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生的最高境界,竟然是这两个字!
本 期 导 读
近几年来养生的话题总是不断,但大家知道什么是真正的养生吗?养生的最高境界又是什么呢?
高质量的生命是活到「天年」
「天年」,是我国古人对寿命提出的一个重要概念,高质量的生命应当是活到天年,是养生的一个理想标准。
多大岁数可以称之为天年呢?其实早在几千年前,充满智慧的中国人就能按照自然界的运行规律给出我们答案了。
《黄帝内经》认为「天年有定数」。如《素问·上古天真论》说:「上古之人,其知道者:法于阴阳,和于术数,食饮有节,起居有常,不妄作劳,故能形与神俱,而尽终其天年,度百岁乃去。」
《灵枢·天年》说:「人之寿百岁而死……百岁,五脏皆虚,神气皆去,形骸独居而终矣。」这个「百岁」说法是怎么来的呢?
我在《中医运气学解秘——医易宝典》中说是根据「大衍之数五十」来的(大衍,就是演天地之变。大衍之数,就是推演天地万事万物用的数)。正反阴阳各50,即100岁。而《尚书·洪范》说:「一寿,百二十岁也。」这个120岁来源于60甲子周期,正反阴阳一周就是120岁。
田合禄老师按照64卦和64个遗传密码规律来分析,人类的最大寿命上限是128岁。
但是,反观下我们身边,人们的平均寿命只有七八十岁,究竟是什么原因使今人比古人所预期的天年寿命减少了将近三分之一呢?这问题值得我们每个人去深思。
形与神的问题
《黄帝内经》的核心概念只有两个,那就是 「形」和「神」,其他论述都是围绕着形、神展开的讨论。这种形神学的「形与神俱」思想出现在《黄帝内经》首篇《素问·上古天真论》,所以只要读懂《素问·上古天真论》,则学习《黄帝内经》思过半矣!
「形」和「神」是中医基础理论的最核心概念,是建立在构建人体生命双结构事实上的概念,离开这个形神核心概念,中医就不复存在,中医理论在很大程度上可以说就是关于形神的学说。「形与神俱」是《黄帝内经》提出来的人体生命存活的唯一条件,也是人体健康的唯一标准。
1、什么是形呢?
人形指身体、形体,有形状、形象等,先天父母精卵是其物质基础。
「形」是人体生命存在之本,没有形体,人体生命就不存在。《黄帝内经》深入研究人之形体结构。
《灵枢·经水》说:「五脏六腑之高下、大小,受谷之多少亦不等……若夫八尺之士,皮肉在此,外可度量切循而得之,其死可解剖而视之,其脏之坚脆,府之大小,谷之多少,脉之长短,血之清浊,气之多少……皆有大数。」
《灵枢·本脏》说:「五脏者,固有小大、高下、坚脆、端正、偏倾;六腑 ,亦有小大、长短、厚薄、结直、缓急。」说明人是一个实实在在的实体,占有一定的空间,不只是有生化功能,还有组织结构,如五脏六腑、筋骨 、肌肉、皮毛、四肢百骸等,从而才有身体形象和概念。形器具有生化作用,如《素问·六微旨大论》说:「器者,生化之宇,器散则分之,生化息矣。」所以形器是「生化」功能的载体。
人体的形质组织结构,可以用示意图来表示,见下图。
2、什么是神呢?
「神」是天地气、味的产物。
《素问·六节脏象论》说:「天食人以五气,地食人以五味。五气入鼻,藏于心肺,上使五色修明,音声能彰;五味入口,藏于肠胃,味有所藏,以养五气。气和而生,津液相成,神乃自生。」
神在《黄帝内经》有明确的定义。
《素问·八正神明论》说:「血气者,人之神。」
《灵枢·营卫生会》说:「血者,神气也。」
《灵枢·平人绝谷》说:「神者,水谷之精气也。」
可知神存在于五气 、五味合和化生成的营卫血气中,血气是神的物质基础,以滋养濡泽先天形体。
3、形神关系
「形」来源于先天父母精卵合子,「神」来源于后天天地气味,只有后天之「神」与先天之「形」合一才是一个完整的个体人。
《灵枢·天年》说:「血气已和 ,荣卫已通,五脏已成,神气舍心,魂魄毕具 ,乃成为人。」
「神气舍心」就是指后天生成之神合于心,故云心主神。心主血与脉,神在其中。心输送血气给五脏机体组织,然后才有五脏之神和神的外在表象。
从生存角度说,神是第一位,气是第二位,形是第三位。形是先天之本,神是后天之本,后天之「神」滋养着先天之「形」,没有后天之神,先天之形就不能存活 ,所以养生之本就是养后天之神 ,故《素问》第二篇就是《四气调神大论》,道家《内经图》、《修真图》的丹田之说就是养神 。
神的作用有哪些?
神有两大作用:一是「神」舍于心而布「神」于五脏;二是「神」游走于经脉腧穴而游行于365节,365个穴位。
《灵枢·本神》又说:「血、脉、营、气、精神,此五脏之所藏也。」而五脏所藏的血、脉、营、气、精神都是归于心的,而神气舍于心,心主血脉,营入心化血,气推动血脉运行。
有了心神后,心神分布在五脏产生意、志、思、虑、智。五脏是形器,神通过心血布神于五脏,从而联系精气、津液、四肢、九窍、五脏十六部等脏腑及各种组织,构成完整的生命体。
养生的最高境界——养神
神来源于天地之气,所以养神要顺从天地之气。
《素问·上古天真论》说:「余闻上古有真人者,提挈天地,把握阴阳,呼吸精气,独立守神,肌肉若一,故能寿敝天地,无有终时,此其道生。中古之时,有至人者,淳德全道,和于阴阳,调于四时,去世离俗,积精全神,游行天地之间,视听八达之外,此盖益其寿命而强者也。亦归于真人。」
我们养神就是要「调于四时」阴阳,把握四时阴阳,呼吸精气,所以叫作「四气调神」。
《黄帝内经·灵枢·本神》归纳为:「故智者之养生也,必顺四时而适寒暑,和喜怒而安居处,节阴阳而调刚柔。如是则辟邪不至,长生久视」。指的是四时起居、情志心态、性格气质与养生的关系。
智者养生,就是能够让自己的衣食住行、生活起居顺应四季气候的冷暖变化;同时又注意调节情绪,没有过份的喜怒波动,并安心于日常平淡的生活,努力做到性格平和,就可以就会五脏神安,六腑气调,经脉通畅,皮肤致密,而致病的邪气也就无从侵入,自然可以健康长寿了。以上偏于养天之气。
《素问·生气通天论》还说要养地之味,「是故谨和五味,骨正筋柔,气血以流,腠理以密,如是则骨气以精。谨道如法,长有天命。」可见,五味平衡清淡有利于养生;反之,五味太过则不利于养生。
形神防治整体观
疾病是由形神失调引起的。所以治疗疾病就是调形、神、形神等不同层面的疾病,称为「守形神」。只有形与神相互协调,才能使人处于和谐状态。
《素问·上古天真论》还提到:「外不劳形于事,内无思想之患,以恬愉为务,以自得为功,形体不敝,精神不散,亦可以百数。」「劳形」、「劳神」都可以致病,只有不劳形和不劳神才可以活到百岁,因此《黄帝内经》提出了养神治神、养形治形以及形神共同养治的方针。
因为「神」是「形」的主宰,所以疾病的防治首先是调神,而神本源于天地四时,所以要依据四时来调神,所以《素问》设置了专篇的《四气调神大论》,继之以《八正神明论》、《六节藏象论》、《阴阳应象大论》等篇章。
而心血流向五脏,「气血不和」则神气不足,而百病变化而生,所以养神调神是治疗百病的根本。故云粗守形,上守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