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带共同体:太平洋50国の不斯国(古越国)草鞋是船,爸爸是帆
《三国志·三韩》二十四辰国の不斯国(日本古越国)示意图
不斯国之“不”,在《不弥国(四国岛)》一文我们有简单讲述,即挪移树木时切冠去须根之后的骨架树,这里指本州岛北岸,也即日本海一侧的能登半岛区域。此一区域是中国东部海流风浪吹送登岸之地,常有使译商旅迷失而至,544年便有高丽使船误入此地,或误以为“官兵”或因世仇,遭到当地民众屠杀。即便进入现代,1999年亦有朝鲜船只进入能登半岛海域而爆发冲突。
1999年发生于能登半岛海域的朝鲜不明船只事件
不斯国之“斯”,在《斯卢国(新几内亚岛鸟头湾诸岛)》一文中亦有讲述,表示因海风海流分异等原因难以前行,不得不经停驻泊,也即高丽使者所遭遇的一幕。
能登半岛区域即日本古越国,“越”即因“戉”而“走”,用今天的话说略同于“战争难民”。如前所述,中朝流移之民很容易借助海流漂移此处,当然特意从事商货贸易或者自由移民的情况必定也不在少数。越延伸为跨越、穿越之意,即为了脱离战争或残酷统治而跨越自然地理分区的限制寻求政治昌明之地,或所幸寻求平原广泽、灵山仙岛一般的世外桃源。在今天,我们更多地强调自己的原因,跨越自己,即便如此,我们也常借用地理隔绝的形象作寓,“当我们跨越了一座高山,也就跨越了一个真实的自己。”
越国的统治者为阿彦,本号的源起即颜回2500周年祭,并从瓢箪岛所在的户路国(东京都“一户人家群岛”)讲起,“彦”即石刻、刻石,又表示值得铭记的列祖列宗及其箴言世谚。古越国之越,与已柢国之已,古越国之阿彦与已柢国之柢有异曲同工之妙,如果已柢国让人无可避免地感恩母亲的含辛茹苦,不斯国则让人想到父辈的履重厉险,想到“草鞋是船,爸爸是帆…冲破了许多风浪…”
古越国亦称古越国、高志、古志,《已柢国》我们已经提到朝鲜首阳山之志欢亭,九州之志贺岛,中国地方之由志园。
不斯国(日本古越国)敦贺市灯笼放流活动
古越国大化革新(645年)之后,为五畿七道之北陆道,包括若狭国、越前国、加贺国、能登国、越中国、越后国、佐渡国七国,大致相当于若狭湾-能登半岛-佐渡岛-新泻一线。能登半岛的名称就汉语而言,表示适宜靠岸登岸之地,但有意思的是具体“能登”之名如何起源人们并不清楚,但流传一种说法是“能登”与“不”有关,这当即“不斯国”之“不”,东北亚一体化进程当在三五年内有标志性的突破,相信血脉、文脉、历史的重译与整合亦将有标志性的突破,《太平洋五十国》与《论语重译》不失为一个千载难逢的契机。
近年,日本有把极为复杂的47都道府县重新规整为10个左右一级行政区的打算,其中有11州道、13州道等方案呼声较高,这也侧面反映了《三国志》将日本本土依照自然、人文地理区划为13“国”的合理性,十三国分别是:①已柢国;②不斯国;③弁辰弥离弥冻国;④弁辰接涂国;⑤勤耆国;⑥难弥离弥冻国;⑦弁辰古资弥冻国;⑧弁辰古淳是国;⑨冉奚国;⑩弁辰半路国;⑪弁辰乐奴国;⑫军弥国;⑬弁辰弥乌邪马国。可供日本当局参照,其实今天的许多方案本身便与《三国志》的“行政区划”高度吻合。只是定名多平淡寡味,如不斯国地区用名“北陆”,这无异于把北方命名为“北方”,把南方命名为“南方”,而不斯国的称谓即便考虑到民众理解的原因,依照文意对译为“此岸州”或“于斯道”也可堪称一段东北亚“佳话”。
日本行政区划改革
本文全部成果及版权归汶山老师所有。汶山老师变卖家产十年闭关方有上述成果,现网络公开,转载或使用成果时请给予必要的说明和尊重。
本号首度公开绍介之十三辰国双航线及东北亚三航线(可点击左下方“了解更多”查询往期文章)
文化自信,学术自信,路带共同体必修,了解“一带一路”,学习“人类命运共同体”,为“文化强国2035”贡献力量,敬请持续关注。
汶上门生于1982农场中华家
2021年1月19日星期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