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肥料存在的问题、解决办法及其未来发展前景

生物肥料在我国生产和应用已有60多年历史,经历了几起几落的发展过程,但从总体速度来看是较慢的。20世纪50年代大力推广应用大豆、绿肥根际固氮菌,当时全国各地差不多每个县都有菌肥厂。这个时期的生物肥料生产只求产量,不顾及质量,持续时间很短。60年代末至70年代初,全国许多地方又恢复了生物肥料生产和推广细菌肥料,大部分采用发酵生产。与50年代相比,质量有了提高,但后来许多地方用炉灰渣替代草炭作吸附剂,产品质量下降,农民就不愿意使用了。这两个阶段的生物肥料生产有一个共同点——产品没有严格的质量监督管理。80年代初至今,我国生物肥料生产及应用由于其增产明显、品质改善、特别是对环保的特殊作用,又呈上升趋势,开始出现了固氮、解磷和解钾生物肥料以及由此演变出来的各种名称各异、千奇百态的生物肥料。目前还不断有新的企业投入生产,有新的产品出现。国外生物肥料生产技术和产品也开始进入中国市场,我国生物肥料的生产又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时期。
1.发展生物肥料存在的问题及解决办法
近20年来,许多国家更认识到生物肥料作为活性微生物制剂,其有益微生物的数量和生命活动旺盛与否是质量的关键,是应用效果好坏的关键之一。生物肥料的作用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但在发展过程中存在一些问题。以下是存在的问题及其解决办法。
一、存在的问题
1、生物肥料生产企业发展过快过多。据统计我国目前已有300多家,但多数是小规模企业、作坊式生产,设备工艺落后、职工素质不高,因此生物肥料产品质量参差不齐,产品中的成分构成不科学。
2、生物肥料种类很多,但多数还是传统的固氮、解磷、解钾细菌,有的甚至还在用酵母菌,缺乏新型高效产品。菌株目标效能不稳定,配方不尽合理、抗逆性差。生物肥料本身的基础研究和应用研究还不够,科研人员相对不足,有些作用机理还不清楚,对土壤和作物的影响还有待于继续研究。基础研究严重滞后于生产实际,生物肥料的推广未能遵从试验、示范、推广的程序。
3、市场监督管理缺乏必要的条件,少数企业在宣传上夸大使用效果,使用不正当经营手段,甚至生产假冒伪劣产品,给农民造成损失,降低了生物肥料的声誉。管理不够规范,国家虽然实行了登记证管理制度,但管理力度不够,不少未登记的企业或产品甚至假冒伪劣产品还在大张旗鼓地宣传、生产和销售,片面夸大生物肥料的作用,把生物肥料当作是能医治百病的“神仙水”。
4、对生物肥料的正确宣传和引导还不够,其好处和效果还没有为广大农民所接受,生物肥料在全国肥料中所占的比重还不大。
5、生物肥料试验设计的不合理、不科学,带来试验结果的不真实。检测标准不科学,带来了产品质量的不稳定和不真实。
二、解决的办法
1、生产企业必须不断改进生产条件、配方、工艺、设备,提高职工素质。注重职工的在职培训,与高等院校合作、与农业科学研究所合作,提高企业的综合实力,增强基础研究力度,制定产品质量标准,生产稳定的高质量的产品。
2、根据市场需求,提倡创新,研究多种类型的高效产品。无论是对哪种类型的生物肥料,均应深入研究其所适用的土壤条件、作物类型、耕作方式、施用方法、施用量以及与之相应的化肥施用状况等,即深入探讨增产效果最大时的施用条件和施用方法,并有针对性地进行应用和推广,这样才能取得最好的增产效果。
3、建立良好的市场管理秩序。政府管理部门必须加大登记管理和打击假冒伪劣产品的力度,创造良好的社会环境。要加强对生物肥料的质量监督,保证其生产质量,提高市场监督员的专业知识水平,阻止伪劣假冒生物肥料流入市场、坑害农民,鼓励人们举报伪劣假冒产品,让农民群众来监督,对生物肥料的发展是至关重要的。适当改变现有的化肥流通体系,加快生物肥料的流通速度,使其在活性最高的状态下销售到农民手中,以取得最佳的施用效果。
4、宣传生物肥料与化肥的区别,特别是生物肥料的好处。依靠政府和企业共同努力加强科普宣传工作,加强科普知识的宣传和应用培训,对应用地区的农业技术人员和农民进行培训。向农民传授正确使用生物肥料的知识,通过必要的田间试验示范,使广大农民亲眼看到其施用效果。另外,还要让农民知道生物肥料不能代替化肥和有机肥,相反,由于生物肥料本身所含的养分较少,因此没有施用充足的有机肥和合适的化肥其效果也不能充分显示出来。所以,我们在施用生物肥料的同时,千万不能忽视对化肥和有机肥的合理施用。当然,考虑到生物肥料具有固氮或活化土壤养分等特性,适当减少有关化肥的施用量,不仅节约生产成本,而且对改善作物品质、防止环境污染等也是十分必要的。
5、根据市场营销学原理,设计出适合当地农民使用的产品,定价要注意农民的经济承受能力,加强宣传促销,特别要加强“门外”广告的宣传,建立完善的销售渠道。
三、生物肥料的未来发展前景
生物肥料生产成本低、应用效果好、不污染环境,施用后不仅增产,而且能改善农产品品质和减少化肥用量,在我国可持续发展农业中占有重要的地位。我国人口日益增多,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对农产品的数量和质量提出了更高要求。而耕地面积不断减少,化肥施用量增大,生产成本直线上升,环境不断恶化等,这些情况,为生物肥料提供了一个良好的发展机遇。同时,生物肥料本身的发展也为扩大应用奠定了基础。当前世界人口猛增,社会对粮食和肥料的需求日益迫切。然而,作为化肥生产原料和能源的石油资源有限,依赖有限资源难以维持农业的持续性发展,而今后农业的发展方向是持续农业,因此就要发展生物肥料。生物肥料不仅可补充肥源的不足,而且有可能列为绿色食品用肥进入商品市场,成为新兴的“绿色产业”,在农业生产中发挥其应有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
1、开发绿色食品产业迫切需要生物肥料。应用生物肥料促进传统有机肥向肥料技术现代化转变。众所周知,传统有机肥的堆积方式比较落后,一般是延续近百年来的“过圈、坑讴、人挑、马拉”的生产习惯。农业技术发展到今天,有机肥的生产和使用必须向工厂化、专业化、商品化方向迈进,否则,有机肥产业将会萎缩,不利于可持续农业的发展。生物肥料(有机肥发酵剂)的应用,可大大缩短有机肥发酵时间,利于工厂化生产有机肥,使有机肥向商品化方向发展。长期应用生物有机肥可培肥地力,净化农作物生长环境,为农业的可持续发展创造条件。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对食品质量的要求越来越严格,应用生物肥料减少化肥用量,可降低农产品中硝酸盐含量,提高农产品质量,切实解决农产品有害物质超标问题,使农产品成为真正的绿色食品。
2、生物肥料从最初的根瘤菌剂到细菌肥料,再到今天的生物肥料,从名称上的演变已说明我国生物肥料逐步发展的过程。目前国际上已有70多个国家生产、应用和推广生物肥料,我国目前也有300家左右企业年产约数百万吨生物肥料应用于生产。这虽与同期化肥产量和用量不能相比,但的确已开始在农业生产中发挥作用,取得了一定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应。随着研究的深入和应用的需要,应不断扩大生物肥料新品种的开发。
3、由单一菌种向复合菌种转化。在这个转化过程中,一是不要单纯去追求营养元素供应水平的提高,要追求多功能,例如抗病、避虫等,如“5406”菌种可增强作物的抗病能力,减少化学农药的使用;联合菌群的应用可使菌种某种或几种性能从原有水平再提高一步,使复合或联合菌群发挥互惠、协同、共生、加强、同位作用,排除相互拮抗的发生。二是要延长微生物在土壤中的存活时间,微生物存活的时间越长,生物肥的特效期越长。微生物在土壤中存活时间的长短,主要取决于土壤中可利用的碳源水平,可在生物肥中加入一种能够分解土壤中含碳化合物的菌株,以不断供应其他微生物碳源营养,达到延长微生物在土壤中存活时间的目的。
4、由单纯生物菌剂向复合生物肥转化。由过去单纯的硅酸盐菌剂、土壤磷活化剂、根瘤菌剂、固氮菌剂等向生物菌剂与营养元素(氮、磷、钾等元素,微量元素)、有机肥、抗生素等复合的复合生物肥转化。这种转化有利于实现生物肥与生物药的结合,增强肥料的多功能作用效果。
5、由单一剂型品种向多元化转化。为适应不同的条件,生物肥料除有液体剂型、草炭载体的粉剂,还有颗粒剂型、冻干剂型、矿油封面剂型等。生物肥料作为生物技术的发展及其在农业生产中的应用,正在酝酿一个良好的发展空间,由低级向高级、由低效到高效并向产业化方向发展。
21世纪,生物肥料开发对我国农业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生物肥料将与化肥、有机肥一起构成植物营养之源。因此,生物肥料与化学肥料是相互配合、相互补充的,它不仅是化肥数量上的补充,更主要的是性能上的配合与补充。生物肥料只有与有机肥料和化学肥料同步发展,才更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附注: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