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00陈何芳:教育学硕士生眼中的“差导师”是什么样
关键词:教育学硕士生;“差导师”
摘 要:教育学硕士生眼中的“差导师”,在指导频率、指导能力和指导风格方面体现出质量缺陷。首先是指导频率上因自顾不暇而“不管学生”;其次是指导能力上因缺乏经验而“力不能及”;最后是指导风格上因需求相悖而“不相匹配”。
和谐的师生关系是研究生教育中开展有效教学科研活动的重要条件,也是社会、学校、教师和学生的共同期望。良好师生关系的形成,对实现大学精神、培养创新型人才、提高研究生教育质量和加强学术道德建设,都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遗憾的是,良好的师生关系需要一定的前提,不良的师生关系并不罕见。通过对A校b院教育学硕士生的调查,可以发现他们眼中的“差导师”具有一些普遍特征。
一、指导频率上因自顾不暇而“不管学生”
调查中一位学前教育学的硕士生S1讲述了自己导师存在的问题。学前教育学是A校教育科学学院发展最好的专业,所以这个专业的研究生在录取时分数非常高。学前教育专业在本科阶段重视琴棋书画和唱歌跳舞等实践方向的培养,到了研究生阶段开始注重理论培养。S1就是因为不喜欢学前教育本科阶段那些实践技能,才选择继续读研,认为这样才能继续留在自己喜欢的学前教育领域,力图做出一些自己的贡献。但是到了研究生阶段,她感觉在学术上并没有什么起色。主要是导师不管学生,跟学生说“想干啥就干啥”。这样说的原因,主要是导师太忙,一个学期就给学生开一两次会。而且这位导师后来出国了,师门弟子们更是爱干啥就干啥。S1向导师请教具体问题,比如怎样拓宽知识面、在学术研究上如何下手等,导师并不直面问题,只要求她掌握好课程知识,并不给出具体指导意见。S1认为自己遇到的是“差导师”,因为指导频率太低、没有实质性指导意见。导师自己每天都很忙,忙于做项目,忙于写论文,忙于出国交流,对于自己所带的研究生直接“放养”,没有尽到“教书育人”的职责。
二、指导能力上因缺乏经验而“力不能及”
调查中另一位硕士生S2讲述了对于“差导师”的理解。她对于导师同样持有高期待,读研之前认为研究生期间应该跟着导师做项目,不停地做研究。但是入校后才发现导师没有项目;本以为读研可以学到很多知识,提高自己的科研能力,最终毕业时才发现自己好像一无所获。她认为自己的理想落空,很重要的原因是导师指导不力。S2对数学比较感兴趣,入校前跟心仪的导师联系过,但录取时,却被调剂到了一个做音乐研究方向的导师门下,而且是导师的第一届硕士生。可能因为是第一届,导师对很多情况都不是特别了解。另外导师在S2就读期间,还怀了孕、生了孩子,对学生们不怎么上心。S2在求助于导师方面做到了积极主动,但导师常常不回信,或者虽有简单回复但语焉不详。由于导师是新手,缺乏指导经验,对于重要时间节点也把握不准,让学生们也跟着节奏紊乱,感觉茫然。这位硕士生用“无助”和“被抛弃”来表达对导师指导的不满,认为其工作经验不足,不能按学院的正常节点完成学业和论文指导,差点耽误了自己的正常毕业。在这种师生关系中,学生有强烈的求学意识、希望在读研期间做出一定的学术成果;而导师刚好身处学术发展的“逆境”,在经验和时间精力上都有欠缺,加剧了学生的不满。
三、指导风格上因需求相悖而“不相匹配”
跟S2类似,另一位感觉遇到“差导师”的学生S3,也属于挑选导师失败,被调剂给了其他导师。他的导师的最大特点是“不搞学术”,主要忙于校外培训,在研究上偏重于实践调研,其科研项目和论文发表在同级别导师中处于劣势。而S3又特别想做学术,感觉不能得到导师及时有效的指导,未能得到导师的实质性帮助。S3觉得选导师的制度不太合理,因为那些搞学术的老师选中的学生,很多也是不搞学术的,只是想拿硕士学位方便找工作。他认为应该参照学术志向分导师,这样师生才能实现双赢。而自己的状况就像是“反着配”,导致自己得不到很好的指导,而专心学术的老师也可能因为学生无心学术而缺少助手,最终形成师生资源的互相浪费。S3还认为,自己的导师并不是在学术方面不进取、在育人方面不作为,实际上还是导师的研究方向与自己的兴趣点不契合,研究领域的分歧导致指导不力。所以他认为,自己的不利处境源于“师生匹配失败”。的确,在当前的研究生导师分配制度中,如果师生相处中没有出现较大的问题,一般很少有中途更换导师的情况。制度层面一般也缺少更换导师的明确机制和路径。因此,当研究生感觉自己和导师在研究关注点上存在分歧时,往往选择“各人忙各人的”,在三年后毕业时带着无奈和遗憾离开校园。而S3读研期间一心向学,努力奋斗,取得了不俗的学术表现。但他对导师以及b院都持负面评价,认为自己没有得到足够的学术指导。
在研究生教育中,导师制是一种主要的教育培养制度。导师在研究生读研生涯中扮演着重要角色,这种导师和学生的关系,既有传统意义上师生关系的共性,又具有自身的独特个性。如果这种关系不能正常建立并健康发展,将会对研究生的专业成长造成沉重的打击。理想与现实的落差让很多硕士生陷入到对学术前途的迷茫与失望中去。这一落差的填补,既需要相应的制度设计来保证导师和学生的匹配,也需要导师尽职尽责加以悉心指导。而研究生这一方则应该做到在任何情境下都能坚持求知问难,对自己的人生负责,毕竟自学也是研究生学习阶段的重要环节。自学并向其他老师积极求教,也是弥补导师缺陷的一种补救方法。
总之,教育学硕士生眼中的“差导师”,通常表现为在指导频率上“不管学生”、在指导能力上“力不能及”、在指导风格上“不相匹配”。这种逆境需要硕士生付出更多的努力,进行自我弥补和向外求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