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经》中的养生原则!长生久视之道!

道家贵生,《道德经》是一部论述“长生久视之道”的书。

《道德经》提出的养生原则是;体道含德,养性统领养生;清静无为,精心怡养性情;知止自足,生活效法自然;守一处柔,锻炼合乎规律;居下不争,谦和对待亲朋。

这些原则,一直为后世养生学家所遵守,至今仍是指导养生的重要原则。

一、体道含德,养性统领养生

《道德经》指出:“道乃久,没身不殆”。又指出:“含德之厚,比于赤子”。是说体道含德生命才能长久,才能像赤子一样,充满生机。

和儒家“仁者寿”的主张相同,体道含德,从道而行,就会不妄想、不妄作、不孜孜追求名利,不刻意损害他人以肥已,为不欲执,施不求报,言、动、视、听,莫不含道,此所谓:“天地之所以长且久者,以其不自生,故能长生”。

道生长化育万物,尊道贵德,“夫莫之爵而常自然”。则德积化流,精神专固,功与道伦。可见,养生就是养道、养德,离开道撼修养,修身就失去其根。《道德经》主张以养性统领养生,是《道德经》养生学说的特点,也是中国养生学说的优点。

以养性统领养生的思想,受到历代养生学者的重视,他们对此进行了有益的阐发。《内经素问?上古天真论》说:“恬淡虚无,真气从之,精神内守,病安从来”。又说:“是以嗜欲不能劳其目,淫邪不能惑其心,愚智、贤不肖不惧于物,故合于道”。把合于道奉为养生的最高原则。(老子指归)说“游心于虚静,结志于微妙,归指于无为,故能达生延命,与道为久”。

把指导养生的要点归结为“与道为久”,可谓的论。《抱朴子、明本》说:“夫体道以匠物,宝道以长生者,黄老是也”。把养生归结为:善自修以成务,善取人所不争,善绝祸于未起,善济物而不德,善观民以用心,善居慎而无闷。把体道匠物,宝道长生做为最终目的。

《备急千金要方、养性序》把养生归结为:“夫养性者,欲所习以成性,性自为善,不习无不利也。性既自善,内外百病皆悉不生,祸乱灾害亦无由作,此养性之大经也”。王重阳同样主张以养性统领养生,达到性命双修。他说:“根者是性,命者是蒂”,又说:“养甲争如养性,修身怎似修心”。他的弟子们,都继承并发挥了这一主张。养性统领养生是《道德经》留给我们的宝贵遗产,是养生的基本原则和基本方法。

二、清静无为,清心怡养性情

思想保持清静,才能做到无妄为。《道德经》说:“归根曰静”,“知常曰明”虚静才能心如明镜。“孰能浊以静之,徐清”,静下来,各种杂念可以逐步排除,是“涤除玄览”的功夫。清静无为,才能“无为而无不为”。无为指的是不刻意求为,不勉强作为,不妄意乱为,不胡思蛮为,不背道胡为。

无为才能做到心清神明,精顺气平;才能做到“生而不育,为而不恃,长而不宰”,“功成而弗居”。身顺乎道,道不离乎身,才能保持良好心情,不为物喜,不为己悲,平静地对待人和事,屏除大喜大怒等情绪上的起伏。《淮南子.原道训》说:“所谓无为者,不先物也;所谓无不为者,因物之所为”。《淮南于?主术训》又说:“有为则谗生,有好则谀起”。

《庄子.秋水》认为无为就是顺天,有为则是以人灭天。“牛马四足是谓天。落马首,穿牛鼻,是谓人。故曰无以人灭天,无以故灭命。无以得殉名。谨守而勿失,是谓反其真。”

顺天合道,就不会自寻烦恼,不会干违背道的笨事,不会干庸人自扰的傻事,不会干恃强凌弱的野蛮事,不会干引火烧身的后悔事,不会干随心所欲的糊涂事。

顺应着道办事,不是把一切占为已有,不居功骄傲,不是为了主宰他人。“功遂身退”,与道合一,烦恼无由内生,嗜欲不因外起,如此怡养性情,心身兼修,会大大提高生命质量。

三、知止自足,生活效法自然

《道德经》认为,道是“淡乎其无味”。是平淡的:是朴素的,“信言不美,美言不信”:“大道甚夷”,是平坦的、公平的;道“不欲碌碌如玉,落落如石”,是居中的,无过与不及:是包容的,“知常容,容乃公”;是易知、易行的,“吾道甚易知,甚易行”。人应当按照道的要求处理日常生活。“道法自然”,道与自然是合二而一的。效法自然,知止自足,不以财利累心,不以声色乱志,行所当行,止所当止,就“可以长久”。生活起居效法自然就是效法阴阳四时之运行,“春夏养用,秋冬养阴”。

《遵生八笺》说:夏季摄生,“惟宜虚堂静室,水亭木阴,洁净空敞之处,自然清凉。更宜调息净心,常如冰雪在心,炎热亦于吾心少减。不可以热为热,更热矣”。其他季节亦应顺应其特点,自我调养。《抱朴予?极言》说:“是以善摄生者,卧起有四时之早晚,兴居有至和之常制”。高濂引用蔡季通《睡诀》说:“睡侧而屈,睡觉而伸,早晚以时,先睡心,后睡眼”。生动地体现了养性统领养生的原则。

在衣着与饮食方面,《道德经》提倡节俭,反对奢侈和过分追求嗜欲。它指出:“五色令人目盲,五音令人耳聋,五味令人口爽,驰骋田猎令人心发狂,难得之货令人行妨”。它要求“不贵难得之赞”,认为“服文采,带利剑,厌饮食,财货有余,是谓盗夸,非道也哉”。人应当知止自足,不要贪得无厌,“祸莫大于不知足,咎莫大于欲得”。一味追求锦衣美食,企望过“盗夸”的生活,不能养生,适足以害生。

人生活之中,总会遇到意外事件,如灾害,人祸、疾病等。对此,一是要有思想准备,“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顺利时要有忧患意识,困难时要能抓住转机。二是以平常心对待,既不被困难压垮,也不为机遇狂喜,保持镇定态度,“其安易持”。尽早发现意外事件的苗头“其未兆易谋”,“为之于未有,治之于未乱”。于几微之时做好预防,“图难于其易,为大于其细”。及时破解,避免造成大的伤害。

四、守一处柔,锻炼合乎规律

道存在生生不已的运动中,“虚而不屈,动而愈出”。运动锻炼要守一,即符合道。“万物负阴而抱阳,冲气以为和”。《养性延命录》说:“人欲小劳,但莫至疲,及强所不能堪耳”。锻炼就是使身体保持和的状态。人的炼养,应“专气致柔”,像婴儿一样,处于柔和的状态,是合道的。道不欲盈,“坚强者死之徒,柔弱者生之徒”。锻炼不宜过火,不宜强为。否则会遭受损伤,甚至造成“强粱者不得其死”的恶果。

此言深得《道德经》守一居柔之旨。表明锻炼要符合天地之道,要啬神,要劳逸结合。运动锻炼做过了头就会损伤身体。运动锻炼要遵从《道德经》的要求,知古始、知和、知常、知足,知止、知人,要自知、自胜、自爱,要不自生、不自见、不自是、不自伐、不自矜、不自贵。

根据自身的能力和特点,根据外部的环境条件,进行力所能及而又有益的锻炼,不要违背规律,伤害身体。要有自我控制能力。不听任自己或听任外部不负责任的鼓动,陷于伤身。要“用之不勤”,保持“流水不腐、户枢不橐”的状况,合乎自然,与道一致。

五、居下不争,谦和对待亲朋

生活在群体中,离不开社会的支持,养生同样如此。任何人都要和他人打交道,通过调整地缘、社缘、血缘和情缘关系,调整自己的心理状态和生活行为。养生如果不能正确对待和处理亲朋关系。就会给心理和生理健康带来严重影响。处理这些关系,首先要善待他人,处以公心。

“圣人后其身而身先,外其身而身存”。处人处事,应当把他人的事摆在前面,才能受到尊重,不会因利益纠缠和冲突,妨碍身心康宁。对人要一视同仁,平等看待,坚持公平原则。使他人“不可得而亲,不可得而疏;不可得而利,不可得而害;不可得而贵,不可得而贱”。

与人为善,不是拉拢一部分人,排斥一部分人。要“以百姓心为心”,“常善救人,而无弃人”。处理人际关系时要做到当劳则劳。当止则止;当动则动,当静则静;当慈则慈,当勇则勇。自然会“老者安之,朋友信之,少者怀之”。构建成和谐静谧的人际关系,既有好心情,又行为得当。心中无私天地宽,是养性的追求,也是养性的结果。

有公心就有包容。人是各种各样的,百人百性。有善者,有不善者;有信者,有不信者。“善者吾善之,不善者吾亦善之,德善。信者吾信之,不信者吾亦信之,德信。”包容,才能调解矛盾,才能感化他人,才能心地坦然,善于与人相处。像水一样,“善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经得起误会、讥刺和打击,用俗话说,就是能当恶水缸。具有包容精神,含垢守辱,保持平和心情,达自然之道,畅众生之情,理清脉络,不走极端。不受人际关系中消极因素所干扰,对于养生,十分重要。

处理人际关系,坚持诚信,就不会愧疚。“信言不美,美言不信”,诚动于中,言发于外。言而有信,承诺的就积极办,不用甜言蜜语去骗人,不随便许愿,不“轻诺必寡信”。骗人者,说得天花乱坠,希望通过欺骗,捞取好处。但他们心怀鬼胎,处处设防,时刻担心被人揭穿,像贼一样过日子。诚信的人,实实在在,说老实话,办老实事,做老实人。言行一致,活得实在,活得自在,活得信在。一切理直气壮,能达到养生的真境界。

不争是《道德经》常用的词汇之一,不争,一切从道,不与他人争名利、争高低、争胜负,澄神静思,不与他人闹无原则的矛盾,“夫唯不争,则无尤”。无尤则“心善渊,与善仁”,使一切归于平和。“江海所以能为百谷王者,以其善下之,故能为百谷王”。谦下与不争,“故天下莫能与之争”。有了不争之德,就能建立起良好的人际关系。人效法天之道,与社会相适应,就会取得社会的支持。“圣人之道,为而不争”,应当是养生中处理人际关系的座右铭。

由于利益之争。会产生怨和恨。消除产生大怨的根源,善于照顾他人的利益,不以私利损害他人利益,是处理人际关系遵循的原则。要“有德司契”,不要“无德司彻”,即施恩于人以防怨,不要背信弃义以种怨。

“天道无亲,常于善人”《道德经》提倡“报怨以德”,坚持这点,出于自尊自爱的地位,就不会招致人怨,就会宽心养神,给清静心神创造良好的条件。

“夫唯不厌,是以不厌。是以圣人自知不自见,自爱不自贵”。以怨报德,养成谦虚居下之德,除其躁妄胡行之欲,自知不自我表现,自爱而不抬高自己、自我贵重,不结怨,不招怨,宽容大度,自会心安神怡,行为有序,充分体现“道法自然”的精髓。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