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说中药的君臣佐使【一点资讯】
原创作者:天下无疾
一张方子,是把几种、十几种药材,配合在一起,来体现治法的精神。那就一定不是,把几个功效相似的药,不分轻重,胡乱一堆;而是要根据治法的要求,有主有次,有专攻有配合,这才是一张好方子。而这里的主次,中医有个形象的说法,就是君臣佐使。
一听名字,就能猜出来,君肯定是最重要的。打个不太恰当的比方,如果一张方子是一道菜,比如水煮鱼,那君药肯定就是这条鱼。我们吃水煮鱼,当然是奔着鱼去的。不过,鱼有很多种做法。要做水煮的话,一定离不开两样东西,花椒和辣椒,它们分别提供水煮鱼最重要的两种味道,麻和辣。在一张方子里,这两种椒的地位,就相当于是臣药,像大臣辅助君主一样,来帮助君药,实现治疗作用。
再往下,把鱼和花椒、辣椒放在一起煮,这水煮鱼的意思大概也能出来,但是不好吃呀。要好吃,我们还得加上油、盐、料酒,豆瓣酱、黄豆芽,这些佐料才行。这些佐料的地位,就和方子里的佐药一样,让整张方子的配伍更丰富,照顾的也更全面。最后一种,使药,使者的使,那就是葱姜蒜,这些闻上去很窜的东西。打老远就能闻见它们的香味,就像领位员一样,把你一步步领到这盘水煮鱼的旁边。
这是我们大概介绍了一下,君臣佐使的意思。具体来看,君药,通常是针对主症,最主要的那个药。像在上面的案例里,主症是恶寒发热。而恶寒发热的原因,是寒邪在表,和卫气交争。寒邪把毛孔关的紧紧的,卫气没办法把寒邪给赶出去。所以,我们当下最要紧的,就是得把毛孔打开,把体表的寒邪给赶出去。那谁有这么强的力量,能冲开寒邪的封锁,把寒邪赶走呢?当然就是麻黄。所以,麻黄是麻黄汤的君药,负责解表散寒。
接下来,单纯靠麻黄一个药来解表,还有点不够。因为药这个东西,毕竟是从外来的,并不是我们身体的一部分。而要把寒邪从体表赶出去,说到底,只有我们身体里的卫气才能做到。看现在的情况,恶寒发热,卫气已经和寒邪打的不可开交了,但还是没法把寒邪赶走,就说明现在卫气的力量,是不太够的。但麻黄的性情非常彪悍,才不管你卫气够不够,就知道用鞭子抽打卫气,逼着他加倍努力干活。但你觉不觉得,这样一来,卫气就会变得更虚弱了?这样我们就需要一个药,来帮助、来鼓舞卫气,这个药就是桂枝。
桂枝解表的力量,没有麻黄那么猛。但她的特点是辛甘温,辛甘就能化生出阳气。所以对卫气来说,桂枝的作用就是鼓励、帮助、呵护。卫气在桂枝的扶助下,能变得更强大。这样把麻黄和桂枝配在一起,一个人负责带兵强攻,冲锋陷阵;一个人负责鼓舞士气,保证后勤,这样就能更好的把寒邪给赶走了。这个过程中,桂枝的作用,是来辅助麻黄解表的。这种辅助治疗主症的药,就是所谓的臣药。
另外,臣药还有一种情况。就是当一个人身上的问题比较多,比较复杂,除了主症之外,还有某个次要症状,也很让人难受。这时候我们去治疗,就需要兼顾到这个次要症状了。比如一个人失眠,同时脾胃也不太好,经常心下觉得堵,觉得胀。这时候我们确定治法,安神仍然是第一位的,但行气治心下痞,也很重要。那相应的药枳壳,就可以作为全方的臣药来用。也就是说,有时候,治疗次要症状的药,也可以是臣药。
再往下看看佐药,辅佐的药。就是说,它可以辅助君和臣,帮他们实现治疗作用,比如麻黄汤里的杏仁。杏仁我们学过,主要作用是泻肺气、降肺气,止咳平喘。要知道,当我们受寒的时候,受寒的可不只是体表的皮毛;通过呼吸,我们会把那些冷空气也吸到肺脏里来。
也就是说,寒邪约束的,除了体表皮毛之外,还有肺脏。所以,在风寒束表的过程中,很容易影响到肺气的运行,出现咳嗽、喘之类的问题。这时候,如果有杏仁帮着把里边的肺气给理顺,外面的卫气再去驱赶寒邪的时候,就能更加义无反顾的往前冲了。从这个角度看,杏仁的作用,就是配合麻黄、桂枝,来更好的解表。我们把这种辅助君臣的佐药,叫做佐助药。
除了佐助,佐药还有两种用法,一个叫佐制,一个叫反佐。佐制的制,就是制度、制约,那个制。佐制的意思,和刚才说的佐助就不一样了。如果说佐助药,都是顺着君臣药的意思来的,那佐制药就有点逆着来的意思了。
什么意思呢?比如一个人阴虚,我们要补阴,需要用熟地,那熟地当然是君药。但我们知道,熟地有个问题,就是它比较粘腻,对于脾虚的人来说,就不太友好。这时候,我们就可以配上一点陈皮、砂仁之类的辛香走窜药,来缓解因为地黄滋腻,造成的脾胃损伤。像陈皮、砂仁这种,虽然不能增加君药的效果,但可以制约君药带来的副作用,就属于佐制药。
还有一种用法做反佐,什么意思呢?我们还是举个小方子,叫做左金丸。两个药,一个黄连,一个吴茱萸。黄连,我们都很熟悉,是一个经典的苦寒直折药。吴茱萸的性质,和它刚好相反,是一个大辛大热的药。这两个药配合在一起,主要是治心胃火的。有说人,这心里胃里有火,我们直接用黄连清不就行了吗,干嘛还要配吴茱萸呀?是这样,当热邪势头很盛的时候,我们如果直接用寒凉药去清它,你会发现,患者有可能会出现反应,他会吐。
怎么回事呢?还是打个比方。比如说有这么一座山,山上有一群强盗,常年打家劫舍。这时候官府想要派兵,去剿灭这个犯罪团伙。那怎么办呢?他会派了一支很彪悍、很强大的部队过来。但是你想,生死攸关,强盗也不会坐以待毙呀。说不定你的部队还没到人家山脚下,就被强盗一阵乱打就给打跑了。
如果这个人,胃里的火邪很盛,我们派最擅长清胃火的黄连过去了。结果胃火一看,这个药明显和我们不对付呀,打他!把他赶跑!而这时候,火邪长期霸占胃这个山头,所以胃是由火邪来操纵的。火邪说,把黄连赶出去!然后胃往上一反,就把药给吐出来了。那我们怎么办呢?
我们可以让官兵乔装改扮,换上和强盗一样的衣服。这样强盗再见到官兵的时候,就不会有那么大的反应,我们就能顺利打入敌人内部了。一旦进了山寨,我们把外边儿的衣服一脱,然后一顿厮杀,就可以把强盗给剿灭了。吴茱萸的作用,大体也是这样。把它和黄连配在一起,那就相当于在黄连的身上,披了一层红色的外套。胃里的热邪一看,这是自家兄弟呀,就不会有那么强的抵抗,不会把药给吐出来了。而一旦药进到胃里,黄连就可以发挥直折清热的作用,把热邪给干掉了。
需要注意的是,反佐也好,佐制也好,它们的性质往往都和君药不一致,甚至相反。所以,它们的分量,一定要轻才好。否则就成喧宾夺主了。像刚刚讲的左金丸,里面黄连和吴茱萸的比例是六比一,六份黄连,一份吴茱萸。换成上面那盘水煮鱼,如果鱼小小的,豆芽菜多多的,这就成麻辣香锅,就不是水煮鱼了。好,关于佐药,我们先讲到这。
最后看看使药,作为使者的药。生活中,我们有两个地方,会用到使者。先说去餐厅。这个餐厅很大,里面人很多,一眼看上去,全坐满了。我们根本不知道还有没有空座,怎么办呢?这样的餐厅门口,往往会有一个领位员,帮我们领到一个空桌上,起到一个引导、向导的作用。这是一种使者的类型。
在中药里,叫做引经报使。当我身体里某个地方出问题了,用上这个药,就可以把其他药也领到这个地方来。比如桔梗,就是一个经典的引经报使药。它能载药上行,让那些清热药、化痰药、滋润药的作用,更多的集中在肺、嗓子这些地方。类似的,我们还会把柴胡作为头面两侧的引经药,把白芷作为前额部的引经药,诸如此类。这就是作为向导的使者。
使者的另外一个作用,叫做调和。生活中,当两个人发生争执的时候,中间往往需要一个能了事的人,一个和事老,来调和彼此的冲突,避免冲突升级。我们开方的时候,也经常会遇到这种情况。比如一张经典的,治疗外感热病的方子,叫做麻杏石甘汤。这张方子里面有麻黄,还有生石膏。我们知道,麻黄是一个辛温的药,它往表走。而生石膏呢,是一个典型的寒凉药,擅长清肺胃的火。这样两个药,一个凉一个热,一个走表,一个走里,性子根本合不来。把它们俩直接放在一起,那还不得打架呀?
这时候,我们就需要一个办法,来调和两个药之间的关系。让两个人为了共同的目的,可以携起手来,一起工作。那谁最适合这份调和的工作呢?对了,就是甘草。甘草是典型的甘味药,最擅长把一切过程都放慢。把甘草放在麻黄和石膏之间,甘草会一只手牵着麻黄,说你先别急着往表走;另一只手领着石膏,说你也别一下跑到胃里面去。这样,我们商量个地方,比如咱们都去皮毛里面,脏腑外面,大概是肌肉那层见面,好不好?或者再深一点,到肺脏聚也行啊。
然后,麻黄你也不算热药,但石膏可是寒药,所以你俩在一块,大方向以清热为主,好不好?但是石膏啊,毕竟有人家麻黄在呢,你清热的时候,也别那么楞,一瓢冰水往上浇,换成凉水就行了,好不好?然后浇水的时候,动作轻一点,把水放在喷壶里往外洒,别直接泼,行不行呀?这样,两个人就可以握手言和,一块去清身体外面的热邪了。好,这是关于起调和作用的使药。
简单总结一下,君臣佐使是中医方剂的一个基本理论。其中君药是针对主证来治疗的主药,就像麻黄汤里的麻黄。臣药是针对主证的辅药,或者针对次要症状治疗的药。接下来,佐药有三种类型,一个是辅助君臣的佐助药,还有制约副作用的佐制药,以及反佐。最后,使药有两种情况,一个是引经报使药,一个是调和药。
以上内容,摘自《无疾学社精品课·中医入门100讲》。
无疾学社,专注中医爱好者教育。无疾学社,中医路上与您一路同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