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 9月1日
爱是——
这个题目,是我上一篇小说《完美犯罪者》里中间出现的一首未完的诗,因为当我开始写之后,越写越发现自己对爱的理解是那么的片面与浅薄,结果陷入了困顿,不知道该怎么继续,最后只好那么先留在了那里。
好在,激发起我想写爱的爱,依然沐浴着我,依然在我心中,依然如阳光、烛光、星光等等各种光的形式,让我感到明亮,感到美好,和意料之外的丰富。
这种丰富,我无法在这里简单表达,因为即使由此令我闪现出的不同灵感,都不过是表面的一部分.此外,很多东西我也不想在这种公共平台说,所以,今天这里讲的,是最不私人,同时又觉得于所有人都有利的一点。
这一点就是,当有一天我整理着我的诗句和照片时,那是已经很有数量的时刻,然后,在我颇感幸福和满足的同时,忽然仿佛恍然明白了一件事——中国人为什么一直最仇恨爱情;最要控制的,也不是同样严加剥夺的性,而是爱情?
答案,我想第一是神让性,变成了不能彻底剥夺的存在。
第二,爱情对“生而为人”无比重要,但又是更形而上的,有剥夺扼杀的可能性,同时又是需要认真开发,才能充分领略价值的东西。
比如我们都知道爱情的甜美,但我从没看中国人这么假设的想过——如果没有爱情,没有爱情中诸多被人评价为或好或坏的要素,例如渴慕一个非血亲的陌生人,能够迷恋的想奉献一切,同时也会变得嫉妒,想独占,即使父母子女,也能立刻分清彼此等等之类的情绪产生——那么一个人怎么能产生明确,并有唯一感的自我意识?
而如果没有自我意识,尤其是有“唯一感”的自我意识,又怎么可能让人类不同天赋的,得以存在和成长,更遑论茁壮和发展了,
而如果没有自我意识,尤其是有“唯一感”的自我意识,又怎么可能让人类不同天赋的,得以存在和成长,更遑论茁壮和发展了,
此外,爱情中诸多细微的感受,也可能是茁壮和发展的必须。
比如以一个中国人最熟悉的张爱玲的名句——卑微到尘埃里——为例,这句话应该说明,有人认为——爱情会让人卑微,不管外人觉得值不值得卑微。
那这个事实是好是坏呢?
以张爱玲为例,似乎是坏的;以中国人的标准,似乎也是,因为否则就不会有——“感情里谁认真谁就输了。”——的流行语。
但如果以人类为标准,就未必了。
因为假如一个很杰出又善于学习的人,因为爱情变得“自卑”,然后更加要求自己,那么这基于“爱”,而不是“耻辱”产生的奋发力,难道不会更甜美,更乐意,结果也更容易有持续力吗?
此外最关键的是,这难道不会导致每个人都会有所进步,差的变普通;普通变出色;出色变杰出吗?
而这个结果,算是亏吗?
我想即使中国人,也不会这么说吧?
所以,现在我突然意识到,也许这就是中国的统治阶级为什么会——古有包办婚姻;今有先打击“早恋”,然后再“逼婚”“相亲”“拉郎配”等社会现象;此外对于富有阶层,又鼓励一种一方面讲究“糟糠之妻不下堂”,一方面又支持“三妻四妾”;“家里红旗不倒,外面彩旗飘飘”;还有对普通小资的这是“绿茶”,那是“渣男”——等等根绝、控制、糟蹋爱情的各种手段。
因为控制了爱情,就控制了真正的杰出和普遍的出色,控制了普遍的创造性和杰出的创造力。
而一旦没有持续的学习力和创造力,人就会固化,人群就会死水,然后,就可能非常接受一种非常无能低智的人群来统治的社会模式,比如中国始终都是由——以“述而不作”为荣,只擅长磕头作揖,嘴里讲究礼数,实际却喜欢以道德棍子挟持天子,张舒已意的儒生们,或者以敢于挥刀自宫,一生只练端茶倒水,和顶多替皇帝写个字,传个话的宦官、太监们——来世代统治的。
所以我猜,这大概就是尝到统治甜头的“某些统治者”的深刻发现,并以全部的精明开始了他们为“江山永固”,而设计的“帝王术”。
所以,“爱情”就成了最大的洪水猛兽,因为爱情带来的“危害”,还远不止我上面说的这一点。
比如,当我意识到这些时候,又忍不住继续想:为什么张爱玲能意识到“卑微”,却意识不到这“卑微”的正面意义?
或者她的爱情观,不是什么“倾城之恋”,就是什么“红玫瑰和白玫瑰”,我是说,似乎只跟什么“稀缺”“意外”“想而不得”等等自古人们都知道的事情有关,而完全无关于个人“创造力”呢?
因为此刻,我如此呐喊般地公然谈爱情,就是为我不仅感受到爱带给我的各种直接的美好情感感受,还渐渐感受到了这些感受对个人创造力的提升,及其自我发现,和另一个潜能的开发等等意料之外的美好。
我是说,不是灵魂里时而激荡出的只有爱情才能激发出的情感,我不会写那么多诗,不会那么殚精竭虑地拍照,然后一步步越来越将拍照和艺术创作结合起来。
当然,现在我做的东西还没好到足以拿出来说明社会价值,但问题是它也不是终极,它还在继续引导着我,比如,当这被激发的创造性,一旦出现,就又自动地产生珍惜,并渴望长久的愿望;而这个愿望,又会自然地导致我思索——为什么会发生,怎么能更好?
也就是说,爱情,这开始最纯粹感性的直观感受,到此刻,又导致了理性思索。
而这些思索的结果,就包括上面那些结论。当然并不止,还有更多的。
但这个今天写不完了,也不是那么重要,最重要的是,这些思索,就有可能产生惠及更多人的发现,对吧?——尤其是,假如这种状态有一定的群体规模,我就敢说是百分百的!
而最后,我只再反驳一句传统的“感性、理性”说法,那就是,事实告诉我,这不是割裂和对立的东西,或者说,至少存在这样一种情况,即——理性是建立在感性的基础上,同时还能反哺于感性,彼此促进。
以爱情为简单解释,就是越能从爱情里得到力量,就越会热爱爱情,珍爱带给你爱情感觉的那个人。
因为这真的不是谁都能带来的。
所以深谙这个道理的民族,最后就得到了越来越优美的身姿、智慧的头脑和非凡的创造性,然后留下不朽的美的文明,并永恒的启迪着不断陷入迷途的人类。
至于个人,个人当然就不好说了,不过此刻,我会说,我又发现了一点新的爱是什么。
爱是——
Love yo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