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老照片:从市中心到东南西北门,72张回不去的老成都旧影

娱乐星星火
2019-08-20 阅读 786
关注
'
现在的成都
高楼林立、车水马龙
到处充满着繁荣、时尚、潮流的景象
你可还记得
昔日的成都是什么模样?
那时候
成都的公交是拖着大辫子的电车
两节车厢连在一起
中间黑色地带还会一直转啊转
那时候
成都人就爱去老茶馆喝碗盖碗茶
再悠闲的听着收音机、掏个耳朵
过真真正正的慢生活
那时候
成都人出门都骑自行车
最爱前面横梁上坐一个后面座位上再坐一个
虽然比不上汽车的宽敞但却欢乐多多
那时候
打电话需要去公用电话亭排队
也许只是短短几分钟的通话就要等上半小时
但是能听到远方亲人的声音就是一种幸福
那时候
做饭的灶台都在家门外
邻里之间一边做饭一边聊天
每天只做了两三样菜,碗里却有六七样菜
那时候
邻里乡亲老远就在招呼,跟一家人样
有事需要帮忙说一声就是
大人不在就把孩子叫自己家里面吃饭
那时的你们
又住在哪里呢?
市中心
一直以来就是成都人市中心的春熙路
那时人们买新衣买生活用品都来这
上世纪80年代天府广场的模样
那时四周都还没有高楼大厦
毛主席像
陪伴无数成都人走过了一代又一代
那时好多人喜欢坐在毛主席像下面休息
锦江宾馆很早之前就是蓉城的标志性建筑
经常被印在成都的风光明信片和信封上
80年代的盐市口各种小店鳞次栉比
人们上街多骑自行车
那时候去市中心
就喜欢在未来号天桥上吹吹风
提督街上的天桥
你一定想不到曾经的和尚街
正是现在时尚潮流的太古里
20年前的红星路长这样
商业场人潮的聚集地
曾经的少城公园
现在的人民公园
有事没事都爱来这里喝茶散步
还可以去人民公园里
划个人力小船
那时的宽窄巷子很安静
走过这条巷子总是要拉上几个好友
文庙后街被郁郁葱葱的树木遮挡
夏天人们穿着背心摇着蒲扇在大树下乘凉
中国第一所官方学校----文翁石室就在对面
骡马市的服装城
女孩子最喜欢去逛了
少年时代的周末大都在这度过
成都市少年宫
东门
过去的红光电子厂
对从小在那儿生活过的人来说它不是一座厂
而是一座让人留念的迷宫
你猜对了,这就是如今的东郊记忆
还记得猛追湾的儿童戏水池吗?
90年代的东大街牛市口
那时唯一的大厦现在也仍旧矗立着:
工商银行芷泉支行
水碾河
昔日的牛王庙路口
成都市第一郊外公园
也就是川大旁边的望江楼公园
东门大桥
桥上行人车辆不断
桥下调皮的小孩嬉戏玩水
1983年,在望江公园河边
泛舟划船
80年代活水公园一代
附近居民在河边赶鸭子
80年代的杜甫草堂
老一辈没事都爱去
青年宫电影院
它就是原来的新明电影院
成都第一家正式以“电影院”命名的影院
车水马龙的西门车站
蜀都大道
好多进城的货车和面包车都走这
中医学院
我国最早的四所中医药高等院校之一
1993年夏的东风大桥
一姑娘拿着自己的黑白艺术照
坐三轮回家
90年代
茶店子到盐市口的公交
曾是一片农田坝的红牌楼
文化宫录像放映厅那些街景
王建墓现在的永陵
百花潭公园的假山瀑布
一到周末挤满了人
132厂林荫路
南门
那时的成都饭店太有名气
去吃上一顿饭不仅会成为人们的谈资
还被看成一种身份的象征
那时的锦江很清澈
蓝天配碧波的景致
可以在这里坐一天
滨江路边没事可以悠闲的划个小船
妇女们结伴在河边洗衣
清澈的府南河
渔人在河边撒网捕鱼
老南门大桥
1993年新南门大桥
成都人喝着最爱的坝坝茶
武侯区小市场
充满市井气息
玉林二巷的路边摊
管它卫不卫生反正就是好吃
1989年拔地而起的四川省体育馆
成为成都体育的见证
那时的九眼桥电车站
(也有老成都说是通惠门电车站)
知道的小伙伴快来告诉我们
九眼桥上人头攒动
全是买各种生活用品东西的
热闹非凡
北门
成都人所熟悉的火车北站站房,修建于1982年
知道上面书法体的“成都”二字从哪里来吗?
那是郭沫若为武侯区题字时所用的笔迹。
上世纪90年代的荷花池,叫卖吆喝声不断
白底暗花的的确良面料衬衣
可算是当时最潮的装扮
去过成都动物园
都会留下这样的照片
成都公交北站
无数的长辫子电车停在那里
几十年前的曹家巷
市井烟火未曾间断
80年代的北门大桥
花牌坊街40号曾经是国营成都三江鞋厂
成都市区最后一家手工布鞋厂
虽不起眼却承载着许多成都人的记忆
人民北路
马路中间也可以放心大胆的走
人民北路的三轮儿
那时街边的发廊
近郊
80年代初的双流机场
能坐飞机的都一定相当有身份地位
窄窄的华阳街道
充满了生活气息
石羊场老街
坐起人力三轮车满街跑
龙泉镇上赶集的街道
温江旧城你还有印象吗?
老照片里的那些地方让我们想念
可是在那些地方度过的时光更让我们怀念
虽然时光荏苒,周围的一切都日新月异
但留在老照片中
真挚的情怀永远都在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