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方态度强硬,你还能坚持自己吗?心理学解析情感操控之虚假信息

一个男人出轨了,一系列出轨的迹象都摆在了女方面前,比如他频繁的跟一个他不认识的陌生号码联络;手机里有未删除的暧昧短信,以工作为由推掉约会新的日程安排,需要他每周周末都出差等等。

面对女人的推测,男方摆出一副正儿八经的样子,坚决否认,还一脸震惊的反击说他没想到妻子居然会这么想他,他只是想让他们的小家庭过得好一点,甚至不惜牺牲自己的业余时间外出挣钱,有时男方可能还会说他要肩负的责任太多了,所以身体会疲惫,会情绪低落,而妻子不但不体恤他,反而还胡乱猜忌、无中生有。

如果在上面的情形下,我们看到对方充满委屈、愤怒的表情,无比坚定的语气时,是否也会产生自我怀疑?在这种情况下,是应该相信自己的直觉、判断,还是该信任对方?我想对于很多人,都是个难题。也许有的人,甚至从自我怀疑走向了自我谴责,自责自己多疑、脆弱。

在这个案例里,其实包含着一种心理控制的手段——虚假信息。这种操控手段其实并不稀罕,表现方式也不只有刚才案例中的那一种。今天这篇文章,就和大家一起探讨一下虚假信息这种亲密关系中的“精神骚扰”。

01 虚假信息的伤害

在刚才那个关于虚假信息的典型案例中,我们可以发现一点:虚假信息给人带来的伤害,最大的一点是会激发我们的焦虑情绪,因为我们分不清楚到底应该相信自己还是应该相信对方。事实上,不管是做出哪一个选择,都会造成一定的不良后果——如果选择相信自己,则意味着自己的婚姻处于危险之中;如果选择相信对方,就等于是压抑了自我真实的感觉,这会让自己陷入一种非常糟糕的体验当中:虽然我不知道该怎么说,但是我切切实实的感受到我的感受,和对方强加给我的“现实”是冲突的。这种矛盾让我无所适从。

也许有人会说:当然是相信自己了。但事实上,并非所有人都对自己的观点、直觉、判断,有无比清晰而坚定的信念,能够坚定不移的相信自己。

在我们的成长过程中,如果自己的想法总是被压抑,不允许表达(一旦表达就可能面临批评的危险),那么我们就会习惯于沉默,并在内心有向“强者”认同的倾向,当一方态度强硬而坚定时,我们就会对自己充满怀疑。

这种现象并不只发生在亲密关系中,也不只发生在一方出轨进行狡辩的场景之下,这样的“控制与被控制”在人际关系中时有发生。举一个我自己的案例。

我有一个朋友A,她和我一起学习心理。她上课的时候因为过分投入,所以经常在下面接老师的话,这个行为对于一些人来说,是一种打扰,但是因为A表现得比较强势,所以那些人有点“敢怒不敢言”,老师在收到这些反馈后找到了我,让我以朋友的身份劝说一下A,让她上课时注意一点,别影响别人。我欣然答应。

可能在我眼里,这是一件非常简单的事:自己无意识的行为打扰了别人,经过提醒,以后注意就是了。但没想到,当我向A提出这个建议的时候,她不但非常强硬的拒绝了我,而且还使用了心理学的理论和我辩论,她说:谁的情绪谁负责。他们有情绪,是他们的事,我不能为他们的情绪买单,让他们自己想办法处理。

我一时语塞。我觉得她说的不对,但是又好像有点道理。这件事不但引发了我和她课下长达一两个小时的争论,还极大的干扰了我之前坚定的判断,让我产生了自我怀疑。

最后,由于实在无法处理我内心的困惑,我找老师做了一次咨询。在咨询中,老师解答了我的困惑:首先,“谁有情绪谁负责”这句话是对自己的要求,是一个人自我负责的表现,而不是用来要求别人的。其次,一个人的行为,可以从心理层面和道德层面两个方面来进行解读,从心理层面来说,每个人的任何行为的发生,都有其自身的合理性,也就是在ta自己的认知体系和防御系统里,ta的行为都是合理的。但是从社会道德的标准来看,则有另外一套普世的判断标准——比如上课随便说话,从道德标准来说,是不符合上课规则的,这样做对别人造成了干扰,应该修正。

原来,A使用心理学的原理来为自己的行为辩解,是将心理学工具化,从而使自己的行为合理化的表现,但是这种说法却忽视了道德层面的标准和要求。

心理学不是用来“修理”别人的,而是用来“修正”自己的。

在这个案例中,在当时A的成长阶段,她做出这样的选择比较符合她当时的心理发展水平,而且她也并未对我进行有意识的操控,但我们的争论本身,都是希望说服对方按自己的要求来,这本质上是一种无意识控制。

可以说,控制无处不在。

02 虚假信息的原理:利用人类的认知缺陷

从某种意义上说,A当时的话也算是一种虚假信息——即“以不全面的认知覆盖所有”,也就是以偏概全。虚假信息的本质,实际上正是利用了人类的认知不足。从孩童时期开始,人类就倾向于在得到别人的确认之后再去相信自己的感觉,所以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ta会不断向周围的人提问,因为ta潜意识里认为别人知道答案——这正是成长中的关键一步:孩子需要依靠外部世界,特别是他身边的成年人来确认自己的答案。这个过程用来帮助孩子相信自己,相信自己的感知。

事实上,认知的建立是必须经历这一步的。但是,建立认知永远是一个“正在进行时”。

为什么有的人在虚假信息面前很容易崩塌,产生自我怀疑?这与成长环境密不可分,如果一个孩子在早年就经常受到虚假信息的毒害,那么ta在长大后也可能会出现认知不足,更容易成为虚假信息的受害者,甚至出现心理问题。

在这里,有必要举个例子,说一下孩子是怎么受到成人虚假信息的毒害的?这里面涉及父母的共情能力。比如一个孩子摔了一跤,哇哇大哭,如果家长缺少共情能力,或者自身无法接受“弱者”的投射,他就可能会有这样的反应:别哭了,一点都不疼,你是男子汉,快起来吧。

家长的这种反应,实际上是否认了孩子真实的感受,这样做,一方面会让孩子感觉到自己不被共情,感受不到情感的支撑,另一方面,也是在无形中鼓励孩子否认自己的真实感受,用“理智”替代“感觉”,这样的人,长大后也大概率会成为一个情感冷漠麻木的人,只讲道理,无法共情感受。

活出真实的自我——这句话可不是说说那么简单。

事实上,成年人也同样需要别人来确认自己的感知——如果一个人对自己超级自信,100%的相信自己的感觉和判断一定是“真理”、“真相”,那这样的人,就会陷入另外一种不自知的狂妄之中,这同样也是人格失调的表现。

在亲密关系中,还有一个较为特殊的因素,也会容易制造虚假信息:因为亲密关系一般来说是二元、封闭的体系,没有第三方的存在,所以,当对方信誓旦旦的说出一些言之凿凿的话语时,我们很难去求助第三方(第三只客观的眼睛)来帮助我们进行判断。

所以,有很多被虚假信息操控的人,最后是在咨询师那里才获得了揭秘真相的答案,而在此之前,她始终处于一种自我怀疑的混乱状态当中。

03 虚假信息制造的“沟通陷阱”

在生活中,有比较常见的一种虚假信息的表现形式,是推卸责任,这既是一种控制对方的手段,同时也包含着虚假信息。举个例子:

一对二婚夫妻,妻子向丈夫抱怨,丈夫与前妻生的女儿对自己的态度有问题,感觉孩子对自己不够尊重。经常不经过自己同意,就随意拿自己的东西,使用自己的化妆品等等。这时,丈夫的回答却是:“相比起来,你的告状才是大问题。如果你不跟我说这件事,就不会有这样的问题了。”

丈夫用转移话题的方式推卸了他沟通纽带的作用,这样指鹿为马的现象会使对方陷入沟通陷阱,这种现象十分常见,其背后是心理的防御在起作用。

有这样一个案例。丈夫做饭,并使用了一个有霉点的盘子装馒头,将其端到了桌子上。妻子发现后非常生气,指责丈夫“每次都这样,干活的时候就不能认真一点吗?”,面对指责,丈夫也竖起了防御,于是两个人开始抬杠。

丈夫说:你觉得这样的馒头不能吃,那是你的标准和我不同,我觉得把皮撕掉就可以吃。

妻子说:你家的规则是能吃脏东西,是吗?那给你屎,你能吃吗?

丈夫说:能啊。

两个人陷入争论。妻子认为丈夫回避问题——明明就是做错了,用发霉的盘子装了馒头,还死不承认,各种狡辩,这很令人生气。丈夫则坚持说是妻子对他实施了控制,用她自己的标准要求别人。

在这个案例中,丈夫的确是在回避错误,他被妻子指责“做错了”的那一刻,勾起了早年因为做错而被惩罚的恐惧,所以他不肯承认自己的“错误”。但是妻子潜意识里希望“用指责的方式让对方认错”也同样是一种不可能实现的妄念——让一个人承认错误甚至改正错误,只有在一种宽松的、令对方感觉舒适的环境下才能实现,而不太可能在对方充满防御、紧张的时候实现。可以说,两个人共同让彼此陷入了沟通的陷阱中。

除此之外,还有一种常见的沟通陷阱,是用“你信不信任我”替代对真实的事实的追究。

比如其中一方说:“你这么说就是不信任我!”,或者“我没有办法继续和一个根本不信任我的人生活在一起”,来威胁对方相信ta,放弃自己的判断,这实际上是一种偷换概念的情感操控,在这种沟通陷阱的背后,实际上是操控者利用信任来避开“相对原理”,向对方传递虚假信息。

04 如何避免虚假信息的操控

从以上可以看出,虚假信息的操控主要是利用了被操控者的认知不足。不管是何种类型的情感操控,被操控的一方,都处在心理较为脆弱的一方,他们更容易自我怀疑,对自己的判断比较没有信心。

所以,识别虚假信息是避免被操控的前提,而坚定自己正确的判断,则是避免被虚假信息操控的关键。可以从以下两个方面入手:

  • 相信自己的感觉

  • 谨慎细心的求证

的确,很多人在成长过程中,没有形成一个比较坚定地“我很好”的信念,这样的“空心人”即使在长大后有了很多社会成就,但内心依然是空虚的,对自己始终不能相信。这需要通过各种方式完成之前欠下的功课。

不管是通过伴侣、抚养孩子,还是自己,都可以完成对自我疗愈和成长。提升认知,不断关注自己的情感反应,尝试接纳自己,从外界吸收正向关注.......这些方式,都是疗愈自己的办法。

无论到了什么时候,都要先相信自己的感觉,我们的感觉是真实的,所以与其说是相信自己的感觉,不如说是接纳和尊重自己的感觉。

也许有人会说,如果我自己的感觉是出于防御,所以根本不对,与客观事实不符,难道我也要盲目相信自己吗?

事实上,我们相信的是自己真实的感觉,不管这种感觉是否与真实世界相符,还是通过防御机制过滤后的感觉,我们首先要接纳和尊重它们的存在,因为存在即合理。但是,在我们根据自己的感觉做出判断、行为的时候,则需要加上另外一个步骤:谨慎求证。

这时候,我们需要更客观的、尽量使用祛除防御的眼睛审视自己的判断是否正确,判断自己接下来的行为究竟是出于防御,还是具有建设性和成长性的?

虽然道理说出来很简单,但是具体的实操,却需要用时间来打底、带着觉知,不断“纠错”。正如前文所说,认知,永远是一个正在进行时。

【写在最后】

虚假信息,是一个听上去很容易理解,但其实展现形式很丰富的概念。我们对一个概念理解的越深刻,认知的范围越广泛,对其的觉察能力就会越强,反之亦然。

所有的修行其实都在生活里,很多人让我推荐书籍,我觉得书籍的理论确实很重要,这可以扩大我们原有的认知范围,但是书籍当中的内容是否真正能够起效,还取决于能否知行合一。

学习不是一件割裂的事情,并非是把看书算学习,其余时候该怎么生活就怎么生活。事实上,真正的学习是无时不刻不在进行的,它蕴含在生活里,包含在我们对生活每一个细小的事情的感知里。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