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苍龙诗词观】通过这几点,可知晓诗词的好坏程度
【作者简介】
网名:獨步云天我蒼龍,笔名:獨步蒼龍。不求诗人之名,但求诗人之心!
【苍龙诗词观】
一、前言:
如果一个诗词创作者连“什么诗(词)是好诗(词)?”都迷糊或不知道的话,只靠个人感受判断,终究还是显得很不靠谱。而当下大多写诗词之人或读诗词之人同样面临上述的状况。他们“对什么是好诗(词)?”、“怎样鉴赏一首诗(词)?”等问题的答案是模糊的,不明的或者说是靠感觉的。读者如此还说得过去,可是连写诗词之人都如此,又怎么知道自己诗词的好坏程度呢?又怎么知道别人的诗词哪些好哪些不好呢?又怎么去鉴赏别人的诗词呢?基于这些问题和对诗词创作上的一些现象,本人写下了这篇《诗词观》,本文将尽量解释得清楚全面,尽量立场客观,尽量使其可实操性,尽量不用太玄虚词语阐述观点,以便于观点浅显易懂。
二、对诗词鉴赏方面的见解:
读者往往靠感觉判断一首诗(词)的好坏。的确,大多数人对诗词的审美是感官的,因为它是属于读者的个人感官审美和感官价值取向,人也总是会用自己喜好的审美观或感官意识去判断诗词的好坏、高低。我也认为诗词的审美是感性的,非要理性审美是困难的,因为人的思想差异、人生历程不同、思想成熟度不同和人生境界的高低等因素,导致其所侧重的东西也不尽相同,导致其审美观也不同,能理解诗词的角度、深度和高度也不同。但是我认为鉴赏诗词的好坏要理性地去感性,要带着专业性技术的眼光鉴赏,这样就不会过于主观。
王国维说:“一切景语皆情语”,我说:“一切诗话皆人话”,所有的诗话、诗论或诗理等,总的来说还是“一家之言”属于个人的观点和思考,其必定有不足之处。同样,这篇《诗词观》也是本人个人的思考和感悟。因为从长远的角度看,随着时代的发展,文学的内涵(连“什么是诗”,“什么样的人是诗人”等问题都有各种定义)、文学的审美取向也会有所变化(各朝代的诗词文学理论著作,甚至文学理论批评著作也有很多),或者说文学的审美方向本就难以作出一个标准或者说没有标准,所以拿“不变”去框定“变”是不对的,拿别人的审美框架,去框定自己的审美也是错的,也是可笑的。但是应该先基于技艺为基础去发挥个人审美取向,然后“因为入美才入眼,因为入心才感人”我想永远不会错。
但是不得不说:做到系统地、全面地、客观地对诗词作鉴赏是极其难的,诗词鉴赏的立场是被动立场,鉴赏者要品鉴诗词文内的东西,还要品鉴诗词文外的东西,需要一颗善于发现美的心,需要良好的文学底蕴,需要一颗能客观品鉴诗词的心,要深入文字内,也要深入文字外,甚至需要品鉴者有一定高度的文学境界或人生境界。
诗词也类似于歌曲。对于歌曲,有音乐基础或业内的人士会侧重鉴赏歌唱者的唱歌技术,而大众听众只在乎歌曲合听与否、入心与否。诗词亦会如此情况,普通大众常常是以自己的审美喜好和自己的价值取向去判断诗词的好坏。而诗词写作是个技艺活,讲技术也讲艺术,诗词鉴赏需要(一些)有文学鉴赏基础的、文学鉴赏专业水平的人说了算,而不是没有文学鉴赏基础的大众说了算,比如不能让耕人去判断诗人作品的优劣。
我所认为的“技术”:指“字面层面上的运用文字的能力,包括炼字、遣词造句、文字词语间的组合、事物的刻画等”;我所认为的“艺术”:指“字面层面外的文学性、艺术性、哲学性,包括诗词的意趣、思想感情性、情景或意境的感受等”。但是空有技艺,没有入心的,打动人的东西,是不利于诗词发展和流传的,这样是空有技艺,没有灵魂。所以音乐圈才有网络歌手、专业歌手、民间歌手等,所以鉴赏诗词只看技术是不行的,诗词本来就是抒发(表达)思想、情感的,所以必须结合作品的技艺和思想(情感)判断作品的好坏。好诗词不一定需要复杂的句子,在技艺的基础上,越震撼,越打动人心、深入人心的越为好诗词。
三、怎样鉴赏诗词:
诗词鉴赏包括了“鉴”和“赏”两方面:“鉴”则是鉴别,鉴别诗词的好与不好(或不够好)的方面;“赏”则是欣赏,欣赏诗词带来的美的享受、心灵的共鸣(或震撼)、高尚的情怀或思想(或哲学)触动。诗词是“组合体”或者说“综合体”,诗词的高低优劣,不能看其中一两个要素评比,而要多项要素综合评比。
鉴赏诗词应该从浅入深,从低到高层次。要把诗词的句子换成现代句子,把诗词转换成一篇现代文,去理解去感受它的表达的东西(能了解创作背景和作者,则更好),描写的物、景(境),这样才容易看清楚它的脉络、布局、诗路、诗思(立意)和表达等有没有散断或者不妥当。先看“实”再看“虚”。
“鉴”包括了:韵、律、字、词、句、篇、题(题目)、修辞手法、表达方式等,这是“实”的方面。
“韵”用得合理,不要有用韵方面的毛病,比如凑韵,不押韵等;“格律”上不能出现必须禁忌的错误;“字”要使用得恰当合理;“词语”要能恰当合理修饰“人、物、事、情、思”;“句子”的意思要通顺说得通,还要符合诗词特点的句式和语法,上下句之间气脉不能断,即使句断也要意连;诗词的整个篇章要成一个系统(整体),要有脉络有诗路,不能断篇散章;题目要照应全篇章,题目要与篇章相关,避免篇不对题。“韵,律,字,词,句,篇,题”等没问题就叫无硬伤。硬伤的检查方式可以用眼睛看,用词典查,用网络搜等。“修辞手法”要用得合理、用得好、用得妙,修辞手法的类别和作用可以上网或翻书,这里不再复述和归纳了。“表达方式”就是指“表达思想和情感”的方法和形式”,它可以把作品的思想感情及感情色彩更好地表达。使作品的作品的思想感情“活”起来。
“赏”包括了:意趣性、艺术性、情感性、思想性、精神性、意境性、画面性,哲理性等,这是“虚”的方面,属于感官审美的范畴,看个人感官与作品之间的共鸣,这里不展开讲了。
好的诗词不在于用好看的词语堆砌好看,诗词的美是画面美、意境好,而不是词语美,更在于句子的共鸣人心,句子都不好,炼字或者用词多好也白搭。有时我也在想有的辞藻华丽的作品,去掉华丽、好看的词语还会剩些什么值得看的东西?丑女的确可以粉饰打扮,但是不要过于粉饰,过于粉饰就会太假,而成了“假好看”。粉饰成假好看,不如有真内涵,不如诗词里面有值得欣赏的东西,而不是只有一个外面好看的皮相。
诗词最主要的是情感和思想或者说诗词所要表达的东西,不管诗词的修辞手法多好,表达方式多好,都是为“情感”和“思想”作服务的,修辞手法和表达方式那只是一个盒子罢了,里面的珍珠才是最主要的,不要买椟还珠,太侧重修辞手法和表达方式也不行,不要本未倒置。有的名篇佳句即使没有什么过好的修辞手法和表达方式,也不影响其文艺上的优秀和触动或感动内心的感觉。
有的人把“句子通俗易懂,直白”的诗说是“打油诗”,这样是只懂看字面上的东西,只会抓着句面角度鉴赏诗词,这是文字般若(文字层面),鉴赏者更应该往“情怀般若”和“境界般若”方面提升。有的诗是句子通俗易懂,却深有玩味,句淡意浓,同样能打动人心。我认为平实的不华丽的句子,就要靠佳句取胜或动人(感人)句赢得读者的心。新国风的作品往往也多这样的句子,简单的文字里藏着内涵或生动的东西,但是新国风的作品玩的不好就容易成打油诗或者顺口溜。
下面看一首吴畏的作品:
“说到无言后,头像转灰迟。恐君知我意,复恐君不知。”
透过简单的句面,可以想象到“两个异性QQ好友,聊着聊着不懂聊什么了,对方的QQ头像变灰暗了(下线了),你可以想象是准备表白的心态,怕对方知道自己心中的喜欢,又怕对方不知道。因为说出心意,可能表白成功,有可能被拒绝,气氛变得尴尬,同时也有表白的害羞之意。后两句生动刻画了纠结矛盾的表白心理”。如果知道里面玩味的东西,还会盯着字句表面说这是打油诗吗?
下面再看这首作品:
“一顿五碗肉,吃完嫌不够,昂首问苍天,啥时我能瘦?”
即使透过字面和格律层面,里面依然看不到值得玩味的东西,只博得读者一笑罢了,这是打油诗,还是正宗的。切忌平实得平淡得毫无感人的作品,不然最终是一段押韵式的文字罢了。
四、什么样的诗词是好诗词?
我所认为的好诗词:基于技艺上的“入趣”、“入美”、“入心”、“入哲(道)”的诗词(上文已谈及了“技艺”,不再复述):
入趣:指诗词给读者一种值得玩味的意趣,使读者感到愉快、生动、形象的特性。
入美:指诗词引起读者美的享受,置身意境或画面的部分,使人的身心能得到一种“美”的享受。
入心:指诗词引起读者心里共鸣和心灵感触的直达人心的部分。
入哲(道):指诗词的富含道理,哲理和智慧,甚至到达了“道”这个层面、达到一种修行的境界——人生如一场修行!
可以说流传下来的名篇佳句,都至少有以上4点之一。这4点我认为是逐渐深入的,一个比一个难达到的,(试想一个长生不老的人)人会随着成长而越由表入里(由浅入深)看事物本质、身心则越往沉稳方向、越往感悟方向或大智慧方面发展的,他会逐渐思考人生和社会、或者“我”与“非我”的问题。而好的诗词,必须有诗词味,不管什么形式的写法和语言!都要具备诗词味,要有文学性和艺术性。不然就是打油和顺口溜,而不算真的诗词,最多算是符合格律规则的押韵句、打油诗或顺口溜!
文无第一,诗有高低!风格各异,各花各香!诗词和文学,不是靠比文学拼理论定高低好坏!文学见解和文学创作是可以分家的,文学理论和文学见解水平高(类似品菜和煮菜的区别),未必文学创作水平就高!文学之斗,比作品;道理之斗,比理论!;成功之斗,比成绩!能客观真实鉴赏文学和艺术是要一定的文学和艺术水平的,评论诗词的高低好坏时,不要只说“好”或“不好”,要能说出“好”在哪里?赏析怎么个好法!“不好”又在哪里?鉴析怎么个“不好”!不要只会说“烂,不堪读!”或“好,非常好!”之类的空话!
五、对诗词方面的感悟:
(一)、诗词文学的写作,根本目标和宗旨是为表达“情感,思想,精神”等而写的,不能过于重修辞而轻诗词所表达的内涵。
(二)、人们的情感就那几样,大概也近同,不能只看情感高低评判诗词的优劣高低,还要看用怎样高明的技艺、用多高的文字运用能力和文学底蕴,使得句子感人,使得诗词感人、入心。要把字句作为情感或思想的载体,两者都要让它契合起来,难度在于两者的契合度。
(三)、字多的诗词要整:诗路不能断,诗思不能乱,结构不能散。要成一个整体,成一个系统。字少的诗词要精:字词要凝练,句子要成佳句或动人句,内容要出精。 不能因其字数的多少去判断其创作的难易和优劣。
(四)、没有硬伤是诗词创作基本要做到的,有的人连句子都造不好,有时句子不成诗句(词句),而是词语组合,字词都弄不好的,也别想他会写得多好。也就是说连硬伤都有的,也别指望他写的多好。读者不要超出诗词字句之外去替作品自圆其说。先把把句子能转化成一句话,再去审察作品表达的事物、思想、情感、意境、精神品质等。
(五)、把句子写得生涩费解的,体现不了其遣词造句技术高,反而暴露了其遣词造句的技术低,高手的句子,总是很自然很顺畅的。句子的句意通顺,则不晦涩费解,不符合诗词的句式、语法语感特点时或意思不通时,要勇于说它是烂句。不要误以为其句子高深,高深的是诗词的哲思、意境和内涵,而不是生涩费解的词语和句子。
(六)、有人说作诗词要求“真”,“真”指诗词内的事物的真,还是指诗词的思想感情真?这个大概只有作者本人知道,我也提倡“真”,但是不管“真”还是“不真”,至少不要让读诗词的人找出诗词的“不真”。文学作者往往是加了想象力,修辞手法和表达方式,所以“真”是相对的,没人察觉出假便是“真”。
(七)、诗词的感受审美更多的是感官的感受,同时也会用一些修辞手法,表达技巧,所以诗词往往不能用太理性的思维去赏析,也不能过于理性地按照现代语法、句法去解剖诗词,诗词有其专属的语法、句法逻辑环境。
(八)、把偶然得到的佳句写成一首诗(词),就越要笔力,不能使好的太好,弱的太弱,这样整首诗(词)就不协调了,就会使得句子之间衔接得不好,甚至脱节,容易“有句无篇”。
(九)、诗词的真正的豪和狂,不是豪词壮语堆砌出来的,而需要“才情”、“技艺”或“气格”,否则就成“以嚎为豪”、“以虚狂当真狂”了。真嚎和真豪之间、真狂和虚狂之间隔着一个 才情(才华、情感), 隔着一个技艺(技术、艺术),隔着一个气格(气魄、格局)。特别是写豪迈的浩大的作品容易“空”,若是没有技艺、没有气格或者没有才情,它往往写出来的是虚的,是假的。
(十)、“一首诗、词全篇顺畅没有脱节、句意通,构得成一个整体”---这是基本要达到的。但诗(词)的诗体(词体)和结构未必是按照“起承转合”、“起转转合”、“起转承合”等板块结构(章法)去分析的,其实是:“上句接下句,下句承上句”,“构成诗词整篇的不脱节”,“诗路不散乱不断篇”且“能构成一个整体”罢了。
(十一)、许多人把诗词的意境作为评判好诗的第一要素,可是意境也容易“空无”,让人无据可依,没有文艺眼光品鉴,则难判断是“景”还是“境”?。造景不等于造境,很多人在诗词里加一些景句,以造意境,但是它与诗词的情、思、意等没任何联系。“景”没有扣上“情”,则是“虚景”,无用的造景,还不如有情感的平实句子。有些人容易把“景”当成“境”、把“景象”当成“意象”。品鉴水平不高的人常常把景品成境,把“景象”品成“意象”,偏偏把白开水品出个茶味来,此为意淫也。景内有情——景语,景外有意——意境,高深之意境,则谓之“境界”。
(十二)、“美”和“雅”是诗词优质特性中的其中两个,诗词的美,有实(或直)有虚(或曲),一味求实(或直)的东西,会使得诗词的美感缺失。比如直抒胸臆、直表深沉、直表哲思等是“实”的美;情景交融、寓情于物、借物寓意等是虚(或曲)的美。
(十三)、关于诗坛的“旧体新诗”,我倒认为是别人不屑于那样写,并不是别人写不了,这像是倒着开的车,这样走也需要一定技术,但是别人不屑于那样开。但是物以稀为贵,开得好的人,反而可以成为宗师级人物而影响一些人,这样也会有人研究和模仿这样的玩法。诗词本来就是凝练,浓缩的句子之间的组合,这样写反而使得诗词原本该有的古典美,简洁美,节奏美等受到大大的损伤。现代诗的美和艺术可以融入格律诗里,但是大量的现代话的句式融入格律诗总是让人觉得不伦不类。
(十四)、常常有人说一首诗(词)里面没有东西,空无一物。这里的“东西”是指什么呢?很多人根本不知道诗词本质上是写什么东西。其实正经的诗词,本质上写的是什么东西呢?不过是三种:情、思,意。也就是我要说的诗词的写作目的:写情、写思、写意。写情(后面可以加后缀,比如情感、情绪、情趣、情怀等);写思(后面可以加后缀,比如思想、思考、思悟等);写意(后面可以加后缀,比如意思、意味、意趣、意境、意识流等)“意”其实是隐晦的“情”和“思”,但是不能很明确知道是什么情,什么思,甚至有多重解释。这个“意”,往往是让人感觉“空无一物”,但是它未必是空无一物,看读者能否透过文字,而品其内涵了。
(十五)、诗词所表达的含蓄委婉或隐晦要把握好一个度,不然只有自己知道自己写什么,读者很难,甚至不知道作者表达的是什么东西。当然,看不明诗词所表达的东西,也关于读者心灵视力的可见度。这个是读者自身的文学鉴赏能力水平的问题。所以诗词鉴赏需要读者的文商和情商。
(十六)、其实,当代的人也产生了属于我们这个时代的诗词审美观和文学价值观了,和古代的一些鉴赏概念和元素也了区别。只是零散而未必成系统罢了,因为当代的人很自我,很有属于他自己的个性审美。没有一首诗词能兼顾各种好,但今天的人对诗词太苛刻了,甚至爱鸡蛋里挑骨头:意识流的作品又常说是空无一物;直白的作品又说太直不委婉不够委婉,委婉含蓄又难免说作品的表达空无一物,却未必怀疑自己的鉴赏能力未达到理解作品的能力,我认为直白也好,委婉也罢,只有有味,何必计较其直白或委婉呢?(如:平生未有传奇事,所谓传奇都是卿;人生如逆旅,我亦是行人;故事多将成事故,悲情最是主人公……)
(十七)、“我国诗词圈的主要矛盾是:读者日益高涨的眼光需要同诗词质量生产之间的矛盾……”因为很多诗词圈的人,但大部分人的确写得不咋地,却充满自信,对自己作品的执着,只认为自己写的好,对别人的总觉得不咋地。当然,随着审美高度和眼光挑剔、心境越来越高,对诗词的审美也会越来越挑剔。
(十八)、“没有一个真理,可作为检验诗词好坏的唯一标准!”没有一个评价好诗词的标准,诗词需要综合性评价,每一个人都有其心中的价值取向和审美取向。
(十九)、“阻碍诗词进步的三座大山:唯古主义,唯书主义,唯名主义。”
(1)唯古主义:现在许多人都得按照古人,古书,古诗词作为最高最规范的标准和例子,认为古代的诗词作品和诗话诗理不可超,不可变。如果中国以后都不能有超过古人诗词和理论的,那只能算我国诗词水平一直在倒退。
(2)唯书主义:学诗词的,特别是诗词立场和思想高度不够的。都拿书本和别人的著作做评判诗词好坏,对错的标准和范本。
(3)唯名主义:诗词圈很多人,拿诗词圈内拥有证书和获奖的人,出名,有名,有位的人作标准,认为他们的都是对的,都是好的。(以上三座大山在某些方面上的确是影响诗词进步的阻碍,当然,也不能全部否定这三座“大山”)
六、结束语:
文学有不同的美,不要太古板死板,要多以兼容或包容的文学审美之心去看待各种不同的美。每个人都有其个人的诗词观,这是我的一家之言,难调众口!大家可以保留自己的诗词观,也可以择其善者而从之。
一个人没有悟性,说再多的佛理给他听也没用,在一个人认知尚和判断力不够完善时,就很需要听老师的,但是肯定不是只听一个老师的,所谓“三人行必有我师”,有的人难道会认为只有这个老师的全是对的,而其他人说的都是不对的、不该接受的话,那实在是认知力和判断力极其浅薄。如果道理大多数人能理解,能认同。哲学和真理也就不值钱了,如果人容易接受真理,容易知得对错,也就不需要长者和先哲这么多的谆谆教诲和苦口婆心的传道立书了。
我理解的“佛度有缘人”的内在涵义:我只和能理解、能认同我所说道理的人讲道理。若能接受,能理解我就“度”你,若是不能,那就是无“缘”,也就不用改变别人的看法和思想,因为有心无力,也不用讲我的道理给你听了。若能,我度你;若不能,我随你……
如果人是一面只能往外照的镜子,终究是看不到自己的,不管多大的光芒,也都会被挡回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