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方实验录】麻黄汤证其三

曹颖甫师讲授
姜佐景笔记

曹颖甫师曰:予忆得丁甘仁先生逝世之一年,若华之母(指曹颖甫三妻潘氏,若华为曹师长女)于六月二十三日亲至小西门观看房屋,迨回家,已入暮。曰:今夜我不能亲视举炊,急欲睡矣。遂盖被卧,恶寒甚,覆以重衾,亦不温。口角生疮,面目红,又似热证。腹中和,脉息浮紧有力。温覆已久,汗仍不出,身仍无热。

当以天时炎暑,但予:

麻黄二钱 桂枝二钱 杏仁三钱 甘草一钱

服后,温覆一时,不动声色。再作一剂,麻桂均改为三钱,仍不效。更予一剂,如是续作续投,计天明至中午,连进四剂,了无影响。

计无所出,乃请章生次公来商。次公按脉察证曰:“先生胆量何其小也?”曰:“如之何?”曰:“当予麻桂各五钱,甘杏如前。”服后,果不满半小时,热作,汗大出,臭气及于屋外,二房东来视,掩鼻而立。人立房外内望,见病者被上腾出热气。

于是太阳病罢,随转属阳明,口干渴,脉洪大而烦躁。乃以调胃承气下之。嗣后病证反复,调理月余方愈。周身皮肉多作紫黑色,历久乃退。

【佐景按】本案示病重药轻难能去病之例,医者所当深晓。唯窃意药之能起暝眩,亦当待相当时间。麻黄汤虽号峻方,其服后致汗出当亦需三五小时。若份量过峻,求功过急,则出汗固得,而汗后之过分化燥,亦当并顾及之。故医者宜权衡轻重,不当有偏执之见也。若夫世之一般时医,视麻黄若蛇蝎,终身不以入药笼者有之,或谓麻不过三(分)、桂不过五(分)者有之,是所谓畏首畏尾,身其余几?余恐一家之言犹不足以信服读者,爰再引选论一则,以为佐证。

[yě]烨先生作《麻黄用量实验记》曰:

麻黄为利尿发汗药,表剂之猛将。然其用量尚未有确切之考定也。仲景之大青龙汤麻黄之药用量多至六两,近世医家之用麻黄,其量自三分至钱半而止,未闻有至三四钱者。然以余近日所身受之经验考之,则麻黄之药用量固不止钱半而已。

今岁季夏六月,壮暑酷热,挥扇成风,汗下如雨,余性好游泳,体格壮实,腠理坚强,苦热尤甚。每日必游泳三四小时,始能适意,否则郁郁终日,神气不舒也。某日假期往欲,入水凡七小时。泳时赤日悬空,赤帝施威。归途,忽密云作态,沛然下雨。地上起白气一阵,余大意吸之,归而遂病。脉浮而紧,六息一至,头疼恶寒,发大热,全体如焚,神思愦愦,昏不知人,但全身干燥无汗,口亦不渴耳。

请甲医诊之,投桑菊饮加栀子五钱,二剂热退,而他证如故。乙医以杏苏饮新加糯苏饮投之,也如故。后续投以清络饮,倍其分量,二剂弗效。迁延二来复,热虽退而胸满气喘,兼有咳声无痰。至三星期后,乃就诊于本地颇有时誉之刘医,断为伤暑伏热,脉沉紧而微,法仍当主表,投以滑石、羌活等清暑利湿之药,用麻黄三钱半。余初意颇畏之,后以古人用之有至六两之先例,且现今医界正以其用量未得解决,亦何妨亲身一行实验也,遂如量煎服之。服后三十分钟,觉脉搏增加,血行旺盛,体温略觉增高,出汗三次,量不甚多,微透衣襟而已。五小时内,小便者三次,量较未服药前约增二分之一。此外并未感觉其他不良副作用之发生。翌日复诊,脉之紧张者已去其泰半,后进以他剂二服而安,今已还我健康矣。

以余之实验推之,则麻黄之药用量可至四钱也。海内贤彦其有所研究讨论而昭示焉,斯不独余个人之幸,亦医林之幸也。”(录《医界春秋》第六十四期)
经验之言,弥足珍贵。所谓“出汗三次,量不甚多”堪作“微似汗”或“微续汗”三字无上妙注。然则大论麻黄汤方后云“覆取微似汗”又岂非至真之言?我愿天下医士遇麻黄汤重证,能大胆用麻黄汤!
【编后】笔者亲试过几次麻黄汤,起步量15g,但麻黄会加速心跳同时会兴奋神经,用到20g时会感到轻微的心慌,同时晚上用建议早点用不然容易引起失眠。同时随着身体对药物的适应,麻黄的疗效也会随使用次数降低,建议在心脏无明显不适的情况,初次使用麻黄者从成人10g起步,按每次5g来逐渐加大麻黄的服用量。看历代名家医案有用至30g的,比如董长富用越婢加朮汤治疗类风湿麻黄甚至加至120g。临证用药一定要根据病人的体质耐受性,在方证对应的基础上合理应用麻黄,比如过汗引起其他辨证,反而不利于疾病的治疗。

I 版权声明

  • 本文摘自《经方实验录》

  • 作者:曹颖甫,编辑/刘继芳

  • 版权归相关权利人所有,如存在不当使用的情况,请随时与我们联系。

I 投稿邮箱 150085803@qq.com

(0)

相关推荐

  • 【经方实验录】射干麻黄汤证​

    [经方实验录]射干麻黄汤证 射干麻黄汤证其一 曹颖甫师师医案 冯仕觉 七月廿一日.自去年初冬始病咳逆,倚息,吐涎沫,自以为痰饮.今诊得两脉浮弦而大,舌苔腻,喘息时胸部间作水鸣之声. 肺气不得疏畅,当无 ...

  • 《经方实验录》麻黄汤证

    麻黄汤证其一 范(左) 伤寒,六七日,形寒发热,无汗,而喘,头项腰脊强痛,两脉浮紧,为不传也,麻黄汤主之. 麻黄(一钱) 桂枝(一钱) 炙草(八分) 杏仁(三钱) [按]比吾师早年之方也,规其药量之轻 ...

  • 大陷胸汤证《经方实验录》

    大陷胸汤证其一 沈家湾陈姓孩年十四,独生子也.其母爱逾掌珠,一日忽得病,邀余出诊.脉洪大,大热,口干,自汗,右足不得伸屈.病属阳明,然口虽渴,终日不欲饮水,胸部如塞,按之似痛,不胀不硬,又类悬饮内痛. ...

  • 《经方实验录》:苓甘五味加姜辛半夏杏仁汤证(6)

    叶瑞初君(丽华公司化妆部) 初诊 (二月十七日) 咳延四月,时吐涎沫,脉右三部弦,当降其冲气. 茯苓(三钱) 生甘草(一钱) 五味子(一钱) 干姜(钱半) 细辛(一钱) 制半夏(四钱) 光杏仁(四钱) ...

  • 《经方实验录》射干麻黄汤证

    射干麻黄汤证 冯仕觉(七月廿一日) 自去年初冬始病咳逆,倚息,吐涎沫,自以为痰饮.今诊得两脉浮弦而大,舌苔腻,喘息时胸部间作水鸣之声.肺气不得疏畅,当无可疑.昔人以麻黄为定喘要药,今拟用射干麻黄汤. ...

  • 《经方实验录》:麻黄杏仁甘草石膏汤证其四(附列门人治验)

    王(左) 乳蛾双发,红肿疼痛,妨于咽饮,身热,微微恶风,二便尚自可,脉微数,舌微绛,宜辛凉甘润法. 薄荷(一钱后下) 杏仁(三钱) 连翘(二钱) 象贝(三钱) 桑叶(二钱) 生草(钱半) 赤芍(二钱) ...

  • 《经方实验录》:桂枝加龙骨牡蛎汤证其一

    周(左) 早年精气不固,两足乏力,头晕目花,证属虚劳,宜桂枝加龙骨牡蛎汤. 川桂枝(三钱) 生白芍(三钱) 生甘草(二钱) 龙骨(一两先煎) 左牡蛎(三两先煎) 大黑枣(十二枚) 生姜(八片) [按] ...

  • 《经方实验录》:葛根汤证其一

    封姓缝匠,病恶寒,遍身无汗,循背脊之筋骨疼痛不能转侧,脉浮紧.余诊之曰:此外邪袭于皮毛,故恶寒无汗,况脉浮紧,证属麻黄,而项背强痛,因邪气已侵及背输经络,比之麻黄证更进一层,宜治以葛根汤. 葛根(五钱 ...

  • 经方实验录:大承气汤在临床上的六种复杂证治

    天人合一六吉堂▲ 点击"六吉堂"关注公众号 张锡纯论温病 丨作者 / 莲花笙 这是六吉堂第51篇原创文章 大承气汤作为阳明病主要方剂,本文通过经方实验录之中的医案,解析关于大承气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