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意园林|运河文化忆迢迢 通州发展看今朝

作者:李筱帆

主播:李筱帆

编辑:魏   琦

——运河谣,运河遥,运河上面搭浮桥,人家的儿男都来了,吾家的小犬还没到,说着说着就来了,拉着纤,喊着号,沿着月河上浮桥。……

听着老师的讲述,看着城市副中心保护张家湾运河古镇的规划,脑海里不禁浮现出上面一副生动画面。不必说运河由水路连接南北,给故宫运来了珍贵的金丝楠木立柱;也不必说运河作为通州门户,让外国使节感叹于帝都千帆胜景;单是开凿运河所耗费的时间和人力物力,就足以让人惊叹。自春秋始,至隋唐兴,由宋元通,贯穿五大水系,连接百万生民,其间几经堵塞又几经疏浚改道,才有如今1794千米的“黄金水道”,价值堪比万里长城。

古通京苏,船逾百吨,大运河是民族自豪感的源头

“无恙蒲帆新雨后,一枝塔影认通州。”当苏杭的商船远远望见古塔燃灯飞檐翘角直入云端,心中按耐不住无限惊喜,因为京门通州就在眼前。这燃灯塔至今矗立在大运河的北端。据记载,漕运发达时期,从天津到通州的北运河上每年要承载2万艘运粮的漕船,官兵12万人次,连同商船共3万艘。

以运河为基础,庞大而复杂的漕运体系建成,各地的物资继而源源不断地输往都城,说是养育了北京城也毫不为过。600年间,运河成为真正意义上的南北交通要道,商运繁盛,两岸兴起数十座商业城镇。如通州、直沽(即天津)、沧州、德州、临清、徐州、淮安等。南方的丝绸、茶叶、糖、竹、木、漆、陶瓷等源源不断运往北方,北方的松木、皮货、煤炭、杂品等也不断由运河南下。《马可·波罗游记》中记载:将陵(德州)运河上南北运输商品极多,最多的是丝、香料。济宁商业手工业很发达,“船只多得令人难以相信”。“比较大的码头、最热闹的景象应集中在离鼓楼最近的银锭桥、烟袋斜街一带,最盛时,积水潭舳舻蔽水,盛况空前。”至今什刹海、后海一带,还有作为漕运终点的历史印记。漕运对古代经济的贡献更是无可估量,清道光二十年(1840年)左右,户部从全国所收定额税银400万两,其中近1/3收自运河上往来的商船。

面对这样宏大的工程,我们不得不惊叹于古代劳动人民的伟大智慧,功在当代,利在千秋;不得不为生活在这样的国度感到骄傲和自豪,运河浩汤,奔流不息。

今受战乱,几经整修,大运河是沟通南北的重要枢纽

为了使“黄金水道”产生“黄金”效益,沿线的鲁、苏、浙三省对大运河各段进行了整治、扩建和渠化,使千年古运河在战乱之后重新焕发了青春。

如今的运河不仅是北煤南运的有力枢纽,也是南水北调东线工程的重要通道,更是通州城市发展建设的热点元素。众所周知,通州自古以来就是依靠着京杭大运河的交通便利优势而闻名的。运河在通州的发展历程中有着不可替代的地位,通州因为有了运河而迸发出勃勃生机。通州运河核心区即将建成北京的又一新兴商务区,大运河森林公园里满是休闲健身的市民。摇一摇最近的一棵树,船舱上落满桑葚;采莲的姐妹款款而来,又徐徐而过,让你一度模糊古今的界限,想着几时的文人骚客,也曾一样凝望着这点点鳞波,听着蛙鸣,数着叶落。运河不仅滋养了通州,更滋养着首都百姓的身心。运河文化生生不息,在漕运船粮的悠远桨声中,在两岸车马的影绰灯火里,在石桥踏遍的锦绣衣衫上绵延至今。

来日之用,不可限量,大运河将作为精神符号永远长留

大运河(北京段)的历史遗产共有13处。今年3月,《北京市大运河文化带保护建设规划》和《北京市大运河文化带保护建设五年行动计划(2018年-2022年)》经市委常委会审议通过。

古有“一京(北京)二卫(天津)三通州”的说法,如今,运河将再次成为北京市文物保护的焦点。通州将推进东部运河文化带建设,协助市级部门做好运河文化带规划编制工作;加大通惠河、萧太后河治理力度;实施北运河通航,水路连通北京通州、河北香河、天津武清,建设大运河国家公园。

运河岸边,文物古迹将逐一被“唤醒”,“一线、四区、多点”的文物保护规划格局将现端倪。一条主线即大运河通州段,重点保护的则是路县故城遗址、通州古城、张家湾古城、漷县古城等。另外,还将筹建路县故城遗址公园、运河博物馆等,完善“三庙一塔”(佑胜教寺,文庙,紫清宫和燃灯塔)景区保护利用规划,打造文物保护利用的“金名片”。通过祭祀、演礼、教育、论坛、讲学、礼乐等多种形式,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充分展现运河文化的内涵。

作为首都园林绿化的一份子,我们将秉承“高起点规划,高质量建设”的理念,以运河为依托,打造“两带、一环、一心”的绿色空间结构。在各行各业建设者粉墨登场后,通州的发展一定会越来越繁荣,而大运河——作为一个连接通州历史与未来的符号,也将继续扮演好它应有的角色。

夜阑云动,萧声几重,芦苇清扬,月色融融,到底是谁在大运河森林公园潺潺水畔,反复聆听着那不老的故事。

(0)

相关推荐

  • 通州大运河:南北文化一线牵I古都

    10月9日,2021北京(国际)运河文化节在通州大运河森林公园漕运码头开幕.以通州为北部端点的京杭大运河,在中国南北文化交流与融合史上,扮演了非常重要的角色,也成为中国古都文化研究的重要内容. 供图/ ...

  • 千年漕运:探索·发现

    简介:在中国大运河的历史上,漕运有着非常重要的地位.从吴王夫差开凿邗沟,到隋炀帝开通隋唐大运河,再到明清时期修缮京杭大运河,运河漕运始终维系着国家的命脉.明清两代设立"总督漕运部院" ...

  • 解读北京大运河文化旅游景区内涵 北运河文化大讲堂正式开讲

    为宣传运河文化,解读北京大运河文化旅游景区内涵,北京市通州区文化和旅游局推出北运河文化大讲堂.节目共分为两期,分别于11月15日.16日通过千龙网平台播出.活动邀运河研究学者刘瑞.大运河文化旅游景区核 ...

  • 千里赖通波,论功不教多----京杭大运河上的文化遗产

           一撇一捺写成人,在中华大地960平方公里的土地上,京杭大运河与万里长城共同构筑成一个"人"字.京杭大运河与万里长城是中华民族文化精神的象征.        有人说:如 ...

  • 弘扬运河文化 传承百年技艺——“甘陵春”酒酿造技艺及发展现状

    "衡水自古多琼浆,运河岸畔酒更香",说的就是河北省故城县的"甘陵春"酒."甘陵春"酒的生产工艺源自"甘陵春"烧锅作坊,& ...

  • 772:随州兰文化氛围与产业化发展思考

    改革开放四十多年,随州蕙兰由当初的资源输出到如今的品牌化.产业化发展,这是个历史性的转变,当然这离不开随州兰人们的居安思危.由卖出资源到品种保育整个过程实施起来比较艰难,这是思维形态的改变才能日以继夜 ...

  • 中国园林“亭”文化博览

    亭·停也,亦人所停集也,是中国园林建筑特征中最活泼的一种形式.元人有两句诗:"江山无限景,都取一亭中."可见,亭子在中国园林的意境中起到很重要的作用.亭子的造型是多种多样的,但基本 ...

  • 中华传统文化——姓氏的溯源发展(百家姓)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姓名,每天也都在想到或称呼别人的姓名:同样,自己的姓名也在被别人想着或叫着.可以说,姓名伴随着人的一生,是每个人的标志. 早在五千多年前,中国就已经形成姓氏,并逐渐发展扩大,世世代代延 ...

  • 中国文化对城市照明发展的意义是什么?

    中国传统文化博大精深. 数千年来,它对中国社会的发展乃至世界文化的发展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通过研究其起源,我们发现中国传统文化关注人,但不只限于人自身. 儒家的"仁爱,正义,礼节,智慧和信任 ...

  • 基于学校文化的教师专业发展

    学校文化,是一所学校在长期的教育实践中积淀和创造出来的,并为其成员认同和遵循的价值观念体系.行为规范准则和物化环境风貌的一种整合和结晶,它表现为学校的综合个性.南京市夫子庙小学,在百年的办学历程中,用 ...

  • 春秋战国时期中华文化基因的形成发展

    [读史札记] 春秋战国时期是一个大变革的时代,社会生产力迅速发展,政治.经济.社会等方面都发生了深刻变化.这一时期,各种思想百家争鸣.相互激荡,极大地推动了文化的发展,可以说是中华文化基因的集中创制时 ...

  • 浅论中国服饰文化的传承与发展

    浅论中国服饰文化的传承与发展

  • 中国石文化的起源与中国赏石文化的形成及发展

    东方文明, 主要指的是以古老文明的中国为主体的,以中国传统文化艺术影 响的整个东亚,东南亚等主要国家,其中包括日本.韩国.泰国.马来西亚.新加坡.印尼.越南等亚太国家和地区.因此,这里所讲的东方人,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