修身对联八副3
修身对联八副3
君子之泽中约有3个方面最值得称善,即诗书之泽(文化教育)、礼让之泽(礼仪谦让)、稼穑之泽(重视农耕)。一个人要在社会上立身处世而且影响后世,就需要慎重对待这3件有重大意义的事情。
05、怒气伏宽,用宽自然少怒;
劳心喜逸,处逸慎勿忘劳。
此联选自清代石成金《传家宝·联瑾》
上联的“怒气”,指愤怒的情绪。“伏”,通服,指佩服、服气,或指降服、屈服、服从。“宽”,指宽厚,度量宽宏。宋代晁说之《晁氏客语》:“惟有德者能以宽服人。”上联意谓愤怒的情绪能被宽阔的胸怀所降服。人生气时,精神紧张,情绪波动,心跳加快,呼吸急促,血压上升,因此清代养生家曹庭栋说:“人借气以充其身,故平日在乎善养。所忌最是怒,怒心一发,则气逆而不顺,窒而不舒。伤我气,即足以伤我身。老年人虽事值可怒,当思事与身孰重,一转念间,可以涣然冰释。”
发怒几乎人人难免,怎样才能少怒和制怒呢?“用宽自然少怒”。所谓用“宽”,首先是要心宽。其次是怒上心头要善于“宽怀自解”。清人胡澹庵《颐人奇谈》收录的一首《西江月》很有意味:“不忍一时有祸,三思百岁无妨。宽怀自解是良方,愤怒伤心染恙。凡是从容修省,何须急躁猖狂。有涵有养寿延长,稳纳一生福量。”
下联的“劳心”,指动脑筋、费心思。“逸”,即安闲、安乐。意谓劳心的人喜欢安闲,“心逸,则日休(欢乐)也。”但劳逸要结合,劳苦与安逸要适度,如果“寝处不时,饮食不节,逸劳过度者,疾共杀之。”下联提醒人们:劳心者固然喜逸、要逸,但处逸忘劳或劳逸过度都是不利于健康的。
06、无贪心,无私心,心存清白真快乐;
不寻事,不怕事,事留余地自逍遥。
这是一副劝诫人们正确为人处事、修身养性的联语。
上联的“贪心”,即贪得的欲望。“私心”,即为自己打算的念头,或私心妄念。“无私,百智之宗也。”“心底无私天地宽。”而“清白”指品行纯洁,没有污点。苏轼《叶嘉传》:“叶嘉真清白之士也,其气飘然,若浮云矣。”也特指廉洁不贪污。《明史·温纯传》:“纯清白奉公,五主南北考察,澄汰悉当。”上联是说,为人无贪心,无私心,不为外物所诱,“不以感私伤神。”心存清白,廉洁自守,能保持这种高尚人格的人,就会感受到真正的快乐,不致有“身被名牵”“心为形役”的苦恼。而快乐则是人的心灵维生素,是生命开出的一朵花。
下联的“不寻事”,即不故意制造事端或找麻烦。“不怕事”,指不怕惹是非或不怕犯错误。苏辙曾云:“无事则深忧,有事则不惧。”清代申居郧也说:“人该省事,不可怕事。”“余地”,是指言论或行动中留有的可以回旋的空间。下联是说,人做事要有胆有识,敢于担当,既不惹是生非,又不胆小怕事,在处理具体事情上还要讲究策略,注意分寸,留有充分的余地。这样就能进退自由,应付裕如,获得逍遥自在的主动权。这是一种节制适度的平衡,是一种立身达人的智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