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展飞:《开学了,要不要给孩子找个“好班”,调个“好座”?》
这个暑假,我接的电话基本上是两类,一类是关于入学的,一类是关于选班的。入学的就不用多说了,选班的则是希望我能帮忙打个招呼,把孩子安排在一个“好班”。
学校里到底有没有所谓的“好班”和“好座”呢?
这个问题,我觉得可以聊聊。
所谓的“好班”,需要从两个角度考虑。
首先是在前几年,一些学校确实有过所谓的“好班”,当时因为技术原因或者其他的一些人为因素,有些学校在分班时候,没有严格根据成绩分配,导致了一些班级的优秀生比例明显超过平均水平,形成了所谓的“好班”。
这种情况近年来已经基本上不复存在,一来是因为分班软件的参与,技术上已经不存在问题,这种软件可以把每个班级的学生按照男女比例、总分、各科的平均成绩等各种因素都考虑进去,各个班级的分差已经可以缩小到小数点后两位。可以说基本上保证了平均分班。
二来因为绩效考核制度的建立,班主任、任课老师也不是傻子,不会允许自己的班级明显的吃亏,换句话说,分给自己的一个“差班”,谁也不会乐意。
其次,当前所谓的“好班”,基本上指的是这个班级有一个好班主任。
不可否认,有时正如“一个好校长就是一所好学校”一样,一个有着丰富班主任经验的老师,确实要比一个刚毕业的老师更让人放心一些。
然而,家长们不知道的是,学校在安排班级教师的时候,都会综合考虑。一般来讲,这个班级的班主任如果比较“好”,那么这个班级的师资力量就可以考虑不必安排得那么“好”。相反,如果这个班级的班主任有些“弱”,这个班级的师资力量反而会比较“强”。
这个道理其实很明白。
稍微有点经验的领导,在安排教师的时候都会这样安排,保持相对的均衡,避免出现“一班独大”,而其他班级全完的情况。
另外,回过头来看,所谓的“好”班主任,也要多说几句。
一般来讲,所谓的“好”班主任,往往都是有着多年工作经验的,已经有了成绩作为旁注的那种。
然而,即使是这种班主任,也未必就是那种“没有教不好的孩子”的神话班主任。因为每个人的个性不同,这类班主任的风格也不同,有的学生可能适应,有的就未必适应。
比如一些家长往往喜欢找一个“严一点”的班主任,然而有的孩子偏偏喜欢的是那种能与学生打成一片的老师。这种情况下,所谓的“严一点”的班主任,就未必是一个最佳的选择。
至于年轻班主任,虽然经验上可能不足,但是胜在精力充沛,没有家庭拖累,而且与学生没有代沟,交流起来更加容易,有些工作反而比那些老教师们做得更好。
另外,即使是一个“好”班主任,我们也要知道,决定老师对学生是否关注的因素,并不在老师,而在学生。换句话说,如果学生的学习态度认真专注、积极向上,即使班主任是一名普通班主任,也会对学生青睐有加。反之,如果学生成天浑浑噩噩、不学无术,就是碰上一名“好”班主任,也未必就能被多关注。
还是前几天我文章里的那句话,选择怎样上高中,比选择上怎样的高中更重要。同样道理,只要你的学习态度足够端正,其实在什么样的班级里,都无所谓。
至于是否要调一个“好”座位,我认为,除了个别学生因为身高、视力或身体其他原因确实需要在某个位置的,其实大可不必过于费心。
据我所知,目前绝大多数班级,实行的都是座位轮换制度,基本上每周或每月都会换一次,所以自然也就不存在什么“黄金位置”。
至于,按成绩排位这种事情,我估计在当前网络如此发达的情况下,应该不会有班主任敢冒天下之大不韪去干这种事情。因为这太容易引发舆情事件,只要不傻,应该没人干。
最后,我更想说的是:
人生不可能一辈子都生活在最优化的环境里,都坐在最恰当的“黄金座位”上。
我们的工作也罢,生活也罢,总会遇到各种各样的困难和干扰,充满着各种不适应。
而在学校,孩子们除了应该学到文化知识以外,还应该学到这样一种能力,就是不管在什么样的环境里,都能够排除干扰,做到精神高度集中,专心致志做自己的事情。
有了这样的能力,所有的班级都是“好班”,所有的座位都是“好座位”。
如果孩子的自控力较差,家长和老师应该做的是共同努力,增强孩子的自控能力,而不是给他找一个可以“他控”的环境。
否则,一旦他离开了家长安排好的环境,仍然自己管不住自己,对孩子来讲不一定是好事。
说到底,小学到高中,我们可以动用这样那样的关系去帮他选一个“好”的环境,那么大学呢?将来的工作呢?他的人生呢?
我们总不能帮着孩子安排好一切,走路的人是他,路还是需要他自己一步一步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