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细微之处见真情,益博社会工作志||益见

细微之处见真情,益博社会工作志||益见 

南阳益博社会工作服务中心 王玉

2021年9月26日,阴,星期日

如果有两小时时间,就会早早的把那些当时印象深刻的话记录下来,但是前天晚上喝点酒,睡意朦胧,直接就睡了。而今天醒的又早,整理一下图书已经快八点。一个老家朋友过来,为学生上学的事,我把局里关于心理辅导的材料汇总一下。抬头看已经八点半。从中州路三里河公交站坐上14路车,三里河和梅溪河的水已经落了不少。

早晨曾会长一行六点就从南阳宾馆出发去内乡天贵酒店送陈会长参加新时代雷锋学校论坛。车上一个提着一蛇皮袋花生的老人进城看孙子。几个乘客说着南召雨下的大,受灾也重,好几个村很长时间失联,救灾任务很重。因灾死亡一人伤一人失踪两人,路上人们都在感慨,这雨是擤住河南和南阳了,今天还是妇女丰收节,中国农民电影节,一群演员和所谓的大咖。从14路车从建设路过,魏公桥和医圣祠的建设如火如荼,人们期待着城市更好。

身后一个老人,带着眼镜,身材匀称,高个,打着电话,说着孩子转班的事。说宛城的一个重点初中校长不同意转班,跟原来的区委书记刘中青也说过,承当的怪好,就是顶着不办,也不知道为啥原因。学校有规定,不让分普通班和培优班,但是实际上一直是这样做。孩子小学六年级一直说班里十几名,但是后来不知道是因为不适应还是叛逆,现在成绩到阶段四五百名。还有一个小孙女,不能连三赶四找人。该找的人都找了,没人了。自己退了,是不是那几年在南阳县宛城区当纪委书记得罪人了?但是实际上,班级也有调整的,现在都是看人带帽,那些年是不是得罪住这些校长的父母了。这些都说不准,现在年轻人都不认识了。忽然,我想起这个人应该姓高,因为我有一本他出的诗集。

1

在办公室把材料整理一下。没整理好,培鑫打电话去卧龙岗余沟办公室有点事,十一点坐上23路车直奔卧龙岗。公交车师傅埋怨着现在线路不规范,但是还是在十二里河站给我放下来说,喏过这个X路口顺着那个牌子进去就是。其实喜欢秋天从这里过,刚到路口看着鬼针草开了花,正在准备揪一些,看到张晓开车过来,跟娟姐一起去李八庙拉业务。晓说,现在竞争激烈,都是八仙过海各显神通。有些公墓跟风水先生提成,跟公办公墓竞争。

中午吃饭的时候,几个同事在餐厅聊天,很多时候都是士别三日当刮目相待。大家都是在学习思考实践,比如很多事情本身存在就有一定合理性,但是人们用道德视角去评判,很多事具有天然的本质性。比如爱骂人的学生必然有个老师,这个源自于家庭的某个成员,本身没有恶意,只是一种语言表达方式的畸形,如何矫正,先正人再正己。自我协调能力强的孩子,他会处理很多人情世故,见多识广,未来更好用。

刚吃过饭,于主任说下午去救助中心慰问老人。只好步行去高校园区站牌坐车,路上雨后初晴的秋色空气宜人,岗坡上冲刷过的污水沟也显得格外清爽。我喜欢在红砖渡槽边徜徉,有羊群和狗叫声在杨树林深处,已经发黄的杨树林零落着些许落叶。狗树果子挂在树梢,这个在岗坡上的渡水槽,依然可以看见集体经济时期水利建设的成就,那是一种大开大合式的建设。现在的建设多是从某一个小区域出发,缺少的是统筹,有点坐井观天的味道。

2

开车去单位,又去东城一品拉上胡老师一起去新店。给刚哥请假说下午有点事,不一定能到。走之前,我又进一步跟于主任确认是宛平高速南阳站的乔站长要搞党日活动。我说,这个好,党员+志愿者+社工,庆祝新中国立72周年,养老院里学党史,办实事中显真情,从特困老年人急难愁盼的小事入手把我为群众办实事走深走细走实。

去的时候,益博社工张老师和胡老师正在收拾会议室和卫生。通过于王玉华交流,发现王玉华很有特点,84岁了还对救助中心一个哑巴有想法,为此找村里几次,也教育了几次。但作为一个五保老人的需求来说,本质上没有错。这次来遇到了小时候就是胎里带的小儿麻痹,走路一蹦一跳,没有上过两年学,也没有学一个手艺。就是会干一般农活,父亲在罗堂大队原来是个干部,弟兄四个,他算是老大,家族同辈也算是老大。总是拿着一个旱烟袋,铜咀铜锅系着一个烟袋布袋,这个布袋是他自己缝制。

因为小儿麻痹,就跟着兄弟们干活,他们在前面剥苞谷,自己在后面砍苞谷杆。问起母亲的情况,他笑着说,母亲还在,姊妹六个轮流住。自己是个光身汉,老母亲也牵挂,现在不是老年人待遇好了,有钱了母亲也会给。前一段还给送来一桶白酒,咱多喝少喝,一分价钱一分货,酒也分好些种,贵了味道就是不一样。有个侄子做为扶养人,都是两好格一好。

胡老师说中秋节,这些老人吃的多了,好几个拉肚子,人老了,吃饭也要有数量,啥东西都要有个度。老人们还吆喝着一起去打疫苗,老人觉得打疫苗好。听着收音机,几个老人凑到一起。我找到眼泡肿的熊川炳。我说想聊聊,他笑着说可以,上一次都想聊聊,跟杨红根的说法一样,就是想录录声音的,录录像。我说我们就是想聊聊像你们这些老人的生命历程,从中找到一些启发。满脸大胡子,胡须旺盛,年轻的时候比较帅。

3

熊川炳能说起自己的父亲和爷爷的名字,为什么没结婚,主要还是成分坏。祖上有五十亩地,父亲知书达理,是个教书先生。原来说跟着解放军渡江,后来回来了。几个孩子在家,解放后教了一段学,后来就种地,不会种地。六零年前后有很长一段时间都吃不饱饭。自己会看牲口,牛羊最多。牛羊都有脾气,也聪明,关键是要学会要领,给他们驯服就好了。自己一辈子没有学手艺,就是跟着学养牛,去山里拉过木材和石头,那就是牛车。原来的熊家大院也是一个学校叫熊丙,规模很大。熊营有个小铁路,现在都拆了,只剩下个土堆,火车慢,跟着村子里一个老岳父家是舞阳的坐车去买过骡子。

结过婚没有?怎么说呢?那时候没有办过手续。那几年光身汉多,很多四川蛮子过来。自己也花六百块买了一个,一起生活了十来个月。这个也好,原来在村子里是个计分员。来的时候说丈夫死了有个孩子在家,出来讨生活,估计是人贩子弄过来的。在一起生活很好,教她放羊放牛,不是放羊放牛没技术,也有,啥东西都有一个巧。会了不难,难了不会。当时结婚的时候女的三十岁,自己三十三岁,那就是1977年左右。后来一来二去,没有红过脸,上街买东西都是给她钱自己去。十来个月的时候,她说她要回家把孩子接来,问自己一起去。后来想着让他自己去。一个多月后回信说不来了,在老家还有丈夫。说川炳是个好人对她好。后来也介绍了不少,自己一个人惯了,也就不要了。

等到三点四十多。许平南高速南阳站党支部7名党员和于所长带着米面油等慰问物资探望中心老年人。党员、社工、集中特困人员与新店乡民政所干部一起拉家常、聊需求。84岁王玉华讲述南阳抗日战争和南阳解放见闻,说那些来南阳的老日,也大多是日伪军,真正的日本人不多。78岁的熊川炳聊起在这里幸福生活溢于言表,吃的好,住的好,穿的干净整齐,还有社工和护理员定期服务,其实陪我们聊聊天,说说话就好。在了解到这些情况后,宛平高速南阳站站长乔风云说,学党史,悟思想,办实事,开新局,把党史教育放在一线,聆听五保老人讲抗日战争和南阳解放中党的作用,很受启发,只有走群众路线,牢固树立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理念,这是一种知行合一的升华。我说陪伴与聆听是最好的关爱。大家相互了解才能知道知道需求,爱心才会流动。

益博社工开展致敬最可爱的人和向阳计划暖阳伙伴老年人社会参与,聚焦老年人需求的深度挖掘、老年服务资源的有效整合、老年人内生动力的集聚形成,已经开展服务139人次,把服务的元素进行整合。发挥社工资源整合和跨领域合作的独特优势,把更多的社会工作和志愿服务与开展的党史教育我为群众办实事结合起来,把群众需求的痛点作为民生服务的起点,真正实现服务零距离。在巩固脱贫攻坚成果,有效衔接乡村振兴的大背景下,更加关注老年人的精神需求和社会参与,用爱心陪伴、叙事治疗、生命故事讲述等专业社工方法,用工作成效庆祝新中国成立72周年。

4

五点钟,原本准备回去。几个伙伴说去熊营沙窝看看,那里有个亲子农场。原本想去大占头看看,那里曾经是新店乡村振兴的亮点,要集中民宿,建立了村史馆和游园,一场洪涝灾害让大家措手不及。亲眼看到大占头对面一座办公室用房被冲毁,河滩地里的树桩月季冲的无影无踪,河道也改了。这与上下没有联动有关,白河台地这么多年投资这么多,这里还是行洪区确实是个安全的致命错误。在挨着河边的的鱼池里面,养的鱼冲走了不少。大占头地势高,徐营和竹园寺估计要被淹的不少。

一场大雨让安全的短板暴露无遗。远眺白河对岸,独山下,白河水逐渐清爽起来,一个老人撑着船在鱼池逮鱼,远处的丰山和蒲山近在眼前。但是丰山蒲山早已经被开采的面目全非了,那些历史文化名山的诗句只留在书本和人们的怀念中了。熊营有个沙窝,这里有大小军帐营,据说与三国有关。当然,新店的文化丰沛不仅于此,夏銄铺,魏谟庄,瓜里津,进京古道,竹园寺,隐山,这些遗存还不少。忽然想起来,老钱主任的魏谟庄,是那个人说的魏谟庄乡,还没有写出来,原来是在致敬最可爱的人一个退伍证上写着新店区魏谟庄乡。

晚上在熊营吃饭,孩子给我电话晚上想回家住,明早再去学校。我想着孩子教育还需要自我克服一些问题,给老师交换意见后征求意见说不回来了。到家已经十点,子方哥打来电话说着做生意的事,说我已经习惯了上班,对做生意不感冒。我说这些事因人而异,现在要看大势,看全局。坐下来吃个橘子,橘子皮已经有些干,直接掰开吃,我在想其实每个人都不容易。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