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刺入门 二

针刺方法

选择针具

 

针尖:针的尖端锋锐部分,又称针芒。

针身:针尖与针柄之间的主体部分。又称针体。

针根:针身与针柄连接的部分。

针柄:针体与针根之后的执针着力的部分,多用金属丝缠绕

针尾:针柄的末端,是针柄的绕金属丝之尾端,成圆圈形。

毫针的质量与规格

我国使用的毫针,由优质的不锈钢制成。要求针身挺直,具有良好的韧性,不应有伤痕、曲痕、或麻点,光洁度高,硬度适中,针尖圆整不偏,针柄牢固不松动。

毫针的规格,是以针身的直径和针身的长度而区分。临床一般以25mm-75mm(1-3寸)的长度和0.32-0.38mm粗细者(28-30号),最为常用。短毫针多用于耳针及浅刺,中、长针多用于肌肉丰厚部位的腧穴以深刺。

体位

体位很重要。可以根据选穴不同而取仰卧、侧卧、俯卧和仰靠等体位,姿势要正,切不可取站位。总以患者舒适而能持久,医者便于准确施术为原则。
  体位
  1.仰卧位 适宜于取前身部(头面、颈部、胸腹、四肢前面)的腧穴。
  2.侧卧位 适宜于取侧身部(侧头、胁肋、侧腰、臀部、四肢侧面)的腧穴。
  3.俯卧位 适宜于取后身部(头颈、背、腰、臀、下肢背侧)的腧穴。
  4.仰靠坐位 适宜于取头面、颈、胸、四肢的部分腧穴。
  5.侧伏坐位 适宜于取侧头、面颊、耳、颈侧、上肢的部分腧穴。
  6.俯伏坐位 适宜于取头顶、后头、项、肩、背、上肢的部分腧穴。

针具最好用高压锅或煮沸消毒,亦可用75%的酒精消毒。用于某些传染病患者的针具,应一次性使用。术者手指要干净,并用酒精棉球擦洗。施针穴位应用碘酒和酒精消毒。

进针方法
常用的进针方法分为单手进针法、双手进针法、针管进针法。双手进针法包括以下4种:

一、指切进针法
  左手拇指甲切掐穴位,右手持针,将针紧靠左手指甲面刺入穴位。适用于短针进针

二、夹持进针法

  左手拇、食二指持消毒干棉球夹住针身下端,针尖露出2~3分,并固定在穴位皮肤表面,右手持针柄,双手配合,左手下压,右手捻转,将针刺入穴位。适用于长针进针

三、舒张进针法
  左手拇、食二指将穴位皮肤向两侧撑开,使之绷紧,右手持针,使针从左手拇、食指中间刺入。适用于皮肤松弛部位腧穴的进针

四、提捏进针法

  左手拇、食二指将针刺部位的皮肤捏起,右手持针,从捏起部位的上端刺入。适用于皮肉浅薄部位腧穴的进针

针刺的角度

  指进针时针身与皮肤表面形成的夹角。一般可分为直刺、斜刺和平刺3种。
  1.直刺 直刺是针身与皮肤表面呈90°垂直刺入。适用于肌肉较为丰厚的大部分腧穴,如四肢、腰臀、腹部的穴位。
  2.斜刺 斜刺是针身与皮肤表面呈45°左右倾斜刺入。适用于肌肉浅薄处或内有重要脏器处的腧穴,如胸、背部穴位;或为避开血管、骨骼、瘢痕部位而采用此法;或为施行行气手法而采用此法。
  3.平刺 平刺是针身与皮肤表面呈l5°左右横向刺入,又称横刺、沿皮刺。适用于皮薄肉少处的腧穴,如头部穴位。

行针手法

行针的基本手法,主要有提插法和捻转法两种。
  1.提插法 是将针刺入腧穴的一定深度后,施以上提下插动作的操作方法。
  2.捻转法 是将针刺入腧穴的一定深度后,施以向前向后交替旋转捻动动作的操作方法。

 

一、得气的概念
  得气,又称“针感”,是指毫针刺入腧穴一定深度后,施以提插或捻转等行针手法,使针刺部位获得的经气感应。经气感应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患者感觉到针刺部位有酸、麻、胀、重等感觉,有时还会出现热、凉、痒、痛、抽搐、蚁行等感应,这些感应有时还可沿一定的方向和部位传导、扩散。二是医者能体会到针下沉、紧、涩、滞,或针体颤动等感应。正如《标幽赋》所说:”轻滑慢而未来,沉紧涩而已至……气之至也,如鱼吞钩饵之浮沉;气未至也,如闲处幽堂之深邃。”

二、得气的临床意义
  得气与否及气至的速迟,不仅关系到针刺的疗效,而且可以借此推断正气的盛衰、疾病的预后及转归。《灵枢·九针十二原》说:“为刺之要,气至而有效。”《金针赋》指出:“气速效速,气迟效迟。”一般而言,得气迅速,疗效较好;得气缓慢,疗效较差;不得气者,难于取效。

针刺补泻
  常用的单式补泻手法包括:
一、捻转补泻
  针下得气后,捻转角度小、用力轻、频率慢、操作时间短,结合拇指向前、食指向后(左转用力为主)者为补法;捻转角度大、用力重、频率快、操作时间长,结合拇指向后、食指向前(右转用力为主)者为泻法。

二、提插补泻
  针下得气后,先浅后深,重插轻提,提插幅度小,频率慢,操作时间短,以下插用力为主者为补法;先深后浅,轻插重提,提插幅度大,频率快,操作时间长,以上提用力为主者为泻法。

三、疾徐补泻

进针时徐徐刺入,少捻转,疾速出针者为补法。进针时疾速刺入,多捻转,徐徐出针者为泻法。

四、迎随补泻

进针时针尖随着经脉循行去的方向刺入为补法。针尖迎着经脉循行来的方向刺入为泻法。

五、呼吸补泻

病人呼气时进针,吸气时出针为补法。吸气时进针,呼气时出针为泻法。

六、开阖补泻:

出针后迅速揉按针孔为补法。出针时摇大针孔而不立即揉按为泻法。

七、平补平泻:

称为单式手法, 进针得气后均匀地提插、捻转 后即可出针。

针刺异常情况的表现、处理和预防
晕针
  表现 患者突然出现精神疲倦,头晕目眩,面色苍白,恶心欲吐,多汗,心慌,四肢发冷,脉沉细弱;严重者会出现神志昏迷,仆倒在地,唇甲青紫,二便失禁,血压下降,脉微细欲绝。
  处理 立即停止针刺,将针全部拔出。让患者仰卧,头部放低,注意保暖,饮温开水或糖水,轻者即可恢复。重者在上述处理基础上,指掐或针刺水沟、素髎、内关、合谷、太冲、足三里、涌泉等穴,即可恢复。仍不省人事,呼吸细微,脉细弱者,应及时采用西医急救措施。
  预防 对初次接受针灸治疗、精神紧张者,应先做好解释工作,消除顾虑;选穴宜少,手法宣轻;体位要舒适,尽量采用卧位;对饥饿、疲劳者,待其进食、体力恢复后再行针刺。医者在针刺过程中要精神专一,密切观察患者的情况。

针刺注意事项
一、颈项部、眼区、胸背等部位的针刺注意事项
  针刺眼区穴和项部的风府、哑门等穴以及脊椎部的腧穴,要注意掌握一定的角度,不宜大幅度提插、捻转和长时间留针。对胸、胁、腰、背脏腑所居之处的腧穴,不宜直刺、深刺,肝脾肿大、肺气肿患者更应注意。对尿潴留等患者在针刺小腹部腧穴时,应掌握适当的针刺方向、角度、深度等,以免误伤膀胱等器官。小儿囟门未合时,头顶部腧穴不宜针刺。

二、妊娠妇女针刺时的注意事项
  妇女怀孕3个月以内者,不宜针刺小腹部的腧穴。若怀孕3个月以上者,腹部、腰骶部腧穴皆不宜针刺。至于合谷、三阴交、昆仑、至阴等在怀孕期应予禁刺。

针灸治疗原则

    一、补虚与泻实

补虚—扶助正气            泻实—疏泻病邪

选用补益作用穴位        选用疏泻作用穴位

选用补益作用针刺手法        选用疏泻作用针刺手法

    二、清热与温寒   “热则疾之,寒则留之”

    三、治标与治本   急则治标,缓则治本,标本兼治

    四、三因制宜     时 地 人

针灸的治疗作用

调和气血  平衡阴阳  疏通经络  扶正袪邪

针灸处方

  选穴原则    近部取穴; 远部取穴;  辩证取穴

  配穴方法    本经配穴表里配穴;同名经配穴

          上下配穴; 左右配穴; 前后配穴;  

六总穴

     面口合谷     头项寻列缺    

肚腹三里留    腰背委中

心胸取内关    小腹三阴

合谷穴 原穴
 【定位】在手背,第1、2掌骨间,当第2掌骨桡侧的中点处。简便取穴法:以一手的拇指指间关节横纹,放在另一手拇、食指之间的指蹼缘上,当拇指尖下是穴。拇、食指合拢,在肌肉的最高处即是。

【功效】  镇静止痛,通经活经,清热解表。

【主治】头痛、目赤肿痛、牙痛、鼻衄、口眼歪斜、耳聋等头面五官诸疾发热恶寒等外感病证,热病无汗或多汗;经闭、滞产等妇产科病证。
 【刺法】直刺0.5~1.0寸或深刺2.0~3.0寸,艾炷灸或温针灸5~9壮,艾条灸10~20分钟。

孕妇禁针

列缺穴 络穴、八脉交会穴冲脉脉)

【定位】在前臂桡侧缘,桡骨茎突上方,腕横纹上1.5寸,当肱桡肌与拇长展肌腱之间。或者以左右两手虎口交叉,一手食指押在另一手的桡骨茎突上,当食指尖到达之凹陷处取穴。或立掌或侧掌,把指向外上方翘起,先取两筋之间的阳溪穴,在阳溪穴上1.5寸的桡骨茎突中部有一凹陷即此穴。

【功效】宣肺解表,通经活络,通调任脉

【主治】伤风,头痛,项强,咳嗽,气喘,咽喉肿痛,口眼歪斜,牙痛。

【刺法】向上斜刺0.3~0.5寸。

足三里穴  合穴;胃下合穴
 【定位】犊鼻穴下3寸,胫骨前嵴外1横指处,犊鼻与解溪连线上。
 【功效】生发胃气、燥化脾湿。

【主治】胃痛、呕吐、噎膈、腹胀、泄泻、便秘、痢疾等胃肠病证;下肢痿痹证;癫狂等心神病;乳痈、肠痈等外科疾患;虚劳诸证,为强壮保健要穴

【针法】

1 直刺法:稍偏向胫骨方法,直刺1—2足三里寸。针刺感觉:有麻电感向足背反射。

2 斜刺法:向下刺法:向下刺入,进针2-3寸。针刺感觉:酸胀感向下扩散到足背,有时向上扩散到膝。

3.灸法:灸5-15壮,温灸10-30分钟。

用足三里穴防病健身的方法简便易行,一是每天用大拇指或中指按压足三里穴一次,每次每穴按压5-10分钟,每分钟按压15-20次,注意每次按压要使足三里穴有针刺一样的酸胀、发热的感觉。二是可用艾条做艾灸,每周艾灸足三里穴1-2次,每次灸15-20分钟,艾灸时应让艾条的温度稍高一点,使局部皮肤发红,艾条缓慢沿足三里穴上下移动,以不烧伤局部皮肤为度。以上两法只要使用其一,坚持2-3个月,就会使胃肠功能得到改善,使人精神焕发,精力充沛。

委中穴  合穴:膀胱下合穴   别名:腘中,郄中,血郄。

【定位】腘横纹中点,当股二头肌腱与半腱肌肌腱的中间。
【主治】腰背痛、下肢痿痹等腰及下肢病证;腹痛、急性吐泻;小便不利、遗尿;丹毒。
       按摩疗法治疗骨折伤痕等后遗症、增强性活力的指压法等。

【刺法】直刺 l~1.5寸,或用三棱针点刺腘静脉出血。不宜过快、过强、过深,以免损伤血管和神经。刺血、穴位点压。

内关穴  络穴;八脉交会穴(阴维脉)
【定位】腕横纹上2寸,掌长肌腱与桡侧腕屈肌腱之间。

【功效】宁心安神、理气止痛。

【主治】心痛、胸闷、心动过速或过缓等心疾;胃痛、呕吐、呃逆等胃腑病证;中风;失眠、郁证、癫狂痫等神志病证;眩晕症;肘臂挛痛。

【针法】直刺0.5~1寸,针刺感应:捻转可有向指端放射的触电感。

可灸,灸量:灸7-8壮,温灸5-15分钟。揉按。

三阴交

【定位】内踝上三寸,胫骨内侧面后缘。

【主治】腹痛,肠鸣,腹胀,泄泻,便溏等脾胃虚弱诸证;月经不调,崩漏,带下,阴挺,经闭,不孕,难产等妇产科病证;遗精,阳痿,遗尿,疝气,水肿等泌尿生殖系统疾病;失眠、多梦、高血压、中风;瘾疹,神经衰弱,荨麻疹,神经性皮炎;夏至未必;阴虚诸证。

【针法】 直刺1~1.5寸,  孕妇禁针

灸法:艾炷灸或温针灸3~7壮,艾条灸5~15分钟,或药物天灸。 强身保健,采用疤痕灸,每年1次,或累计灸百余壮亦可,温灸至皮肤温热舒适稍风红晕1隔日一次,每日20次。

三阴交穴,十总穴之一。所谓“妇科三阴交”,顾名思义此穴对于妇症甚有疗效,举凡经期不顺,白带,月经过多,过少,经前症候群,更年期症候群等,皆可治疗; 又此穴为足太阴脾经、足少阴肾经、足厥阴肝经交会之处,因此应用广泛,除可健脾益血外,也可调肝补肾。亦有安神之效,可帮助睡眠。

常用针法:

对应针法

标幽赋说:『交经缪刺,左有病而右畔取,泻络远针,头有病而脚上针』。董师善用上病下治,下病上治,左病针右,右病针左,绝不在局部针刺,其治病常采对应取穴,效果卓著。

对应取穴法有下列八种:

1、等高对应:即在痛点对侧相等部位施针,左侧病痛可取右侧等高点,右侧病痛也可取左侧等高点

2、手足顺对:将上肢与下肢顺向并列,以肘对应膝为中心对应,可有下列对应:即肩对髋、上臂对大腿、肘对膝、下臂对小腿、手对脚。

3、手足逆对:将上肢与下肢呈逆向排列,可有如下对应:即肩与足、上臂与小腿、肘与膝、下臂与大腿、手与髋。

4、手躯顺对法:上肢除与下肢有对应关系外,与躯干亦有对应关系,将上肢自然下垂与躯干呈顺向并列对置,则有如下对应:即上臂与胸(或背)脘,肘与脐 (腰),下臂与下腹(腰骶),手与阴部。

5、手躯逆对法:将上肢与躯干呈逆向并列,可有下列对应关系:即手(腕)与头(颈),前臂与胸(背)脘,肘与腰),臂与下腹(或腰骶),肩与阴部。

6、足躯顺对法:下肢除与上肢有对应关系外,与躯干亦有对应关系,将下肢与躯顺向并列对置,则有如下对应:即大腿与胸(背)脘,膝与脐(腰),小腿与下 腹(腰骶),足与阴部。

7、足躯逆对法:将下肢与驱干呈逆向排列,可有下列对应关系:即足与头、踝与颈项、小腿与胸(背)脘、膝与脐(腰)、大腿与下腹(腰骶)。

8、头骶对应法:除了手与脚及手脚与躯干的对应外,头面与尾骶亦形成一种对应。例如临床以骶部之长强治癫狂之脑病;以头部之百会疗脱肛就是常见的例子。

上述各种取穴,经验以左取右,以右取左为主,此正合乎对取以平衡,远取以疏导之作用,疗效甚高,常有立竿见影之效。

八字疗法(X平衡)

全息针法

六合针法


“戴九履一,左三右七,六四为肩,六八为足。”

坎一,坤二,震三,巽四,中五,乾六、兑七,艮八,离九。

人体结构

九(离)为头,一(坎)为尾,三(震)为左腰,七(兑)为右腰,二(坤)为右肩,四(巽)为左肩,六(乾)为右足,八(艮)为左足。我们可以把洛书图看成人体的结构方位,主要用于治疗体表和运动系统疾病,为一种简单快捷的方位取穴法。说明一点,这里所指的左与右均为医生观察病人的方位,下同。

自然界八种现象,乾为天,五行属金(阳金),坤为地,五行属土(阴土),震为雷,五行属木(阳木),巽为风,五行属木(阴木),艮为山,五行属土(阳土),兑为泽,五行属金(阴金),坎为水,五行亦属水,离为火,五行亦属火。

脏腑组织对应

乾卦:大肠 头首      巽卦:胆 股

坎卦:肾 膀胱 耳     离卦:心 小肠 目

艮卦:胃 鼻 手       坤卦:脾 腹

震卦:肝 足          兑卦:肺 口

八卦属性与对应  

八卦卦德:乾健也,坤顺也,震动也、巽入也,坎陷也,离丽也,艮止也,兑说也。卦德即属性,说明八卦各自的性质。乾卦表示刚健勇猛;坤卦表示温和柔顺;震卦表示迅捷运动;巽卦表示无孔不入;坎卦表示险陷下塌;离卦表示美丽依附;艮卦表示为止为静;兑卦表 示口说愉悦等。

乾卦:健。对应督脉、脊椎、脑、髓、头首、骨、关节、胸部、大肠、右下腹、右下肢、精液、男性生殖器等。

坎卦: 陷。对应三焦、任脉、脑、脊椎骨、背、腰、下腹部、会阴部、性器官、精液、血液、生殖系统、泌尿系统、血液循环系统等。

艮卦:止。对应左下肢、手、手背、手指、脚背、足趾、腓肠肌、脊背、关节、乳房等凸起之处。

震卦:动。对应神经系统、筋脉、左腰、左胁肋、左肩臂、头发等。

巽卦:入。对应左胁肋、左肩臂、血管、气管、食道、肠道、头发、神经、肝胆系统、淋巴系统、前额等。

离卦:附。对应心包、中上腹、胸部、颈项部、头面部等。

坤卦:顺。对应任脉、肌肉、四肢、右肩臂、右胁肋、胃、肠等消化系统。

兑卦:悦。对应气管、支气管、呼吸系统,右肩臂、右胁肋、口腔、舌、咽喉、颊骨、牙齿、肛门、尿道等。

八卦功效  

乾卦:通调督脉、调气健脑、温经通阳、通调三焦、强脊壮阳、通阳散瘀、补肾益精、回阳固脱、固肠涩肠等。

坎卦:补肾益精、滋阴降火、引火归元、调理冲任、清脑聪耳、通窍散瘀、调补肝肾、调和气血、泌别清浊等。

艮卦:温补脾胃、清热化湿、消食导滞、调理肠胃、宣通腑气、舒肝和胃、理气止痛;疏通经络、收敛止汗等。

震卦:舒肝利气、平肝熄风、调补肝肾、解痉止痛、舒筋利节、强筋通络、祛风止痛、调和气血、止惊缓搐等。

巽卦:舒肝理胆、清热开窍、通经活络、散风清热、疏解少阳、活络止痛;散风袪湿、解痉止痛;通关利窍等。

离卦:清热抗炎、镇惊安神、温经活络、疏散风寒、安神宁志、通畅心络;清热明目,温经散寒、抗拮过敏等。

坤卦:健脾和胃、通腑导滞、清热化湿、温中散寒、调理冲任、理气化痰、疏调六腑、理气润肠、健脾利水等。

兑卦:宣肺解表、止咳平喘、肃降肺气、清热利咽、平气降逆、畅通气机、凉血止血、利水消肿、通利气道等

主治疾病
    乾卦:主治头脑、脊椎、大肠、结肠疾病,胸部疾病、肺与气管疾病、骨、关节、右足疾病、便闭壅结、头项强痛、硬化性疾病、肾气亏虚、腰脊强痛、坐骨神经痛、中风及中风后遗症等。

坎卦:主治肾与膀胱、泌尿生殖系统疾病,性病、遗精、肾虚、耳鸣聋、糖尿病、血液病、妇科病、免疫、病毒、头脑、心脏、腰、脊、背、水液、精、气、骨、髓、齿、发、二阴等疾病。

艮卦:主治脾胃、肠道疾病,痘症、过敏、肿胀凸起炎症、结石、气血不通、男性生殖器疾病、男女乳房疾病、淋巴、甲状腺、肿瘤、脱肛、牙齿、鼻、手、背、腰、骨、下肢、关节等症。

震卦:主治肝胆疾病,口苦、口干、气、血、水运行失常、胁肋、左腰、左肩臂疾病、精神神经疾病、半身不遂、癫痫、惊吓症、暴怒气郁、各种妇科病、头痛、眩晕、多动症、腿足疾病。

巽卦:主治肝胆、食道、肠道疾病,风疹、中风、感冒、血管、淋巴管、大小肠、左胁肋、左肩背、坐骨神经痛、胯骨、胫骨、四肢疾病,咳嗽、哮喘、筋脉、神经、抽筋、风湿、皮肤病。

离卦:主治心脏、心包、小肠疾病,心烦失眠、火烫伤、日照病、肥大症、女性乳房疾病、妇科囊肿、各种炎症、热性病、血液病、胸膈、三焦、眼目、神志、血、脉、唇、面、舌等病症。

坤卦:主治脾胃消化系统病症,泄泻、痢疾、头痛眩晕、肌肉四肢、口唇疾病,便秘、肿瘤、浮肿湿重、皮肤病、血管硬化、高血压、眩晕症、失眠、妇科病、血液病、劳累疲乏、慢性病。

兑卦:主治胸肺气管疾病、口腔、鼻孔疾病、咳嗽痰喘、胸痞、食欲不振、尿道口、肛门疾病,鼻息肉、痔疮、性病、遗精、胃溃疡、低血压、气短、贫血、外伤、皮肤病、毛发等疾病。

通关穴

通利关节、引经导气,加强经气向全身病灶部位通条的作用。

乾卦:小海         巽卦:曲池

坎卦:内关 曲泽    离卦:内关穴 曲泽

艮卦:尺泽         坤卦:少海

震卦: 曲池        兑卦:小海

                 常见病基本处方

头痛:

1.乾  坎  离  合谷

2.大白  配中白或三叉三

3.灵骨,立可缓和疼痛。

落枕:

1.乾 巽 离 坤

2.重子、重仙。

3.正筋、正宗。

颈椎病:

1.坎 震  离

2.肾关

3.正筋、正宗。

肩关节痛:

1.艮 巽 坤 曲池

2.肾关、(牵引针;三间 中渚 后溪)、不能背伸:反后绝穴

3.四花中、中平

肘关节痛:

1.艮 坤  震  曲池

2.外上髁:侧三里  侧下三里   牵引:灵骨 中白

内上髁:肾关 阴陵泉            后溪

腕关节痛:

1.艮 乾 震

2.外侧:针侧三里,侧下三里特效。

内侧:四肢穴

腰痛(坐骨神经痛):

1.乾 坎 震 巽

2.灵骨、大白

肾虚:中白 腕顺一

3.委中点刺出血特效。

膝关节痛:

1.艮 震 乾

2.心门、胆穴。

踝扭伤:

1.艮  震

2.小节穴 五虎四。

3.委中点刺出血特效。

足跟痛:

1.乾 坎 震

2.灵骨、五虎五。

3.委中点刺出血特效。

痤疮:头面:心肺区(足阳明胃区)  后背:委中承山区

制污穴 足三重 驷马穴 曲池 血海  (上三黄 肝气郁结)

大椎穴 冲霄穴  骶椎 尾椎

头面部问题在骶椎尾椎放血

中风:早期: 放血 中指指腹    出血大:委中

急性期:十二经循行顺序经穴   (大叉 足三重放血)

后期:健侧 灵骨、大白、九里、足三重   手指微络刺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