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经--中国传统文化五行的形成
转自中国民间医学网:http://www.zgmjyxw.com/
生病了其实是身体告诉自己最近有些不好习惯对身体有影响了!
好习惯可以让自己身体快速恢复和益寿延年!
01
—
中国传统文化五行的形成
作者 容建平
中医学基础理论起源于《易经》,其中五行又是中医理论的一大特色。长期以来这个理论被众多的人诟病,但是,我们必须说:这个理论她是科学的,不是玄而又玄的东西。中国人有一种说法,那就是如果我们把人研究通了,那么我们就把宇宙也研究透了。我们不能因为中医理论及五行等这些常人难以理解就认为她是伪科学、巫术,这样是不对的。特别是中医学理论认为,我们人要和周围环境协调,也是客观的。
好了,下面就正式的把中医五行理论给大家好好聊一聊,大家就当故事听罢。有点长,慢慢看,但这是五行最全面的讲解。
中国传统文化五行的起因
五为奇数,选择一个不对称的奇数为主体来创造五行,这本身就非常令人奇怪,这个世界上处处都存在对称,为什么必定要选择一个奇数为主体来包藏世上一切事物?人们也感到奇怪,为什么想出要创造一个五行?创造五行的灵感与动机来自于什么?简单的五行是否能够将一切复杂的事物包括在内?创造五行的原理和过程究竟是怎样的呢?这一切问题,对于现代人来说,都是一些不解之迷。
我在《阴阳的产生来源》中已经追溯过,古代人们创造阴阳的灵感,来自于人们对大自然中那条不可抗拒的生死规律的醒悟,人们发现宇宙中一切事物,都必然性地遵循着这条自然规律运行,而毫无有例外,人们在对这条自然规律的分析中,发现了自然规律中有两种基本因素在发生作用,一种是有利的正面因素,一种是有害的反面因素,两种相反因素的相互作用,是决定事物遵循自然规律运动变化的根本原因,阴阳规律是对一切正反因素“对立统一”的规范化标准化表达。
古代人们在创造五行的时候,有没有一个从实践中引发出来的灵感和动机?如果没有的话,人们为什么能够想象出一套能够有效地指导实践的理论?如果有的话,人们遇到了什么样的困惑,从困惑中发现了什么?需要解决一个什么样的问题而创造出了五行?创造五行有没有一个可靠的基础平台?
提出这样的一些问题,无非是想从本质上了解清楚五行到底有没有科学性这个根本问题,如果创造五行有科学的根据,顺从自然的规律而产生,那么它是科学的,否则,就不是科学。
古代的人们选择奇数五行,肯定有它的道理,创造出一套五行,必定是将实践中的发现进行理性提高,将事物的基本存在上升为普遍性的指导理论,创造五行决不是臆想的虚幻,它必定有触发灵感的原因,必定有针对性地解决问题的动机。
人们创造一套五行理论,无非是要达到两个目的,一是将宇宙中所有事物造成的无穷无尽的既混乱又复杂的状态从性质上进行规范化,规范统属为五个行列的标准性质;二是将事物造成的变化万千的复杂关系进行规范化,规范为标准的关系定律。有了五行的性质标准和关系定律后,任何一件事物,只要按照性质属性确定自己的定位后,就能够知道与其他不同事物将会发生怎么样的双边关系。
创造五行的灵感
五行实际所起的作用,是要以集成化、规范化、标准化、程序化形式,建立起一套简单化的性质标准和性质关系定律,为宇宙间一切事物的性质分类提供一套规范化的划分标准,为事物的相互关系提供一套标准化的规范模式。规范了一切事物运动变化的基本过程,已经在重点表明一切事物的存在状态都是阴阳相互作用的结果,事物的运动变化过程都是阴阳相互量变所形成,而且在实践中的有效性也证明了阴阳理论的正确性与先进性。
是出于什么样的原因,触发了人们的创作灵感呢?人们从生产实践中发现,事物之间的关系非常复杂,有的表现为相亲相爱,相互扶助,和谐共生,有的彼此间好像前世有仇一样,水火不能相容,有的成为天敌,见面非置对方于死地,有的成为依靠,生死都恋恋不舍。
比如人们发现植物中存在这样一些奇特的现象,如果在蓖麻地里种芥菜种,尽管蓖麻比介菜粗壮高大,但蓖麻还是会发生叶子大量枯黄而逐渐死去,如果在蓖麻地里种大豆,则两者都生长旺盛。如果将番茄和黄瓜种在一起,或者将卷心菜和荠菜种在一起,它们彼此就会出现斗争,不能好好地生长。如果将洋葱头和红萝卜种在一起,或在玉米地里种上豌豆,它们之间会相互扶助,共同造就出一个互为有利的生态环境,它会比单独植取得更多的收获。
人们在发现,动物中的有一条非常有秩序的食物链,位于食物链最高端的都是大型和凶猛的肉食性动物,比如狮子、老虎以及鹰,而位于食物链最低层的则一些小型的草食性动物和昆虫,食物链显示,同一层次的动物在互不争夺食物的情况下,可以和平相处,但必须提防在食物链中比自己更加高层次凶狠动物的伤害,同时又在不断搜捕食物链下层的受害者。
从食物链的关系来看,动物之间只存在一个他食我,我食他的相克关系,也存在一个他不食我,我也不食他的共生关系。
人们还发现这样的现象,大海中的海蜇和海葵身上藏有毒剌,鱼类基本上不敢接近,但一些小虾则利用海蜇为藏身之地,小丑鱼则以海葵为藏身之所,奇怪的是,海蜇与海葵从不伤害这些弱小的鱼虾,鱼虾在这些有毒剌的保护伞下面,可以有效地躲避天敌的追杀。
在人与人的关系中,有生养我的长辈,有与我一样的平辈,有我生养的后辈,有我讨厌的人,有敌视我的人,有朋友,有我爱的人,有爱我的人。
事实在证明,无论事物与事物也好,人与人也好,之间既有和谐的一面,也有斗争的一面,至于双边关系是和谐还是斗争,这就要视谁对谁,在什么时间和在什么地点。
人们发现,各种事物之间的相互关系是非常复杂的,若以人际关系来解释的话,可以这样表达:在这个世界上,既有自己有的朋友,也有自己的敌人,自己的敌人,可能是朋友的朋友,也可能是朋友的敌人,自己的朋友,有可能是敌人的朋友,也有可能是敌人的敌人,但朋友的敌人,未必是自己的敌人,朋友的朋友,未必是自己的朋友。
宇宙中的事物虽然无穷无尽,事物之间的关系也复杂多变,有支持,有反对;有相杀,有相容;有共存,有斗争;有扶助,有抑制;有增强,有损害;有友爱,有无情;如果将所有的双边关系综合起来,经过梳理后,发现在这些复杂的关系现象里面,只存在两种最基本性的双边关系,一种是一方对另一方有正面的有利性质关系,一种是一方对另一方有负面性的有害性质关系。
正是事物里面存在的这两种最基本性的关系,触动了古代人们的思维灵感,它们觉得,这个世界上的一切事物之间,必然存在有一种普遍性而且有秩序的关系规律,有利关系和有害关系应该成为连接各种事物的基本纽带,如果从事物中理顺出各方的关系,将相同和类似的性质合并,运用抽象化的形式,以性质代替物质,梳理出一套具有普遍意义的理论,这样,宇宙中所有事物间那些形形式式千奇百怪的复杂关系,就有了一个具有集成化、规范化、标准化、程序化的理论模式。
若将有利与有害这对相反的二元性质为连接的基础,会产生出多少种双边关系呢?事实证明,如果以任何的一件具体事物为基点,对照与其他事物所发生相互作用时,产生的双边关系无非只有简单的几点:
1、本身对其他事物起到有促进或者扶助的正面性有利作用;
2、本身对其他事物起到有妨碍或者抑制的负面性有害作用;
3、其他事物对本身起到有促进或者扶助的正面性有利作用;
4、其他事物对本身起到有妨碍或者抑制的负面性有害作用;
5、本身与其他事物的性质性能一样,相互间没有促进作用,也没有抑制作用。
可以看出,宇宙中一切事物所发生的复杂性相互关系经过理顺,就只有以上五种最基本性的相互关系,如果将以上的关系围绕一个基点“我”来体现,所有关系就成为了“只有我、支持我者、我支持者、反对我者、我反对者”五个方面。
这五种相互作用而发生的关系,就是触发人们创造五行的灵感,也是引导人们创造五行的真正诱因,人们发现,阴阳虽然很好地解决了事物在基本层面上的性质属性,解释了事物在基本层次上的运动变化原理,但它没有完全地解决事物在复杂的运动状态下,事物在不同运动阶段的性质定位标准,也没有解决事物在不同的运动阶段中的相互关系原则,为了将事物在运动变化过程中的不同阶段反映出来的性质取向规范化地定性,为了表明事物在不同性质取向阶段内与其他事物的相互关系原则,这就必须按照实际情况,创造出一套相适应的五行理论,用以解决事物之间复杂多向的相互关系这些实际问题。
中国古人创造五行的思路
要建立起一整套规范性的标准化关系模式,从理论上来说,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因为要理顺的关系问题有非常之多,而首当其冲的重点,是需要解决这样的问题:
1、虽然知道事物间存在有扶助与促进的实际情况,但在什么的相互性质关系状态下,一件事物才对另一件事物起到扶助与促进的作用;
2、虽然知道事物间存在有妨碍与抑制的实际情况,但在什么的相互性质关系状态下,一件事物才对另一件事物起到妨碍与抑制的作用;
3、事物所归属的五种性质,应该采用一套什么样的意义表达,才能既反映出它们之间的不同性质标识,又能体现它们之间的不同关系。
总的来说,要想创造出一套统管一切事物的关系定律,首先必须要建立起一整套具有科学性,能够准确体现事物个性化的性质标识体系,也只有建立起性质标识体系,才能够在有效识别的基础上,理顺出一套明确相互关系的规则性定律,如果连谁是敌人,谁是朋友的身分都无法识别和确定的话,创造事物关系标准化的定律只能是一句空话。
要建立标识体系,首先要肯定这五种不同关系的性质是各自独立,互不相同,这一点可以这样得到断定,当人们以一件具体的事物为主体,定为“我”后,以“我”为中心来分析各方关系性质,可以得到这样确定:
支持我者,在性质上肯定与我不同,也肯定与我支持者、与我反对者、和与反对我者的性质不同;
我支持者,在性质上肯定与我不同,也肯定与支持我者、与反对我者、和与我反对者的性质不同;
我反对者,在性质上肯定与我不同,也肯定与支持我者、与我支持者、和与反对我者的性质不同;
反对我者,在性质上肯定与我不同,也肯定与支持我者、与我支持者、和与我反对者的性质不同;
因为支持我者,它必定有能力弥补我的不足之处,而不需我的扶助,而我支持者,它必有不足之处需要我的扶助,却未必有能力对我进行支持,我反对者,是我有能力进行反对,而不怕对方的报复,而反对和者,必须有反对我的实力,并不怕我的报复,从它们与我的相互关系中,表达出它们彼此的性质并不相同,它们四个方面的性质与我的性质也完全不相同,从具体方面而言,在宇宙间一切事物的相互关系中,只存在有五个不同的基本性质状态。
如果将以上五个方面中的任意一方为主体中心点“我”,也都必然性地产生出四种不同的关系,因此,在以“我”为中心点的相互关系当中,形成了两条关系链,一条以支持我者,我,与我支持者组成的相互支持的相生关系链,一条以反对我者,我,与我反对者组成的相互反对的相克关系链。
如果将具有扶持和促进,起到正面和支持性作用的双边关系统称为“相生”,将具有妨碍和抑制,起到负面和反对作用的双边关系统称为“相克”,那么一切事物的关系就呈现出一条相生关系链和一条相克关系链。
在以五个不同性质为中心的相互关系中,各自都有一条以支持我者,我,与我支持者组成的相生关系链,也都有一条以反对我者,我,与我反对者组成的相克关系链。我们的祖先们发现,由一切事物组成的五种性质状态中,它们各自的相生链和相克链可以互相连接,能够形成一条循环相连的整体性相生关系链,和一条循环相连的整体性相克关系链。
以什么来表示五种不同的基本性质,形成各自的性质特点,的确不是一件随便就能够做到的事,最大的难点是在于这一套标识能够确定彼此的相互关系,需要定性识别的对象虽然只有五个方面,而依据什么来创造性质标识,怎样建立起一个完整的性质关系体系,确实有一点难度。
可喜的是,我们的祖先做到了,它们选择以金、木、水、火、土为基本性质标识形象物,为一切事物提供了一套性质识别标准,它们将五种性质的各自关系链相连接,形成了以金生水,水生木,木生火,火生土,土生金的循环,建立起一条相生关系链;以金克木,木克土,土克水,水克火,火克金循环,建立起了一条相克关系链。有了一套五行性质标准后,每一件具体的事物,只要对照五行的性质属性,就可以确定自己的性质定位,再对照相生关系和相克关系链,于是谁是你的敌人,谁是你的朋友,就一目了然。
古代将五行关系作出拟人化的表达,它们将相生关系中的生我者称为“父母”,将我生者称为“子孙”;将相克关系中的克我者称为“官鬼”,将我克者称为“妻财”;将双边关系中性质与我同者称为“兄弟”。将生硬的道理人性化,的确是一种创造,经过人性化的改造,五行关系被活化,更具亲切感,也更容易让人们理解。
五行的产生来源与真实本质
创造五行的理性基础是什么呢?,从《解读阴阳》中已经说过,阴阳是宇宙的基本法则,宇宙间一切事物都由阴阳相互作用而产生,既然一切事物都由阴阳产生,那么五行作为一种实质性的事物形态,它产生来源也不会例外,也必然由阴阳为基本材料生成,否则的话,阴阳理论就不能成为放之中海而皆准的真理。
人们已经知道,八卦是由阴阳产生,阴的性质为黑暗寒冷,其基础物质为水,阳的性质为明亮炎热,其基础物质为火,阴与阳之间的不断相互作用,先生化出四象,再生化出八卦,应该注意到,八卦是由阴阳为原始材料生成,这就是说,八卦中金、木、水、火、土的五种性质事物,全部都由水与火两种性质为基础,再经过相互作用后的产物,在注意到这个生化来源后,可以看到,阴阳的水与火,和五行中的水与火,和八卦中的水与火,同属于一样的物质,由此可以肯定地说,五行的产生来源,必定来自于阴阳,阴阳不但是生化八卦的母体,同样也是生化五行的母体。
应该注意到,八卦中的不同性质,是以四象为基础,在每一象上再另加一阴或一阳而生成,而四象则由阴阳相互变化而产生,为阴阳运动变化规律中的四个标定点,四象有东、南、西、北的分属,少阳归属东方,形象为青龙,性质为木;太阳归属南方,形象为朱雀,性质为火;少阴归属西方,形象为白虎,性质为金;太阴归属北方,形象为玄武,性质为水;如果将四象与五行相比较,就会发现双方有非常多的相同之处,五行木归东方,火归南方,金归西方,水归北方,土归中央,四象只比五行少了一个中央方位。
从四象与五行有这么多相同的情况来分析,如果五行以阴阳为基础来源而产生的话,显然是有一定根据的。
五行的真实本质
如果要清楚地认识五行的真实本质,必须从阴阳的变化规律中找寻。那么,阴阳的变化规律是怎样生化出五行的呢?
其实这是很简单的事情,从阴阳的变化规律中可以看到,阴阳相互作用产生的不同状态只有五种:一是阴消阳长状态;二是阳消阴长状态;三是重阳极限状态;四是重阴极限状态;五是阴阳平衡状态。这五种状态就是五行的真实本质。
人们将阴阳变化规律中的阴消阳长状态以“木”的形象来替代表示,将重阳极限状态以“火”的形象来替代表示,将阳消阴长状态以“金”的形象来替代表示,将重阴极限状态以“水”的形象来替代表示,将阴阳平衡状态以“土”的形象来替代表示,于是就产生出了金、木、水、火、土这五种物质。
五行性质的包容
现实世界是一个非常复杂的世界,在这个世界中有着无穷无尽的事物在不断地发生,虽然以阴阳的运动变化原理,一切事物都必然归属于五行,但如果仅仅以简单的五种状态,就将丰富多彩和千变万化的宇宙万事万物包容在一起,是不是有点过于简单化?
必须看到,五行虽然只是五种状态,但每一种状态都包含着一个由无数相同或类似状态的事物组成的范畴,比如阴消阳长状态,它可以分为两种上不同形式的阴消阳长,一为在以阴大于阳状态下的阴消阳长,二为阳大于阴状态下的阴消阳长,前者为阴消阳长过程中的前一阶段,后者为阴消阳长过程中的后一阶段,再深入地看,阴消阳长有着无数个不同的力量对比,形成一条双方力量相互在不断消长的比例过程。
五行的物质原型
如果五行的物质性基础原型在大自然中存在,那么它们是几种怎样状态的物质呢?在追溯这个问题之前,首先研究一下现在人们对自然现象的一些认识。
现代科学知识中的温度、湿度、风力三项内容,是以机械设备为检验主体来确定,不同的是,古代人对这三项内容的确定,是以人体的感觉来感受,以机械设备为检验主体,优点是对温度、湿度、风力会有一个非常精确的度数显示,缺点是但不会有寒冷或炎热的感觉,没有干燥或湿润的感觉,以人体感觉为检验主体,缺点是没有精确的度数显示,优点是有寒冷或炎热感觉,有干燥或湿润的感觉,有风大与风小的感觉,就是凭人体的感觉,人们感受到了大自然中存在有热气、冷气、湿气、燥气、和风这五种不同的物质状态,人们称这五种感觉到的自然物质状态为“五气”,简称为风、寒、湿、燥、火。
古代的人们认识到,风、寒、湿、燥、火是由大自然中寒冷的阴气和炎热的阳气相互作用产生,为阴气阳气不同量变的结果:
当处于阴气渐消,阳气渐长状态时,会产生出一种以运动为主体特征的气流,于是人们将它称为“风气”;
当处于阳气渐消,阴气渐长状态时,会产生出一种以干燥为主体特征的气流,于是人们将它称为“燥气”;
当阳气处于最大极限状态时,会产生出一种以炎热为主体特征的气流,于是人们将它称为“火气”;
当阴气处于最大极限状态时,会产生出一种以寒冷为主体特征的气流,于是人们将它称为“寒气”;
当阴气与阳气处于相对的平衡时,会产生一种以湿润为主体特征的气流,于是人们将它称为“湿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