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掉牙的话题:怎样观课和评课
老掉牙的话题:怎样观课和评课
渐新堂
去年4月11日下午,第二次与北师大中文系学生分享。
因为观课内容迟迟未定,我也就没有像往常一样作课件,在一起观看了第一节课52分钟的《西地平线》后,第二节和第三节便像拉家常似的,与同学们讲了讲我对于观课与评课的一些想法。
现将当时的即兴分享简单回顾梳理一下,以供朋友同行参考。
一 观课要看三个维度的内容
1 学科知识与技能的增添情况
无论是知识性的还是技能性的学科,在课堂教学的过程中,一定应该有新的知识或者技能呈现出来,让学生理解认可并逐步内化。让学生认知联系与巩固。这也是日本教学论专家多年以前反复强调的教学起点以及教学增值问题。毫无新的学科知识与技能的学习训练,就是简单的复习课,就成为了炒陈饭的课。
在这方面,不少的教师在课程改革大潮的裹挟下,忘记了初心,违背了常识,竟然常常忽略学科的新增的知识与技能,这是很危险很不应该的事情,
2 智慧的启迪与理性的培养
不管什么学科,也不论什么内容,作为特定学科载体,其间一定有值得教师指点的可以上升为思维层面哲学层面的认识论的东西,这就是教育让人变得聪明起来智慧起来的价值。诸如以小见大、见微知著,转换思维,变换角度,辩证看待,发展看待,正反看待,因果梳理,条件判断等等,从思想方法上让学生通过本学科内容的学习,提升自己的思维能力,认识自然认识社会以及认识自我的能力,和分析问题处理问题的能力。
3 情感态度价值观的提升
教育的终极目标是立德树人,培育人。也就是通过我们的课堂教学与学科教育,学生内心应该逐渐丰富逐渐强大起来。这也就是我们近些年常常说的情感态度价值观方面的正能量逐渐积累和提升起来的问题,也是港澳台教育同行们所常常说的情意教育,情感意志方面的教育。通过不同学科具体内容的课堂教学以及课堂学习训练,学生应该对生活更加热爱,对生命更加敬畏,更加珍惜。这一层面的内容,应该是站在宏观角度去思考去要求的内容,有时候感觉可能有些虚悬,但实践证明的确是很必要的,绝大多数情况下是不可或缺的内容。
二 抓大放小,关注两个点
1 课堂教学的重点
这是教师对课堂教学内容的预设,即教师对课堂教学内容切块之后的价值认定。一堂课的学习任务,有经验的教师一定会做出清晰的量化要求,并能够将其内容进行有效的排序,哪些是第一重要的学习任务,哪些是第二重要的学习任务,哪些是巩固性的哪些是预设性的,绝对不能够眉毛胡子一把抓,不分青红皂白一锅烩。重点不凸显,折射出教师的思维不清晰,价值判断不精准。一堂课,应该有重点和次重点,对这些重点和次重点,在时间频率上得以彰显,通过不同的路径增强课堂教学重点的认知与投送力度,让学生明确知道自己本节课的主攻方向,并获得深刻清晰的认知与体验到正确技能的获取。
遗憾的是,因为诸多原因,相当一部分教师并不在意去切分课堂教学的任务,更不用说这些任务如何进行定位分工,以及转换。黏黏糊糊的一堂课,连点的概念都没有梳理出来,没有建立起来。这样的课堂教学,也就很难说还有什么明确的有价值的教育价值教学上的思维激荡的高潮了。
2 学生学习的难点
难点是坐在学生凳子上说的,也就是对学科内容站在学生角度学习起来的困难之处。这需要教师有足够的教学经验,有对学情的充分理解与琢磨。不少资深教师对学情的分析琢磨,还能够脱口而出,说出学习这一学科内容时,男生女生的困难之处各在什么地方,聪明的孩子与踏实的孩子乃至思维慢三拍的孩子,常常需要为他们分别搭建什么样的缓坡与过渡的小桥,才能够帮助他们翻越过新内容学习中的坡坡坎坎。
评课的内容当然还很多,现在流行的书籍报刊都非常丰富,非常细化小化量化了,非常全面细致周到。但是,抓不住重点,很容易因小失大,因求全而失初心失靶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