架空领导第一步,做好这件事!知道就好,别乱用!

每天为你深度解读《资治通鉴》

《资治通鉴》秦纪三 第8卷

秦二世皇帝二年(癸已,公元前208年)

郎中令赵高恃恩专恣,以私怨诛杀人众多;

秦朝郎中令赵高仰仗着受皇帝恩宠而专权横行,因报他的私怨杀害了很多人。

恐大臣入朝奏事言之,乃说二世曰:“天子之所以贵者,但以闻声,群臣莫得见其面故也。且陛下富于春秋,未必尽通诸事;今坐朝廷,谴举有不当者,则见短于大臣,非所以示神明于天下也。陛下不如深拱禁中,与臣及侍中习法者待事,事来有以揆之。如此,则大臣不敢奏疑事,天下称圣主矣。”

因此恐怕大臣们到朝廷奏报政务时揭发他,就劝二世说:“天子之所以尊贵,不过是因为群臣只能听到他的声音,而不能见到他的容颜罢了。况且陛下还很年轻,未必对件件事情都熟悉,现在坐在朝廷上听群臣奏报政务,若有赏罚不当之处,就会把自己的短处暴露给大臣们,似此便不能向天下人显示圣明了。所以陛下不如拱手深居宫禁之中,与我和熟习法令规章的侍中们在一起等待事务奏报,大臣们将事务报上来才研究处理。这样,大臣们就不敢奏报是非难辨的事情,天下便都称道您为圣明的君主了。”

二世用其计,乃不坐朝廷见大臣,常居禁中;赵高侍中用事,事皆决于赵高。

二世采纳了赵高的这一建议,不再坐朝接见大臣,常常住在深宫之中,赵高侍奉左右,独掌大权,一切事情都由他来决定。

【解析】

从结果来看, 赵高弄死李斯,架空秦二世成为秦帝国的实际话事人,但是他的过程也不是一蹴而就的。

《资治通鉴》作为帝王书,对于各朝历史有删减,有春秋笔法,也有司马光夹带私活,但是核心的那些教导皇帝的东西基本上不会改变。而这一段出现,不是没有道理。

在现代,你获取信息的方式有很多种。但是在古代获取信息的方式,无非就是自己去看去了解(成本高效率低)、派人出去了解(间谍特务机构)、听下面人汇报(正常的官僚系统)。

不管是哪种渠道取得的信息。这些信息的作用,其实就以下三种,而放在现在依然也是如此,甚至针对个人都是如此。

1.决策需要

制定政策必须要知道各地是什么情况,收集信息就是对各地的了解。

否则你不知道当地的实际情况,制定政策就容易出乱子。比如《大明1566》中改稻为桑政策的失误原因之一就是对当地了解不足。

2.控制需要

对于地方,朝廷其实有一些距离,想要控制难免有点鞭长莫及。那么如何确保地方在朝廷的控制?

信息的作用也就体现了出来。

朝廷知道地方很多事情,知道的清清楚楚,地方在朝廷面前什么都瞒不住,试问这种情况下,地方敢耍小心思?

在朝廷面前都是个透明人,撅起个腚就知道要拉什么屎,还不乖乖的?

3.贯彻需要

朝廷的政令下发到地方让地方执行,这个时候信息的收集又体现出了作用。

地方有没有在干?是不是真心在干?干的怎么样?有什么问题?知道的清清楚楚。

地方连阳奉阴违的空间都没有,自然朝廷的政令意志就能贯彻落实下去。

假设个场景,你是公司老总,手下有个分公司。但是这个分公司什么情况,你不知道,你安排下去的事情他干的怎么样你也不知道,试问你觉得这个分公司还算你控制的吗?

之所以说这个,其实就是强调信息的作用。

做生意发财其实就是靠信息差、策划谋略成功其实也是靠信息差,基本上你会玩信息、玩信息差你赢的概率就会大大增加。

回到正题。

赵高看着秦二世从小长大,对他的性格了若指掌。加上秦二世本人并没有经历相关政务、实务的学习,对于政事说他是一窍不通一点都不为过。

赵高对秦二世说的话也有一定的道理。

首先,做领导要有威信,不能随意说话,所以你可以看到很多官员、领导开会说话都是讲的都是正确的大道理,言之无物很虚。因为这样说,不会留下话柄。大话空话套话莫过如此。

其次,做领导不能犯错,因为你犯错了,对威信是打击,会成为别人攻击你的切入点。所以古代皇帝为什么特别慎重下罪己诏。现代领导一犯错就要找人背黑锅,道理一样的。

最后,职责划分。皇帝不是专业的全才。之所以朝廷要文武百官,其实就是划分职责,专业的人做专业的事。要是出了问题都来找皇帝,要皇帝拿方案,要他们干什么?因此领导要少参与决策的策划,更多是参与最终拍板决策,在方案中选择。

《大明1566》中嘉靖皇帝这套玩的就特别溜,让臣下猜他的意思。干的好是嘉靖的英明神武,干砸了全是臣子的锅。这就是权术!

所以,不要以为汇报工作说方案好像是工作方法层面的,其实这个东西也是权术!

如果,事情到此为止,那么赵高算是在帮秦二世为他的权力稳定着想。

但是接下来赵高的操作就是真正的包藏祸心了。

1.信息隔绝

陛下不如深拱禁中

赵高让秦二世在深宫中,这基本上等于断绝了秦二世与外界的联系。这样秦二世任何信息都接受不到,那么何谈控制朝政?

而且中后面的第二、第三来看,赵高成为秦二世和外朝之间的纽带核心。外面什么消息由赵高告诉秦二世,中间可以操作的东西太多了。

秦二世知道的,是不是赵高添油加醋的,你猜。

而秦二世告诉外面的,也由赵高的来传达。

那么赵高是否会把自己的意志夹在期间,对外宣称是秦二世的意思呢?你猜。

2.信息置换

与臣及侍中习法者待事

秦二世在深宫,但是事情还是要做,于是赵高的接下来就表示要授权,让赵高和身边侍中来处理。

注意看,里面提到了赵高和其他侍中,看起来好像赵高并没有想独揽大权。

先说说侍中这个职务,简单来说就是皇帝身边的秘书,各个朝代、皇帝身边侍中数量不等。

赵高主动提出多人授权,其实算是一种掩饰,表示自己无私心。

但是细想一下,如果这些人都是赵高的人,那么和授权只给赵高一个人有什么区别呢?

恐怕,此时这些侍中已经是赵高的人了,否则赵高不会这么说。

假如入,这些人不是赵高的人,赵高这样说,秦二世再如此授权,赵高等于给自己找制衡吗?

没人愿意给自己挖坑,更不希望有人牵着制衡自己。

3.信息控制

事来有以揆之

原文翻译是,有了决断后再上报。

这等于就是把秦二世当作了橡皮图章。因为秦二世本人见识、经验就不足,再加上他居深宫,事情不了解,事情报上来是什么样他也没办法求证,只能怎么报的就怎么样。

甚至这些处置意见,有可能都是赵高的授意。

这里还有一个隐藏点。

事情有了决断再上报,那么反过来是不是说事情没有决断就不上报。

但是,是不是真的事情没有决断就不上报,还是说事情有了决断,但是故意不上报让秦二世知道。

这其中都有可能。

就像一个笑话说的,老公在外面出差,老婆说:“家中大事还是你决定,我会打电话告诉你,小事我就自己决定了。至于什么是大事小事,由我决定。”

那么中间有没有可能本就是大事,老婆当小事自己决定了,有没有可能大事老婆也决定了故意不告诉老公?

这个东西不能去细想。

同理,赵高对秦二世也是如此。

这个“事来有以揆之”,一下子就利用汇报把给秦二世需要知道的事情进行了控制和筛选。

让秦二世看赵高想让他看的。那么这还能算是反应真实情况吗?

就这样,秦二世居深宫,什么都不知道,只有当橡皮图章。

授权给赵高和侍中又是一伙人没有制衡。

最终汇报也完全由赵高等人决定。

秦二世算是在信息上彻底被架空了。

【启发】

写到这里,该说的已经很透彻的了。

作为领导如何防止自己信息被架空、防止自己有些事情不知道,上面已经很详细。

做下属,如何营造信息壁垒、如何利用信息壁垒给自己牟利,以后会涉及到。

但是更多是以一种批判、分析的目光来看。

如果想着学着来用,这个东西太微妙,常人很难把控,不建议也不鼓励。

任何东西都是双刃剑,既能利己也能伤己,慎之!慎之!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