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辽战争之君子馆之战
战役背景
公元986年,宋军在岐沟关一役中大败,使辽人认清了宋军纸老虎的本质。因为战争失利,宋太宗黜免了曹彬、迷信等一大批高级将领,一时边将乏人,不得不起用了张永德、宋偓、刘廷让等一批后周时期的将领,有些甚至还是赵匡胤的上司,来应付紧急的边界形势。宋军士气低落,而辽国却是精心策划,萧太后和辽圣宗率举国大军南征,报复北宋。
辽圣宗
战前
辽
公元986年9月16日,辽圣宗抵达儒州,专治甲兵,全力备战。
10月17日,辽主向拒马河六州军民宣谕,即将对宋开战。10月19日,萧太后和辽圣宗驾临幽州。11月8日,辽圣宗在南京御正殿,犒赏从征将校。11月11日,萧太后和辽圣宗在南征大军的集结地狭底埚检阅军队,南征大军随即开拔。
辽主南征,分三路大军,中路由大于越耶律修哥率领,率数万骑攻宋之满城、望都;西路由北院大王耶律蒲奴宁率领,攻击山西方向的宋军;左路萧太后和辽圣宗则亲率主力从固安、保州、瀛洲南下。
宋
宋太宗以宿将刘廷让镇守雄州(后改任瀛州兵马都部署)、宋偓知霸州,并以赵延溥、张永德、李继隆分别守贝州、沧州与定州来加强纵深上的防御。
战役经过
11月21日 ,辽主以俘获宋兵'射鬼箭',11月22日,又行'青牛白马祭天地',完成了大战前最重要的祭祀。11月27日,辽军进至唐兴县击溃了屯扎在滹沱河北岸的宋军,焚毁了滹沱桥。
早在11月初,宋军就知道辽军即将南侵的消息,并在边境加强了防御,但戒备了二十多天,除了一些小规模的冲突外,并没有发现辽军大举南下的迹象。宋太宗开始沉不住气了,决定主动出击,打破辽军的进攻计划。
12月4日,定州都部署田重进接到诏命,率数万人马北上,12月5日,攻破岐沟关,杀辽军1千多人,随即又收复了北伐时丢失的易州。当得知辽国大军都屯扎在固安、瓦桥关一带,即将大举进犯。田重进立即退回了定州。
辽军大于越耶律休哥率先锋主力,攻入宋境,直取望都。耶律休哥挥军至望都附近,然后却不进攻,而是派人请降。这一幕是不是很熟悉,满城之战,宋军也是诈降,然后打败辽军。然而望都守将雄州刺史贺令图竟然相信了,甚至带了一队人马跑到耶律休哥军中受降,被辽军所擒,12月5日,辽军攻取望都。耶律休哥挥师东进,与圣宗主力合兵,攻取瀛洲。
瀛洲守将刘廷让与益津关守将李敬源合兵,声称要攻取幽州,吸引辽军主力,在听闻辽军主力逼近,刘廷让在君子馆摆好阵势,背靠坚城与辽军决战,同时分一万余人的精锐骑兵给沧州都部署李继隆,让他在瀛洲战况紧急时支援。
12月7日,辽主诏令休哥派骑兵截断宋军退入祁州的后路,又命太师王六加强对敌侦查,随时掌握宋军动向,对君子馆形成了合围之势。
12月9日,天气极度寒冷,辽军向宋军发起了总攻。辽主命宰相安宁率领迪离部及三克军殿后,自己亲统大军,与南院大王留宁、耶律休哥的部队共同向宋军发起猛烈进攻。
宋军御前忠佐神勇指挥使桑赞率部奋力抵抗,从早晨一直厮杀到下午,但严寒的天气,衣衫单薄的宋军冷得连弓弩的弦也拉不开,而辽军却越战越勇,日暮时分,辽军增援部队源源而至,桑赞支持不住,引众先逃。他的逃跑导致君子馆的宋军被团团围困。
深陷重围,处于劣势的宋军在刘廷让的指挥下依然苦战,但援军久久不至。《宋史》记载,李继隆并没有如约赴援,而是引军退守乐寿。
久候援军不至,宋军战不能胜,突围亦不得出,在辽军疯狂的攻击下,刘廷让的坐骑被戕,凡三易之。最后,整日苦战而疲惫不堪的宋军抵挡不住辽军的攻击,终至彻底崩溃,战场变成了屠杀。刘廷让骑着部下战马,仅带了几个随从逃出重围。宋军此战损失惨重,死者数万人(一说六万),李敬源、高阳关部署杨重进力战阵亡,骁将张思钧等被俘。
辽国方面国舅详稳挞烈哥、宫使萧打里等战死,也是惨胜。12月12日,辽主下令在君子馆收集宋军尸体,筑'京观'以耀兵威。
辽军乘胜追击,当月攻克深州(今河北深县西),987年正月,辽军攻破束城、祁州(今河北安国)、德州(今山东陵县)、文安等,纵兵大掠,如入无人之境。耶律休哥甚至建议把辽国的疆界向南推进到黄河北岸。
结语
君子馆之战与岐沟关之战一道成为北宋对辽从战略进攻转为战略防御的分水岭。君子馆惨败使北宋立国之初所培植的禁军精锐丧失殆尽,也差点使宋太宗蚀光本钱。另外,党项的李继迁看到北宋虚弱后,投入了辽国的怀抱,促使了以后西夏的崛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