俗语“就怕猫头鹰笑”,清朝巨贪遇到猫头鹰成精,下场非常悲剧

在《聊斋志异》中,万物皆可成精,被赋予某种人格,但这些所谓的精怪,都是作者用来象征或讽刺世间现象的一种创作手法。《鸮鸟》就是一个鸟类成精故事,但有点反其道而行之,会给人类带来厄运的鸮鸟,反而替百姓除害,惩治了贪官污吏。
这是为什么呢?
01
贪官县令
[长山杨令,性奇贪。]
蒲松龄写作真的非常简练,生怕多写一个字浪费笔墨,这一个开头,仅仅7个字,便说明了地点、人物、职位、性格。
长山是个县名,清朝时属济南府管辖,就是现在的山东邹平长山镇。主人公姓杨,是长山县的县令。
在写《聊斋》故事的时候,我不止一次提到过蒲松龄给人物起名方面的艺术——对于品德高尚的人,必然留下姓、名、字、号,以供后人瞻仰;对那些品行卑劣的人,往往为了叙述方便,只留姓氏,有些干脆直接以某代指。
就如本文中的县令杨某,“性奇贪”三个字就已经说明了他的品行,蒲松龄自然不会让他留下详细的名字。
曆朝歷代,贪官污吏确实不少,但这位杨县令是奇贪,他贪到什么程度呢?
02
大肆敛财
[康熙乙亥间,西塞用兵,市民间骡马运粮。]
康熙一生,还是做了不少大事,擒鳌拜、削三藩、灭噶尔丹,都是他的功绩。
本故事就发生在康熙乙亥年,当时准噶尔部入侵大清,康熙下令以费扬为抚远大将军平定之,但是打仗需要钱啊,康熙爷的国库也不是造钱的,咋办呢,康熙决定举天下之力筹集军需,他规定,天下臣民皆可以向朝廷捐献骡马,一来良马可以作战,提升武装实力,二来骡马可以运粮,保证后勤。
当然,这些骡马也不是白捐的,当官的捐了,在年终评定时可以得到好评;普通百姓捐了,可以得到朝廷的嘉奖;罪犯捐了,还可以根据数量酌情减刑。
这一来,天下人都争相捐赠,就给了贪官污吏发财的机会。
[杨假此搜括,地方头畜一空。周村为商贾所集,趁墟者车马辐辏。杨率健丁悉篡夺之,不下数百余头。]
“趁墟”就是民间俗称的赶集,“辐辏”是形容人物聚集,像车的轮辐集中在车毂一样。老年间农村赶集,是按日子分配到各个乡镇,比如每逢初一、初三、初五,甲村赶集,初二、初四,乙村赶集,每逢集市,人们就会从十里八乡赶过去,商家把自己乡里的特产卖到隔壁乡,买家也趁着便宜囤点货。条件差的就背个背篓,走上几十里乡村路去赶集,条件好点的则有骡马等牲口代步、驮物。
一看到集市上车马客商如云,杨县令就开心了,他带着手下的小喽啰大肆抢夺,搜刮来的骡马不下几百头。
这长山啊,本来是一个县,后来被并入邹平县,可见长山县不大,也并不富裕,但就在这样的情形下,杨县令还能贪污数百头骡马,可真是奇贪无比,丝毫不考虑老百姓死活。
被抢夺了骡马的客商就倒霉了,他们从远乡连夜赶路过来,本来想卖点货,再进点货,赚点钱养家,结果钱没赚到,骡马都没了,由于是县令带头抢劫的,他们连个伸冤控告的地方都没有。
[四方估客,无处控告。时诸令皆以公务在省。适益都令董、莱芜令范、新城令孙,会集旅舍。]
正当大家发愁的时候,周边其他县的3个县令因为公务要进省城,路过长山,住宿在集会的旅社里。大家一合计,就去向这3个县令哭诉,一把鼻涕一把泪地将事情始末讲清楚之后,3个县令觉得这也太可怜了,便答应为他们去找杨县令,说说情。
人们常说官官相护,这3个县令为什么会为民求情,难道不怕得罪同僚吗?
这个问题,从“莱芜令范”身上就可以找到答案。
莱芜县,就是今天的山东莱芜,县令姓范,名溥,字天如,他在康熙二十三年出任莱芜县令,根据清朝《莱芜县志》记载,范溥非常留心老百姓的疾苦,每当发生饥荒,他都会冲在赈灾的前线,如果灾情十分严重,还会免除百姓的赋税,深得民心,也因此,后来升官当了东平知州。此外,蒲松龄也和范县令有过交往,还为他写过一首《莱芜范邑侯太公》诗,表达了自己对范县令的敬仰和赞美。
不得不说这些老百姓运气真好,如果遇到其他贪官污吏,光凭民告官这一点,照清朝法律不论对错就要先打20板子。
那么,范县令等3人,到底能不能为老百姓求下这个情呢?
03
酒桌行令
一行人来到杨县令家中,杨县令倒也不吝啬,摆下酒席款待同僚,酒过三巡、菜过五味,三人就向杨县令说明了来意,杨县令说不听不听,王八念经,后来实在被三人纠缠得没办法,他就顾左右而言他,说来行酒令。
行酒令的历史很久远,早在西周时期就已诞生,隋唐发展成熟,是士大夫之间的一种酒桌游戏,在座的人要根据令官的要求,轮流说诗词、典故或对联,答不上来的人不但要被罚酒,还会被其他人在心里鄙视,所以,行酒令是一种集才华、文采、机智于一体的酒桌游戏,可比现代人酒桌上发誓赌咒猜拳文雅多了。
杨县令出的酒令要求是:须一天上、一地下、一古人,左右还要问这人手里拿的什么东西,嘴里说了什么话,要随问随答,而且要语出有典,不能信口胡来。
杨县令首先行令:
[便倡云:“天上有月轮,地下有昆仑,有一古人刘伯伦。左问所执何物,答云:‘手执酒杯。’右问口道何词,答云:“道是酒杯之外不须提。’”]
以天上月轮对地上昆仑,倒也工整。古人刘伯伦,是竹林七贤之一的刘伶,这个人生性旷达,嗜酒如命,曾作《酒德颂》一文,自称“惟酒是务,焉知其余?”行酒令引出刘伶,可以说是非常切题了。
问刘伶手中拿的什么,他说是酒杯,又问他说了什么,说的是:酒杯之外的事情,都不要提。
杨县令真是机智,借着行酒令的机会,借着古代贤人的嘴,来堵住了其他三位县令劝他的口。但其他三人也不是吃闲饭的,怎么可能被他一语击败呢?
范溥接过酒令:
[范公云:“天上有广寒宫,地下有乾清宫,有一古人姜太公。手执钓鱼竿,道是‘愿者上钩。’”]
广寒宫是天上月宫,神仙住的地方;乾清宫是清朝内廷第一座宫殿,是皇帝居住和处理政务的地方。姜太公的故事就更为人熟知了,他辅佐武王伐纣有功,被封齐王,传说姜太公在山之前,在渭水用直钩钓鱼,留下了“姜太公钓鱼,愿者上钩”的故事。
范溥这里用“愿者上钩”的典故,实际上是非常温婉地劝说杨县令,希望他能归还百姓的骡马。
相比起范溥的温婉,孙县令就粗暴直白多了,他接过酒令:
[孙云:“天上有天河,地下有黄河,有一古人是萧何。手执一本《大清律》,他道是‘赃官赃吏。’”]
直接搬出汉初三杰之一的萧何,我们都知道萧何是刘邦取得天下最重要的人物之一,在平定天下后,他在秦法的基础上,重新制定了汉朝法律,世称《萧何律》,这对于天下初定的汉朝来说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再看萧何手上拿着一本《大清律》,明面上看似乎萧何穿越了,实际上是借《大清律》警示杨县令,接着更是毫不留情地骂道:“贪官污吏!”
孙县令这个酒令行地真是大快人心,对贪官污吏就应该这样毫不留情,杨县令听到这个酒令,脸上也有点挂不住,但依然不舍得交出骡马,沉吟了好一阵,又接过酒令:
[杨有惭色,沉吟久之,曰:“某又有之。天上有灵山,地下有太山,有一古人是寒山。手执一帚,道是‘各人自扫门前雪。’”]
灵山是中国神话中的山名,出自《山海经·大荒西经》,传说灵山可以通往天上,《西游记》等神话故事中,都以灵山为极乐仙境;而泰山是五岳之首,被称为天下第一山,地位非常尊崇,古代帝王封禅都要在泰山之巅。寒山则是唐代宗李豫大历年间的一个僧人,出生官宦世家,多次参加科举不第,最后只好出家,也有说他是隋朝皇室后裔,唐朝后因遭到排挤而出家。三十岁后隐居在五台山,据说活了100多岁,寒山是他的自号。
杨县令的酒令中,寒山手上拿着笤帚,嘴里说道:“各人自扫门前雪”,这一句也有典故,出自宋末元初人陈元靓所撰《事林广记·警世格言》,下半句是“莫管他人瓦上霜”。杨县令借寒山之口说这句话意思非常明显,就是叫其他三人不要管闲事。
你看这杨县令,先被怼得面有惭色,沉吟一会儿竟然又能接上酒令,可见词人才思敏捷,但他在只言片语间就能放下羞愧,回怼别人,脸皮之厚,也堪称一奇,真不枉蒲松龄称之为“奇贪”。
04
少年行酒
听完杨县令的说辞,范溥等三人都面面相觑,无言以对。这时候,突然有一少年傲然而来,且看他:
[忽一少年傲岸而入,袍服华整,举手作礼。]
那个少年,衣着华丽整齐,脸上的神态高傲不屑,但又举止得体,抬手像在座众人施了一礼。
看这穿着、举止、神态,绝不是一般人,众人也向他回礼,并邀请共坐饮酒,少年说先不忙饮酒,刚才听到你们行酒令,正巧我这里也有一令,“愿献刍荛(chú ráo)”。
刍荛,指割草打柴的人,这里是对自己说的话的谦称,出自《诗·大雅·板》:“先民有言,询于刍荛”。
少年真是不论举止还是言语,都非常得体,读到这里,脑海里立马就浮现了一个翩翩公子,温润如玉的形象,那么这位少年公子会行出怎样的酒令呢?在座众人也和读者一样,迫不及待地请少年行令:
[少年曰:“天上有玉帝,地下有皇帝,有一古人洪武朱皇帝。手执三尺剑,道是‘贪官剥皮’。” ]
说明代那个朱元璋洪武皇帝,手里拿着三尺剑,专门剥贪官污吏的皮。
历史上,确实有对朱元璋剥皮的记载,明初学者叶子奇在《本草子》中记录:朱元璋非常痛恨贪污者,老百姓有权力进京告御状,凡是贪污六十两白银以上的,直接砍头,还要剥皮实草,就是把人皮完整剥下来,再用草填充成人形,在贪官本县的州府县卫立庙,用来祭祀土地,名为“皮场庙”。实在触目惊心,也起到对其他官吏的警示作用。
少年说完,在座众人都噗嗤笑出声来,杨县令更是气急败坏,一边指着少年骂,一边命人捉拿。
到这里,不得不佩服蒲松龄做文章的细腻,层次感非常强,行酒令时,先是范溥温言相劝,接着是孙县令搬出《大清律》警告,言语比之范溥就激烈了一些,最后少年出来,直接挖苦怒斥,一场“战争”的引绳就此点燃。
再看杨县令这厢,酒令时先以“酒杯之外不须提”顾左右而言他,被人反驳之后,有些惭愧,接着又以“各人自扫门前雪”来堵众人之口,直到少年出现毫不留情地怒斥之后,杨县令终于爆发,从面有惭色变成恼羞成怒。
那这个少年到底是谁呢,他竟然敢在朝廷命官的酒桌上嬉笑怒骂?
05
少年真身
就在杨县令恼羞成怒要抓少年时,只见他跳上桌案,变成了一只鸮:
[少年跃登几上,化为鸮,冲帘飞出,集庭树间,回顾室中,作笑声。主人击之,且飞且笑而去。]
此篇题目为《鸮鸟》,直到现在才终于点题,鸮鸟出现了。鸮就是猫头鹰,少年化为猫头鹰盘旋在庭院的树中,看着室内发出笑声,杨县令打他,他且笑且飞而去,还是十分优雅。
在民间传说中,猫头鹰一直被认为是不祥之鸟,素来有“夜猫子进屋,无事不来”,就是说猫头鹰飞到家中,一定会带来坏事,其实猫头鹰之所以被厌恶,主要是因为这种鸟类很烦,喜欢在夜里叫,又称夜猫子,最可怕的是猫头鹰的小声,闻之令人毛骨悚然,故而又有俗语说“不怕猫头鹰叫,就怕猫头鹰笑”,迷信的说法是猫头鹰笑主凶。
这里的笑声,也暗示了杨县令的结局。
据记载,杨某,原名杨杰,于康熙二十八年(1689)就任长山县令。《鸮鸟》的故事发生在康熙乙亥年(1695年),杨杰已经在长山县贪污长达6年之久。也不知道是猫头鹰的笑声应验了,还是因为杨杰贪污太过于奇,最终他贪污骡马一案事发,一年后去职。官路走到了尽头。
06
异史氏曰
[异史氏曰:“市马之役,诸大令健畜盈庭者十之七,而千百为群,作骡马贾者,长山外不数数(shuò)见也。圣明天子爱惜民力,取一物必偿其值,蔫知奉行者流毒若此哉!]
蒲松龄回顾朝廷征集骡马那段往事,说当时县令家中庭院挤满了骡马的,十之有七,但能像杨县令这样贪污千百头,并做起生意的人,还真是不多见。
国家要打仗御敌,皇帝需要军费,贪官借此发财,可见官场风气确实不佳,这也是清朝官场长期以来的症结所在,蒲松龄眼中所见,可谓一针见血。
要知道,蒲松龄生于1640年,到《鸮鸟》故事发生时,他已经50多岁,他从年轻时开始创作《聊斋志异》,越到后期越关注民生现实,见解也越来越深刻犀利,眼光也越来越毒辣。
但是,讽刺完贪官污吏,蒲松龄毕竟还是没敢把犀利的笔头直指天子,反而说天子圣明爱惜民力,不知道是天子真正圣明呢,还是迫于“文字狱”的压力,而不得不采取的明哲保身之策?
最后,蒲松龄也对鸮鸟做了总结:
[鸮所至,人最厌其笑,儿女共唾之,以为不祥。此一笑,则何异千凤鸣哉!]
世人都觉得鸮鸟是不祥之物,但今日所见的鸮鸟,他的笑声,跟祥瑞神鸟凤凰的鸣叫有什么不一样吗?
这句话,与其说是蒲松龄对这只鸮鸟的赞扬,倒不如说是他在经历了几十年创作之后,在看遍了世俗红尘之后,借此“假人真事”而引发的对人生的思考。
喜欢记得来一个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