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资治通鉴·汉纪三十九》(一)

读《资治通鉴·汉纪三十九

 

肃宗孝章皇帝下 元和二年乙酉

春,正月,乙酉,诏曰:“令云:'民有产子者,复勿算三岁(免三年人头税)。’今诸怀妊者,赐胎养谷人三斛(怀孕养胎补助粮食),复其夫勿算一岁(免去其夫一年人头税)。著以为令(此诏作为一项长期法令)!”又诏三公曰:“夫欲吏矫饰外貌,似是而非(考察吏治往往使得官员注重表象),朕甚餍之,甚苦之(我很讨厌,苦恼)为之!安静之吏(踏实稳重的官员),悃愊(音:捆必,至诚)无华,日计不足,月计有余(每天工作很平淡,看不出什么,但时间长久,就看出治理效果明显)。如襄城令刘方,吏民同声谓之不烦(上下都认为他不烦扰),虽未有它异,斯亦殆近之矣!夫以苛为察(把苛刻当做明察),以刻为明(把刻薄当做明智),以轻为德(把轻刑当做施德),以重为威(把重刑当做施威),四者或兴,则下有怨心(百姓有怨愤)。吾诏书数下,冠盖接道(诏书多次提醒,使者络绎不绝),而吏不加治(吏治不见好转),民或失职(百姓不守本分),其咎安在(错在哪儿)?勉思旧令,称朕意焉(请你们牢记法令,尽量让我满意)!”

北匈奴大人车利涿兵(贵族人名)等亡来入塞,凡七十三辈(批次)。时北虏衰耗,党众离畔(衰败,离心),南部攻其前,丁零寇其后,鲜卑击其左,西域侵其右,不复自立,乃远引而去。

半民:北匈奴本来所处的蒙古高原戈壁就很不适合人居,抢夺汉朝,或者做生意,中间都被南匈奴隔着,无以为生,四面有都是敌人,众叛亲离,难以为继,故而远遁他乡。

南单于长死,单于汗之子宣立,为伊屠于闾鞮单于。

《太初历》(西汉武帝时代,司马迁等人编订)施行百馀年,历稍后天(与天象渐渐滞后)。上命治历编(重新编订历法),李(人名)等综校其状,作《四分历》;二月,甲寅,始施行之。

帝之为太子也,受《尚书》于东郡太守汝南张酺(人名)。丙辰,帝东巡,幸东郡,引酺及门生并郡县掾史并会庭中(在郡府集会)。帝先备弟子之仪(章帝先对张酺执弟子礼),使酺讲《尚书》一篇,然后修君臣之礼;赏赐殊特(丰厚),莫不沾洽(都很欢喜)。行过任城,幸郑均舍,赐尚书禄以终其身(赐他终身享受尚书待遇),时人号为“白衣尚书”(当时百姓穿白色衣服,故称白衣尚书)

乙丑,帝耕于定陶(籍田之礼)。辛未,幸泰山,柴告(烧柴祭告)岱宗;进幸奉高(地名)。壬申,宗祀五帝于汶上明堂(在明堂祭祀五帝);丙子,赦天下。戊寅,进幸济南。三月,己丑,幸鲁,庚寅,祠孔子于阙里(祭祀孔子),及七十二弟子,作六代之乐,大会孔氏男子二十以上者六十二人。帝谓孔僖曰:“今日之会,宁于卿宗有光荣乎?(这次大会对你们家族是不是很荣耀)”对曰:“臣闻明王圣主,莫不尊师贵道。今陛下亲屈万乘,辱临敝里(我的家乡),此乃崇礼先师,增辉圣德;至于光荣,非所敢承(这不是我的光荣,这是您的圣德)。”帝大笑曰:“非圣者子孙焉有斯言乎(果然是圣人之后)!”拜僖郎中。

壬辰,帝幸东平,追念献王(其叔刘苍),谓其诸子曰:“思其人,至其乡;其处在,其人亡(物是人非,更加想念)。”因泣下沾襟。遂幸献王陵,祠以太牢,亲拜祠坐,哭泣尽哀。献王之归国也,骠骑府吏丁牧、周栩以王爱贤下士,不忍去之,遂为王家大夫数十年,事祖及孙(丁牧等人侍奉献王几代人)。帝闻之,皆引见,既愍(怜惜他们的忠心)其淹滞,且欲扬献王德美,即皆擢为议郎。乙未,幸东阿,北登太行山,至天井关。夏,四月,乙卯,还宫。庚申,假于祖祢(到祖庙告祭出行情况)

半民:这次山东之行,广泛充实。

五月,徙江陵王恭为六安王。

秋,七月,庚子,诏曰:“《春秋》重三正,慎三微。其定律无以十一月、十二月报囚(不许判决),止用冬初十月而已(只准在冬初十月判决人犯)。”

冬,南单于遣兵与北虏温禺犊王战于涿邪山,斩获而还。武威太守孟云上言:“北虏以前既和亲,而南部复往抄掠,北单于谓汉欺之,谋欲犯塞,谓宜还南所掠生口以慰安其意(应该补偿此次损失给北匈奴)。”诏百官议于朝堂。太尉郑弘、司空第五伦以为不可许,司徒桓虞及太仆袁安以为当与之。弘因大言激厉(大声激怒)虞曰:“诸言当还生口者,皆为不忠!(凡是提出补偿的都是不忠)”虞延叱之,伦及大鸿胪韦彪各作色变容。司隶校尉举奏(弹劾)弘等,弘等皆上印绶谢(辞职是谢罪,还是威胁)。诏报曰:“久议沉滞(反复议论),各有所志(各抒己见),盖事以议从,策由众定,訚訚衎衎(音:音看,和悦中正的样子),得礼之容,寝嘿抑心(沉默不语),更非朝廷之福(更不好)。君何尤而深谢(何罪之有)!其各冠覆(你们把帽子戴好,鞋子穿好)!”帝乃下诏曰:“江海所以能长百川者,以其下之也。少加屈下,尚何足病(略受委屈,又有什么)!况今与匈奴君臣分定,辞顺约明(汉匈君臣名分清清楚楚),贡献累至,岂宜违信,自受其曲!其敕度辽及领中郎将庞奋,倍雇南部所得生口以还北虏(加价赎买,归还北匈奴);其南部斩首获生,计功受赏(对南匈奴则论功行赏),如常科(沿袭惯例)。”

半民:汉章帝主持朝会,讨论问题的态度很好,兼听则明,可是这个最终决断是不是草率些,值得商榷。

(0)

相关推荐

  • 《资治通鉴》告诉你:为何他成为汉武帝时期唯二善终的丞相

    历史上,汉武帝时期共有13名丞相,按照事件排列,分别是卫绾.窦婴.许昌.田蚡.薛泽.公孙弘.李蔡.庄青翟.赵周.石庆.公孙贺.刘屈氂.田千秋. 而最终得到能够善终的只有两人:公孙弘和石庆. 石庆之前已 ...

  • 北击匈奴的不止卫青霍去病,还有窦固!

    窦固(?-88年),字孟孙.扶风郡平陵县(今陕西咸阳西北)人.东汉时期名将,大司空窦融之侄. 窦固好读书,喜兵法.年少时娶光武帝刘秀之女涅阳公主,被拜为黄门侍郎,后世袭父亲的爵位显亲侯.曾任中郎将,与 ...

  • 读《资治通鉴·汉纪四十》(一)

    读<资治通鉴·汉纪四十> (一)   孝和皇帝下 永元四年  壬辰 春,正月,遣大将军左校尉耿夔,授于除鞬(人名,北匈奴单于)印绶,使中郎将任尚,持节卫护屯伊吾(监控),如南单于故事(依照 ...

  • 读《资治通鉴·汉纪四十》(二)

    读<资治通鉴·汉纪四十> (二) 孝和皇帝下 永元五年  癸巳 春,正月,乙亥,宗祀明堂,登灵台,赦天下. 半民:终于亲政,大功告成. 戊子,千乘贞王伉薨. 辛卯,封皇弟万岁为广宗王. 甲 ...

  • 读《资治通鉴·汉纪四十》(三)

    读<资治通鉴·汉纪四十> (三)   孝和皇帝下 永元六年  甲午 春,正月,皇甫稜免,以执金吾硃徽(人名)行度辽将军(代行职权).时单于与中郎将杜崇(人名)不相平(不合),乃上书告崇:崇 ...

  • 读《资治通鉴·汉纪四十》(四)

    读<资治通鉴·汉纪四十> (四)   孝和皇帝下 永元七年  乙未 春,正月,邓鸿等军还,冯柱将虎牙营留屯五原.鸿坐逗留失利(被指控停留不前,没有继续追击北匈奴),下狱死.后帝知硃徽.杜崇 ...

  • 读《资治通鉴·汉纪四十》(五)

    读<资治通鉴·汉纪四十> (五)   孝和皇帝下 永元九年  丁酉 春,三月,庚辰,陇西地震. 癸巳,济南安王康薨. 西域长史王林(人名)击车师后王,斩之. 夏,四月,丁卯,封乐成王党子巡 ...

  • 读《资治通鉴·汉纪四十》(七)

    读<资治通鉴·汉纪四十> (七)   孝和皇帝下  永元十二年  庚子 夏,四月,戊辰,秭归山崩. 秋,七月,辛亥朔,日有食之. 九月,戊午,太尉张酺免.丙寅,以大司农张禹为太尉. 烧当羌 ...

  • 读《资治通鉴·汉纪四十》(八)

    读<资治通鉴·汉纪四十> (八)   孝和皇帝下  永元十四年   三月,戊辰,临辟雍飨射(饮宴射箭,行飨射礼),赦天下. 夏,四月,遣使者督荆州兵万馀人,分道讨巫蛮许圣等,大破之.圣等乞 ...

  • 读《资治通鉴·汉纪四十》(九)

    读<资治通鉴·汉纪四十> (九) 孝和皇帝下 永元十五年  癸卯 夏,四月,甲子晦,日有食之.时帝遵肃宗故事(汉章帝把兄弟留在身边),兄弟皆留京师,有司以日食阴盛,奏遣诸王就国(有关部门以 ...

  • 读《资治通鉴·汉纪四十》(十)

    读<资治通鉴·汉纪四十> (十)   孝和皇帝下 元兴元年  乙巳 春,高句骊王宫(人名)入辽东塞,寇略六县.夏,四月,庚午,赦天下,改元. 秋,九月,辽东太守耿夔击高句骊,破之. 冬,十 ...

  • 读《资治通鉴·汉纪三十二》(四)

    秋,七月,辛未,帝使使持节拜邓禹为大司徒,封酂侯(这是当年刘邦封给萧何的开国第一侯,封邓禹,意义不一般),食邑万户:禹时年二十四.又议选大司空,帝以<赤伏符>曰"王梁主卫作玄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