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展飞:《高考没有神话——兼谈名校是怎样炼成的》

高考没有神话

这几天,是高考成绩发布的日子,各省的名校们都在拼命宣传自己的高考成绩,仿佛一个又一个的“神话”在不断诞生。

其实,高考从来没有神话,有的都是“神化”,几乎所有的高考神话都离不开“学生苦学、教师苦教、家长苦帮”,从政府部门到学校,再到每一个普通的家庭,无人不重视教育的这条路子,除此之外,皆是偶然。

我从来不相信高考有什么神话,也从来不相信名校的什么神话。如果说二十多年前,我们高考的那个时代,因为信息传播的不发达,或许会有一些什么“神话”被创造出来而无从考证,而在当下这个时代,“神话”是很容易被戳破的。毕竟,大家都不傻。

比如昨晚我在抖音上看到了一个小视频,说这个班级,全县的前十名有八个,分数最低的一个超了一本线52分。

仿佛又是一个“神话”,呵呵,你信不信?反正我是信的。

我用脚趾头都能想出来这是一个什么班级,这个班级的学生是什么水平的,这个班级的师资配备是怎么回事。

所以这种事如果非要厚着脸皮说自己的班级只是一个“普通班”,那也就没什么好说的了。

这世上,有个东西叫“规律”,违背规律的东西,是什么东西,是有必要好好考证一下的。

又比如,河北的那所,文科全省前十名8个,理科全省前十名8个,还有一大堆数据,非常亮眼,还是上图吧,更明白一些。

还是用我刚才尺子卡一卡,如果有学校敢打出这样的话语:“我们是全省最差的生源,考出了全省最好的成绩!”,我认为这就是神话,注意,我在这里去掉了双引号,这是十足十的纯神话。

这样的学校,值得所有人顶礼膜拜。

这样的学校,有吗?

至少目前没有,未来,应该也不会有。

我可以简单地描绘一下一座名校的发家史,或者说一所名校从默默无闻到崛起,需要走的过程。

需要说明的是,我说的“名校”,仅仅指的是因为高考成绩比较突出,在升学率上比较有名气的学校,并非文学意义上“著名学校”,换句话说是因为某种文化历史底蕴形成的名校。比如有些老牌名校,我们并不知道他们的升学率有多高,人家也不宣传这个,但是并不妨碍人家名校的身份。

言归正传。

一所学校从默默无闻到崛起,走的路子大致是一样的。我并非凭空臆测,而是看了一系列的“中国名校长成长”书系后得出的结论。毕竟,如果仅有一人,可能是个例,但是如果一百多位名校长皆是如此,那就有说服力。

一所名校的诞生,首先必备条件,是因为一个好校长。甚至可以这么说,一个好校长,就是一所好学校。

这类校长的共同特点是,有思想,有魄力,敢作为。在治理学校上,有着清晰的管理思路,纲举目张,能够坚定地实行自己的教育教学思想。

无一例外的是,在这类校长的管理下,学校的规章制度都是公平公开公正的原则下制定的相对科学的制度,执行力强,赏罚分明,学校断绝了不正之风,教师的积极性得到极大调动,向心力强,归属感和自豪感强。

除此之外,这其中有相当一部分学校的校长,推行了切实可行的教学改革,这种教学改革,是落实在实处的,不是走的花架子。为什么我说“一部分”呢,是因为这种路子的并非全部,有一部分,我依然能读出其学校教师走的不是教改的路子,而是“苦教”的老路,简单说就是添油战术,熬鹰战术,靠的是是老师辛苦努力,靠的是班主任和领导班子“精细化管理”名义下的严防死守,但是不可否认,这样的学校依然能出成绩。

写到这里,基本上可以这样说,一所名校的崛起,正如马克思说资本积累的道理一样,都是充满了血泪的。几乎每一所名校的崛起,都有一个资本积累的阶段,或三年或五年,最终一炮打响、一鸣惊人。

一旦这个资本积累的阶段过去,就会出现下一个现象——“虹吸”。

虹吸是一种物理现象,利用液面高度差的作用力现象,将液体充满一根倒U形的管状结构内后,将开口高的一端置于装满液体的容器中,容器内的液体会持续通过虹吸管向更低的位置流出。

而教育上的虹吸现象指的是,一旦这类学校一鸣惊人后,就会形成一种人才上的虹吸。人才包括老师和学生,优秀的师资会向这种学校集中,优秀的生源也会向这种学校集中。

上面的衡水中学,其实就是这种现象典型的例子。其他地区的名校,路子也绝大部分类似。

虹吸现象过后,一般都是良性循环,只要不出太大意外,这种学校就会变成一个绝大的漩涡,把周围的师资生源,全部旋入其中,最终一家独大。

当然,这条路子,在民办学校里更容易实现。事实上,目前也就是越来越多的民办学校走上这种路子。

这并非我今天要谈的主要话题,就略过不谈了。

综合起来,所谓的高考“神话”的背后,需要具备的要素,都是,一位好校长,一套科学的管理制度,一群敬业奉献的好老师,一群玩命苦学的好学生,缺一不可。

说到这里,其实名校是可以复制的,“神话”也是可以不断创造的,神话的背后,依然是老师和学生们艰辛的汗水,好好干活,依然是正经,而且永远是正经。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