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中国“民族魂”鲁迅
有些人活着,他已经死了,有些人死了他还活着!
鲁迅先生虽然不是就一位正统的教育家,但他的思想确影响了一代又一代中国人,其教育意义可见斑!臧克家先生在纪念鲁迅逝世13周年时写了《有的人》这首诗歌,来纪念鲁迅先生,确实,虽然有的人现在已经不在了,但他永远活在我们心中,成为中华民族的脊梁!
我心目中的鲁迅先生是一位笔触十分犀利的作家!在《故乡》中,闰土喊出那一声“老爷”的时候,我的的确确地感受到了,一个活生的闰土,那位在瓜地里刺猹的小小少年,变成了一位因为常年被海边紫外线照射下,脸红扑扑的,具有生活印记的,经历了岁月痕迹的带着毡帽的老年闰土!让我不禁害怕,害怕现在的自己以后会变成令自己害怕的模样,到那时还会一脸理所当然地告诉自己,人生就是这样子的!在《祥林嫂》中我真真切切的感受到了一个人失去希望了之后是什么样子的,是抱着阿毛的故事不撒手,还是用自己全部的金钱去买一个门槛去换取内心世界的安慰!我又开始害怕,害怕自己变得麻木不仁,不知希望是何物,再也不能看着苟且的生活去想象诗和远方,仅是惯常地安慰自己生活就是眼前的这个模样!在《阿Q正传》中我看到了日复一日,年复一年重复着自己的短工工作,过着只要吃饱了肚子,有几文钱就买酒喝,并为此感到幸福和知足,想要一辈子如此的阿Q!我很害怕,害怕自己会浑浑噩噩地过完大好时光,平庸无奇还要安慰自己要知足!不得不说鲁迅先生的文章中塑造的人物形象会让人思考,思考着就会害怕!也许这就是鲁迅先生作品的魅力所在,被启发,去思考,然后拥有一种危机感,促使自己去改变,去追求!
鲁迅先生在《藤野先生》一文中写到自己弃医从文的原因是看到了一步日俄战争记录影片,里面的的中国人为俄国做侦探被日军抓到要处决的,在人群里围观的也是中国人!这让他意识到“救国救民先救思想”!他一下子就抓住了中国的劣根性,将人内心深处的东西狠狠抓住,并且撕碎放大地放在人们眼前,将虚伪、自负、麻木正大光明地摆出来,直面人性,直击灵魂!“中国人的性情总喜欢调和折中的,譬如你说,这屋子太暗,须在这里开一个窗,大家一定是不允许的。但是你主张拆掉屋顶他们就来调和了,愿意开窗了!”仔细思考也确实是这样,我们总是安于现状不愿改变,在真正被环境逼着改变时又会选择改变较小的那一个!虽然中国的中庸思想固然展现了有容乃大,海纳百川的包容精神,但是从另一方面讲也同样是不愿改变,安于现状的托词!你可以来,来改变我,我会变,但我又没变!但我不会主动地去改变,或者去改变你,我就不动,静静等待,直到环境逼着我去动,去改变,那到时候我再选择需要动,需要变最小的那一方!
我从鲁迅先生文章中学到的还有一点就是骂人!因为他总是将市井俗人的形象塑造地或者说是描写的活灵活现,比如说“豆腐西施”,鲁迅在《故乡》中写到自己家斜对门的“豆腐西施”是一个颧骨
高高爱占小便宜的市井中年妇女,她用自己的小脚走出门还要将一副母亲的手套塞到口袋里的样子,像一个圆规!以至于我在遇到一个跟“豆腐西施”差不多地人的时候,看着她的行为,看着她说话的样子,就像一个圆规在我眼前跳舞,你不能说什么,也不能告诉她,还要看着她的表演,竖起大母指说:“您真的一级棒!”
在看到《祥林嫂》诉说自己的不幸时,围观的那些人们,脸上带着期望的表情,期望看到别人的不幸来衬托自己所谓的幸福!正如我们吃到别人瓜时,不能表现出自己内心窥探欲得到满足时的喜悦,还要一脸悲伤的说:啊!好可怜啊!”与其说鲁迅先生在骂人,不如说他是一位透亮的“看戏人”!看着别人的故事,看着别人的神情,看着别人的表现,然后一针见血地指出人内心的黑暗面,让人掉下一身的鸡皮疙瘩!
褪去文学家、作家、民主战士和中国文学的奠基人这些光环,鲁迅先生也是一位普通直男!邋遢不爱收拾,,自己的手稿到处乱丢,以至于萧红吃油条时,发现包油的条纸竟然是鲁迅的手稿!常给别人起外号,从而“树敌无数”,给鼻子大的同事写信,称呼大家“鼻公”的人也是他!喜欢宠而且炫耀儿子,以至于儿子睡着也要抱出来给别人秀自己的儿子的人是他!在和妻子两地分居,趴在草地上思念妻子期间被猪打扰,然后跟猪博斗的勇士是他!
声情并茂地纪念地纪念藤野先生对他的影响,但是只有这位老师任教的课程不及格的人是他!背着老婆偷偷吃柿饼,想留一些后面吃,睡觉的时候又觉得早吃完吃都是吃,然后全部吃掉的人也是他!常请别人来家里做客,请大家吃点心,时间长了又嫌弃别人吃点心吃的太多,以至于将点心换成落花生的人还是他!不知道文艺节目 表演什么,抱着一条腿单蹦不顾形象的老师更是他!有一次跟萧红见面,上来就说你穿的不好看的直男就是他!就是他,我们的直男鲁迅先生!他活的很洒脱、很随性、很真实,是一位抠抠搜搜的吃货和可爱直男没错了!
我记得有人说想在语文课本中取消文言文和鲁迅先生的文章,因为晦涩难懂,但是讲真,如果真的取消了,孩子们能学些什么呢?反之,孩子们会失去什么呢?我觉得会失去对世界思考的探索精神,会失去对人性的洞察力,会失去对事物的批判精神,同时也会失去对民族风骨的认同感,缺失社会责任、民族责任感和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国家责任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