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像摄影(二十一)

局部特写

局部特写可以排除画面中干扰物,让画面变得更简洁,色调更统一,主体更加突出。在人像摄影中,特写是很多摄影师最喜欢用的构图方法。这种方法可以最大限度突出你想突出的局部,使画面更具视觉冲击力。局部特写应用方法很简单,同样可以适用于任何一种传统构图方法,比如三分法、黄金分割、三角形等等。尽管是局部特写,仍然有一个画面关注点的存在,那就是画面主体,主体并不一定是一个完整的人或者整张脸,人身体的任何位置都可以成为画面主体,鼻子、眼睛、嘴、一条曲线甚至是皱纹。局部特写可以通过使用更长焦距的镜头、贴近被拍摄人物或者使用微距镜头来实现,当然也可以通过后期的二次构图裁切来完成,从初学者的角度出发,我还是建议大家尽可能地通过相机取景器来完成画面的裁切,这更有利于你审美能力的养成,同时也能培养自己严谨的拍摄习惯,毕竟构图是摄影创作中除了发现场景以外比重最大过程,也是摄影的魅力所在,后期剪裁画面是在有限的条件下完善或者说是弥补拍摄的不足,为什么说是有限条件呢,因为此时对于整个作品除了裁切以外,你什么都无法改变,这与拍摄时运用镜头焦距、拍摄距离、景深、用光、色彩的综合思考和处理有着天壤之别。局部构图的一个诀窍就是要够“狠”,很多人在构图时有个很不好的习惯,那就是什么都舍不得,最后就是妥协再妥协,说实话,如此还不如什么都不做,拍个全身照了事,就好像我们看到的那些全景风光照,大自然有什么就一股脑收入镜头,实在不行后期慢慢裁,这种思考完全是建立在“不担当”的理念支配之下,初中就是拍进去了就没有遗憾。不过我也要声明一点,大胆归大胆,规矩还是要有的,关节处最好不要乱截,哪些关节不能截?我没让你学解剖,人的关节一共有78处,能避开就尽量避开,实在搞不清楚也无所谓,找你看得见的肘、膝、踝、腕、髋、肩、指关节等人们熟知的人体关节。要学会在取景器中仔细观察,多角度、多视角,多变化。平时多看优秀作品和影视剧、绘画作品,这是除了系统学习构图理论以外最有效的方法,在总结和掌握别人的规律的同时逐渐形成自己的风格。局部的截取还要结合画幅的比例,哪些适合横构图,哪些适合竖构图,哪些适合1:1方画幅,还有哪些可以使用16:9等非常规比例。考虑到图片输出时的设备局限,在拍摄时还要注意留一些空间,这样就避免了输出的图片比例与拍摄是的比例不一致而造成关键部位缺失,比如你拍摄时是4:3,打印输出使得比例是3:2。

保持视觉平衡

画面中所有的要素都有其自身的意义,布局是很重要的平衡手段,好的布局能给人带来视觉上的平衡的美感,这与色彩、明暗、形状、主次元素的位置和所占比例都有关系,同样的,动势在这里也很重要,动势就是运动趋势,这里讲的运动趋势不完全是指物体运动的概念,事物发展方向、情感发展趋势也属于运动趋势,比如眼睛的朝向一方或者肢体指向前方,都属于动势方向。

主体的位置

主体居于画面正中是最能吸引观者视线的,同时也是最简单、直接和呆板的构图方法。这种构图如果配合主体对称的形状以及平衡的视觉效果的情况,还是很出效果的。在实际拍摄中,对于那些以人为唯一主体的纯肖像来说,这显然是很好的构图方式,特别是正面的全身、半身像或者头像。但是当拍摄侧面人像、侧面局部特写以及风景人像那一类以环境为主,以人物作为画面点缀的图片时,人物放置在其他位置会让画面更灵活,但这并非绝对,如果你为了表现一种极致的平衡和庄严,非要把人放在天安门城楼正中,将城楼和人物都拍得绝对对称,这完全是没有问题的,只要不是你一不留神,而是在足够的思考和理念支撑下的有意为之,你就该有这个自信,不用顾忌别人怎么说。但具体该把主体放在什么位置,是要认真思考的,除了画面美感的因素,还要结合自己的拍摄主题和情感表达需要。在人像摄影中三分法、黄金分割、曲线法等传统构图方法同样有效,而在局部特写的拍摄中,线条、点、色彩、明暗对比、虚实对比的运用更加重要,可以给画面带来出更多想象空间。

(待续)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