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看中医如何解析人体生病的奥秘

中医学认为,邪气侵犯人体的途径主要有两个:外感和内伤。外感,从自然界感受 了致病的邪气,如风邪、寒邪,而引起病证。内伤,由于饮食、情志等原因导致病证。 下面就和大家一起,看一看中医对疾病的基本认识。

(一)外生之邪

人生活在自然之中,时时刻刻都与自然发生着密切的联系。我们需要呼吸,需要食物,需要阳光;而所有的一切,都来自于自然。不过,自然给予我们的,不只是春花秋月,还有流感风湿。当人体感触冒犯了自然界中一些“非常之气”后,这些气会进而影响到我们体内的阴阳平衡,从而引起疾病的发生。这种病邪由外而内侵袭人体的途径,即是外感。

从外感受的邪气,中医学中主要区分为六种,即所谓的“六淫”。分别是:风邪、 寒邪、暑邪、湿邪、燥邪和火邪。实际上,这六种所谓的邪气,原本是很常见的自然现 象。春天风多,夏天热多,秋天燥多,冬天寒多,这是自然之常。但是,这些自然气候

一旦出现异常,该寒不寒,该热不热;或者大寒、大热超过一般的程度,就很容易引起人的疾病了。此外,如果人的正气比较充盛,即使比较大的邪气,人体也可以不生病。 而正气虚弱的人,可能连正常的气候变化都无法适应。比如关节炎的患者往往在阴天之前就可以见到关节疼痛的反应。

下面我们就分析一下,这六种不同的邪气,都有哪些特点。 

1.风

风吹杨柳,则枝叶轻舞;狂风肆虐,则沙飞石走。风所过之处,事物多呈现摇摆不 定的状态。在人体,风邪就表现为大量与动摇有关的病症。举例来看,如果风比较小, 就可以是手的抖动不止,头的摇摆不定;大一点的风,就可以是出现全身的颤抖不休,如帕金森病;再大一些,就可以是在高热时出现的所谓角弓反张,俗称抽风;人体出现的最大的风,就是中风了。试想一场狂风过后,房屋倾倒,树木折损,正与人体中风后,突然昏倒,不省人事,半死半生相仿。

六淫邪气中,风行走的能力是最强的。疾风暴雨,风驰电掣,这些古人用来形容速 度很快的词,都与风有关。这种现象发生在人体上,就表现为病证的变化非常快。比如常见的风疹,瘙痒的感觉瞬间即至,瘙痒的部位变化莫测,与风无异。风湿性关节炎, 疼痛的部位一直在膝、踝、肩、肘、腕等几个大关节间游走不定,也同样是因为风邪在作怪。

2.寒

一年四季中,到了冬季河流就会凝固结冰。人体的气血,遇到寒邪,也会运行缓 慢,甚至停滞不前。因为寒,有令事物凝固滞留的性质。再来看一看“痛”字,是 由“甬”和“疒”两部分组成。甬,指甬路,道路。道路如果生病,无法行走,就会引 起疼痛,所谓“不通则痛”。治疗的方法也很简单,让“甬”可以“走”,就成 了 “通”字。所谓“通则不痛”。古人的智慧凝集在汉字中,时时给我们以思想上的启发。

热胀冷缩是很常见的自然规律。人体是自然的一部分,这样的规律,也同样适用于 人。晚上休息时不小心腿着凉抽筋,就是典型的寒主收引的表现。另有一种疾病叫作类 风湿关节炎,中医称为痹证。此病主要由关节局部长期感受风寒湿邪引起的。患者出现的主要表现,就是手指关节怕冷疼痛,肿胀变形。同时,手指能弯曲不能伸直。疼痛的 原因,是前面讲到的寒性凝滞;手指不伸的原因,就是这里的寒主收引。由于关节筋脉 感受寒邪,筋脉收引所致。

3.火

火与热同性,火有形,热无形;在天则为热,在地则为火。水火即阴阳,会彼此消 长。现在火旺成邪,会烁伤津液是很好理解的。火热为什么还会耗气呢?气不就是由于 火在下面把锅里的水加热了才化成的吗?为了方便大家理解,我们这里还是以实例来说 明。正常情况下,人体的体温是37℃。在这样的温度下,人体的一切生理活动会井然有序地进行,人会表现出一派生机勃勃之象。如果现在的体温升高到39℃,甚至是40℃,摸上去全身像火炉一样,这时的人体又会有怎样的表现呢?很少有人在高热期间仍然浑身充满力量,食欲大增。我们通常见到的,都是倦怠无力,少气懒言等等。

传说中的神仙,或在高山之巅,或在海洋之外,都是些人迹罕至的地方。说明神仙 喜欢清净,不喜欢热闹繁华来打扰自己的修行。其实人体的神也是一样的。我们在讲到体验阴阳五行时,反复强调,要先让自己的心静下来。只有当我们的精神在冷静的状态下,我们才具有最敏锐的洞察力,最深刻的分析力,最强大的理解力和最精准的判断力。无论出于何种原因,精神的清净状态被火扰乱,那么轻一些,可以翻来覆去,入睡困难;重一些,可以心烦易怒,躁扰不安;再重,可以完全丧失神志,不省人事,所 谓“热闭心包”。

4.湿

湿与水同类,其性也有相似之处,都有趋下的特点。体现在病证上,有两个方面: 一是湿邪发病,一般都从下肢开始,以下肢为重;二是湿邪停聚容易让人产生沉重的感觉,在头则头重,在四肢则四肢沉重无力。曾有朋友问起痒的问题,因为与湿有关,我 们在这里先提一下。痒常与三个因素有关:风、热和湿。风引起的痒,一般来说来去都比较迅速,部位也不固定,就是与上面提到的风性善行有关;而且,风性轻扬,喜走高处,因此风邪引起的痒,在人体上部出现较多。热引起的痒,一般来说与天气炎热、心情烦乱等因素有关;内外火的交攻,可以引起痒的表现,位置相对固定。湿性下行,所以湿邪引起的痒常常从下肢开始,以下肢为重。

湿与水又有所不同。水有形,湿弥散;水清透,湿黏腻。人体常见的两个问题,可 以帮助我们理解湿邪黏腻的性质。一在舌苔,一在大便。无论是寒是热,无论阴虚阳 虚,只要患者身上存在湿邪,一般来说,我们都会在患者的舌苔上看到湿邪存在的迹 象,就是所谓的“腻苔”。形容一下,就是舌头表面蒙着一层黏腻致密的苔。苔可薄可厚,可白可黄,但只要出现“黏腻致密”这四个字,就可以判定有湿邪稽留了。此外大便黏腻的感觉,相信不少朋友都有过切身的体验,这里就不多讲了。

5.燥

冬季室内温度不够,免不得用空调来提高室温。但用空调有一个弊端,就是会带走 空气中的水分,让室内的空气变得很干燥。长时间待在空调房间,人就会感到口千鼻 燥,很不舒服。这就是典型的由于外界环境中水分的不足而出现的'燥邪”。暑天过后 的金秋时节,通常是一年中降水量最少的时期,天之燥影响到人,就容易出现咳嗽、大 便干燥等问题。

其实除了外界环境引起的燥,人体内有些情况,也可以导致燥从内生。而且有趣的 是,寒热两种相反的情都可以导致燥的发生。热能生燥,比较好理解。锅底的火太 大,可以把水烧干。水少当然可以出现燥的表现。那么寒是锅底的火太小,无法将水加 热;水多了又怎么还会燥呢?原来真正能够起到濡养人体的物质,并不是我们每天喝下 去的水,而是津液。水不会直接转变成津液,其间还需要一个“气化”的过程,我们前 面已经多次讲过。如果人体内阳气不足,没有足够的火来“化”喝进去的水,那么水再多,体内也一样缺少津液,也就一样可以出现燥的表现。

6.暑

暑邪与其他邪气不同,只会在一个特定的时间段内出现,即从夏至开始到立秋为止的约四十五天内。暑邪本质上是热与湿二邪相合而成。所以我们只要把热邪与湿邪的性质相合,就可以大致得出暑邪的性质特点了。请大家结合自己的体验,思考一下对 暑邪的认识吧。

至此外感六淫邪气就全部讲完了。不知大家是否留意,上面我们提到的六淫的各种 性质,虽然名曰从外感而得,但实际上很多问题未必都是从外感而来。比如中风,比如 心烦失眠。实际上,古人在归纳邪气属性的过程中,是以外感六淫的属性为依据,将人体出现的很多种病理表现进行了归纳,其中既包括外感病,也包括内伤病。中医按照邪 气从外来还是内生,继续区分了所谓“外感六淫”和“内生五邪”。为了便于大家的理解,这里只讲属性,未分内外,谨此说明。

(二)内生之邪

从外感受来的六淫邪气时有发生,但今天我们遇到更多的是人体内部出现了问题。 中医学认为,由于饮食的不当,情志的失调,以及过度疲劳和过度安逸,都会导致邪气从内而生。

我们下面就分别来看饮食、情志、劳逸的不当,会给我们的身体带来哪些问题。

1.饮食 

——质

《内经》讲“五谷为养,五果为助,五畜为益,五菜为充”,也就是说,中医学非 常强调以五谷杂粮为基础的平衡饮食结构。即以五谷杂粮为主体,以干果水果为辅助,以肉类为补益,以蔬菜来补充。

这里我们作一点提示:中医强调的饮食结构,与今天社会崇尚的营养学饮食结构是 存在较大区别的。前者强调粮食的核心地位,后者更侧重蔬菜水果的营养价值。笔者没有资格妄加评论,只是说一下自己的看法,供大家参考。所谓粮食,主要是植物的种子。在世间万物中,种子所蕴含的生命力是最强大的。沉睡千年的睡莲种子,只要给予适当的条件,仍然可以发芽生长。放在头盖骨中的种子,只要有适宜的温度湿度,就可以完整地分开致密坚固的头盖骨。无论时间的久远,还是空间的狭小,都无法阻挡种子旺盛的生命力。相比而言,蔬菜水果更倾向于是植物表现出来的一种繁华的景象。繁华过后是衰落,种子后面是生机。

如果我们在选择饮食物的过程中,不注重结构的均衡,对某些食物过分偏好,身体 就容易出现问题。如对酒肉肥甘的过度偏好,常常会导致体内痰湿盛,出现心脑血管方 面的疾病。过分偏好生冷黏腻的食物,会促进体内阳气的消耗,加重怕冷、腹泻等阳虚 症状。

——量

仅仅保持食物的结构平衡还不够,还需要注意饮食量的适度。所谓“饮食自倍,肠 胃乃伤”。暴饮暴食者,在一番尽情享受之后,往往也要承受胃肠损伤的恶果。另外,太平盛世很少出现严重的饥饿现象,但在减肥风气盛行的今天,确实是人为的造成了很多饥饿的状况。这里同样无力劝慰什么,只说一句:对待自己的身体好一点,身体对我们也会好一点的。

——节律

除了质、量两个方面之外,饮食的节律也是非常重要的。一日三餐,按时进行,胃 肠都可以得到适当的休息,从而更好地工作。今天最容易打乱饮食节律的是两类人:一类太闲,零食不绝于口;一类太忙,所谓废寝忘食。前者胃肠始终不得休息,后者胃肠功能长期被抑制。久而久之,胄炎、溃疡的问题就会不请自来了。

2.情志

人有七情,喜、怒、忧、思、悲、恐、惊。正常的情志变化对人体是无害的,甚至是有益的。但是七情太过,对人体就会造成一定的伤害了。篇幅有限,我们这里仅以最常见的怒、思、恐三者为例,来说明情志过度对人体的影响。

——怒则气上

怒发冲冠,是对“气上”的最佳注解。人在大怒时,面红耳赤,暴跳如雷,拍案而 起,语声高亢,甚至连头发都立起来了。一切表现,都是人体之气向上升发的迹象。我 们的生活中其实是需要怒的,通过小怒,可以起到疏通气机的作用。如我们在观看激烈的奥运比赛时,常会随着中国队员的获胜而欣喜,随着失败而感慨愤怒。通过这样的方式,就可以让自己心中郁积起来的不良情绪得以适当的宣泄,从而有益于自己的身心健康。然而,大气伤身,大怒伤肝。过度的发怒,木性升发的太过,对肝血就会造成很大的消耗。此时最需要的是冷静,是用水的阴柔滋养,来缓和亢盛上逆的肝气。

——思则气结

当一个人有心事,会变得茶不思、饭不想。中医认为,人在思考问题的时候,神处 于很活跃的状态。而神的活动,是以消耗五脏的精血物质为基础的。我们常把自己用心书写的文字,说成是自己心血凝聚而成,就是这个意思。现在精血主要用来支持滋养神的活动,全身的气血运行就相应地迟缓下来,从而出现了所谓的'气结”。用现代医学的观点来分析同样很好理解,人在思考问题时,脑的耗氧量剧增,血液大部分都流向脑,其他脏器的供血相对减少。消化系统的供血量减少,胃肠蠕动减慢,就出现了上述的现象。

适度的思考有助于锻炼我们的思维,提高我们认识事物,分析事物的能力。但是思 虑太过,往往会加重全身气结的状况,进而影响脾胃的运化功能,造成身体的虚弱。这 时最需要的是加强身体的运动,让一身的气血得以流通。

——恐则气下

经常在电影里看到这样的镜头,一个怯懦胆小的人,被手枪抵住头部,很快发现裤 子湿了。这就是一个很典型的“气下”的表现。人在受到惊吓时,心生的恐惧会令一身之气向下走,常表现出欲解小便的现象。中医认为,恐伤肾。肾气不足,无法囿摄,就会出现小便,甚至二便失禁的表现。

3.劳逸 

——过劳

我们常常听到“五劳七伤”的说法。其中的五劳,即久视伤血、久卧伤气、久坐伤 肉、久立伤骨、久行伤筋,就是典型的由于过劳引起的疾病。实际上,过劳的问题,还 可以从一个更广泛的角度来理解。长时间看书,眼睛就会过劳;长时间伏案工作,脖子 就会过劳;长时间敲键盘、点鼠标,手的筋脉就会过劳;长时间站立,腰腿就会过劳……实际生活中,这些“局部”的过劳,给我们的身体所造成的危害,往往比全身性的劳累更常见一些。

除了身体(包括整体和局部)的过劳,还有精神的过劳。现代社会,经济飞速增长 的背后,是毎一个社会成员都在拼命地工作,绞尽脑汁地思考通往财富的道路。在这样的社会背景下,每一个人都承受着空前的精神压力,在这些压力面前,精神常常是被过度消耗的。

——过逸

过劳不好,反过来,过分的安逸,对人体同样不是件好事。身体的过分舒适,缺少 运动,会让全身的气血运行迟缓,脾胃功能减弱,出现一身的虚弱表现。或者脾虚无力运化水谷,气血无从化生,骨瘦如柴;或者脾虚运化不利,水湿停聚,一身虚胖。如果是精神上没有半点压力,过度安逸,会让人丧失斗志和进取心,智慧蒙尘,庸碌无为。经过以上饮食、情志、劳逸等方面的“邪气”干扰,正气不断地被损耗,人体内常会出现以下几种病理产物:气滞、血瘀、痰湿、食积等。这些产物给人体的健康带来了很大的威胁,成为今天众多疾病发生的直接原因。在下面的诊法和辨证的章节里,我们还将一起认识这些邪气致病的特点,以及如何对这些邪气进行辨识等知识。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