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九2班(113)

113.品格教育与学校顶层设计

上午竹篙小学的副校长发言,描绘了师生“三自”,促进学生成长的做法,让学生生活自理、学习自主、交往自信。每一个学校都在为自身的存在的价值和发展在努力,这也是推动整个教育发展的必由之路。

反观又新学校,这两年为生源质量困扰、为师资力量烦恼,感觉发展的动力不足,每一个都感觉到累,感觉到在努力,但是效果不佳。而今天两位专家所谈的话题却恰好有助于学校问题的解决。

上午成都市教科院的杨霖副所长就品格教育谈了自己的观点。她是一个睿智的人,从生活的种种现象中发现为什么要做品格教育,她说:“一个人的品格就是他的命运。品格大致决定了人的一生怎么过,在爱情和事业上能否得心应用。品格决定他的未来,所以帮助孩子养成安定丰富和快乐的品格就是帮助他有一个美好的未来。”

她又用生活中的小事说明“不以善小而不为,不以恶小而为之。”她认为很多学校缺乏系统的育人课程体系,有口号无载体和内容,所以导致现在的许多孩子缺失了感恩、信仰、诚信、童心、爱与被爱等品格。

接下来她解读了什么是品格教育,强调品格是价值观和体现价值观的行为。她通过一段视频说明友善是可以传递的,可以让这个社会变得更和谐与温暖。

最后她讲述了品格教育怎么做。品格教育要实现的目标是让孩子获得24个品格教育的经历及经验,做到内化于心,外化于形,让品格教育塑造美好的人生。

在这之前,我听说过品格教育,也看到德育处有相应的品格教育的报纸,但堆积在那里,没有发挥其作用。我一直认为,德育是教学的前提,一个孩子品行不正,即使获得了高分,也不是一个健全的人,不会成为社会的栋梁,更有可能成为社会的祸害。所以,在我的九2班,我非常注意他们的日常行为习惯,虽然他们曾经有着种种的问题,尽管遇到重重困难,但是我还是一点点去纠正,我想,社会需要的是一个合格的公民。

我知道很多老师只注重知识的传授,因为分数是他们获得奖金的途径,所以会挤占班会课。但是,我们会发现一个现象,孩子不知道为什么要读书、孩子没有基本的道德底线,所以成绩没有得到真正提高,品行也当差。

我常常上第四节课的时候,那些小孩就会爬上教室外的窗台大吼大叫,影响课堂。每每我去上课的时候,我都会不出声,看着他们,他们就会识趣的跑开。我就会对九2班的孩子说,这就是品行。想一想你们从幼儿园到小学到初中,听过多少做人的道理,又真正落实了多少?很快他们就要离开又新学校了,我希望他们是带着一分责任去新的学校,这份责任就是我给他们的做人的要求要在新学校体现。

中午在微信朋友圈看到杨霖老师觉得点菜太多,怕浪费,叫学生一起吃饭,饭后主动打包回家的情况。这让我从内心对她更加尊敬,一个人言行合一,才能成为公认的标杆。

我想,应该有更多的人去认识品格教育,特别是一线的班主任,只有他们从内心认识到品格培养的重要性,品格教育才可能真正落实开来。

下午,大名鼎鼎的李松林教授来给我们讲《学校特色发展的顶层设计》。我一直在找寻学校的特色,金堂县教育局也会在年度考核中对学校的特色工作进行表彰。但我在这里15年,我没有归纳出学校的特色,我只是传承了学校实干的精神。李教授解释到特色就是独特+优质。所谓的顶层就是顶端的思考和核心的主张。

他指出学校最顶层的设计就是明确培养目标:究竟要培养什么样的人;要有育人理念:空间如何培养这样的人。为了让教师们了解顶层设计,他用到农家乐吃饭为例深入浅出的提出了顶层设计的四个操作步骤:(1)清理地基:文化之要、现实基础与发展愿景。让老师们往回看,找学校传统的精神与教育理念;往下看找当前突出的优势与问题;往前看,倾听内心的自己对学校发展的愿景。(2)撑起顶层:育人目标+核心理念。(3)搭建支柱:课程结构+教学特色。(4)构筑护栏:以老师发展为核心的资源建设与制度设计。

对于核心理念的确定,李教授支了五招:一是挖掘社区文化;二是凝炼教育理想;三是提升教育优势;四是针对实际问题;五是借鉴教育理论。特别提醒我们要注意分清理念的层次,我们做的是基础教育,教育理念应该是微观可操作的,如“和谐、生态、生命、快乐、成功、博雅……”。

接着他对核心教育理念进行了解析,要求挖掘基本的教育思想、定位终极的教育目的、提炼基本的教育物质。对于学生培养目标的厘定,他认为应该做好三件事,一是定位学生的发展样态;二是定位学生的核心素养;三是定位学生的个性特征。

对于学校总体课程结构的建立,他提出了一个基本思路:平台+模块+子模块+课程。对于课堂教学特色的设计,要把握三个方向:一是深入学科教材的本质;二是触及学生心灵的深处;三是促进学生持续的思考。

李教授通过大量学校的例子来阐述自己的观点,很生动很形象,讲解的内容可操作性强。

对于我来说,我校的阳光课堂建设还是太肤浅了,没有真正落实到位。一方面是教师在传统教学中已经形成的教学习惯不愿意改变,二是阳光课堂对于教师的要求提高了,一些老师不愿意尝试与付出。更深层次的原因是人的思维定势和与生俱来的对现状的满足。

还有一个原因是改革是自上而下的运作方式,不是教师自愿的改变,得不到老师的支持。

我校在课程开发方面也做了大量尝试,在小学开设了丰富多彩的地方课程,实行走班教学的方式,希望给孩子的童年描绘更多彩的生命颜色,在中学只开设了摄影和球类、田径、合唱几个项目,远远不能满足学生的需要。

时间去哪儿了?快乐去哪儿了?成绩去哪儿了?学生的人性去哪儿了?

只有自己知道!

每一次学习,都是一次思维的洗礼,摒弃那些陈旧的观念,重新思考眼前的工作,也许,改革就在明天!

(0)

相关推荐

  • 产教融合机制下中职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吉亚兵

    [摘要] 核心素养是指适应学生发展需要的必备品格与关键能力.产教融合机制作为一种新型的办学模式,要坚持"职业核心素养"的理念,用核心素养指导课程设计.用核心素养指导教学实践.用核心 ...

  • 蒲公英丨“让我们温暖连接”,九期班委正式启动

    大部分同事都是男性,时间一长,不由觉得自己也是个汉子.特别希望找回在工作和家庭之外.作为女性的纯粹自我. (学研组长张艳讲述来到蒲公英的理由) 2018年3月31日,在清华大学照澜院熊知行楼,蒲公英女 ...

  • 郁达夫中学优秀作品3 || 九(12)班 吴沁茹《黄昏之后》

    郁达夫中学学生优秀作品3 黄昏之后 --读<黄昏里的男孩>有感    九(12)班  吴沁茹 "男孩向西而去,他瘦小的身体走在黄昏里,一步一步地微微摇晃着走出了这个小镇.&quo ...

  • 【朗诵】九三班《少年中国说》

    日本人之称我中国也,一则曰老大帝国,再则曰老大帝国.是语也,盖袭译欧西人之言也.呜呼!我中国其果老大矣乎?梁启超曰:恶!是何言!是何言!吾心目中有一少年中国在! 欲言国之老少,请先言人之老少.老年人常 ...

  • 中国诗歌报临屏诗创作九室第113期作品优选合集

    关注中国诗歌报(中诗报),用文字温暖人生! 中诗报临屏诗创作九室编辑部 总编:海底月 副总编:英子 本室指导老师:一帆 执行主编:秋晨 主编:碧海孤帆 副主编:韩镯.饶霞 美编:锦绣年华 本期参与选稿 ...

  • 再见九2班

    再见九2班 今年的夏天似乎格外的热,听着窗外知了痛苦的嘶叫声,在吱吱呀呀的电扇闷热的风里,大脑一片空白,什么都不想,什么也不想做. 还好,这些天在学校里的工作主要是值班,打扫卫生,接听电话,所以,整个 ...

  • 我在九2班(126)

    126.不是结尾 今天是七月2号,是发放中考成绩的日子. 昨天上午十点,有些学生已经收到了成都市招办发的短信,他们问我这是真的么,我说是.他们为什么怀疑?因为和他预计的成绩有些出入. 下午,我等县招办 ...

  • 我在九2班(125)

    125.毕业后 九2班毕业一个多星期了,孩子们离开了学校,望着空荡荡的教室,别有一番滋味在心头. 每一个位置,是哪一个孩子在那儿坐:他上课是否认真:他下课在那儿发呆.睡觉还是打闹-- 一切一切都不重要 ...

  • 我在九2班(124)

    124.最后一天 此时此刻,我在中考考场外等候九2班学生考完最后一场考试. 两天的中考,天公作美,天气非常凉爽,特别适宜孩子们安心考试.有一位老教师开玩笑说,这是考状元的天气. 我不关心谁能考状元,我 ...

  • 我在九2班(123)

    123.不说再见 6月9日,大课间,我组织召开九年级学生考前工作会. 在会上,主要是宣读成都市招办<致考生家长的一封信>,强调考前的饮食.休息与学习及安全.希望孩子们平平安安.顺顺利利完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