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翚主持绘制的《康熙南巡图》,总长213米,叹为人间巨作

《画人传》~第299篇

王翚主持绘制的《康熙南巡图》,总长213米,叹为人间巨作。

文/卢秀辉

王翚(1632年4月10日─1717年11月15日),字石谷,号耕烟散人、剑门樵客、乌目山人、清晖老人等,苏州府常熟人。

王翚在清初与王鉴、王时敏、王原祁合称山水画家“四王”,被誉为“画圣”。王翚自幼随同乡张珂学画,很早便表现出非凡的绘画才能。王翚二十一岁被王鉴收为弟子,王鉴的曾祖父是王世贞,王世贞官至南京刑部尚书,精古诗文,与李攀龙等并称“后七子”,为文坛盟主;王鉴富收藏,尔雅楼中藏书万卷,书画文物无数;王鉴的父亲王士骥,官为明朝吏部员外郎。王鉴出身于这样一个文学世家和官宦门第,自幼即受到良好的文化教养和艺术熏陶,“缔岁即好点染”,他亦自述:“自幼习董熟耳。”王鉴最早学画是从董源入手的。王鉴中年出外为官后,最放不下的是他的弟子王翚,将他介绍给王时敏,请王时敏代为教授。所以,王翚受到了“二王”的悉心指点和栽培。最初,他所秉承的是奉“二王”为圭皋的南宗画法,王翚四十岁左右的时候,他的绘画风格已很成熟。

王鉴对他的学生评价很高,认为他是:“巨然转世”。王翚所画山水不拘于一家,广采博揽,集唐宋以来诸家之大成,熔南北画派为一炉。王翚在王时敏、王鉴发展南宗画派的基础上,借鉴北宗的某些技法,比较全面地对山水画传统进行整理,形成具有综合概括性质的法则。王翚将黄公望、王蒙的书法性用笔与巨然、范宽的构图完美地结合起来,创造出一种华滋浑厚、气势勃发的山水画风格。因而他所画的江南小景往往生趣盎然,清幽灵动。王翚作画喜好干笔、湿笔并用,而且多以细笔皴擦,画面效果比较繁密。他论画主张,“以元人笔墨,运宋人丘壑,而泽以唐人气韵,乃为大成”。他早期画风清丽工秀,晚期则倾向苍茫浑厚。章法富于变化,水墨与浅绛渲染得法。但是,王翚用笔过于圆熟,显得刻露,墨法少有变化,构图略感壅塞。

明亡时,王翚才十二、三岁,他对明亡没有切肤之痛,没有很强烈的遗民心态,他的艺术活动也主要在清朝的康熙年间(1661-1722 年)。他的画中师友、弟子门人、绘画收藏家、赞助人,他们虽身份各异、政见不同,给他带来了政治、文化和思想的特殊表达方式,拓展了思想深度、认知深度、艺术再认识的角度,尤其是师生辈之间的对待事情的态度。王翚在绘画艺术上,面临的是“董文敏起一代之衰,抉董巨之精,后学风靡,妄以云间为口实。琅琊太原两王先生,源本宋元,媲美前哲,远迩争相仿效,而娄东之派又开。其他旁流绪末,人自为家者,未易指数。要之承讹藉舛,风流都尽。”以王翚三次入京,表明了他的政态度和艺术态度。

清康熙十四年(1675年),王翚的同乡蒋伊写信给他,信中称:“长安虽有风霜之苦,而公卿间颇多识者。台旌一至,当令纸贵”。蒋伊时在京城为官,在他的眼中,“台旌一至,当令纸贵”,蒋伊也是有名的廉吏画家,他对王翚的期许绝对不是空言相许,而是对他深有推崇。蒋伊极力劝说王翚进京城发展,会得到更多的人的赏识。结果,王翚没有获得“当令纸贵”的巨大成功,而是铩羽而归。

清代康熙二十四年(1685 年),著名词人纳兰性德在他的老师徐乾学的书斋中见到王翚的画,大为惊叹,“恨不能缩地握手”。于是,请徐乾学等人“遗书致币”,欲聘请王翚为渌水亭画师。王翚几番推辞,还是感动于纳兰性德的神交之许,携带弟子杨晋从虞山动身到了北京。王翚第二次进京时在南方已经画名日隆,著名诗人王士祯在《居易集》中谓王翚“画与太仓王太常时敏、王廉州鉴齐名,江左称'三王’”。王士祯曾经赠诗给王翚:

不必千金买范宽,

天机绝处到应难。

太常无恙廉州在,

留取三王画苑看。

王翚在进京途中,纳兰性德就去世了,王翚未能与纳兰谋面,成终身遗憾,王翚恸哭于纳兰性德寝门之外,他叹息说:“朋友之间聚散离合、生死荣禄都是由天命注定的,我和容若是相隔三千里的神交,如果我不来,对不起他的雅意;我来了,但他已经不在人世,我在这里久留,对不起他的知己之情。”

王翚此次入京,准备在京城做一番事的,所以他特意带了高足杨晋。纳兰性德的突然离世,使他无意恋京,绝意南归,虽然,徐乾学对他很尊重,而且也给予了经济上的援助,入京后,“诸公卿皆属而和,缄滕束之牛腰者,累百轴,观者谓本朝四十年来饯送投赠之盛未之有也。”但是,王翚一意归去,他的友人陈鸿有诗曰:

蓟北学士大才子,相国家声好文史。筑台买骏招王君,王君赴命辞珂里。骑驺拥卫度黄河,乍入昭华细语多。争传学士已厌世,玉楼应召归锦窠。王君骤闻心痛惜,再叫灵颠焚束帛。掉头单骑出都门,高贵攀留绕朝策。芦沟桥上月如霜,返筛情激动客肠。不以豪华留瞬刻,死生谊重真难量。王君王君果高义,亲知遥美诗章寄。蓟北学士九泉知,也应一洒千秋泪。

康熙二十九年(1690年)的冬天,王翚第三次进京。是时,康熙“平三藩”、收复台湾”,第一次南巡,南北方知识分子的关系有了很大的缓和。皇家巨制《南巡图》的任务下达,《南巡图》由御史宋骏业主持此事,在时任大学士的王时敏第八子王掞、户部左侍郎王时敏孙子王原祁、御史宋骏业共同促成下,王翚第三次进京。王翚来京除指导绘画,还亲自参与其中,王翚第三次入京长达七年,主导绘制了《康熙南巡图》。

《康熙南巡图》是以康熙皇帝南巡为题材的大型历史图卷,共十二卷,总长213米。其展现了康熙帝第二次南巡(1689年)从离开京师到沿途所经过的山川城池、名胜古迹等。所绘人物万余个,牛、马、犬、羊等牲畜数千,江河山川、城池衙署、衢街闾阎、典当商行应有尽有。画家在描绘时,将皇帝南巡所经过的地方和事情如实地表现出来,另一方面又大量地反映了当时的一些风土人情、地方风貌及经济文化景象,从侧面反映了当时的社会生活和人民的生产劳动。画卷中,康熙皇帝由北京出发,经山东入江苏,到苏州、南京,再到杭州,最远渡过钱塘江,到达绍兴。

王翚生活在康熙年间,由于当时清朝政府调整了政策,采取了一些措施,因而使遭受战争破坏的农商工各业,逐渐得到恢复和发展,社会进入相对安定的局面。王翚于60岁花甲之年带学生杨晋,到北京担任侍诏,主持《南巡图》的集体绘制工作。《南巡图》在绘制前,先由王翚执笔画了草图12卷,呈玄烨过目。经过王、杨等众多画家的努力,耗时六年完成了这项浩大工程,为王翚赢得了巨大的赞誉,康熙看了也非常满意,给予王翚很多的赏赐,还要给他做官,王翚婉言辞去,和杨晋一起又回到了常熟。当他离京的时候,宫廷画家扬州禹之鼎作《石谷先生还山图》赠别,诗人王士祺等以诗题之。

王翚与王时敏、王鉴、王原祁被并称为“四王”,加上吴历、恽寿平合称“清初六家”或“四王吴恽”。其画笔墨功底深厚,长于摹古,几可乱真,但又能不为成法所囿,部分作品富有写生意趣,构图多变,勾勒皴擦渲染得法,格调明快。在四王中比较突出。王翚在清初四王中摹古最厉害,他能做到以假乱真的地步。王翚的山水画大多都是情感单一,但也时有明快轻松的作品。

恽寿平人品与心气俱高,本以山水画而自负其能,及至见了王翚画作,赞叹不绝:“古今笔墨风格互相龃龉格格不入者,石谷能把他们罗列在一块儿,水乳交融。真是神了!”并写信给王翚甘拜下风:“君独步矣!吾不为第二手也。”于是另辟蹊径作没骨花鸟以并驾齐驱。王、恽二人志趣相投,画山水笔墨趣味也近似,由此成为最相契的朋友。

王翚有《康熙南巡图》(与杨晋等人合作)、《秋山萧寺图》《虞山枫林图》《秋树昏鸦图》《芳洲图》(常熟博物馆藏)等传世。著有《清晖画跋》。

卢秀辉有《为王翚石谷歌》一首,诗云:

从少画到老,鬓毛已苍然。

风悲书鏖号,勤犹瘦骨蜷。

灯檠力已半,吾道叹谷山。

旧学寒生耘,新意违俗间。

凋年怀琴咽,霜发画笔援。

持酒邻家去,相对夕阳烟。

残春醉花雨,儒牍顿抛元。

康熙南巡图,喜动四海遍。

纵横万里断,逢人叹艺颁。

欲笑巾箱业,今宵溪边弦。

作意篱边曲,借与新画传。

妄身梦难逢,语燕催山老。

晴云花未落,绿阴成处眠。

(0)

相关推荐

  • 台北故宫博物院藏清代画轴精品(一)

    清六大家(一) 1 王时敏 仿王蒙山水 纸本浅设色 170×69.6cm 石渠宝笈续编 重华宫 王时敏与董其昌时相过从.故其画取资于董者甚多.此幅仿王蒙笔.层山叠翠.一涧中分.下幅丛树中着一草堂.高士 ...

  • 与王时敏一起并列清“四王吴恽”之首

    [四王]王鉴"从董巨入手广泛吸收北宋范宽.江贯道以至五代荆浩.关同等,南宗北宗,无所不学,打下深厚的基础,进而优游于元四家倪云林.黄子久.王叔明.吴仲圭之间?"(蔡星仪<王鉴 ...

  • 极负盛名,清初画圣·王翚的山水画欣赏

    王翚(1632年4月10日─1717年11月15日)字石谷,号耕烟散人.剑门樵客.乌目山人.清晖老人等.王翚是清朝康熙年间江南省苏州府常熟人(今江苏常熟).他的画在清代极负盛名,被称为"清初 ...

  • 这幅记录皇帝出巡的画堪比《清明上河图》,清初画圣的鸿篇巨制

    清朝建立之初,对宣传工作非常重视,一手拿刀一手拿糖,软硬兼施,把文人.艺术家和文艺工作者拿捏得死死的. 清初画坛代表画家"四王",前两位不愿出仕,那就笼络后两位. 后两位是小辈,没 ...

  • 清朝王翚二画作《康熙南巡图》和《秣陵秋色图》

    在2009年10月北京举行的某次秋季拍卖展览会上,曾展出一件清朝画家王翚的作品,名为<秣陵秋色图>卷.在展台观赏阅览此图时,笔者发现其中的一些段落,十分眼熟,有似曾相识之感,尤其是画中一座 ...

  • [清]王翚杨晋等.《康熙南巡图》(故宫馆藏)

    [清]王翚杨晋等.<康熙南巡图>(故宫馆藏) 南巡画卷绘制始末: 满清入主中原以后,清圣祖康熙皇帝爱新觉罗·玄烨(1654-1722)从监国战略需要出发,为了更好地治理黄.淮等流域水患,整 ...

  • 长卷王翚《康熙南巡图》

    长卷王翚《康熙南巡图》

  • 国画长卷,清代画家王翚的山水画作品,康熙南巡图

    国画山水画教程 225篇原创内容 公众号 康熙南巡图第三卷/济南至泰安 清  王翚 绢本,设色,大都会艺术博物馆藏.描绘康熙南巡济南到泰安的情景.绘丘陵地带,一座城池在众山环抱之中,此即济南府,康熙在 ...

  • 焦秉贞《康熙南巡图》(长卷)欣赏

    焦秉贞<康熙南巡图>(长卷)欣赏 康熙南巡图设色绢本58×545cm 题跋:明季以来利玛窦郎世宁迭传西洋画法.焦秉贞以其法作人物花卉,吴渔山则以作山水人喜新奇,渐成风尚,于是画法一变,如冷 ...

  • 鸿篇巨制:康熙南巡图

    康熙南巡图第三卷/济南至泰安 清  王翚 绢本,设色,大都会艺术博物馆藏.描绘康熙南巡济南到泰安的情景.绘丘陵地带,一座城池在众山环抱之中,此即济南府,康熙在城墙上视阅,随从若干,城门大开,南巡的先行 ...

  • 焦秉贞《康熙南巡图》

    康熙南巡图设色绢本 58×545cm 题跋:明季以来利玛窦郎世宁迭传西洋画法.焦秉贞以其法作人物花卉,吴渔山则以作山水人喜新奇,渐成风尚,于是画法一变,如冷吉臣.蒋扬荪.龚半千.戴鹰阿,亦各出新裁,颇 ...

  • 王翚--康熙南巡图卷(8卷)

    王翚 杨晋等 康熙南巡图 南巡画卷绘制始末 满清入主中原以后,清圣祖康熙皇帝爱新觉罗·玄烨(1654-1722)从监国战略需要出发,为了更好地治理黄.淮等流域水患,整饬吏治和收抚民心,先后六次南巡(具 ...

  • 圆明园四十景图、康熙南巡等

    国画:圆明园四十景图碧桐书院 前接平桥,环以带水.庭左右修梧数本,绿阴张盖,如置身清凉国土.每遇雨声疏滴,尤足动我诗情.慈云普护 一径界重湖间,藤花垂架,鼠姑当风,有楼三层,刻漏钟表在焉.殿供观音大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