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州古镇汇(五)——菱湖
湖州市菱湖镇是浙江省小城镇综合改革试点镇和省级中心城镇,位于湖州市南郊,东同石淙镇接壤,南与德清县钟管镇相邻,西连吴兴区东林镇,北接和孚镇及吴兴区道场乡,地处南浔、吴兴、德清三地接壤之地。
菱湖镇距中心市区27公里,距杭州80公里,上海150公里,苏州80公里,周边公路318国道和104国道,还有杭宁高速、申浙皖、申嘉湖高速,大运河古道穿镇而过,水路可直达杭、嘉、湖、沪、苏、锡、常等城市港口码头。交通十分便利。
菱湖镇是江南水乡典型的“鱼米之乡”、“丝绸之府”,农业特色突出,是全国三大淡水鱼商品生产基地之一,被称为“中国鱼都”。现有水产园区面积39707亩。近年来,逐步形成了一大批特色精品水产养殖园,其中包括陈邑加州鲈鱼生态养殖产业示范区、新雅黑鱼生态养殖产业示范区、费介埭加州鲈鱼养殖特色渔业精品园、千丰特色渔业精品园、卢介庄特色水产生态养殖示范区、射中桑基鱼塘精品园等6个省、市级农业产业园。
全镇现有规上企业49家,省级以上高新技术企业7家,产值超1亿元企业11家,超3亿元企业2家。已逐步形成以新型纺织、金属材料加工、生物医药、轻工制造业等产业为重点的工业经济新格局,尤其是医药化工、新型纺织、机械装备制造等三大优势产业正在做大做强。
湖州市菱湖镇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一是鱼桑文化。历代劳动者们将蚕桑养殖与淡水鱼养殖巧妙结合,“桑基鱼塘”闻名远扬,享有“全国淡水鱼之都”的美誉。二是古桥文化。菱湖现有大小桥梁106座,桥梁密度位于全国前列。其中古桥众多,最著名的为“种德桥”,桥身为青藤缠绕又名“藤桥”,属省级文物保护单位。三是灯谜文化。千余年来,菱湖民间精制明石灯加上猜谜盛行,形成灯谜传统,2000年9月被省文化厅命名为省民间艺术之乡。四是名人文化。菱湖素有“才双之士冠一州”之说,明清共有秀才1473人,历代三公以下各级官职达1083人;名门望族和著姓众多,竹墩朱氏、沈氏便是典型代表,其中竹墩朱氏家庙于清乾隆年间被立为全国三所朱熹家庙之一。
目前,全镇总面积106平方公里,建城区面积5平方公里,全镇户籍人口近8万人,其中城镇居民2.5万人,外来务工人口近1万。辖五个社区,28个行政村。
名胜古迹:
朱氏存仁堂(明): 位于菱湖镇北栅社区酱园弄20号,坐北朝南。面阔三间,明间内四界,前单步后双单步。该建筑整体低矮,东轴线三开间正厅,明间面阔大于次间面阔,且大于檐口高度,梁架有明末清初风格,且雕刻简练,有侧脚。该建筑西山墙外有一民国建筑,面阔三间,明间内四界,前后单步出两厢。整体建筑占地390平方米。居民俗称“明朝厅”,是目前菱湖镇现存最早民居建筑。
种德桥:种德桥建于明朝,俗名藤桥,古藤缠绕,生机勃勃,誉为“江南第一桥”,在古桥畔立桥碑亭和小型休憩场所,并展示清朝末年“双溪倡和”盛景(“双溪倡和”指前溪吴氏和竹溪沈氏27位诗人聚会吟诗,在湖州文学史上占有一定地位的文化盛事)。
种德桥建于明天顺元年(1457年),为三孔薄墩薄拱实腹石拱桥,东西向横跨清溪港。全长31.4米,宽3.7米,高5.9米,中孔净跨10.6米,拱矢高5.3米;边孔净跨6.7米,拱矢高3.3米。拱券构造为纵联分节并列砌筑,桥身金刚墙用长系石拉结,桥栏无存。
种德桥是一座明代前期石拱桥,体量较大,是研究古代桥梁的重要实例。
安澜桥:“八月澄波分外寒,女郎踏月上安澜。晶宫不受妲娥妒,水色开光总一般。”这是清朝一位诗人咏安澜桥的诗。诗描写了中秋安澜桥的秀色,表达了女郎对桥的眷恋。
安澜桥,位于菱湖镇北栅,是镇区重要建筑物之一。该桥为三洞环形石桥。长58.5公尺,宽4.55公尺,上下踏步各33级。该桥未建前,湖西墩与菱湖镇来往交通,靠南、北两渡船解决,由于湖面较宽,有时风浪很大,来往人员时受风波之险。清康熙三十年(1696),当时百姓要求建桥的呼声很高,但因资金难筹,愿望未能实现。康熙四十三年(1704),菱湖镇祗园寺有位叫松岩的僧人,自愿任劳募化建桥,接着就开始动工建桥。康熙四十六年(1707)松岩去世,其徒弟继承师志,继续边募化边建桥,由于连年饥荒,筹募甚为困难,故未全部竣工,但石桥已初步建成,长虹初展,百姓称便,取名“安澜”。从此,湖西墩因桥之利,市集逐渐兴旺。隔了七十年,即清乾隆四十二年(1777),在里人协力捐资下,改建成环形石桥。民国8年至10年(1919~1921),共化3年时间进行重修,由郑姓石铺承包,化白银二万四千两,建成气势雄伟的三拱环石桥,至今巍然屹立,雄姿英发。
安澜桥畔,有许多菱湖人民留下的可歌可泣的事迹。1861年5月,在菱湖人民支持下,太平军李秀成部与清军赵景贤部血战于安澜桥畔,击毙清军南乡目吴以著。抗日战争期间,1939年3月,日寇沿龙溪自南向北窜扰,途经菱湖,就在安澜桥畔遭到抗日爱国将士的迎头痛击,打得日寇晕头转向,死伤极大,大长了我国民族志气。新中国成立后,该桥随着镇、乡、村经济建设的发展,已形成菱湖镇压西北郊水陆路的交通重要通道。桥的两岸旧邈变新颜,桥西有:菱湖医院、造船厂、自来水厂、石油仓库;桥西北有龙溪港,溪西乡五家墩村,以及荻港、和孚镇;桥北有:菱湖化学厂、菱湖丝厂等企业,该桥在沟通镇、乡、村交通、繁荣镇、乡、村市场中起到积极的作用。
安澜桥,环如半月,长若垂红,从建桥至今已有280多年历史了。站在桥上,著名“水市”菱湖镇的景色可一收眼底;清晨、傍晚,彩霞、波光、灯火伴送着来往舟楫,构成了一幅别具风采的画图。
杨光泩烈士祖居:原为杨万丰丝行,1850年建造,两幢各三进一后院大宅门,原有一小花园,抗战胜利后废。地址在今北桥浜路6号、14号。现为居民所居。为市文物保护单位。
启秀女子小学故址: 启秀女子小学为伊贤于1912年创设。原来租用心远堂为校舍。1933年建立新校舍。地址在今北桥浜路。该校于1937年抗战爆发后被迫停课。校舍年久失修。2003年由其后裔重修。现为镇文物保护单位。
历史名人:
菱湖竹墩三沈——
沈尹默(1883—1971),原名君默,字中,号秋明,吴兴(今湖州)菱湖镇竹墩村人,是现代著名诗人、书法家、教育家、新文化运动时期白话诗倡导者。
沈兼士(1885—1947),吴兴(今湖州市)菱湖镇竹墩人,当代著名学者。
沈迈士(1891—1986),名祖德,号宽斋,以字行,吴兴(今湖州市)菱湖镇竹墩村人,当代著名书画家。
章荣初(1901—1972),原名吉初,又名增华,吴兴菱湖人,爱国民族资本家,弟史六人,排行第二。从小家境贫寒,17岁时读完小学。1918年冬到上海,先做学徒和跑街。1925年在菱湖开设华达布店,走上了独资经商的道路。
杨光泩(1900—1942),祖籍菱湖,民国外交家 、抗日志士,曾任中国驻菲律宾总领事。祖辈菱湖开办杨万丰丝行(故址尚在北桥浜路)。
名品特产:
白扁豆:
俗称羊眼豆,为豆科一年生攀缘茎草本植物。原产印度和印尼。《湖州府志》载:“白扁豆又名羊眼豆,有赤白二色。俗呼沿篱豆,亦名蛾眉豆。”明万历年间(公元1573—1620年)湖州已有种植的历史记载了。湖州菱湖现已成为浙江省著名特产白扁豆的主要产区。
白扁豆,营养价值较高,矿物质和维生素含量比大部分根茎菜和瓜菜都高,味亦鲜嫩可口。白扁豆一身是宝,它的果实(白扁豆)、果皮(扁豆衣)、花、叶均可入药。其性味甘微湿,入脾胃二经,有补脾胃,和中化湿,消暑解毒的功效,主治脾胃虚弱、泄泻、呕吐、暑湿内蕴、脘腹胀痛、赤白带下等病,又能解酒毒。
菱湖鱼干:
菱湖有多家淡水鱼加工企业,生产的青鱼干、爆鱼、醉鱼干、糟鱼干、太湖野生鱼干和菱茎等6大系列,凭着湖州市农业龙头企业的部级无公害食品认证和浙江省绿色食品认证以及浙江省农业博览会金奖的3张名片,打进了上海、杭州、哈尔滨、南京、无锡、绍兴、金华等100多家大型超市,在冬季销售火爆,日销售10吨以上。
熏豆茶
薰豆茶又称烘豆茶,是一道以薰豆为主料,加上其它辅料一齐冲泡而成的茶点。辅料一般为胡萝卜块、震泽黑豆腐干、芝麻和绿茶叶之类,另有讲究的人家还加入桔皮、扁尖、笋尖或青橄榄等等。
探亲访友时,在客家捧一碗热气腾腾的熏豆茶,碗中碧绿的芽茶、洁白的豆芽、青绿的烘豆、金黄色的橙子皮丝和咖啡色的野芝麻,浮浮沉沉,吃起来香喷喷、咸津津、甜滋滋,定会令人永久难忘。
品饮熏豆茶,讲究的是头开闻香,二开尝味,三开过后常常连汤带茶叶、熏豆和作料一起吃掉。饮熏豆茶时,可以添放作料,也可仅冲茶续水再吃。流行吃熏豆茶的地方,还流传不少茶饮风俗,比如“打茶会”、“阿婆茶”、“新家婆茶”、“新娘子茶”以及“毛脚女婿茶”等等,将饮茶与娶妻会友结合起来,提升了茶的韵味。
雪饺
菱湖雪饺是一种江南特的汉族传统风味小吃,存在已有300多年的历史。其起源地虽然不是湖州,最后却是在这片土地上生根发展壮大,成为湖州名点。菱湖雪饺的内胚如同饺子的千层饼,外面敷了一层米粉与糖霜制成的白如雪的粉末。“白如雪,形如饺”,口感松脆,甜度适中,不沾牙,风味独特。再配上一杯绿茶,就是绝佳的茶点搭档。
震远同“茶食三珍”:
湖州老字号震远同的玫瑰酥糖、椒盐桃片和牛皮糖,被称为“茶食三珍”,在江浙一带久享盛誉。相传在清咸丰七年(1857年),湖州菱湖镇沈震远开了一家茶食店,其自产自销的茶食美味可口。玫瑰酥糖口感松酥滋润,满口甜香。酥糖的核心呈玫瑰色,入口即化,油而不腻。那椒盐桃片甜中带咸、松脆上口。那牛皮糖色泽金黄,清香爽口,甘甜如蜜,松子、橙皮的香味沁人心脾,在嘴中慢慢咀嚼,不会黏牙,却越嚼越有回味。
菱角
菱,一名芰,通称菱角、水栗。属菱科,为一年生浮叶水生草本植物。湖州郊区太湖南岸一带,菱的种植历史悠久,据对钱山漾遗址发掘出来的炭化菱所作的放射性碳素断代测定,距今已有四千七百多年。菱湖就是以“种菱满湖”而得名。
菱角中以水红菱叶甜、汁多、肉嫩为最佳,可作水果生食;两角菱色青,可制菱粉,风干后叫风菱,品质极佳,清代曾列为贡品;老菱带壳煮熟,菱肉香糯微甜,号称“水栗”,如板栗之味;菱角肉还可制成菜肴,成美味佳肴。
注:您可以点击右上角按钮分享给您的好友
您也可以搜我们的官方微信公众号:湖州文化
您还可以搜我们的新浪官方微博:湖州文化
更多资讯请访问我们的网站:湖州文化网
【湖州文化】“以文化人、以文惠民、以文兴业、以文铸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