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辉教授:SWIM技术治疗急性颈内动脉栓塞性串联性病变一例
转载自「卒中视界」
介入之音·第二季优秀病例
急性颈内动脉栓塞性串联性病变在亚洲人群甚为常见,是目前急性卒中介入治疗的难点。对于串联病变的处理顺序,治疗方式选择,支架植入时机都有争议。来自河北医科大学第一医院神经外科的李辉教授,将为我们带来一例左侧颈内动脉起始部高度狭窄&大脑中动脉急性闭塞直接取栓病例。
病例概要
基本信息:37岁,女性。
主诉:突发右侧肢体活动不利伴言语不利约3.5小时。
既往史:无高血压、糖尿病病史,2.5个月前产第三胎,哺乳期。
查体:意识模糊,呼唤睁眼,刺痛仅可发声。双侧鼻唇沟对称。右侧上肢肌力2级,右侧下肢肌力2级,右侧肌张力下降,右侧病理反射阳性。
NIHSS评分:14分。
发病到入院的时间:3.5小时
发病到影像的时间: 4小时
发病到静脉溶栓的时间:直接取栓(DIRECT-MT)
发病到穿刺的时间:4.5小时
术前ASPECTS评分:9分
术前mTICI分级:0
发病到第一次支架释放的时间:5.25小时
每次停留的时间:第一次5分钟,第二次 5 分钟,第三次 5 分钟
发病到再通(mTICI 2b/3)的时间:6小时
术后mTICI分级:2b
是否使用补救措施:无
NIHSS评分:术后即刻14;术后24小时7;出院时2
发病后90天 mRS评分:0
耗材信息
鞘:8F短鞘
导引导管:8F MPA1
中间导管:5F Navien
微导管:Headway21
导丝:Traxcess14
Solitaire支架型号:4mm×20mm
其他器材使用情况:4mm×30mm球囊(颈内动脉起始部夹层扩张)
影像资料
术前头CT:
术前CTA:
侧支评估:
侧支循环与血管内治疗的META-ANALYSIS:接受血管内治疗的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中,治疗前良好的侧支循环状态使3个月时的良好功能率几乎翻了一番,并使3个月时的死亡风险降低了一半。(Leng X, Fang H, Leung T W H, et al. Impact of collaterals on the efficacy and safety of endovascular treatment in acute ischaemic stroke:a systematic review and meta-analysis. J Neurol Neurosurg Psychiatry, 2016,87(5):537-544)
评估:入路(主动脉弓、CCA等)
手术情况
取栓过程:
取栓过程——颈部狭窄球囊扩张(4mm×30mmPTA球囊压力:6ATM)。
取栓过程——狭窄扩张后正侧位。
取栓技术:SWIM技术。
取栓过程——第一次取栓
微导管造影
支架置入
支架置入造影
取栓后造影
取栓过程——第二次取栓:
支架置入造影
取栓后造影
取栓过程——第三次取栓
支架置入造影
取栓后造影
取栓过程——全部栓子
术后情况
术后造影:
术后造影:M2分支仍有栓子。
术后CT(即刻XperCT):
术后CT(24小时):
术后CTA(72小时):
术后CT(6天):
术后CT(14天):
术前/术中/术后用药
tap:无
术中抗凝:3000U肝素静脉注射
术后抗凝:无
术后抗血小板:替罗非班12.5mg,7ml/h泵点。术后24小时左右给予阿司匹林100mg,氯吡格雷75mg口服日一次。(替罗非班与口服抗板6小时重叠)
降压药物:尼莫地平注射液
术中/术后镇静药物或方法:术中仅给予镇痛(地佐辛 5mg 静脉注射 一次)
抗痉挛药物:无
随访结果:术后30天CT
术后30天CTA:
术后即刻3D-DSA
术后30天CTA
术后90天DSA
术后即刻3D-DSA
术后90天DSA
病例总结
血栓性质
取栓过程分析:
小结:
1、关于颈内动脉夹层:
·a.流行病学:自发颈内动脉夹层年发病率2.5-3.0/10万,中青年缺血性脑卒中10-25%,无明显性别差异。
·b.病因:先天性:Ehlers-Danlos 综合征、马凡综合征、多囊肾等。后天性:高血压、纤维发育不良、呼吸道感染、外源性创伤、吸烟、口服避孕药等。
·c.检查:超声、MRI、CTA、DSA
·d.治疗:抗凝抗聚、球囊扩张、支架置入等。
2、根据此例病人的年龄、临床表现、DSA及CTA影像学检查,考虑患者大脑中动脉栓塞来源于颈内动脉夹层形成。第二次取出的栓子性质为陈旧性栓子,也可能证明了夹层已经存在了一定的时期。
3、M2远端近M3处血栓取栓报道不多,但也有尝试的报道。我科在充分和家属进行沟通后也进行过数例尝试,均取得了不错的影像学及临床效果。但此例患者,之前已于近端进行了三次取栓,我们认为再次尝试的风险高于患者的收益,因此未继续取栓治疗。
4、患者存在颈内动脉夹层导致的血管狭窄,术中仅进行了球囊扩张。取栓后,我们立即复查了XperCT,左侧基底节区出现了少量的造影剂外渗现象。考虑即刻支架术后出血风险较高,因此选择定期观察,并给予严格的抗聚及降脂等治疗。术后1个月CTA显示夹层情况稳定,未出现复发。
大咖点评:
从病变形态来看,未必是夹层,更像是狭窄性病变,有可能是血栓先到颈动脉开口,部分脱落到大脑中动脉。病因问题需要进一步深入探讨。
取栓过程中一般2D足够说明问题,不需要行3D造影。
术者介绍
李辉
河北医科大学第一医院神经外科 副主任医师、副教授
自2003年从事神经外科手术和工作,尤其是在脑血管疾病的神经介入和外科治疗方面。曾于北京宣武医院神经外科进修。目前担任国家脑防委出血性卒中介入专业委员会委员,中国医师协会河北省神经外科专业委员会委员,河北省血管健康与技术协会第一届理事会理事,脑血管介入专业委员会委员,河北省中西医结合神经外科专业委员会委员,河北省老年医学会神经外科专业委员会委员。承担河北省卫计委课题1项,第一作者发表SCI论文3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