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天当心这些“假秋乏” ,是心脏给你的疾病信号

立秋刚过,本该是秋高气爽的季节,不少人却倍感疲倦,甚至一到下午哈欠连天。俗话说“春困秋乏夏打盹,睡不醒的冬三月”,季节到了,秋乏也到了,但也有一些心血管疾病症状和秋乏相似,混入其中引发严重的后果,如何辨识,让我们一起来学习。

01

秋乏,是透支气血欠下的“债”

在夏季,天气炎热湿度大,人体新陈代谢旺盛、出汗量大、气血活跃,但是对身体的消耗也是巨大,再加上食欲降低、睡眠不足,过度消耗的机体一直得不到一个良性的补偿,久而久之身体慢慢的就开始“透支”,造成了秋季的疲乏。

而立秋后,气温逐渐下降,人体的出汗量减少,气血渐趋平静,机体渐趋入休整期,此时为了填补夏季透支的气血“债”,人总会感到疲惫,显得精神不济。再加上天气适宜,我们总会不自觉地贪睡嗜睡,就显得秋乏更为明显。

由于每个人的身体素质不同,受“秋乏”的影响程度也会差异,在体质差的中老年人身上,秋乏症状通常会更为显著一些。

02

“真”秋乏不是病,“假”秋乏当心是心病

“真”秋乏不是病,不必紧张,因为它是季节变化时人体出现的自然生理反应,等到人体的自我调整后,症状会逐渐消失。但如果是“假”秋乏,就需要注意可能是身体的一些疾病信号了。

高血压

秋季气温降低后,很多高血压患者的血管收缩,然后会出现明显的血压波动,从而产生头晕眼花、倦怠疲劳、头重脚轻等症状。而这些情况,往往会被认为是秋乏导致的,而没有和自己的血压变化联系在一起。

冠心病

秋季被称为冠心病的“魔鬼时间”,在由夏季转入秋季的过程中,血管也承受着这种急速变化的冲击,就容易引发心绞痛、心梗等危险的心血管疾病。这类疾病发作后患者第一感受是没力气或气短,或是起夜时候感觉胸闷气短、憋气,也容易被误认为秋乏没休息好,觉得再好好休息几天就没事了,其实是埋下了生命隐患。

心力衰竭

心脏的作用是把血液运行至身体各个部分,泵出的血液有近1/5供给脑组织使用,但很多老年人因为冠心病、心梗等心脏病导致心脏的功能下降,甚至心力衰竭的严重后果,心脏向外泵出的血液不足,大脑就容易缺血缺氧,出现瞌睡、精神萎靡的症状。这种瞌睡就不是身体透支导致的倦乏,而是心衰之后的缺血缺氧导致的真疾病。

03

真假秋乏这样辨认

“真”秋乏

容易疲倦:注意力不集中,喝咖啡喝茶也无法缓解。

容易口舌干燥:口干口渴,甚至会引起嗓子疼、喉咙发炎等等症状。

睡眠质量差:白天困倦至极,晚上难以入睡,入睡后睡眠质量差,而且经常做梦。

“假”秋乏

如果是“假”的秋乏,它往往不会是单独出现,一般还有一些明显的并发症状可以帮助我们辨别:

听一听:是否有耳鸣,爱打鼾

心脏病患者,尤其是高血压、动脉硬化患者,都会不同程度地出现耳鸣,因为内耳的微细血管变化比较敏感,心血管出现异常时耳内可以得到先兆信息。如果秋乏又伴有频繁耳鸣,应及时去医院检查。

打鼾与心血管疾病的关系密切,心血管病和打鼾几乎是同时存在的,心血管病患者大多有打鼾的症状,而心衰又可能会引发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又会加重心脏负荷,加重心衰程度。

按一按:腿肿不肿

当心脏负荷过重时,会导致静脉回流受阻,远端血管充血发生水肿,比如说双腿肿胀,用手按,一按一个坑,迟迟无法恢复。

辨一辨:肩痛和胸痛

心血管疾病患者还需要辨别的疼痛,就是来自心前区的疼痛,常放射至左肩、左臂。痛的时候有一种紧缩感觉,持续2—3分钟,如果这段时间你又经常萎靡犯困,请及时就医。

04

“真”秋乏,三招来搞定

秋乏虽然不是疾病,但是长期萎靡不振、无精打采也会影响我们正常的生活工作,给大家支几招,让秋乏远离你。

冷水洗脸:如果感到迷糊困倦的时候,不妨打开身边的窗户,呼吸新鲜空气,伸个懒腰,然后用冷水洗个脸,提神醒脑。

清淡饮食:不吃或少吃油腻、辛辣刺激食品,适量增加鱼蛋奶等优质蛋白质的摄入,多吃蔬菜水果,多喝水有利于提神醒脑。

有氧运动:仅靠饮食也不能完全抵御秋乏的困扰,适当的有氧运动可以使大脑兴奋起来,增强脑部供氧来缓解秋乏。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