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寿善教授辨证慢性肝病的诊疗规律及转录组学分析

目的HBV感染的病程一般为HBV感染-肝炎-肝硬化-肝癌。中医药在慢性肝病的诊疗中发挥重大作用。为探讨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及乙型肝炎肝硬化在中医诊疗方面的规律特点及潜在的生物学特征,本研究拟开展两方面研究:基于数据挖掘探讨吴寿善教授在慢乙肝及肝硬化诊疗中的证候分布、用药规律,揭示慢乙肝和肝硬化在证候分布、遣方用药方面的差别;基于血小板RNA-seq探讨慢乙肝进展至肝硬化阶段潜在的生物学特征及相关信号通路。方法第一部分:在吴寿善教授诊疗时录入患者一般资料及诊疗信息,筛查符合纳排标准的处方数据完成数据处理,数据导出后用Microsoft Excel2007对采用证候分布和用药频次进行统计分析,采用关联规则分析药物的配伍规律、核心处方。第二部分:纳入湖北省中医院中医肝病研究所慢性病健康管理平台部分健康人群、慢性乙型肝炎患者、乙型肝炎肝硬化患者三组人群。采集外周血血小板后提取RNA。经质量控制后进行建库测序,比对人类hg19参考基因组序列。将FDR<0.001且差异倍数≥1.5作为标准筛选差异表达基因。最后,对差异基因进行GO、KEGG、PPI等生物信息学分析。

结果第一部分:挖掘吴寿善教授治疗慢乙肝中药治疗处方数据259例,湿热蕴结证为其最典型证候;

茯苓、茵陈、陈皮、丹参、连翘的用药频次及关联性较高,核心处方主要是蒿芩清胆汤、大安丸等加减。收集吴寿善教授治疗肝硬化处方数据894例,

肝郁脾虚证为诊疗中最典型证候。茯苓、白术、甘草、丹参、茵陈频次及关联度依次靠前,核心处方以

健脾丸、半夏白术天麻汤加减为多。

第二部分:测序分析显示,测序所得到的总的读段数达到1.8-3.1千万,具有较高的覆盖度和均匀性。在健康人-慢性乙型肝炎、慢性乙型肝炎-乙型肝炎肝硬化人群中差异表达的基因分别为144、103个。生物信息学分析方面,GO富集结果显示慢性乙型肝炎上调转录基因在分子功能上与RNA相互作用/结合、蛋白质特异性相互作用/结合及维持核糖体完整性等相关。而下调差异转录基因的生物学过程主要与肌肉收缩相关。乙型肝炎肝硬化表达上调的基因主要在生物进程方面参与氧的转输、过氧化氢反应等。一致性下调基因中,主要富集在表皮发育、ATP合成等生物过程。KEGG分析表明,慢性乙型肝炎上调基因主要富集与核糖体信号通路,下调基因主要涉及到细胞黏附、脂质代谢及氨基酸代谢通路方面。乙型肝炎肝硬化上调基因大部分被富集到Hippo信号通路,表达下调的转录基因主要富集的信号通路在氧化磷酸化。PPI网络分析结果提示,慢性乙型肝炎的蛋白质互作表现出核糖体家族处于核心节点,而乙型肝炎肝硬化阶段角蛋白家族位于关键节点。结论1.数据挖掘分析了吴寿善教授诊疗的慢乙肝湿热蕴结证为最典型证候;肝郁脾虚证为肝硬化最典型证候。慢乙肝到肝硬化的证候要素从“毒”发展至“毒、痰、瘀、虚”。吴寿善教授治疗慢乙肝从湿热着手,善用清解解毒利湿药;治疗肝硬化主要从调理肝脾着手,注重调理脾胃,培补中焦,肝脾同治。

2.转录组学分析主要从生物信息学层面提示了核糖体家族在慢乙肝阶段对细胞周期的调节作用;肝硬化阶段Hippo信号通路的显著富集提示了病情进展阶段肝细胞凋亡和再生障碍,也提示了肿瘤发生的潜在危险。本部分研究中,乙型肝炎肝硬化阶段处于核心节点位置的角蛋白家族成员有待进一步验证其在肝硬化阶段的病理影响。...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