天为一”的;而“人”所有的追求,说到底也不过是“赞天地之化育”而已,如《礼记·中庸》就明确地强调:“赞天地之化育,则可以与天地参矣。”所以张载也说:“盖尽人道,并立乎天地以成三才,则是与天地参矣。”所谓“与天地参”,当然表现了“人”与“天”相别的一面,但同时,其更为重要的一面则在于凸显了“人”对于作为自然之“天”的超越性,这就是《尚书·泰誓上》所谓的“惟人万物之灵”。

如果从人的道德修养或功夫追求的角度来看,则“人”与“天”虽然有别,但“人”的所有追求又不能不以“天”之自然而然为指向;这一指向,又完全是以“天” 之自然而然为标准的。从这个角度来看,则“人”对“天”的追求也就可以表现为两个不同的层面:其一,“人”的一切追求都应当以“天德”、“天道”为标准,比如上文所征引的“天人不须强分……自然人谋合,盖一体也,人谋之所经画,亦莫非天理”。在这一层面,“天”包括“天德”、“天道”都是人所追求的方向和标准,当然也包括其彼此异在的表现。

其二,“人”根本不需要追求“与天为一”,只要“尽其人道”,也就可以自然而然地表现出某种“与天为一”的特征。前文所征引的“德盛仁熟之致,非智力能强”以及“与天为一,岂有我所能勉哉”等等,也都是指其自然而然的性质而言的。在这一基础上,“人”的道德实践追求与“天道”的运行也就完全成为一种一而二、二而一的关系了。正是在这个意义上,张载才明确指出:“天道四时行,百物生,无非至教;圣人之动,无非至德,夫何言哉!”

这样一来,从本然存在层面的“参天地”到功夫追求中的“与天为一”,也就构成了张载“天人合一”追求中两个彼此异在而又相互渗透、相互递进的环节;而从本然层面的“诚明两进”到功夫追求中的“与天为一”,也就构成了张载“天人合一”的基本思路。

张载“天人合一”观念的现代意义

张载关于“天人合一”的探讨从“先识造化”起步——所谓“质之以稽天穷地之思”,并通过“先穷理以至于尽性”的进路,首先确立天道本体,所以他认为:“存心之始须明知天德,天德即是虚,虚上更有何说也!”然后再通过“自诚明”与“自明诚”的“诚明两进”,展开对天人合一的全面论述。最后通过本然层面的“与天地参”,从而实现在伦常日用与道德实践中的“与天为一”,这就将天道流行之自然而然完全落实到人的道德实践之中了。张载这一探索,也就使中国传统的“天人合一”达到了一个新的理论高度;直到今天,其仍可视为中国传统天人合一理论的代表形态。

张载的这种理论规模,首先表现为其对儒、道两家以及孟、荀关于天人关系探讨的有机综合。从儒、道两家关于“天”的不同定义来看,儒家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主流,其所谓“天”是神性主宰、道德根源与自然生化三层含义的统一,这也是其对夏、商、周三代文化综合继承的表现;但道家的“天”主要是指自然生化一义,这就是老子始终坚持“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的原因。对于张载来说,由于其从“先识造化”起步,因而如何确认“天”的含义,与其说是一个价值立场的抉择问题,不如说首先是一个在“稽天穷地之思”基础上的“先识造化”问题。所以在这一点上,张载不仅剥掉了自古以来历代儒者加之于“天” 的多重含义,而且把儒家的“仁”直接还给了圣人;就其“天本无心”之说而言,张载无疑明确地继承了道家关于“天”的自然生化含义。

不仅如此,在理论建构上,张载虽然处处“以孔孟为法”,但其人性论并不就是单纯继承思孟学派的性善论,而是天地之性与气质之性并举的双重人性论。仅从其主张“性于人无不善,系其善反不善反”就可以看出张载对于孟子性善论之明确的继承关系,但张载的人性论还有另外一层,这就是人与生俱来的气质之性;而气质之性的理论依据恰恰在于告子和荀子。请看张载与告子、荀子三人关于人性的论述:

人之刚柔、缓急,有才与不才,气之偏也。天本参合不偏,养其气,反之本而不偏,则尽性而天矣。

告子曰:“ 生之谓性。” ……告子曰:“ 食色,性也。”(《孟子·告子上》)

今人之性,生而有好利焉,顺是,故争夺生而辞让亡焉;生而有疾恶焉,顺是,故残贼生而忠信亡焉;生而有耳目之欲,有好声色焉,顺是,故淫乱生而礼义文理亡焉(《荀子·性恶》)。

比较这三种关于人性的观点可以看出,他们实际上都是立足于人生而具有的气质之性而言的,但告子和荀子将这种与生俱来之性视为唯一的人性,而张载则将其视为有待改造、转变与提升的对象,所以也就有了“知礼成性变化气质之道”。那么,张载这里是否就是主张以宇宙之气来改变人的生来气质呢?显然,并不能这样说。张载固然承认人都存在着与生俱来的气质之性,但他绝不以气质之性为主导,而是以天地之性为主导来变化气质的。这是气质之性连同作为宇宙本源之气所始终无法说明的。

这就出现了一个很大的问题:在“天道”观上,张载确实继承了老子天道自然无为的思想;而在“人性”问题上,张载又综合继承了告子和荀子人性无善无恶而又可善可恶的“性恶”或“性朴”思想。这样看来,张载似乎连所谓“纯儒”的资格都不具备了。实际上,张载不仅是纯正的儒家,而且也无人敢于否定其纯儒的身份。这主要是因为,张载通过吸取老、庄、告、荀的思想拓展了儒家的理论规模,并将儒家的理论提升到一个新的高度。比如,在天道观上,作为天德之太虚与作为宇宙始源和生化基础之气;在人性论上,所谓天地之性与气质之性,均展现为一种立体而又统一的存在;而理学之体用关系、本体与功夫的关系,也就贯注在这种立体而又双重的关系之中。

至于张载对宋明理学开拓规模的奠基作用,则从其对《正蒙》一书的自我定位以及后人不同诠释的比较中可以看出来。对于《正蒙》,张载曾自我评价说:“吾之作是书也,譬之枯株,根本枝叶,莫不悉备,充荣之者,其在人功而已。又如睟盘示儿,百物具在,顾取者如何尔。”这是张载对其《正蒙》一书的自我定位。如果从其“天人合一”的不同进路来看,则张载由“自诚明”与“自明诚”的“诚明两进”及其对《中庸》“尊德性而道问学”思想的诠释同样表现在此后几位理学大家的继承中,比如从张载到朱熹和陆象山的如下讨论:

不尊德性,则学问从而不道;不致广大,则精微无所立其诚;不极高明,则择乎中庸失时措之宜矣。

大抵子思以来教人之法惟以尊德性、道问学两事为用力之要。今子静所说,专是尊德性事,而熹平日所论,却是问学上多了。所以为彼学者多持守可观,而看得义理全不子(仔)细,又别说一种杜撰道理遮盖,不肯放下;而熹自觉虽于义理上不敢乱说,却于紧要为己为人上多不得力。今当反身用力,去短集长,庶几不坠一边耳。

朱元晦欲去两短,合两长,然吾以为不可。既不知尊德性,焉有所谓道问学。

这三条关于尊德性与道问学关系的讨论,第一条是张载关于二者关系的论述;第二条则是朱熹对于自己关于二者关系认识的自我检讨;第三条则是陆象山对朱熹检讨的评价与批评。虽然尊德性与道问学是《中庸》中原有的关系,但正是张载的这一阐发,使其成为宋明理学中的一个经典话头,所以才会形成朱熹与陆象山的往复争论。而这一问题,同时又紧扣着宋明理学中的知行观问题,从朱熹、王阳明一直到王夫之,其知行观也始终围绕着尊德性与道问学的关系而展开。但这一问题的直接根源,首先就源于张载对“自诚明”与“自明诚”的讨论及其对“尊德性”与“道问学”关系的阐发。从整个理学的发展走向来看,则张载对尊德性与道问学关系的阐发,也始终左右着宋明理学的发展与走向。

那么,张载关于“天人合一”的探讨究竟有什么现代意义呢?对于现代社会而言,所谓“真”与“善”、“事实”与“价值”的关系可以说是最具有普遍性的问题,许多重大的社会矛盾往往与二者的交错与纠缠分不开。而张载对“诚”与“明”、“德性”与“问学”关系的反复辨析,尤其是对“不尊德性,则学问从而不道;不致广大,则精微无所立其诚;不极高明,则择乎中庸失时措之宜”的阐发,准确地表达了“诚”对于“明”、“德性”对于“问学”以及“广大”对于“精微”、“高明”对于“中庸”的超越性,这就为人们认知二者的关系提供了一种价值观的指导。但这种超越性仅仅是指其不同的价值层级与价值位次而已,在具体的操作层面,则“诚”对于“明”,“德性”对于“问学”以及“广大”对于“精微”、“高明”对于“中庸”的超越性,却一定要能够落实到“明”对于“诚”、“问学”对于“德性”以及“精微”对于“广大”、“中庸”对于“高明”的具体实施之中。

同时,在具体的操作层面,“明”、“问学”以及“精微”、“中庸”均有其独立存在的依据和标准。只有这样,才能保证二者真正成为一种“体与用”、“本体与功夫”之相互贯通与互渗互证的关系。这种关系,既是二者相互转换的逻辑枢纽,同时也是认知二者之不同层级、不同价值位次及各自特色的主要途径;仔细检讨二者在转换过程中所存在的或包办、或裹挟、或僭越、或替代的关系,则既是认知其各自特色的主要关节,同时也是实现二者相互转化并防犯其相互越界的主要环节。这样一来,宋明理学中关于天与人、体与用以及本体与功夫的思想,才能真正成为我们现代化追求中活生生的精神与文化资源。

——文章转载自《河北学刊》

“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是我国北宋时代的著名思想家张载留下的宝贵的思想遗产之一,被当代哲学家冯友兰概括为“横渠四句”,因其言简意赅,历代传颂不衰。三智书院创院院长、永远名誉院长汤一介先生将“横渠四句”定为三智书院院训,三智书院以此理念为基础,传承发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秉承传统书院优秀教育理念的同时,又与当代文化、科技融合,立足中国文化的根本,推动传统文化的现代化创新和转化。

今年,是横渠先生诞辰1000周年。三智书院将陆续推出有关横渠先生的相关文章,纪念横渠先生的千年诞辰。另外,12月19日,三智书院将举办“为往圣继绝学”纪念张载诞辰一千周年学术研讨会。精彩活动,敬请关注~

(0)

相关推荐

  • 张载哲学对宋明理学的主要贡献

    张载哲学对宋明理学的主要贡献 作者简介 丁为祥:陕西师范大学关学研究院 孙德仁:陕西师范大学关学研究院 文章来源 <中国哲学史>2020年第6期 摘要 张载是在关中开始其理学探讨的,这就使 ...

  • 【关学文研】丁为祥|张载“天人合一”思想的特殊进路及意义(一)

    ​作者:丁为祥 "天人合一"是中国文化中一个最古老的观念,几乎与中国文化的形成相同步,从一定意义上说,"天人合一"观念本身就代表着中国文化的形成.而在以后的发展 ...

  • 【关学文研】天人合一,道法自然

    ​从宏观看,中西哲学的最大差别之一就在于对待天人关系的态度,其他一切差别都是由此衍化而来.西方哲学在天人关系上主张天人二分.主客对立,中国哲学在天人关系上则主张大化流行.生生不息.天人贯通.天人合一. ...

  • 【关学文研】北宋张载《正蒙》的思想精华浅析(一):道惟一气的朴素世界观

    前言导读 理学又称道学.义理学,是兴起于北宋的一种思想流派,主要代表人物有北宋五子,即周敦颐.程颢.程颐.张载.邵雍.南宋则以朱熹.陆九渊为代表.其余续影响至明朝王阳明的"心学", ...

  • 【关学文研】张载对中国古代思想文化的贡献

    ​张载(1020年-1077年),字子厚,学者称横渠先生,是北宋理学创立者之一,也是关学宗师.明清之际著名思想家王夫之高度评价张载之学在中国儒学史上的地位,称其"上承孔.孟之志,下救来兹之失 ...

  • 【关学文研】张载的社会重建思想

    ​编者按 2020年是张载诞辰一千年."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不仅代表了张载博大的胸襟气概和高远的思想境界,也是张载创立的关学学派的精髓所在.重新审视 ...

  • 【关学文研】张载思想的特点和地位 ——西北大学哲学学院副教授 曹振明

    ​张载(字横渠)是我国北宋著名思想家,理学重要开创者.奠基者和代表人物,关学学派创始人,在理学思想和中国思想文化中占有重要地位.在更加准确理解和把握张载的思想时,有几个方面的问题需要引起我们的注意. ...

  • 【关学文研】不断推动张载思想的系统化研究

    ​张载是我国北宋著名思想家.哲学家.教育家,理学的重要开创者.奠基者和代表人物,关学学派创始人,他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创新作出了重要贡献,在理学思想和中国思想文化中占有举足轻重的重要地位.202 ...

  • 【关学文研】拜谒张载故里,感悟关学思想

    ​在眉县城东26公里处的横渠镇,有一处占地近20亩的古典院落,为喧闹的街衢平添了一份风雅和韵味,这座古典院落便是关学的创始人张载少年时读书求学,晚年隐居后,兴馆设教之地--张载祠. 张载祠前身为&qu ...

  • 【关学文研】张载思想的“五个领先”知几何

    ​张载关学思想博大精深,很多观点始终起着贯古通今.经世致用的引领作用.历时近千年的时光洗礼,我们发现在张载宏大的思想盛宴中,众多思想一直为后世所学习和推崇.其中五个权威观点自有宋以来就引领着儒学的新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