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普】“我还这么年轻,不抽烟不喝酒的,...
【科普】“我还这么年轻,不抽烟不喝酒的,肺上怎么长了‘包’(肺小结节)”?
39岁的边女士拿到体检报告时,简直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CT报告“左肺下叶见小磨玻璃密度影,边缘清晰,直径2mm。”她怎么也想不通,自己这么年轻,作息规律,不抽烟,甚至很少下厨,肺上怎么就长了“包”?她赶紧百du,结果却越看越怕。
边女士给我发来电子版的胸部CT片子,是纯磨玻璃结节,因为这是她首次查出,我让她做好定期随访,观察6个月,不必急于治疗。我答应她如果这段时间后结节还在,我再给她进行中医治疗,她这才暂时放了心。半年后,她去复查,果然结节已经不在了。
确实一部分微小结节,会自行消失的。这就是定期随访的一个必要性。首次查出的5mm以下的实性结节和纯磨玻璃结节,如果您不是吸烟人群,家族无肿瘤史,工作环境也没有工业污染,基本不用马上治疗,先做好随访观察。
现在我为大家科普一下肺结节医学知识,这样您就能避免不该有的焦虑,也不会错过该有的治疗。
在影像学上把肺部阴影按照直径大小分为肺结节和肺肿块。肺结节为直径≤3 cm的局灶性、类圆形、密度增高的实性或亚实性肺部阴影,可为孤立性或多发性。
局部病灶直径>3 cm者称为肺肿块,肺癌的可能性相对较大。
按数量分
→ 孤立性结节(单个病灶)
→ 多发性结节(2个及以上的病灶)
按病灶大小分
→ 微小结节(直径<5 mm)
→ 小结节(直径为5~10mm)
按密度分
→ 实性肺结节
→ 亚实性肺结节
(包含纯磨玻璃结节和部分实性磨玻璃结节)
大多数<1 cm的结节在X线胸片上不显示,所以不推荐X线胸片作为肺结节常规评估方法。建议肺癌高危人群应每年进行低剂量CT筛查。
肺癌高危人群,是指年龄≥40岁且具有以下任一危险因素者:
1. 吸烟≥20包年(或400年支),或曾经吸烟≥20包年(或400年支),戒烟时间<15年;
2. 有环境或高危职业暴露史(如石棉、铍、铀、氡等接触者);
3. 合并慢阻肺、弥漫性肺纤维化或既往有肺结核病史者;
4. 既往患有恶性肿瘤或有肺癌家族史者。
形成肺结节的原因有很多种,常见的有:
恶性肿瘤(原发性肺癌、肺转移瘤、类癌)、
感染性肉芽肿、
良性肿瘤(如错构瘤)、
血管性病变和炎性病变等。
所以,发现肺结节不等于就是患上了肺癌。
对于不同的结节,要采取不同的处理方式,随访时间也是不同的。
纯磨玻璃结节
≤5mm:6个月后复查,随后1年复查1次;
>5mm:3个月后复查,随后1年复查1次;介入中医治疗比较有优势。
>10mm:手术。术后介入中医治疗,防止结节再生。
部分实性磨玻璃结节
≤8mm:3、6、12个月后复查,没有变化的随后1年复查1次;介入中医治疗比较有优势。
>8mm:3个月后复查,持续存在可考虑PET/CT或手术;术后介入中医治疗,防止结节再生。
>15mm: PET/CT评估、活检或手术。术后介入中医治疗,防止结节再生。
所有结节如果随访期间增大或实性成分增多,需手术。
了解了这些,就不会把结节当成“心结”了,放宽心。
#肺结节[超话]##健康科普大赛#