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量在锐减!为何一直有人在偷猎盔犀鸟?因为它的头骨比黄金还贵
这是一种生活在缅甸南部、泰国南部、马来半岛、婆罗州和苏门答腊等地的一种特殊鸟类。生活在1500米以下的茂密丛林,喜欢在树洞中搭窝建巢。它就是今天的主角——盔犀鸟。
盔犀鸟
走进盔犀鸟
盔犀鸟主要生活在东南亚和南亚的部分国家,在我国没有适宜的栖息地,所以很多人并不认识这种鸟类。只有少数爱好古玩的人才听说过这种鸟。
盔犀鸟是一种大型鸟类,体长在1.1米到1.2米之间,我们通常见到的鸟类体型大都不到它的四分之一。它的翅膀完全张开大约有0.8米,体重在在2.6到3.1公斤之间。这样的体型让它看起来有些笨拙,但丝毫不影响它飞行。它的飞行和大雁类似,头部和颈部向前伸直,扇动翅膀向前飞行。
飞行中的盔犀鸟
它们以水果的果肉和种子为食,在森林中起着传播种子的作用。在水果等食物缺乏时,偶尔也会吃一些虫子、老鼠和小蛇。盔犀鸟吃食物的时候很独特,它经常会把获得的食物用长长的嘴巴抛入高空,然后又稳稳地接住。慢慢把食物吞下肚子,一些没有办法消化的食物残渣,它会像牛反刍(牛反刍不会把食物吐出来,只会继续咀嚼)一样,通过反胃把那些东西排出体外。
盔犀鸟的特殊之处就在于它的头骨像一顶头盔一样,紧紧套在突出的喙上面。而且它的硬度超过一般的鸟类头骨,它全部是实心的。头骨重量大约占体重的10%,头部与其它部位看起来极不协调。嘴巴占了整的头部的二分之一,整体颜色呈淡黄色。
这样的“头盔”在它们生存中有很大的意义。在它们争夺食物时就会用头盔碰撞来决定食物的归属权。同样在求偶过程中,盔犀鸟也会通过这样的决斗方式来决定择偶权,往往力量大的那只盔犀鸟会胜出,而落败的那只则会默默离去。
盔犀鸟的繁殖期一般在后半年,在繁衍期间前一个月,它们会一起寻找孵化下一代的场地。一般会选在距离地面60米左右的树洞或者是石崖石洞中,选定地点后又会寻到一些小树枝,或是干燥的落叶,用来给巢铺一层“地毯”。一般建造这个巢并不是雌雄鸟一起居住,只是为了更好地给即将产卵孵化的雌性盔犀鸟一个良好的哺乳环境。
巢内部经过简单的处理,雌鸟进入巢中,雄盔犀鸟再找一些枝叶把树洞或者石洞的口封掉一部分,留下刚好够喂食的一个小口。这样的设计能避免遭受到其他动物的攻击,为新生雏鸟和雌盔犀鸟提供安全的环境。
每年6月、7月雌性盔犀鸟开始产卵,但是每次产下的数量都很少,就一到两只。在雌性盔犀鸟在孵化幼鸟一个多月的过程中,它都一直在巢中,食物的来源都是靠雄盔犀鸟来提供。它们就靠着巢穴楼主的小口来进行食物的供给。
等到雏鸟的羽毛全部长齐后,雌鸟会把洞口啄开,和雄盔犀鸟一起寻找食物喂养它们的幼儿。它们可以说是动物界的爱情模范了。
那这种鸟,为何会引起人们的注意呢?就是因为它独特的头骨,有人又叫它头胄(zhòu)。
盔犀鸟头胄不仅质地坚硬,而且它的成色很好,就连摸这都有玉石的手感。许多上流人士就把它当做财富和权力的象征,引起了一股狂热的收藏风。
加工后的盔犀鸟头骨
它的硬度适于雕刻,经过雕刻处理后,许多人叫它“鹤顶红”,因为它的颜色很像丹顶鹤头顶的那一抹红色。
在2007年纽约的一场拍卖会上,一只鹤顶红的鼻烟壶,居然以65万人民币的高价售出。一个重量不到300克的小物件,能卖出这样的天价,真算得上贵过黄金了。
鹤顶红在我国的历史
盔犀鸟不是我国本土生物,但它的制成品在我国却存在已久。
相传,在元朝就已经以贡品的身份传入我国。那时候元王朝国力强盛,许多周边国家都会定期朝贡。一些马来群岛的小国会用这种独特的小物件博得皇帝欢心,收到这样的礼物,也会根据皇帝不同的喜好相应的回礼。
鹤顶红配饰
因为鹤顶红的外观和古时候一品官员的官服上的仙鹤的头很像,所以一进入中国就受到了朝廷官员们的追捧。
进入明代,航海技术得到发展,郑和下西洋让中国和东南亚地区的国家联系更加紧密。这时候的鹤顶红已经成为官员权力的象征了,到明朝中后期国力渐渐衰败,出产鹤顶红的国家不再给衰败的明王朝进贡。这样一来,它的身价又被抬高。
到了闭关锁国的清王朝时,已经没有鹤顶红传入的踪迹。但鹤顶红的数量越少,存在的时间越长,越具有收藏价值,所以在中国收藏界,鹤顶红一直有着很高的热度。
古代时期的鹤顶红
在中国鹤顶红的存在超过了6个世纪,慢慢地形成了一种象征。因为是贡品,只有上层统治者才能接触到,所以它的存在也是一种社会地位的体现。
因独特而导致濒临灭绝
鹤顶红与曾经风靡一时的象牙和犀牛角制品的来源一样,都是从动物身上取下来的。
象牙制品
象牙和犀牛都是取下身体的一个部分,有生还的可能。但是盔犀鸟却是将鸟的上喙取下,导致它无法进食,最后被活活饿死。
鹤顶红只有雄鸟的头胄才能用于雕刻,才具有经济价值。因为市场有极大的需求,价格居高不下,捕杀雄性盔犀鸟的越来越多。
红木上摆放着鹤顶红
长期大量的捕杀,导致盔犀鸟的数量锐减,加之本身的繁殖能力不强。在1950年它最终在新加坡区域性灭绝了。
然而,这还是没能唤醒人们对它的保护意识,仍在不断猎杀、加工、出售。
我国在1980年签订了《濒临绝种野生动植物国际贸易公约》,积极参与全球濒危保护动物的行动。然而在国外的偷猎行为得不到严格的管控,地下市场一直有着非法交易。
近年来,随着各国海关执法不断加大力度,这些黑色交易逐渐露出水面。
2012年9月,我国深圳湾口岸海关在一辆未经申报的客车上查获盔犀鸟头骨159个,重达10公斤。究其原因,是当年在鹤顶红在当时被炒热,价格猛然上升,许多人又开始了偷猎。2019年印度尼西亚海关查获大批盔犀鸟头骨,很多人为了经济利益,不惜冒着入刑的风险参与这些濒危野生动物交易活动。
查获的盔犀鸟头骨
其实文玩文化自古就有,而一些玩家的猎奇心理确实是侮辱了文玩文化。这种血腥的文玩,既没有文化意蕴,也不能以“玩”为借口而结束一个生命。用动物的头骨,雕刻上佛像来彰显自身的慈悲为怀未,免有些可笑。
真正能让杀戮结束的是人类的欲望,只有从观念上理解了自然界的平衡,才能让生物间和谐相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