贾母和林黛玉


贾母和林黛玉

耿进东

贾母在贾府是最高权力的拥有者,高高在上,不能说决定大观园或者贾府的每一个人命运,但是他的喜好亲疏绝对是影响了别人的命运,比如说她的疏远影响了尤二姐。而孤女林黛玉的命运走向,从某种程度上完全把握在老太太手里。那么围绕林,贾母的爱是真是假,是多是少,是否对她的死亡负有责任呢?

一、贾母的爱真而深

林黛玉的母亲贾敏是贾母最疼爱的女儿。贾敏病逝之后,对女儿留下来的唯一遗孤林黛玉,贾母马上命人把她接到府中亲自照顾。贾母爱黛玉一方面是出于本能,另一方面也是一种责任,贾母对林黛玉的爱到底有多深,通过以下几个细节就能看出来:首先林黛玉刚到贾府时,把她,安排在自己的套间里,和宝玉一样规格相待,贾母就把自己亲自调教的丫头紫鹃给了黛玉差使。在贾府,只有宝玉的丫头袭人和晴雯,原本都是老太太房里的丫头。可见是没有把她当做外人。其次,怡红院的小丫头去给林黛玉送茶叶,正好碰到贾母派人来给外孙女送钱使,于是林黛玉就抓了一把钱给怡红院的这个丫头。元宵佳节,晚上放烟花。大家都知道林妹妹身体娇弱,禁不得斑驳之声,贾母便把她搂在怀里。第三、入秋之后,黛玉咳疾犯了,宝姐姐劝黛玉吃燕窝,还派婆子给黛玉送来一包燕窝。后来宝玉想着:总是吃宝姐姐的燕窝也不好,于是就在贾母那里透了一点风声,然后贾母就派人每天来给黛玉送一两燕窝。贾母对这个外孙女真的很上心,要什么给什么。

二、真与深的背后

说到底,贾母在贾府为林带来的只是家而已,更多的只是物质。如贾母带着刘姥姥一行人来到潇湘馆时,她人说潇湘馆糊窗子的纱旧了,贾母要用珍贵的软烟罗来给外孙女糊窗户了。黛玉要的不是珍贵的银红色的软烟罗糊窗子。对精神的追求远远高于物质。

林黛玉来到贾府她的法定的监护人,是贾母。一如今天我们看到的,一些父母外出打工了,在爷爷奶奶帮助下的留守儿童。巨大的年龄差距下,很难有精神上的交流于沟通。孩子没有或是缺少心灵的慰藉和温暖。成长中的林黛玉缺少的母爱。少女精神发育不完整,沈从文《边城》中孤女翠翠经常无缘无故地哭,她爷爷有时是看不懂这个雏儿的。出现在四十五回,林黛玉心血来潮认薛姨妈为妈。绝对是一时的感性的冲动,也可以看出黛玉的茫然和孤独,她从第四回薛宝钗来到贾府她就绝对清楚地认识到那是她生命中最大的敌人。

因为太孤独了。所以林黛玉才有了《葬花词》,“一年三百六十日,风刀霜剑严相逼”,才有了《秋窗风雨夕》,才有了冷月葬花魂。我们认为贾母是很爱林黛玉的,血浓于水的亲情不可否认,但是黛玉和贾母彼此间基本没有那么多言语上的交流,让人总觉得缺少精神的交流,多少有些隔膜。

三、谁是林黛玉最可依靠的人

林黛玉最可依靠的人:出现的选择项分别是贾母、宝玉、紫鹃、薛姨妈。首先,黛玉自己妈死了。认薛姨妈为干妈。薛姨妈给过她温暖,但是薛姨妈不是最可依靠的人。紫鹃好像黛玉也离不开,但是她只是她的忠诚的仆人,生活的助手。最多就闺蜜。很多人会认为宝玉是林黛玉最可依靠的人。没有疑问,宝玉当然她身体和精神的归宿。但是贾府的宝玉他有父母,有祖母,有自己贵族生活娱乐婚配的游戏规则。他不能想聂赫留朵夫那样游走于社会各部门之间,不能主宰自己的财富,不能把握自己的命运,更不要说成为黛玉最为可靠的人。结局事实也证明了。

最后,林黛玉在大观园里最可依靠的人,只能贾母。贾母始终把林黛玉当作自己人,林黛玉最终要的是贾母把自己当作宝玉的人。所以,贾母最终也不是林黛玉最可依靠的人。

四、贾母的选择与责任

贾母生活的当下是男权社会,作为贾府的最高统治者,她有责任和义务为宝玉挑选最佳的配偶,维系家族的传承,当薛宝钗出现以后,以薛宝钗的家庭背景和个人资质,贾母本能的意识到这是宝玉最佳的婚配对象,贾母曾出资20两银子给宝钗过生日,在未婚的,堪为婚配对象的,只有宝钗享有这份殊荣。足以标明宝钗在贾母的地位。

从某种程度上,王熙凤是可能成为林黛玉的精神之母。她支持林黛玉,因为她和王夫人的关系,而特别喜欢宝玉,爱屋及乌,她是铁杆的拥林派。最后在贾母诱导下改变了路线,成为掉包计的策划者,参与黛玉爱情谋杀案。

贾母一开始就和元春的意见高度保持一致的——拥薛派。贾母的选择坚决而明朗,她是绝对聪明的老太太,何况宝黛之恋几次闹出那么大的动静。

至于小说最后,贾母成为掉包计的施行者,让宝玉娶了宝钗,未必是曹雪芹的本意。这绝对是贾母的本意,贾母是不支持宝黛结合,也是可以从给宝钗过生日,对待薛宝琴饮食安排,打听邢岫烟,清虚观打醮张道士提亲,但黛玉的命运是泪尽而逝,所以贾母也无可奈何,所以应该是这样的结局才对。

总之,贾母从情义上,对黛玉是肯定的,但是从家族的利益上,她是清醒的而理智的。黛玉的悲剧,在于她个人的宿命,爱错了人;也是社会时代的悲哀,生在深宅大院里,没有别的人可供她爱了。不能责怪贾母,即使她有父母在,她的爱情依然可能是悲剧。

 作者简介:耿进东,现就职于江苏省板浦高级中学。长期从事高考文科班语文教学,领着学生们读熟读《红楼梦》,奔走于江苏高考之路。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