赤水“桥上桥”的上桥建于何时?
邮箱:3125136050@qq.com
赤水“桥上桥”的上桥建于何时?
作者:闫广勤
赤水街西头,华州区与临渭区交界的赤水河上,双桥上下相叠,横跨赤水河,形成“桥上桥”的奇观,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各种介绍“赤水桥上桥”的文章,大多是记此桥建于清康熙六年(1667),到清道光十二年(1832),由于山洪挟泥沙而下,河床渐高,桥孔壅塞,因而在原桥之上又砌石增高,从而形成桥上桥的奇观。其资料基本来源于成书于清光绪八年(1882)的《三续华州志·山川志》。此桥的下桥建于清康熙六年(1667),没有问题。而上桥建于清道光十二年(1832)是错误的。
《三续华州志·山川志》原文是:“赤水桥自康熙丁未中丞白公捐金创建,至道光中百六十余年,河身渐高,桥眼壅塞,水难流畅,以致堤岸屡决,淹没民田无数,赤水南北几成泽国,居民苦之。壬辰岁,郡侯张公禀请道宪,捐集多金,派武生梁清选、耆民马声远等,督工重修,砌石增高,两边添设石栏,以防车马倾陷,自是河流复畅,藉免冲决。”
文中“康熙丁未”即康熙六年(1667), “壬辰岁”即道光十二年(1832)。 “郡侯张公”, 据《三续华州志·官师志》指华州知州张坦。《三续华州志·官师志》记其“道光元年实任”,曾“捐廉重修赤水桥,从渔村川(今大明川道)开道,自千顷漫(今大明马厂)运石。”又据《三续华州志·艺文志》中鄂山所撰《重修庙学碑》,道光三年(1823)时,张坦在华州知州任上。据《三续华州志·官师志》,道光十二年(1832)的华州知州是龚启。
由此可证明张坦修赤水桥的上桥时间,应在其任期内的道光元年至道光三年之间,而不可能是道光十二年。道光元年至道光三年之间的道光二年为壬午岁。《三续华州志·山川志》所记的“壬辰岁”,应是“壬午岁”,可能为作者笔误。
因此,“赤水桥上桥” 建上桥的时间,应记为道光二年(1822)。
原文来源:作者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