烧烤一串假羊肉,牵出多少真问题?

本阁作者文集:崔桂忠 杨德振  曹旭

易书生  彭化义  师利国 赵萍 

文丨崔桂忠

近日,新京报记者在一些网购平台购买“羊肉串”后测评发现,多款低价销售的“羊肉串”出现上述情况。虽然几包“羊肉串”包装上都标明“纯羊肉”,但其中一家客服却告诉新京报记者,“70%羊肉、30%鸭肉”,并称,“(这种肉)烧烤店、风景区用得多。”剩下几家虽然都保证是“纯羊肉”,但检测结果却与之大相径庭。

夏日傍晚,约上三朋五友,找家小店,吃点羊肉串,喝点冰镇啤酒,谈人生说理想恨人生苦短,的确是件快乐的事。然而如果你得知你吃的羊肉是猪肉、鸭肉、甚至狐狸肉、老鼠肉伪造的,还吃得下吗?

“舌尖上的安全”关乎每个人的生命健康,透视老百姓的食品安全问题,的确令人担忧,“毒奶粉”“瘦肉精”“塑化剂”带来的心理阴霾尚未散去,举目四望,三聚氰胺牛奶、腐烂腊肉、硫黄燕窝、一滴香、化学火锅……哪个是原汁原味的“粮食造”?哪个不是彻头彻尾的“日用化工品”?

一名在夜市烧烤干了20年的李师傅爆料,说售价低于3块钱的羊肉串基本都是假的。造假者一般通过往猪肉、鸭肉上加上羊尾油,使肉具有膻味来冒充羊肉。事实上,这不是第一次发生此类事件。早在2015年,就有媒体曝光某地多个肉类批发市场和烧烤摊的低价“羊肉串”实际为鸭肉。

近年来,虽然各地针对此类问题进行打击,但在现实中,羊肉串制假、掺假的问题并未从根本上得到解决,各类突出问题和矛盾仍然不少。

食品安全工作,关系我国14亿多人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需要抓得紧而又紧。这些年,党和政府下了很大气力抓食品安全,食品安全形势不断好转,但存在的问题仍然不少,比如,食品生产加工领域生产企业多、小、散、乱,约70%是10人以下的家庭小作坊,大多不具备生产合格食品的必备条件;再比如,近年来网络销售、网上订餐等新业态的普及给监管带来了新挑战;还比如,新技术、新原料、新品种层出不穷,未知风险增多,标准和检验方法的研究和制定与监管需要之间存在较大差距,一些潜在的食品安全风险仍然游离于监管之外。

民以食为天,食以安为先。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人民群众对食品安全的期待和需求,不会只停留在守住食品质量安全的“底线”,而是不断追求更营养、更健康、更美味、更快捷的“高线”。要确保人民群众“舌尖上的安全”,只有再接再厉,把工作做得更细更实。

持续加大监管力度,对违法违规行为零容忍、出快手、下重拳,尤其是明确食用农产品的流通、小作坊、小摊贩等生产经营行为的监管部门和监管要求。要进一步加强食品企业诚信体系建设,落实企业食品质量安全主体责任,引导企业遵纪守法、诚信经营、公平竞争。要推动食品安全社会共治,广泛开展食品安全科普宣传,积极构建人人关心、人人参与、人人维护食品安全的良好氛围。

读完本文顺便点下面的“在看”,以资鼓励!您的“转发”是我们前进的最大动力!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