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母用摄像头监控孩子遭报警,儿子:这种爱,对我来讲是最大的负担

 文丨 优宝
“怎么又在看动画片?”
“坐直一点!”
“你在看什么书啊?”
突然,爸爸的声音从房间的一个角落里传了出来,把14的儿子吓了一大跳。
几番寻找下,孩子发现了藏在自己房间里的摄像头,感受到自己的隐私被人侵犯,一时气愤不过,男孩选择了报警。
视频里,面对儿子的指控,父亲不禁破口大骂:“我监控你什么了?你有多少隐私?我是你什么人?我不可以监控你?”
好像就差一句“我这都是为你好”了。
为男孩行为拍手叫好的想必大多都是年轻人,在个人生活中,多少都会有一些跟父母“说不清”的时刻,因此感同身受。
而说男孩不懂事的则多是些老父母:
“不督促的话,孩子就是注意力不集中啊。”
“上班不监督,下班回家吃完晚饭就很晚了,来不及了。”
“学校都减负,都交给家长了,可不得这么监督嘛。”
可惜他们没有意识到,如果所谓的“不督促”带来的只是孩子一时的懈怠,那么这种“严防死守”,毁掉的很可能是孩子的整个未来。
当这种代价暴露的那一天,不论是家长还是孩子,根本没办法承受。
童年阴影
在《不好说,特想听》这档综艺节目中,27岁的时尚公关小天,至今仍无法平静地讲述童年过往。
房门的锁被父母卸掉,只留两个空洞;甚至洗澡时,妈妈可能随时就进去了;手机密码被破译、日记被翻看、完全没有秘密。
这些,早已成年、独自生活的他仍无法忘怀,和父母间的隔阂也始终不能跨越。
这段童年经历也让他极度缺乏安全感,以至于在自家各个房间都安装上摄像头。他必须要保证自己处在一个“绝对安全”的环境下,才能放松下来。
伦敦大学科学家曾做过一项研究并发表了研究结果:
父母的控制行为与孩子日后生活中的心理健康问题之间确有关联——家长控制欲过强,对孩子幸福感造成的负面影响,竟与痛失至亲对人们产生的负面影响程度相近。
而这些创伤,真的不是看起来那么简单。
纪录片《镜子》里的家明,就是这样一个悲剧,父母对他的管教太严格了。
他买宠物回家,会被丢掉;想骑自行车出去玩,被反对;他想当歌手、学画画,父亲都一一拒绝。
被自由禁锢的家明为了反抗父母,早早就辍学,天天在家上网,玩游戏,最后甚至自残。
父母的本意是保护孩子,但如果这份爱让孩子失去自由和自我,就变成了伤害。
父母过度地干预孩子的生活,硬生生变成了以爱之名的道德绑架。
它让父母产生快感和满足,却让孩子逐渐被逼“崩溃”。
要想保护孩子,不是简单的约束和控制,而是看见和理解,尊重和放手。
爱,要用对方式
纪录片《差生》中有这样一个故事,韩国男孩洪成浩从小沉迷于网络游戏。
初中的时候,除了吃饭和去学校的时间,他每天玩6个小时的游戏,周末则玩一整天,有时甚至都不睡觉,24小时全扑在游戏上。
直到高一,他的成绩都是倒数,每天只想着玩游戏。
面对沉迷游戏的孩子,成浩的父母也很着急。他们也曾以暴力的方式制止过,可非但效果不大,孩子还产生了逆反心理。
焦虑中的成浩父母一面担心这样下去“以后孩子长大了靠什么养活生计?”,甚至止不住怀疑“是不是孩子的脑子不太好?”
成浩的妈妈甚至反思自己:“这是哪里做得不对?”
终于,不肯放弃的母亲决定从心理上找原因。
她回忆自己的成长经历说,就是因为小时候曾被强制学习对学业产生抵触情绪,因此希望全身心接纳孩子,并主动陪伴帮助他发觉新的乐趣。
妈妈决定放平心态,淡然对待洪成浩,“就当孩子一周或一个月后就死了”,一切能引发愤怒的举动都能冷处理。
与此同时,两夫妇也改变两代人的沟通方式,将更多的关注点放在了陪伴和走近孩子中。
他们没有强制孩子必须戒掉游戏,为了了解孩子为什么会沉迷,成浩妈妈做了很多努力,带着他一起做饭,经常花时间陪在孩子身边,和他交流。
也渐渐从洪成浩口中了解到,沉浸在游戏会给他带来无法自拔的荣誉感和满足感。
高一时,成浩有了成为职业玩家的梦想,希望去首尔参加实战比赛。
听到这一决定的父母虽然内心抗拒,但通盘考虑后认为:如果此时浇上冷水,成浩一辈子都会有遗憾,不如让孩子尽情试一次,反而尝试后会有所改变。
在父母的默许下,成浩有机会来到首尔和真正的职业玩家一较高下,输得一败涂地的他第一次意识到自己不过如此。
成浩在游戏的路上碰了一鼻子灰,又想到父母在车站鼓励自己的场景,成浩感到十分愧疚。
他渐渐将全部精力放到学习上来,再加上很强的意志力和专注度,他很快就在学业上有了很大的进步,最终考入了韩国名牌大学。
这并不是一个鸡汤故事,当父母一直给予积极回应,孩子最终也会有惊人的转变。
其实,没有父母是为了把孩子推开才严格管理孩子的,对孩子的管控本意还是出于“爱”。
但爱,要用对方式。
心理学博士Susan在《情感勒索》中,提供了一种非防御性沟通的方式,来缓解冲突。
当对方用威胁和责难进行语言攻击时, 先别忙着反击,尝试站在对方的立场进行回应:
“我知道你的确为此牺牲了很多。”
“你说得没错。”
“我理解你的辛苦。”
让对方感受到理解和尊重,化解沟通的壁垒,进而表达看法,将对方纳入自己的语境之中。
“……但我也想谈谈,我内心的真实想法。”
用更加柔和的方式,将对方变成听众。
改变孩子一生的几秒钟
优家教育创始人吴臻老师曾谈起一个真实的故事:
主人公的名字叫克林特,他是一个十岁的小男孩,有着一个大家都无法忍受的坏毛病。
课堂上他会不由自主地用手敲打桌子,乒乒乓乓的声音让老师无法讲课,同学也受到很大干扰。
直到有一天,老师杰森先生下课后把克林特独自留在了教室,但他却没有对克林特发火,而是说:“克林特,你不是个坏孩子,你可能天生是个鼓手。”
杰森先生从办公桌的抽屉拿出了一副鼓槌,也从此开启了克林特崭新的人生。从那天起,克林特再也没有放下过鼓槌,直到他成为了一名知名的鼓手去世界各地巡演。
克林特不仅靠敲鼓支付整个大学的学费,后来还成了一名励志演讲家。
每次演讲他都会提到自己的这段经历,他说:“人生的转机有时候就发生在几秒钟,而杰森先生那几秒便改变了了我的一生。”
看到此我不禁想说,作为老师家长,我们是不是也可以用我们的眼睛和心灵去发现孩子身上独特的光芒,也可以成为孩子成长路上的贵人杰森先生。
孩子不是父母的附属品,他首先是个独立的人。
看见孩子的需求,尊重孩子的意愿,接纳孩子的感受,是一切教育的第一步。
意大利幼儿教育专家蒙台梭利认为,每个孩子一出生,天然就有一个精神胚胎,已经知道自己想要成为一个什么样的人。
要知道,孩子的人生不该被父母的意识所决定,每一个孩子都有权“成为自己”,父母要做的只有看到、接纳与鼓励。
愿每个孩子都可以得到善意的对待!
- 扫码下方二维码即可购买课程 -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