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晓昀」|丹青追梦 水墨本色-中国当代书画名家个人云展览
【个人简介】
朱晓昀,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先后就读于陇东学院美术系、清华大学美术学院、中国艺术研究院研究生院、中国画院、中国画研究生班。曾师从著名画家张立辰、霍春阳、龙瑞、范扬、满维起等老师。现为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中国美术家协会(香港)理事,国家一级美术师,中国人民大学艺术学院创作基地导师,清华大学美术学院高研班导师,中国黄土山水画院院长,文化部中国书画艺术研究创作基地画家,首都博物馆画院专聘画家,非遗文化第六代传承人,现代彩墨双勾花鸟画创始人,新现代彩墨奖获得者。
书香世家,外曾祖父慕寿祺、祖父朱民勤均为甘肃文化名人。作品先后在省内、外五十多家刊物上刊载,邮政部出版发行30多套集邮册及纪念币。十余次入选参加中美协举办的全国重大展览并获奖。2016年花鸟画作品《生生不息》在中国美协举办的“万年浦江”全国中国画花鸟画作品展中荣获优秀奖(作品被中美协收藏)。2016年一年三次荣获中美协最高奖,作品三次被中美协收藏。"荣获'卢浮宫世界艺术金奖",国际艺术金球奖金奖,被授予卢浮宫馆藏级艺术家,新丝绸之路-文化名人。
老师的花鸟画作品《花开富贵竹报平安》早在1992年就被日本NHK广播公司收藏。
朱晓昀老师在北京代国展创作班,目前已培养出多位中美协会员。2018年先后在北京首都博物馆、山东威海、烟台、新彊及老师家乡举办《朱晓昀从艺40年中国画全国巡回展览》,深受各地藏家好评。
【作品鉴赏】
丹青后素
朱晓昀其人其画
中国画是一个强调精神境界的画种,它与文史哲联系紧密,比如石涛的“一画”之法就是石涛哲学思想形象化的体现。画中国画不能单纯的传移模写,只有读万卷书、行万里路,丰富学养、知行合一,找出自己独特的美学取向,才能画出自己的面目,构建起自己的精神世界。我认识的朱晓昀就是这样一类画家。
艺术家的美学取向的形成固然有天然的因素,但还是艺术经历的熏陶,这更为关键。朱晓昀是个勤奋的人,他从上世纪八十年代起就进入中国书画函授大学正规学习,曾授教于梁树年、王文芳、高冠华、彭培泉等先辈名家。八八年他又以超人的毅力考入陇东学院美术系进行系统学习。他最为正确的选择,是自费花巨资北上清华大学美术学院、中国艺术研究院中国画院研究生院研究班学习花鸟及山水。他在清华大学美术学院学习花鸟,在中国艺术研究院中国画院研究生院研究生课程班研习山水。得到霍春阳、张立辰、范杨、龙瑞、白云乡、满维起、于志学、李志向等全国重量级名师指导。这一时期他广临深临古贤的作品,饱览饫看传统名篇,心追手摩,特别勤奋。这一选择,坚定了他立足传统,追求创新的主题性花鸟画创作方向。同时也为他长期以来苦苦探讨,把山水画和花鸟画结合起来的大花鸟主题性创作打下了坚实的根基。也使他在进入中国艺术研究院学习书画理论时,比其他人有了多角度、深层次的理解感悟。
朱晓昀的花鸟画简约明快, 飘逸洒脱, 委婉隽永, 溶入了书法的韵味,蕴含着笔情墨趣,继承了文人画的传统,同时吸取了现代艺术的某些构成因素。一枝一叶,生机勃勃,摇曳多姿,言简而意赅。郑板桥论画:“一两三枝竹竿,四五六片竹叶;自然淡淡疏疏,何必重重叠叠。”“删繁就简三秋树,领异标新二月花。”前人亦有句云:“触目横斜千万朵,赏心只要两三枝”以及“举要治繁”等等。我想,他对此定会深有体会。从他的画可以看出,他对传统中国画是下过一番工夫的,尤其对青藤﹑八大﹑石涛和现代花鸟画大师任伯年﹑吴昌硕﹑潘天寿心仪而神往,受他们的影响较深。
朱晓昀的花鸟画,还得益于他的书法。他学习书法不仅是临帖,更重视在读帖上下功夫;专注用心,感悟颇深,起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书法用笔中刚柔相济的力度美,婀娜多姿的动态美,以及气势美﹑节奏美﹑韵律美等等,还有章法的“奇﹑正”关系,笔法的“生﹑熟”关系,以及“虚实相生”,“乱而不乱”,“计白当黑”,“对比呼应”等等矛盾对立关系,都被他融入了花鸟画的章法和用笔之中。所以,他的画和画上题字浑然一体,相得益彰。
朱晓昀的山水画,较之他花鸟画的简洁、淡雅,更多了一种浑厚华滋,沉雄蓊郁的意境;画面山峦重叠,层次丰富,间以行云流水,雾霭迷蒙;于坚实﹑劲健﹑挺拔﹑雄强中透出些许迷蒙和虚幻。正所谓“寓刚健于婀娜之中,行遒劲于婉媚之内”。奇崛蒼茫,气象磅礴,章法严谨,境界开阔,纯朴浑厚,寓巧于拙,寓美于朴,表现出蓬勃的生命力和充沛的热情。在传统中国山水画学习的过程中,他着重继承北派的“勾斫之法”,兼取南派的“渲淡之法”,把“干裂秋风”和“润含春雨”融合起来。他对李成﹑范宽﹑李唐﹑龚贤及现代山水画大师黄宾虹心有独锺,从他们的作品中吸取了较多的营养。同时他更重视“外师造化,中发心源”,经常到大自然中去写生,体味和感受山水之美。有时和同伴一起,深入北京周边人迹罕至,原生态保持较好的地区寻找灵感,还曾随清华大学美术学院、中国艺术研究院中国画院研究生院研究生课程班学员四次入太行山写生。他常在写生所得的基础上,创作巨幅山水画。他画的最多的是家乡陇东的山山水水,带着浓厚的黄土气息。就连他的花鸟画也泛着雄浑的陇东乡土味。这样很好体现了一个画家的地域特色。云南已故画家王晋元何尝不是如此。
他的花鸟画,富有书卷气和文化韵致,书法用笔始终贯穿于他的绘画创作中,从一个侧面集中反映了中国花鸟画在当代的发展。他的写意画继承了明清泼墨写意画的神韵,但又出于20世纪以来的写实传统,故造型结实而又用笔纷披,章法奇崛且设色明艳,别有创意,十分传神,能准确地传达出感人至深的情感特征。
值得一提的是,他从太行山写生归来,很快就进入了创作状态。用他导师的话说“不愧是科班出身,进步惊人”。他为学员画小品、册页之类应酬画都出自写生稿。同学取乐他说,每一幅小品都来自生活,都是创作。他以写意为工画家乡的山丹花,运笔稳健灵活,八面出锋,画面挥洒自如,避免了传统主流文人画逸笔草草的荒率之习,故耐人寻味。
朱晓昀,地道西北陇东人,为人厚道,非常可交,和他接触的朋友都愿意与他交往。他为人朴实,对艺术严谨、执著,在艺术观念上涉猎能力强。所以我说他是非常有实力的画家,非常有前途,他几十年磨一剑,其作品在传统型的创新上取得了初步成就,多次画展均获成功,近几年又多次入选中美协全国性大展,以两次获奖六次入选的骄人成绩加入了中国美术家协会。自己迈上一个新的台阶后,他不忘回报家乡人民,2017年和北京的同学一起创办国展创作班,短短一年时间就有6人(次)在中美协全国展中获奖,入选35人(次)。今后,他在创作中如果能再深入生活一些、从传统与现代中广泛吸取营养,其作品的艺术感染力会更为绵远深长。
文章作者:李新声(《北京美术》杂志主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